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4-04-03 02:02付光谢洁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建设

付光 谢洁

【摘 要】分析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提出加强辅导员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就业指导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90-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指导人员,也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骨干成员。建设好高校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对于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将就业指导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当中,但成效仍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有一定差距。大多数高校可以进行常规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但却很少开展深层次、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做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还有一定的困难。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导相脱节

很多高校配备的专职就业指导人员数量达不到要求,具有与就业指导工作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更少。同时,由于就业指导人员数量少,相关人员应付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已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因此在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层次的指导。各高校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即对就业指导理论有所研究的就业指导课教师作为任课教师往往只上理论课,没有或很少组织学生参加就业实践活动;而在就业指导中心工作的教师因为忙于日常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或基本没有开展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研究,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二)就业指导形式简单,缺乏个性

高校开展就业指导的形式以就业指导课、报告会、就业讲座为主,个别咨询、网上指导等形式进行得很少。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环境不一样,个人喜好不相同,学习能力也有差异,仅仅通过群体性的指导方式,无法兼顾学生专业、个性发展等具体要求,创业指导、贫困生指导、女生指导、心理指导、升学指导等分类指导难以开展。

(三)以阶段性指导为主,缺乏长远性

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大多以毕业生为主要对象,不太重视对低年级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对低年级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一般只开设主要强调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理论课堂,而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集中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面试技巧等方面。就业指导阶段性较强,没有形成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系统指导,就业指导所讲的内容不管什么专业都是泛泛而谈,未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就业指导工作以安置就业为工作目标,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以解决毕业阶段的双向选择为最终目的,而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事业心等方面的指导有所忽略。

二、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

辅导员从学生进入学校开始就与其经常接触,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专业及综合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具有专任教师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辅导员的角色便于与学生沟通

高校辅导员大多是由刚入校工作的教师担任,年龄和大学生基本接近,在生活、学习、学历等方面与所带的学生相似,由于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交流、沟通,久而久之,师生的关系逐渐变为朋友关系,容易与学生沟通并获得学生信任。同时,辅导员还可以现身说法,结合自己的求职经历和亲身感悟,凭借角色优势,就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本人进行沟通,帮助他们克服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引导他们客观地分析问题,走出误区。

(二)辅导员了解实际情况,便于进行个性化指导

按照高校辅导员配比的要求,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一般为1∶200左右,不少辅导员对所带的班级学生非常熟悉,从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与学生打成一片,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个人喜好、特长、学习状况等方面都比较清楚,便于根据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如能结合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阶段,及时引导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结合自身发展增强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以提升就业竞争力。由于熟悉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需求,辅导员还便于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如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创业指导,进行相关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从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帮助,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对于女生占多数的专业从职业需求分析开展就业指导;对有继续深造意愿的学生开展升学指导。

(三)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有利于将诚信教育融入就业指导中

目前的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诚信”,不少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提出“德才兼备”的要求,其中的“德”就包含了“诚信”。从学校走向社会、从理想走向现实时,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诚信缺失,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诚信教育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有利于将诚信教育融入就业指导中。如把诚信教育作为核心,通过指导学生如实填写毕业生推荐表,签订三方协议书,等等,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观念。

(四)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有利于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本身就是思想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在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辅导员的工作周期一般是三到四年,从学生入学开始一直到学生毕业,伴随学生成长,其工作的连续性,有利于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三、加强辅导员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注,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就业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就业领导工作小组,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并将之作为必修课,就业指导队伍由就业指导中心的行政人员和公共课的专业教师组成,但由于不少高校就业的行政指导和教学指导各自独立,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难以进行。高校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加强辅导员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一)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服务意识

大学生就业工作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学生的根本利益,辅导员应对就业工作有充分的认识,建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就业指导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大学生将来更好地实现就业,而且是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持续性发展。辅导员要了解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共同特征,更要了解同一群体中不同学生的特点,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要能够给学生提供共性的就业指导,还要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就业指导的全程化服务应予以侧重点不同的、具有连续性的就业咨询与辅导,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于根据学业情况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专业技能、综合职业能力方面的辅导;对于毕业班的学生,则应侧重对就业政策、就业流程、求职技巧等方面的指导服务。

(二)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求辅导员有指导的能力和水平。为了实现就业指导的专业化,需要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鼓励辅导员多参加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咨询师等与就业指导相关的培训,提高其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里,对专业的要求一般不是很严格,导致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复杂,很多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与辅导员工作所需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理论要求不相符,这些不利因素对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为辅导员提供学习培训机会,使其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并且鼓励他们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的相关培训、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活动、就业创业课程的比赛等,以此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

(三)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为了调动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需要建立科学的考评办法。不少高校在一线辅导员队伍中专门设立就业干事岗位,这对于就业指导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开展是有利的,但对于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服务工作并不合适,同时由于到了学生毕业年度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这种工作阶段化布局使得部分辅导员觉得就业工作似乎与自己不相关,尤其在低年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缺乏主动性,没有意识到将就业指导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所以,采取建立考评制度的形式,将就业指导工作要求标明在辅导员工作职责内,如辅导员是否承担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或讲座,是否指导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或创业大赛等活动,是否参与创业园区的建设指导,等等,通过相应的考评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四)督促辅导员树立就业指导全程化的观念

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为就业指导全程化带来了便利。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认为就业工作是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就业指导只是针对毕业生进行指导。对此,各高校应督促辅导员树立全程化的观念,保持就业指导的连续性,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个性化指导。高校可安排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全程化教学,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辅导员作出相应的引导。具体如下:

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般分三个模块完成。第一个模块是在大一阶段完成。在这个阶段,辅导员可引导学生首先对自己有正确的了解与认识,其次对所学专业将来从事的职业有所认识,包括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状况,这对于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是对学生入学教育的一种辅助。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初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包括对学习生涯进行合理的安排。第二模块是在大二阶段进行。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专业思想已经比较稳定,也已经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辅导员对所带的学生也较为熟悉,这时应当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个性化辅导方案,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职场对人才的要求,树立职业意识;引导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考取相关证书,自觉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对就业环境的适应性。第三模(下转第110页)(上接第91页)块是在毕业阶段进行。临近毕业的时期,是学生心态较为复杂,受外界影响较大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辅导员要更多地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理解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科学合理地定位自己,辅以指导学生学会收集就业信息并辨明真假,避免急功近利而上当受骗,并通过面试技巧、面试礼仪等指导,提高就业成功率。同时,引导学生做好毕业心理准备,尤其对就业困难学生要加以关注和关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双选会,并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和去向,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尤显重要,而就业指导队伍中,辅导员应当作为一支骨干力量进行培养,这对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佳.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应如何在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作用[J].科技信息,2010(3)

[2]宋慧.就业寒流中的暖流: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策略[J].价值工程,2010(3)

[3]汪莹.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4)

[4]倪伟,张欣欣.基于社会资本视角谈如何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3(1)

[5]曾艳.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就业,2012(6)

[6]李微.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3(3)

【作者简介】付 光(1962- ),男,辽宁岫岩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就业指导、高等职业教育。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辅导员高校建设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