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
——从新农民形象看辽宁影视乡土文化新风貌

2014-04-04 12:57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东北乡土农民

孙 玲

(沈阳大学 文化传媒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1997年初,国家电视剧管理部门开始启动“中国电视剧质量年”活动,实施中国电视剧精品战略工程。2011年,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又再一次将“创作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文化精品”提高到重要位置。结合国家文化政策,辽宁近年来在影视文化发展上呈现出新气象——立足中国当代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打造影视剧精品。在不断涌出的各类题材电视剧精品中,反映东北地域文化特色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无疑成为影视文化艺苑中一朵奇葩。特别是这些优秀的电视剧中所塑造的那些有胆有识、淳朴善良、敢爱敢恨、与时俱进的新农民形象,让人们对近几年中国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有了真实的认识和发自内心的感动,更重要的是对辽宁影视乡土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全新展示,呈现出新时代之新风貌。

一、以人为本,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的时代价值

乡土,对每个人而言,是永恒的精神家园。乡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所谓“乡土文化”,就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从生活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生活[1]。广大农村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广大农民则是缔造表现乡土文化的主体和载体。乡土文化本身带有沉实厚重与凝滞守成,但又因人的变化而被赋予了不同时代的文化价值。千百年来,乡土文化所沉淀下来的原生性、现实性与民族性,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断上演着“土”与“洋”的冲突,“乡村”与“城市”的对立,“乡土与童年、乡土与时代、乡土与家国、乡土与城市、昔日乡村与今日乡村,各种交互缠结的情感,以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交相融汇的各种手法,得到了多侧面的展示。”[2]在艺术创作领域,乡土文化是现实主义创作的肥沃土壤,而将乡土文化与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内涵相融合,又是艺术家们在真实勾勒乡村图景的基础上对农民和农村生活进行的深入思考,进一步去展示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人、土地和时代之间的对立与和解,去理解当下乡村现实的历史背景,去理解体现在农民身上的“忠厚与狡黠共生,淳朴与狭隘并存,豪侠与卑琐同在”等诸多混杂。2008年,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电视剧《暖春》,在东北这片土地上盛开了一朵苦情之花。“暖春”意指温暖的春天。孤儿小花的悲惨遭遇和“爷爷”对小花的不离不弃将这部电视剧推向了情感的殿堂。电视剧将触角深入到当下的乡村现实,展现了人与土地之间千百年来无法割断的原生情结——剧中成为孤儿的小花因为继承的父母留下的土地,而成为亲戚们争先恐后收养的对象,但本剧最为成功之处是塑造了与小花毫无血缘关系的“爷爷”这一人物形象。爷爷对小花的不离不弃,悲天悯人,在这个情感和道德日益寡淡的时代,树立起一道人性美的丰碑。同年,由辽宁省妇联参与制作的电视剧《女人的村庄》,将焦点对准了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女人的故事,在原汁原味的农家院里演绎了农村留守女人的奋斗历程。以轻喜剧的形式表现了农村妇女的理想追求、奋斗历程及情感世界,塑造了鲜活生动的农村妇女形象,同时也以人物的小角度折射新“三农”大问题,如打工潮、农民工夫妻两地分居等问题。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缩影。深入挖掘广大农民思想和生活的独特性,有选择性地进行艺术加工,是对乡土文化的一种延承,即有选择性沿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3]。以人为本,在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还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体现时代脉搏和时代价值。

二、打造新农民形象,丰富乡土文化的时代内涵

“乡土文化的时代内涵”首先指乡土文化的原生特色;其次是指这种原生特色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的新的内涵和形式。以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为例,从《刘老根》《马大帅》到《乡村爱情》《女人当官》的热播,人们不仅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地地道道土疙瘩里出来的农民兄弟,更深刻感受到了新时代农民的新思想新风貌。“刘老根”身上觉醒的企业家开拓意识、“马大师”骨子里潜藏的人文关怀慈善精神、“牛桂花”身上迸发的农村女性主体觉醒意识……这些塑造成功的新农民形象都在原生态乡土特色的基础上被赋予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

首先,对东北地域文化特色的创意开发为新农民形象塑造提供了温床。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是地域文化的最基本表达手段,总以“土地”生态和“农村”习俗为两大基因建构其物化形态——在青山湖水稻花飘香的农间地头,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被创作出来。《刘老根》《马大帅》和《乡村爱情》的迅速走红,首先在于为观众展示了一幅幅原汁原味、风情独具的东北乡村生活图景。《刘老根》中的“龙泉山庄”从外形到内部装饰,如一串串的红辣椒、黄灿灿的玉米棒子、对襟衣服、狗皮帽子、木制老板凳……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除了乡土还要有新的时代创意,无论是“龙泉山庄”的特色旅游还是“象牙山”的果树林和温泉,都融合了新的时代内涵,牵引出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从这片融合了乡土和时代特色的沃土中走出的新农民必然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也让人们对当下农村及农民真实的生活状态有了切实的感受——新时代的农民不再只靠天吃饭,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创造另一片美好的蓝天。

其次,对鲜活农村生活的提炼加工为新农民形象塑造提供了现实基础。乡土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现实性。从《篱笆·女人和狗》《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到《刘老根》《马大帅》和《乡村爱情》等,这些优秀的农村题材电视剧都抓住了现实主义这一基本原则。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就是真实鲜活的农村生活,即对家长里短日常生活的提炼加工。《乡村爱情》最动人的地方莫过于对日常生活和乡风民俗的表现,剧中的老老少少在象牙山的青山湖水间谈情说爱,为人们展现了农民特有的浪漫情怀。有了现实农村的生活原型,再融合当下时尚的话题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新农民形象就活脱脱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刘老根,由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企业家;马大帅,由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慈善家;牛桂花,由一个普通农村妇女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村官;谢永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甘愿抛弃“铁饭碗”走自主创业的道路……这些人物身上都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给农民自身带来的影响,具有新时代的特点和魅力。

最后,对东北方言及民艺的巧妙运用为新农民形象塑造提供了点睛之笔。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4]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东北方言的运用使东北乡村文化以更为真实的面貌得以展现,正所谓“闻声知地域”。东北方言风趣幽默、语言生动,富有生活气息,除了能够展示真实的东北农村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给观众带去欢乐和笑声。近年来热播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充分发挥了东北方言的优势,将其幽默、率真的语言特征融入到剧情之中,从而令其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神,进而深入人心。《乡村爱情》中的“刘能”“赵四”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和他们独特的语言风格分不开。东北方言是在“情”上下功夫,在“趣”上见风格,往往俗言俚语俯拾皆是,口语书面语交错使用,让人领略到农民语言的独创性和活泼性,从而为塑造更加鲜活的人物形象画上点睛之笔。东北大秧歌、二人转、单出头等都是辽宁地域民间文化独一无二的代表,其中对二人转的巧妙运用给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赢得了更多的掌声。《刘老根》就是影视剧与“二人转”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把具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形式和影视艺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且赋予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把东北文化的特点一一展示给观众,塑造了鲜活生动的新农民形象。

三、重塑农民精神,回归乡土文化本真之心

自从有了阶级分析以来,农民的定义始终与“狭隘、保守、自私”相连。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知识分子掌握着话语权,只留下农民,一群劬劳在大地上、与大地不离不弃的生灵。从文化源头来讲,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恰恰也是农耕文化充满了和谐、美满、宽容和稳定的美德。因此,究竟该如何定义“农民精神”?真的只是狭隘、保守和自私吗?

首先,农民精神来自于中国文化的伟大传统,是相对自足、丰饶的。由于农村自古小门小户的生产方式以及靠天吃饭的自然环境,农民身上带有浓郁狭隘的小农意识,体现为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具有盯着上家、看着下家的麻将心态。这几乎在所有农村题材电视剧中都有所体现。《乡村爱情》中刘能家与赵四家发生的很多矛盾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源。但随着改革开放之风吹过,特别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农民身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要真正脱贫致富、走向现代化,还有艰辛困顿的长路要走。这困顿,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刘老根、吴德贵、王大拿这些赵本山饰演过的企业家身上都有着这种复杂的精神矛盾和困惑,但人们也可喜地看到,他们身上同时又都被赋予了新时代新的农民精神——开拓、进取、有韧性、敢作为。电视剧勾勒了一幅幅农村的流变图、创业图、复兴图,透过这些图景,人们看到的是农民不同于以往的生活观念和精神世界。

其次,对于农民而言,脱贫固然重要,但农民们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价值皈依更为重要。《马大帅》中的主人公“马大帅”,虽然生活中没有钱、不富有,但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他是富足、自享的,是一个富翁。他无私帮助孤寡老人,无私帮助流浪儿童,他有明确的精神追求和坚定的道德价值皈依。《暖春》中的爷爷,无私地照顾毫无血缘关系的小花,甚至他身边的儿子也是收养的孤儿。这样一个瘦弱的老者精神力量却是巨大的,道德品行的高度是他人无法企及的。然而,马大帅和爷爷都不过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们的精神不就是农民精神吗?因此,“通过对人与土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乡风民俗的变迁,来揭示谱写农民的‘心史’和精神史,应该是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重点。”[5]

近几年,辽宁自产的乡土电视剧都致力深入挖掘农民的精神和特质,通过将乡土文化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成功打造了新农民形象,重塑了农民精神,让广大电视观众欣赏到了多部优秀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彰显了辽宁影视乡土文化的新风貌。

[1] 高鑫.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5-60.

[2] 周月亮,韩峻伟.电视剧文化艺术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3-30.

[3] 张希玲,耿家林.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的地域文化认识价值[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20):6.

[4] 韩梅.从电视剧《刘老根》看东北方言的特点[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4):17.

[5] 刘晔原.电视剧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6-80.

猜你喜欢
东北乡土农民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饸饹面“贷”富农民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大东北的春节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