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并理解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2014-04-03 21:53:16王淑芝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创设历史情境

王淑芝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爱岗敬业,有爱心、有热情,不仅要有深厚的史学功底,还要有多样的教学手段以及善于运用丰富的语言艺术,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历史学习兴趣学生重要性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无须讳言,历史学科在中学里的地位不及语数外、理化等学科。调查显示,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在历史处于学科的弱势地位而学生兴趣仍存的情况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动学生喜爱历史的原动力——兴趣,是关键。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会主动、直接地参与此门学科的学习,并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发挥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与课外的辅助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内教学方面

历史教育成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传授者的传授水平。因此,需要全面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这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丰富上,同时包括授课技巧和热情的提高上。

1.提高专业知识,爱岗敬业。教师应当在做好日常授课工作以外,进行再教育,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知识修养,要具有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了解历史背景知识、相关典故故事、时代寓意等,在授课时能够熟练的掌握运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為神奇,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如果对自己所教学科毫无热情,怎能指望学生历史产生热情呢!因此,调整好心态,时刻以微笑感染学生,把快乐传递给学生,那么愉快的情感体验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听资料,图文并茂,声色具备,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学习过程就不是那么枯燥,不是负担,而成为一种享受。多媒体教学具有优化教学内容,整合课本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优化知识结构,展示的内容多,信息量大,通过丰富的材料,再现历史的真实,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反应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概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特点。

(1)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最好的当属多媒体创设。多媒体教学以其真实的画面、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多媒体的直观性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设疑,引发学生兴趣。在多媒体情境创设中也存在某些误区,如各式图片和吸引人的视频短时间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但他们可能只顾于图片或视频的乐趣、热闹,对于历史的探索很浅薄。因此,多媒体只是手段,重要的是教师怎样寻找教材与资料的切合点,创设真正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忽略本质,目的是教师能结合教材提出新颖的、吸引学生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思维活动。

(3)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它是通过语言这个纽带传递给学生。《百家讲坛》是央视历史演播类节目,收视率极高,其中《于丹说论语》《易中天品三国》都是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用普通百姓听得懂的话,直接与大家分享经典,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是语言艺术运用的典范。北师大附中的历史教师纪连海能够登上央视的《百家讲坛》,他的历史课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除了渊博的知识和对本学科的热情,他也是积极借鉴评书的语言、相声的包袱来提升课堂的吸引力。这种充满无穷魅力的语言艺术,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把教育意义蕴涵其中。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讨论、辩难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展开联想,敢于争论,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相互促进,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运用适合的方法,如练习课可采用知识竞赛,单元小结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

二、课外辅助教学方面

1.培养师生感情。教师应增强责任感,关心和热爱学生,师生感情也是培养学生对教与学的内容发生兴趣的关键。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是很重要的。

2.兴趣延伸。课内时间有限,传授的知识也有限,学生在学得一定基础知识并建立了稳定兴趣以后,就会不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很自然也把注意力转向课外。他们对课外读物、小组活动、学科比赛都很感兴趣。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观看历史影片、历史题材电视剧,举行知识竞赛、历史表演,推荐一些通俗易懂的历史题材书籍等。

3.自信心是学习兴趣的保障。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积极地支持,自信心是兴趣持续的保障。对于学习成绩,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进行方法指导,使学生不断获得因成功而喜悦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的持久性与稳定性。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兴趣的保持,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关键,也是历史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条件。

三、提升学生兴趣的现实意义

学习兴趣是学生的一种主观倾向,注重学生兴趣,利用学生学习兴趣,就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历史”态度,历史在初中阶段的地位,许多学生认为历史是“副科”,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其实并非如此,学好历史对今后高中、大学乃至整个人生发展都十分重要,因为历史课是我们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观察问题的能力。历史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读史使人明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赋予我们神圣的职责,感召着一代代人不懈努力。当前我国提出了中国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要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还要清楚当下的国情,未来要靠现在的少年去创造,去改写。历史的重任已经摆在眼前,要懂得学习历史重要性,还要结合学情,立足实际,不断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猜你喜欢
创设历史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