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响铜器制作工艺研究

2014-04-04 23:14关雪敏赵颜
河南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热锻曾氏铜器

关雪敏 赵颜

(广西民族大学民社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

广西响铜器制作工艺研究

关雪敏 赵颜

(广西民族大学民社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

考古发现表明广西响铜器的使用和制作历史悠久,本文通过对广西博白县文地镇曾氏兄弟作坊的实地考察,了解响铜的古今配方及响铜器制作过程,并对中国传统响铜器的制作工艺加以介绍。

响铜器;铜锣;制作工艺;广西

广西博白文地镇响铜器制作历史悠久,素有“响铜器之乡”称号,是我国手工制作响铜器仅存不多的地方之一,曾氏兄弟作坊是其中的佼佼者。曾氏兄弟作坊按照客户订单进行响铜器制作,产品优良,远销东南亚。

响铜器制作工艺是手工艺的突出代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响铜器产品以铜锡合金为主要原料,经过熔铜制坯,热锻冷锻,定音等多道工序完成。制作一件音质完美的响铜器需要多年的手工经验。

1 响铜器的配方

1.1 古配方

据明代医学家、药学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卷八中记载:“人以炉甘石炼为黄铜,其色如金。砒石炼为白铜。杂锡炼为响铜”。另外,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在他的《天工开物》卷十四中记载了“广锡参和为响铜”和“凡用铜造响器,用出山广锡无铅气者入内。钲(现在一般称其为锣)、镯(现在一般称其为铜鼓)之类,皆红铜八斤,入广锡二斤;铙、钹,铜与锡更加精炼”。这些史料中均详细记载了铜与锡的比例为8∶2,也就是说80%的铜加上20%的锡形成的铜锡合金就是响铜器制作的原材料。这是中国传统响铜器制作的古配方,代代相传,一直沿用至今,几乎不曾发生变化。

1.2 曾氏配方

博白曾氏兄弟狮锣鼓作坊关于响铜器的原料配方(据传承人曾昭泰介绍):一斤铜加二两七八的锡。这个是用纯净的铜和锡来配的。按照如此比例折算,曾氏的响铜器制作配方大约是78%的铜和22%的锡构成,基本上接近古配方。由于曾氏作坊大多数的原料来自于自己店面回收的破锣烂镲,所以基本上不需要再添加铜或者锡了,直接把破锣烂镲打碎作为原材料。考虑锡容易挥发的问题,在使用破锣烂镲作为原材料时,通常会加入部分锡块,以保证响铜器里面22%的锡含量。至于熔铜的过程中需要添加多少锡块的分量,通常是按照自己多年的经验进行添加,差异不大。

2 响铜器的制作工序

传统响铜器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熔铜、浇注、热锻淬火、调音、定音等。曾氏兄弟作坊虽然和中国传统响铜器制作工艺在使用器具上会与古时有些许不同,但其整个响铜器的制作流程还是与古法一致。

2.1 熔铜

熔铜是响铜器制作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熔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响铜器最后的音色、音质。熟练掌握熔铜的火候,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曾氏兄弟作坊里配制青铜溶液,熔铜设备只有几个简单的坩埚。

称重。根据不同的乐器类型,按照纯铜78%、纯锡22%的原料配比用大称称出合适的重量放进坩埚里。

工人把装在桶里的原料倒进坩埚里,使用一个长200cm的铁夹子把坩埚放进化料炉里,一次是放置6个坩埚,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好,然后盖上砖头。炉口会有电力鼓风机,加紧鼓风,为化料炉补充充足的氧气,使燃料在化料炉里充分燃烧。

期间,工人会不断观察铜锡熔化情况以及铜液颜色等。每次熔铜的时间大约是20分钟左右,一次可以熔料5千克左右。熔铜的温度在1 200℃以上。

每次熔铜完成之后,都需要重新添加黑煤,以便进行下一次熔铜。

2.2 泥范浇注

中国劳动人民通过世世代代的长期劳动、生产实践,创造了非常具有特色的传统铸造工艺。其中泥范、铁范和熔模铸造被称古代三大铸造技术。曾氏兄弟作坊采用中国传统的泥范铸造。

浇注时,工人使用大铁钳子钳住滚烫的坩埚,手脚麻利地将坩埚里满满的铜液快速地注入浇口(在工人看来,响铜器是很娇气的东西,抢不到足够的火候,质量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在浇注铜液的过程中必须动作非常快),铜液通过泥范里特意刻出来的纹路流进各个缺口里,慢慢冷却成型。浇注出来的铜锭呈饼状,厚约1厘米,称之为铜饼。

一坩埚的铜液可浇注铜饼4到8个不等,依需要制作的响铜器尺寸大小规格而定。

2.3 热锻淬火

铜饼需经多次加热锻打才能达到产品所要求的形状、大小和厚薄。锻打前必须将铜饼加热才能进行锻打,这就是热锻。

待铜饼受热变成火红色时,一人会使用长长的铁棒(顶端部分为扁平状,手持部分是木头桩子)把铜饼从炉灶里取出,一人用大铁钳将铜饼钳放在空气锤的铁砧上。工人踩下空气锤的开关,双手手持大钳子钳住铜饼,慢慢转动铜饼的位置,空气锤就会一锤一锤地打在铜饼上,使铜饼变薄。

铜镲是在铜饼打薄之后,才使用空气锤打出凹凸点,这个过程也是热锻的过程。

当锣镲雏形的边因为空气锤的敲打而开始显示出不平整的时候,会使用木锤对它的边进行压磨,使其重新变得平整。

铜锣的热锻会比铜镲的稍微复杂一些。在进行铜锣的铜饼捶打的时候,每次当锤点离边线大约3cm的位置时,锻打5次左右,锣边即可立起。当锣立起的时候,使用板锤进行打边,使锣边直立。重复以上动作,直到铜饼颜色开始暗黑,再次投进炉灶进行热锻以便进行下一轮的锣边敲打。

在铜饼打薄成铜锣或铜镲雏形的过程中,工人每次都是将厚薄相等的铜饼叠在一起锻打,每加热一次调换一下2块铜饼的上下位置,这样可以使2块铜饼的受力均等,保证锻打出来的锣镲雏形在厚薄程度上基本相同。

2.4 冷锻整型

将热煅结束的响铜器雏形用不同型号的铁锤和铁砧子进行加工锻打。

为了给铜锣镲去除氧化皮,工人会将多次锻锤之后的响铜器雏形浸泡在盐水中,待完全冷却之后取出,然后放入炉灶加热,烧至通红,从炉中取出,边上会有工人立即用木锤将响铜器的边边压平,投入冷水池中淬火,出来的响铜器雏形呈黄色。

响铜器热锻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是加热温度,热锻后的淬火是下一步冷锻的关键技术,在没有任何仪器检测温度的情况下,这些技术关键全是前人在锻造过程中通过不停地观察铜饼在热锻淬火过程中的颜色反应等,慢慢总结出来并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是中国响铜器制作技术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2.5 剪边切边

传统的响铜器制作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铁剪对响铜器雏形进行剪边,曾氏兄弟作坊虽然在制作工艺上保持了传统的流程与步骤,但在对响铜器雏形进行修边剪边的过程中基本上使用电动的车床来进行,这样得到的响铜器在外轮廓上更为规整。由于车床是不能完整切下整个响铜器雏形外轮廓多余的边,车床会在响铜器的雏形上留下一条深深的切痕,所以需要工人使用铁锤把多余的边给锤下来。

2.6 第一次定音

在进行响铜器抛光之前,需要进行第一次定音。工人使用小锤子敲打响铜器的各个部位,并用小钢尺测量各个平面,尽量使每一个平面保持平行,调整响铜器的厚薄程度,工人需要在保持响铜器厚薄基本均匀的情况下再不断对个别不平整的地方进行拉紧和放松分子之间的组织结构,使响铜器产生较为理想的音色。

2.7 抛光

在曾氏兄弟作坊里,从1990年开始对响铜器的抛光使用电动车床来进行。工人把响铜器放在车床上固定、进行旋转,使用传统刮刀(刀口刀柄总长为100cm,刀口为4.5cm×5.5cm)刮平刮亮响铜器的正反两面,即把刮刀从响铜器的里面往外面进行拉延就可以了。抛光除了可以使响铜器在外观上更为亮色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刮平在锻打过程中泛起的铜皮等杂质。如果不刮平这些铜坯杂质,响铜器的音色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8 第二次定音

在博白本地,第二次定音称为“鸣锣定音”。对响铜器进行完全抛光后,由于响铜器在成型过程中锻打力度的不均匀和抛光过程中对响铜器表面刮皮不平整,直接导致因为响铜器表面的厚薄不均匀,反映出响铜器的音色不均,声音达不到我们需要的效果,所以会深入地对响铜器进行调整音色、音质和音调等。

3 响铜器功能

响铜器的功能发展到今天主要有三方面。

3.1 娱神功能

在古代,据《宋史·蛮夷传》记载“溪峒夷僚疾病,击铜鼓、沙锣祀神鬼”。讲的就是古人祭祀神鬼时需要使用响铜器的场面。“沙锣”是一种地方锣的名称,如现今的锣名“大抄锣”、“云锣”、“苏锣”一样。另外很多民间活动,比如祈雨祭祀龙王时也会出现各种敲锣打鼓的场面。

3.2 娱尸功能

响铜器的娱尸功能最重要表现方式之一就是丧葬锣鼓乐。“娱尸”一词,最早出现在《明史》卷六十《士庶人丧礼》:“洪武元年,御史高元侃言京师人民循习旧俗,凡有丧葬,设宴会亲友,作乐娱尸,竞无哀戚之情甚……”记载的是当时京师人民在丧葬的时候,作乐娱尸的场景。

娱尸的精神基础来自于灵魂不灭的观念以及祖辈相传的守孝尽孝伦理。亲人远逝,悲痛之情无法抒发,呜咽而发悲歌,动容而舞之,让亲人在人间的最后一程能够看到后人的留恋与不舍,这是生命的悲歌,也是生命的欢歌。丧葬中的生之眷恋与死之恐惧同时占据了亲人的心理,远远超越了一直以来的生死观。丧葬仪式中的“喜庆”之意是对自己未来死亡的预见,反映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与无奈,于是为自己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认为死亡会把人类带进一个新的世界,亡灵会在新的世界里幸福生活。

锣镲等响铜器作为丧葬仪式中的重要道具始终伴随整个娱尸活动,很好地表现了丧葬仪式过程中既悲戚又欢庆的气氛。

3.3 娱人功能

娱人功能是娱神功能的发展。现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古时很多的娱神活动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已几乎消失殆尽,娱神活动慢慢变成娱人活动。比如,博白的狮龙舞活动。

在博白,村民们认为春季舞龙,可以寓意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干旱时舞龙,可以祈雨,使农业免受干旱困扰;舞龙到各家,可以消灾驱邪,保佑家人平安健康等。舞狮则代表着给各家各户带来欢乐与幸福,代表着人们心中对新年的美好祝福,是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

博白当地各种民俗游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娱人的功能,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我国农民多有民间信仰崇拜,狮子和龙作为瑞兽,是农民崇拜的神物,认为舞狮舞龙可以驱邪压鬼,也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传统的锣鼓乐在民俗活动中起到了双重的娱人娱神功能。

响铜器作为娱神、娱尸、娱人活动中最重要的乐器,始终伴随整个活动的进行,在活动中表现了各项需要的氛围,让身在其中的人受到情绪上的感染。

4 结语

中国从南北朝时期开始使用响铜器——铜钹至今已经有1 500多年的历史了。锣、钹、铙、鼓均称为中国传统戏剧及民间各种庆典的打击乐器。制作响铜器的铜锡合金配方一直继承下来,从宋应星最早的记载到今天民间手工作坊的配方基本无二,总结起来的制作步骤也基本是一样的。

[1]孙淑云,王克智.中国响铜器的实验研究[J].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p262—277.

[2]孙淑云,罗坤馨,王克智.中国传统响铜器的制作工艺[J].中国科技史料第12卷,1991,4.

[3]许璐.鄂州牌子锣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9.

[4]史济堂.临汾威风锣鼓探究[D]山西大学,2012.

[5]栗晓洋.民间音乐——西平大铜器的调查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6]关肇元.话说饶钹镲大家族——镲的起源与传播[J].漫步乐林,2012,57—61.

N092

A

1003-5168(2014)04-0062-02

关雪敏(1986.9—),女,广西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史。

猜你喜欢
热锻曾氏铜器
大型热锻模具预热过程的温度场模拟
热锻黄铜阀门开裂原因及热脆机理分析
20CrMnTiH 热锻齿坯加工过程中产生裂纹原因分析
殷墟妇好墓铜器铭文研究
由新见阳小叔父鼎看叔姬鼎等铜器及相关问题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热锻黄铜阀门的缺陷和失效研究
山西定襄中霍墓地出土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
读《曾国藩日记》:一日四省
鼎之轻重,未可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