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与对策

2014-04-03 22:27张晓荒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思政课高职

【摘 要】目前,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着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缺乏课程特色,评价内容不完整,目标不明确,方式单一,评估的效果缺乏权威性等问题。为此,应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反馈机制与科学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完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的保障机制,完善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制定具有高职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行,坚持并完善思政教学的评价原则。

【关键词】高职 思政课 教学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28-03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尽管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效性不强是不争的事实。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意义重大。

一、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缺乏课程特色

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课程本身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与专业性的特点。而目前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全校使用的是同一个标准,尽管统一规范,便于操作,但容易导致忽略效果,凭印象打分,使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大打折扣,评估中较少考虑思政课的学科与专业特点。为此,在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中,既要体现具有课程共性的评价指标内容,又要突出思政课的课程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二)教学质量评价因课程特点带来的难度

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构建的基本依据,而教学目标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使思政课教学效果不能像专业课那样立竿见影。思政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并非成正比,思政教育的过程与结果都带有很大的无形性。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往往通过教育对象的行为转化表现出来,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与滞后性,为此,给教学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评价科学、具体、公正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质量评价内容不完整

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就是要检验教育对象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及知行统一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教学策略。目前的高职思政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重教学目标评价,轻教学过程评价,易导致以偏概全,重知识,轻能力培养,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否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素质是否提高等重视不够,考核的随意性较大。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效果如何是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风、校风、学风等都会影响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实现。

(四)教学质量评价目标不明确

思政课是对高职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是推动大学生沿着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课程目标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目前思政教学评价往往重视结果排名,强调数据与鉴定的功能。教师职称的评聘、酬金的发放以课时量是否完成,论文的多少为标准,重定量,轻定性评价,一个德育教师的论文即使再多,自身不能率先垂范,教学评价的目的效果很难真正实现,更难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五)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目前高职的思政教学评价只注重检查与考核,学生的评教如果份量过大,也会造成相关问题,学生的打分往往带有情绪性,甚至出现百分的情况,忽视定量与定性指标之间的互补关系,过分强调行政领导的评价的绝对地位,教学评估中忽视教师的自评与互评。某些教师调入不足一年,被评为优秀先进,难以服众。可见,教学评价不能反映思政课教学的全貌,评价带有偶然性、局限性。评价忽略了导向、诊断、激励、调节的功能,影响制约着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学质量评估的效果缺乏权威性

目前,高职院校没有将教学质量的评价机构与教学管理两种职能有效分开,评估机构一般是二级学院的非专业人员,不同的评价群体与机构所运用的评价标准难以统一,评价的结果缺乏可比性与可信度,难以保证评价的公正、公开、公平,更无法体现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

二、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建与教育教学评估体系。构建科学完善的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客观要求,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政教学学习效果及相关行为效果进行的全面统一的评判,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

(二)有利于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社会需要的是有一技之常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高职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评价有助于了解教学状况,帮助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评价有利于检验培养目标、教学任务是否实现,教学内容是否科学,是有效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教学质量评价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变化规律,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现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使高职的思政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有利于发现大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学改革。

(三)有利于调动思政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高职思政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定量评价鉴别教师的工作量、科研状况,通过定性评价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敬业精神、教学态度、职业道德及教师队伍状况,以公正、公开、公平的方式,重视过程评价,检验教师工作的实效性,促进竞争氛围,调动广大教工的工作积极性。endprint

三、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评估质量观

在教学质量评估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质量观,是要注重每个人的发展,以促进评价对象的改善、发展、进步为目的,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给被评估对象,给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及时改进并调整他们的行为,促进个人积极主动的发展。在评估过程中把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不把评价的结果作为奖惩的唯一依据。

整个评价力求通过公平、公正、客观地分析教师工作,帮助改善教师的绩效,最终保证每位教师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拥有持久的专业能力。允许教师对评价结果表示不服并写反驳信上诉,最后与教师协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程序,结束考评程序。

首先,要明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培养“具有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培养热爱一线工作,熟悉一线环境,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综合素质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渐进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理论实践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质量不是来源于检验,而是源于改进生产过程。”上述目标的实现恰恰需要思政教育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动力,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助于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

其次,要设置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的标准。高职思政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模式,教学设计,组织教学的条件环境等课程要素与专业课完全不同,所以,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标准也不能使用与专业课完全一致的质量标准与模式,要有学科的针对性,既体现共性又具有特殊性。

最后,正确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在教学质量的评估中要重视全体师生,社会用人单位,行业专家等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质量的评估过程中应包括:教师评、学生评、企业评、社会评、专家评,还要有评价对象的自评与小组的互评等,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中,不仅要求评价者参与广泛,而且要重视社会的认可度。把质量评估融入到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让评价主体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

(二)建立长久立体的教学质量评估反馈机制

教学质量评估反馈机制是保证思政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整体上的设计,实行多元化的保障机制。

首先,要重视师生的教学质量反馈。高职大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培养对象,在思政教学质量评估活动中,他们的意见信息反馈是否被引起重视,是否被及时采纳,对高职思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高职院校应该根据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个性特点、心理需求制定符合高职大学生特色的思政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指导工作,促进人才的培养,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组织者、指导者、实施者,他们身处教学第一线,对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的现状最为了解,重视他们的意见反馈,有助于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发展,有助于教学管理者在微观层面进一步了解思政教学发展的需求。

其次,建立学校、社会、企业、行业联合的信息质量反馈机制。建立数据库,跟踪评价对象在学习、工作、实训、实习中的表现,了解就业信息,知晓企业的要求及对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满意度,并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三)构建科学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1.完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的保障机制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各地和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首先,加强内涵建设。高职教育要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提高其竞争力,扩大国际交流,就要重视内涵建设。高职思政教学质量如何,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高职教育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构建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是提高高职思政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档案,为评估提供相应的定量、定性分析的依据,而且要各个环节落实,才能起到教学质量评价的激励作用。

其次,领导重视。学校主管领导要高度重视思政教学质量工作。不仅要亲自过问,而且要亲自参与教学督查工作。各二级院系领导要重视激励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加到教学质量建设中来,让教师在教学评估活动中感受到成就感、归属感,充分尊重教师的工作规律,允许教师因学科专业的不同表现出教学评价中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评价对象。

第三,管理到位。在每项思政教学质量的督查工作中要有条不紊,落实到位。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考核,以主人翁的态度解决好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CRP教学新系统的使用,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管理平台,为此,要把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的每一项工作,当成一种创新性的工作来组织开展,为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发展做贡献。

2.完善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

首先,要制定具有高职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规范化、科学化的评价标准是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尽管目前我国还没有操作性强,设计合理、统一的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但是,高职院校可以根据高职特点,根据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设置相关的考评指标。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思政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由于教师工作的个体性、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劳动过程的不确定性、劳动成果的滞后性,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中,不可以使用同一标准与模式,更难以量化。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其考评的标准就要注重教学活动是否使学生成功具备了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职业理想、精神动力,如:吃苦耐劳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等。endprint

思政教学通过考核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否提高(志愿者的比例、入党积极分子的比例等),并设定相应的权重,对教学的数量(课时量、知识的难易程度)、各类不同的评价主体的评价、教学的绩效等进行指标细化。借助于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的统计与量化,公正、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

其次,建立多维的评价主体体系。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注重并提倡过程的、发展的、多角度和多视野的评价手段。

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改善、促进教师工作的发展,实现思政教育教学目标。评价主体的坦诚性和权威性,都影响着被评价者的接受与认可程度。单一的评价主体容易造成评价的片面性与偏见,多角度、多渠道的评价有助于评价的全面、公正与客观。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企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的需求主体,培养的人才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如何,是否满足企业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企业的参与度。行业是连接企业、社会、学校的重要纽带,是信息反馈和交流的主要组织。教学评价的最终受益者是社会、企业、行业。高职思政教育效果怎样,关系到社会、企业、行业未来的发展。

第三,完善思政教学质量的评估运行机制。

图1

建立健全思政教学评价机制,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思政教学质量的评估运行机制,是让上述每一项工作的各个环节能够真正组织实施落实到位,要求相关的评价主体全员参与,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在教学评估中,以培养目标为主线,注重教育目标的实现与相关教学计划的实施与落实,学校目标任务的完成,思政课程目标的实现,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满意度等。其中教务处负责组织计划,学校督导办负责评价的内容与标准,各个教学团队与教学秘书负责教学评估资料的发放、信息资料的收集、表格的数据统计等,使之形成流畅的评价循环系统,保证教学评估的及时有效开展。通过教学质量的评估找出问题,及时改进、学习与创新,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3.坚持并完善思政教学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估,反映了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涵盖了思政教学的多方面内容,在指标体系构建与考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思政教学的工作特点,定量与定性考评相结合,把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组织方式、评价对象、实施步骤等纳入考评范围。只有全面才能体现考核的科学性,思政课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学校任务、学科特点等要紧密结合,排除主观与人为因素的干扰。

发展性原则。评价者对被评价者在评价时要坚持动态的、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要改变那种采用统一的模式和标准评价教师的“一刀切”的办法,即对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业绩的考核办法。在教学岗位的聘任及其他教学质量评估中,应将教学作为主要的指标,并赋予与科研同等的权重。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策略。避免过分量化,要把质与量有机结合起来。定性评价时对被考评者的考核内容的诸多特征进行简洁、概括的描述,从本质上反映被考核者面貌的考核过程与方法,通俗的说就是评价者根据被评价者的平时表现、现实状态的观察分析,通过相互比较,用评语等形式对其作出定性结论的评判。如: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大学生的献爱心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无法量化,就要定性评价。发展性的评价原则还要求评价者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机制为主,以奖惩为辅,评价的终极目标在于指导教师,帮助他们提高与改进。

导向性原则。思政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高职大学生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自觉的行为,用马列主义引导大学生的人生实践,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精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四观,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整体性原则。指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兼顾教学的各个环节,各指标之间要具有独立性,同一级别的各项指标,不能存在互相包含的关系,不能重叠,互相交叉。

可行性原则。指教学评价体系在建设、设计、运行过程中,努力做到简单方便,使每个参与其中的人感觉方便、轻松、易行。否则,使用的难度大,推广难以实行。

【参考文献】

[1]黄成林.国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发展的研究与启示[J].三江学院学报,2006(12)

[2]牛金成.国际职教评估发展的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13(5)

[3]郑蕊.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方法初探[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12)

[4]李瑗瑗. 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3(2)

【作者简介】张晓荒(1962- ),女,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责编 丁 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评价思政课高职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研究
独立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预选士官模块化培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