模拟教学加PBL教学模式在心电图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4-04-04 00:52刘晓丽张龙举欧阳瑶聂永胜赵勇雷家琼遵义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遵义563003
吉林医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诊断学实验课心电图

刘晓丽,张龙举,欧阳瑶,聂永胜,赵勇,雷家琼 (遵义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遵义 563003)

诊断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桥梁学科,既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心电图主要在正常心电图教学基础上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2009级同学已经步入临床见习阶段,调查问卷显示他们进入临床后感觉很茫然,不知道临床工作程序及自己该如何应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当然心电图理论知识和临床结合显得异常困难,看见患者的心电图不知如何下手分析,找不到方向。监测及抢救患者的场面更是让他们望而却步,不能从容应对,压力很大[1]。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心电图教学方法成为众多教育界专家需要面对的问题。医学生的教育需要建立以培养知识面广、理论基础扎实、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标。本人针对心电图教学现状,积极思考及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同学中反响不错,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正处于大三学习诊断学的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同学共60人作为试验组,随机分成2个大组,每组30人,每个大组分成5个小组,每小组6人,采用模拟教学+ PBL教学模式。试验组以2009级临床专业本科学生60人作为对照组,随机分为2个大组,每组30人,收集他们在学习心电图课程期间的各项成绩及测试指标。

1.2 方法:试验组在心电图实验课前1周安排集中于临床技能试验室行模拟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性提出问题,PBL教学具体方法:①提出问题: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针对心电图学习不同知识点提出3-4个具体问题,形成以问题为线索的教学提纲。提示学生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多媒体资料及实验室资源。将上述资料打印出来,在上课前1周提前发放给每组学生。②学生预习:学生针对提出问题查阅教材及有关文献资料,联系开放临床技能实验室,学生在实验室技术人员适当引导下到实验室男女同学分开互相完成心电图操作实践,课后根据问题查找相关资料并分析自己的心电图特征及做出诊断。③小组讨论2次:每个小组根据自愿原则选取1名同学担任小组组长,根据心电图操作前提出的问题及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引导,纠正错误,补充不足;小组就收集到的心电图结果及其它资料讨论、分析,在标准化患者身上进行操作训练(选择同年级未列入实验组的2名男同学做模特)。④集体讨论:各小组组长向带教老师进行汇报,在标准化患者身上进行操作演示,并回答相关问题,组员纠正补充;各小组之间相互提问、讨论。⑤带教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同时进一步解释难点、疑点,强调应该掌握的重点,介绍有关心电图的最新进展,提出需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同学再次进行研究和寻找答案。

对照组:因我院诊断学实验课心电图教学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法,遂以收集资料为主。收集2009级临床专业本科同学曾在心电图实验课教学中的心电图实验操作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及电脑识图测试考核的成绩。

1.3 结果评价:实验组最终选择和2009级学期结束时相同的考核,内容包括:①心电图机导线的连接,心电图机与人体的连接,心电图操作参数的设定,走纸速度的选择和心电图检查的速度。②心电图期末理论知识的考核。③电脑识图的测试考核。

1.4 统计学分析:对本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对两两比较的资料采取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0.01,当P<0.01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课成绩、理论课成绩及总成绩:试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成绩比较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同学成绩比较(s)

表1 两组同学成绩比较(s)

组别 实验课成绩 理论课成绩 总成绩试验组85.85±0.23 96.51±0.09 90.43±0.14对照组 68.79±0.48 80.35±0.15 76.09±0.32 P值 <0.01 <0.01 <0.01

2.2 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6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 d后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收回60份,合格6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表2 模拟教学加PBL教学方法问卷调查结果[n=60,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GMER(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深入认识,教学模式的探讨及改革一直是世界上各个国家长期关注的问题。所谓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20世纪60年代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具体包括问题式、案例式、经验式、场景教学、多媒体教学[2],教师将PBL模式有机渗透到课堂中来,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提高学习效果”目的,使得课堂生动而有趣。因此,在80年代后期在北美获得了较快发展,如现今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已全部采用用PBL教学模式取代传统模式教学。

诊断学作为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学科,本身就负有整合跨学科知识体系的使命。基于这种理念,PBL教学对诊断学教学是尤其适用的新方法。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试验组学生的实验课成绩及理论成绩均有提高。从表1可知,采用模拟教学加PBL教学模式,学生实验课及理论考试成绩均较传统教学高出10分以上,和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让同学在实验课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更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

调查问卷显示:98.3%的同学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非常满意,更乐意融入小集体中感受学习及协作的乐趣。95%的同学对课堂学习有了很高的积极性,不再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86.7%的同学表示在本学期的心电图实验课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有了提高,他们认为这种好的习惯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及生活以及在日后对事情处理的态度上均会有优异的表现。81.7%的同学认为在创新能力培养上有了长足发展,很多问题能从多角度、多论点分析问题,从而改变了被动接受的局促局面。总之,PBL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课堂上教师感受到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思维活跃,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明显提高,而在这样一个良性氛围渲染下,师生的交流更顺畅。教师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学生有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意识,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学在解决了每一个问题的同时,通过查阅资料、文献检索、分析资料以及小组讨论,增加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但本次调查及课堂教学改革也暴露出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70%的同学认为一堂本身就比大课次要的实验课还要花费课后大量时间查资料、思考及寻找问题的答案很不值得,也浪费了很多有限的时间。83.3%的同学对未接触过的心电图课程感觉茫然,不知道从何下手分析、理解,在查资料过程中没有目标、抓不住重点,往往把自己搞的很累,但收获很小。其次,虽然和2009级本科临床学生传统教学采用的是同一批教师队伍,但在小集体指导的过程中还是暴露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缺点。而且目前的诊断学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很多都是某专业的硕士生或博士生,有着某专业很扎实的知识,但对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却掌握不深、不透,融会贯通的能力有限,知识面狭窄,不能把一个问题由点及面发散开来,给同学引导及启示更多,让教学改革最终成为一种形式。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尝试,与“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新的模拟教学加PBL教学模式在心电图实验课教学中取得的效果利大于弊,学生也能从中获益匪浅,现在教学改革提倡创新及大胆尝试,所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用的恰当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1] 姚 芸.本科护生实习心电图检查中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2,33(7):4473.

[2] 李开梅,赵锋利,孙照琨.PBL教学模式浅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化远程教育,2012,10:64.

猜你喜欢
诊断学实验课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全身 CT 血管成像诊断学》出版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自由”的实验课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