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

2014-04-03 00:07:56韩秀敏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周长创造性思维

韩秀敏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新型的创造型人才。

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其实不然,对于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知识文化的能力是等同的。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纵观多年的教学总结我发现,做一个让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想办法为孩子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认真设计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教学过程,才能上好小学数学课。

一、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动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索,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的东西。

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知识信息的普及,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但要仪容整齐、端庄大方,更要拥有健康的品质、丰富的知识、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等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个人魅力,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学生交流思想,吸引学生学好知识。

对一个人的表扬赞许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會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性思维时无须处于防范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作为班级“特殊”的一员参加学生的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通过自己艺术化的服务,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真诚、接受、理解的气氛,创造一种心灵放松、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真实的自我从面具后面走出来,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从而建立起能培养和鼓励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二、营造快乐课堂氛围

教师这一职业要求其必须学会微笑。教师一旦步入教室走上讲台,就如同演员走向摄影棚一样,需要立即进入角色。绝不能把个人不良的思想情绪带给学生,因其个人情绪而影响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修养,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始终面带微笑,仪表大方,态度和蔼,如此才能营造课堂愉快详和的氛围,才能给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常开展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展示真实的自我。针对教师的课堂提问,学生可以私下讨论,也可以高声辩论,然后踊跃发言,对于学生独具个性的发言,教师要及时给予回应,表达赞许之情,对于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通过语言和表情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树立信心,充分表达思想,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经常表扬鼓励学生,让每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练习时,学困生如果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奖励一面“小红旗”,给予鼓励表扬。学生获得表扬鼓励,自然就会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只有对已有的经验及表象进行加工、提炼或空间想象,才能悟出新的见解。因此,“尝试训练”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尝试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设计如下的练习:当你看到“耵”时,你想到了什么?(“π”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一个无限循环小数,取两位小数时约是3.14……)从C=πd中,你想到什么?(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圆的周长是半径的2π倍,直径是周长的1/2π)这样的“尝试训练”,从已学过的知识出发,进行两项思维训练,触发了学生思维的活动,沟通了圆的半径、直径、圆周率、周长之间的关系,是学生从思维训练中发现利用周长半径,利用周长求直径的规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创新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尝试训练”是进行新课的延续,为此,教师应努力发掘问题的多向性,解决问题的多发性,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思路,让学生在求异思维中进一步了解事物。

“尝试训练”作为进行新课的延伸和发展阶段,要重视利用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探索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条件问题开放题。设计如下训练:“——上午比下午多卖出8本书,——?”让学生补充不同条件和问题,编成不同的应用题再解答,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年级的增高,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来解同一个问题。在较高年级,适当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有一定好处。直觉思维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作整体的了解,应用自己的经验,一下子做出直接的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直觉思维时,人们意识不到赖以求得答案的过程,缺少清晰的确定的步骤。但是由于对有关的基础知识及其结构的了解,使得思维产生了飞跃,迅速地越过某些个别细节和步骤。因此这种思有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新性成分。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数学教育,要尽力创造条件,弥补缺陷,转变学生的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只有因材施教,创造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周长创造性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防爆电机(2021年5期)2021-11-04 08:16:36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巧算周长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