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他山之石推动中国空气污染综合防治

2014-04-04 09:08:55杨朝飞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年1期
关键词:灰霾污染物专家

杨朝飞

(环境保护部,北京100035)

尊敬的艾瑞克(Eric Heitz)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根据会议主办方即能源基金会的安排,我对会议总结如下:

1 会议议题很好且研讨会举办得圆满成功

首先,本次会议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各个重要领域和一些重大环境问题;其次,会议专家的发言非常精彩,四位外方专家和七位中方专家讲得都非常精彩,有数据,有分析,让听者受启发;再者,会议的讨论也很热烈,有的对专家发言提出补充建议,有的对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也有的提出了一些质疑和争论。

与会者一致认为,本次会议议题“重塑蓝天”确定的很好。因为灰霾是当前中国环境保护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并已经引起了中国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发布,吹响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冲锋号。在这个关键时刻,能源基金会组织召开本次国际研讨会,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相信这个会议的成果一定能够为中国今后治理灰霾提供非常重要的借鉴。特别是今天上午能源基金会主席艾瑞克先生(Mr.EricHeitz)表示在交通建筑工业以及节能等方面的研究和示范项目,将是今后的重点,其中许多工作对于解决灰霾污染问题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能源基金会今后将对此类项目继续给予支持。

2 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在这次国际研讨会上,国外专家对于美国、欧盟等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进行了认真的介绍和广泛的交流,很多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第一,大气污染防治一定要把保障公众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当前对于中国来讲,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健康、导致人们死亡成因的第四位原因,而且具有明显的致癌作用。所以现在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无论是在环境标准、法律、政策的制定上,还是在法律、标准的执行上,都一定要把保障公众健康作为首要任务,而不是简单地完成污染物总量的减排任务。

第二,确立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是非常重要,但是目标一定要分阶段实施。国际上非常重视大气污染防治的阶段性目标,特别是伦敦的经验,将大气治理目标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制定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和循序渐进。

第三,大气污染防治一定要采取一个开放的方式,要吸引公众参与。只有公众和各行各业的全面参与,大气环境污染才能够得到根本的治理。而环境信息公开则是公众参与的前提条件。

第四,要综合治理大气污染。在解决大气污染过程中千万不能一个污染源或者一个污染物地去治理,必须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治理,既要解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问题,以及PM10、PM2.5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到臭氧问题,有毒化学物质的问题;既考虑治理一次污染物,又要考虑防治二次污染物的生成;既要防治大气污染物,同时也要和温室气体减排结合起来。

第五,大气污染防治一定要严格法制。对违法者给予严厉的处罚要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制度,美国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处罚制度。我国《环保法》的修改草案已经将这一做法基本纳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确保最终落实。

第六,大气污染防治必须实施跨行政区域的联防联控。大气污染的初级阶段是点源治理;而高级阶段则是跨行政区域的联防联控,因为经济规模的扩大导致污染物总量的扩大,而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又是不受行政管辖边界的限制的。欧盟要求成员国之间必须实行联合减排,同时采用立法推动区域联防联控。欧洲为此提出了按日计罚制度。这对于中国现在推动区域联防减排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七,要把技术进步、节能措施和新能源的使用与灰霾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有机结合起来,这些措施都是属于源头消减。美国落基山研究所卢安武(AmoryLovins)先生指出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都对大气污染物源头削减起到重要作用,应当给予充分重视。

第八,要吸收国际治理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如美国专家认为,加州控制污染成本远远低于环境的效益,加州在1970年至1990年期间的控制成本和环境效益是1∶40,从1990年到2010年的比例是1∶4。加州的经验可以为那些担心环境保护会影响经济发展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认识视角。我国选择加大治理空气污染的力度,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同时还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而对人体健康保护的成效就更加明显、更加突出了。

3 经过国内外专家热烈研讨会议形成几点共识

第一,中国重塑蓝天现在既面临着很大困难和挑战,也拥有很好的时代机遇。从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看,中国现在拥有以下三点非常好的机遇。首先,中央已经明确今后不再以GDP 为目标考核党政干部。其次,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政府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尤其要重点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重大障碍。再次,现在中国政府正在压缩过剩产能,钢铁、水泥、铁合金、玻璃等行业是压缩的重点,因此这些产能的压缩对今后治理大气污染和治理灰霾会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大气污染防治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尤其目前中国灰霾污染形势非常严峻。在这样严峻挑战之下,改善空气质量的目标不可能期望在三五年全面实现。因此,我们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第二,科技引导大气污染防治。解决灰霾天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对PM2.5 和其他污染物进行科学的源解析以及对排放清单进行深入分析,摸清各地区污染物来源,以及污染物的成份及成因,。例如,北京与河北的环境问题成因和污染源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各地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第三,推动环境信息公开,让环境监测和公众感受尽快地一致起来。从会上讨论看,大家提出政府部门发布的监测数据、专家的研究报告与公众的感受还存在明显差距。为此必须加强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加快环境信息公开的步伐,增加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公众对现行的环境监测标准、监测方法更加了解。如当前全国人大关于修改《环保法》的做法就很好。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建设既是国际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深入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刚才赵英民司长在致辞时特别强调,通过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解决守法成本低,违法成本高的问题。

第五,环境保护要充分发挥市场手段的作用。关于环境经济政策,能源基金会现在已经安排了很多课题。刚才赵英民司长也提出来,现在削减VOCs 如果仅仅依靠行政措施和执法手段是很难解决的,因为VOCs 大都是一种分散性的、无组织、无固定源的排放,如果通过环境税等经济手段加以解决,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将是今后重点考虑的。

第六,要注重采用适用的技术。倪维斗院士提出的建议非常重要,他建议在工业和供暖方面要采用我国自主的节能供热技术,不要盲目地采用国外技术,同时也不要盲目地推动煤改气。让有限的天然气资源在解决灰霾污染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科学合理安排气煤热电。

第七,充分推广本次会议的成果。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之后,有关部门还将细化措施,对此环保部已经做了不少工作。这次会议期间,中外专家又提出了许多很好建议,建议会后向有关部门报送,为决策提供参考。

总之,这次会议非常成功,一定要把会议成果推广好。谢谢!

猜你喜欢
灰霾污染物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计算机应用(2022年2期)2022-03-01 12:35:06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成都城区冬季一次灰霾期间PM1化学成分特征
秸秆露天燃烧对北方灰霾天气的影响分析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安徽首座超级灰霾监测站将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