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底线

2014-04-03 00:06:58庄有权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课运动

庄有权

当下,以高墙深院中封闭式的学校体育活动正在向开放式转化,以往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界限即将面临被打破的局面。这种局面是要把娱乐体育、保健体育、生活体育和竞技体育纳入课外活动中来,建立新型体育活动模式既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开放式转化体育健康教育大庆市第四十中学是一所具有40余年建校历史的老校,位于大庆市新村地区经九街北端的城乡结合部,是黑龙江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黑龙江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先进单位标兵和大庆市速度滑冰传统项目学校。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冰上项目的优秀人才,冰雪运动已经成为毕业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的首选。但近几年来随着城市规划的进程,学校原有的活动场所冰场也逐年减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冬季体育教学和课间活动。据此,学校体育教研组積极开展了《新理念指导下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探索》校本课题研究,主要从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入手,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依托,充分利用间操、学生大课间活动和学校开展的趣味运动活动等时间,积极开发现有教学资源和社区的体育资源,拓展体育活动时空,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个体差异,守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底线,体现体育教学的生活化、社会化、终生化发展趋势,打造出了滑旱冰、跳绳、健美操等一系列新兴运动项目,这些项目,在教育中心和全市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一、转变观念,合理定位

十多年的体育课程改革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面对到底是以技能为主还是以兴趣为主的教学主张,体育教师感到无所适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包括运动与参与、运动技巧、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是以学生的身体锻炼实践为主要特征,在身体锻炼中体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观,促进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就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空间,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本地区和学校的实际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完成基本运动机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法指导,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自主炼的能力,通过尝试、探索,学会学习方法,同时还要加强民主教学,和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打造新兴运动项目,构建高效体育与健康课。

二、抓住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这一关键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发育水平总体上有了明显提高,但学生肥胖检出率有所增加,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也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受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有些学校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育,轻体育”现象,同时受到场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大量的体育课时被与升学考试相关科目挤占,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时间被挪用,体育课开课率和每天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得不到有效地保障。所以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必须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性。强化课外锻炼必须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目标,就要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锻炼,开展学生阳光体育锻炼,切实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活动时间,有序开展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活动。

三、引导学生养成终生体育习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过程日益单一化,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体力消耗逐渐减少,但脑力的紧张程度,心理的负荷程度却日益增加。这势必促成人们在工作之余对各种强身健体、调节身心的体育活动的追求和依赖越来越强烈,中青年人对形体美和老年人对健康身体的渴望也更加强烈。所有这一切,使得体育在现代化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有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重要得多的位置。体育的终身化、社会化、生活化的趋势正逐渐增强,体育已经从少数体育工作者专门的职业和少数社会成员消遣和娱乐,扩展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展成为现代人终生的需要和习惯。接受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本身就是教育过程,也是塑造着参与者的体育精神、道德品质的过程。如果一味地把体育课的教学禁锢在完成教材内容之内,也达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也难以达到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更难以达到终生体育锻炼的目的。所以我们的体育教学应从自身出发,借鉴传统体育项目建设的经验,以运动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从小就学习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参与这项运动的训练和竞赛。在参与训练和竞赛中学会尊重对手和同伴,遵循游戏规则和社会准则,公平竞争和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和心平气和,提高控制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并将这项运动作为自己终身运动的爱好,实现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完美对接。

四、学校体育教育与社区体育有机联系起来

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中心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还发现我们现在的教学还缺少了娱乐和欣赏的价值。过去人们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当成校园围墙内的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截然分开,大多数学生为体育而体育,为达标而体育,结果学生上了十多年的体育课,参加了无数次的体育活动,结果毕业后不会锻炼身体了。所以高墙深院中封闭式的学校体育活动要向开放式转化,打破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界限,要把娱乐体育、保健体育、生活体育和竞技体育纳入课外活动中来,建立新型体育活动模式既社区体育。为了适应体育终身化、社区化、生活化的趋势,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及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充分把握教育在现代化生活中的地位,按照“终生体育”的原则来调整当前的体育模式,将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区的体育资源,同时立足于国民整体身心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开放学校的体育设施,建立一道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风景线。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课运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体育课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29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祝您健康(1991年1期)1991-12-30 06: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