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凯
【摘 要】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讨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探讨对策。
【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06-02
进入21世纪,面对各种因素的冲击,改革突破与资源解放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各工作领域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管理突破与管理改革是管理思想的创新与变革。国内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必须深化改革与创新,在已有的管理方式中不断发展,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思想,形成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从而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到新的层次,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全面开展。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机制、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不仅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也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如下问题。
(一)注重约束,未考虑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自我约束能力。目前,仍然有很多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只注重利用规章制度约束学生限制学生,或者直接使用强制的手段来监督管束学生,这种没有考虑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与自我约束能力的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思维与个性的发展。由于学校管理人员与学生的关系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可能会让很多学生出现叛逆心理,使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二)缺乏关爱、尊重、服务学生的行动。很多学校由于认识不够,只管看住学生,没有具体考虑怎样关爱、尊重、服务学生,怎样满足学生合理、正当的需求,从而未能切实践行服务育人的理念,未能很好地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三)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高校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管理工作中,学生学习热情、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义务感、求知欲望、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自制性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水平都是当今教育的核心。但是很多管理人员采用的管理方法较偏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实施过程,一旦学生缺乏足够的自我约束能力,在挫折的打击下,就很容易出现厌学现象,同时这也是缺乏自信心与忍受力的表现。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在计划经济时期,“统分统包”政策是学生就业的主要依靠,只要一毕业就能端上“铁饭碗”。在当时就业工作机制的约束下,学生必须正视学校管理工作,此时的学生管理拥有一定约束力和强制力。而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校方更多的是在国家政策范围内行使指导和服务的职能,此时的各项管理机制都比较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
(二)招生范围持续扩大,学生来源更加复杂。在教育体制转变和人口急剧增加的过程中,很多高校在自主招生、自主办学的环境下,招生范围不断扩大,学生来源更加复杂,学生素质与基础存在很大差异,给学校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高职院校,招生的类型更加复杂,有经过普通高考进来的,有对口招生的,也有“五年一贯制”的,生源非常复杂,这就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学生学习主动性淡薄,缺乏上进心。相关调查显示,违规学生总是那些不思进取、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这类学生不会将精力、时间、心思花在技能钻研、知识学习上,学习主动性淡薄,缺乏上进心。由于这类学生学习基础差、不想学习,在学习成绩一直提不上去的过程中,丧失学习欲望,出现放任自流、自暴自弃的现象,最终成为学校管理难的对象。
(四)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均衡。在学校管理中,素质低、问题多、成绩差的学生容易成为同学、教师歧视的对象。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均衡。甚至还有教师在日常管理与课堂中抱怨学生难管、难教;在对学生进行处罚时,出现打击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的现象,使学生心理留下阴影,最终丧失学习动力。同时,这种错误的做法还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与生活中出现隔阂,给学生管理增添阻碍。
三、对策
高校管理的过程是学生和管理人员双边活动以及共同作用的过程,学生不仅是管理对象,必须接受管理,还必须主动参与到各项管理中去。同时,双边活动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管理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美、德、体、智等多方面的发展中。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理念,根据存在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从各个细节做好管理工作。
(一)做好情感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比,制度管理是高于情感管理的重要内容。情感管理,则是以学生不同的情感与个性为基础,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形式,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中主动接受管理与教育,让管理活动更富有人情味。学生作为有情感、有个性的活动主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创作者与建设者,是整个时代进步的源泉。如果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是一味地追求管理力度,没有用理和情服人,只是单纯说教,不仅会影响管理效果,还会让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出现思想叛逆,进而对教育目标造成影响。
另外,高校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有自己的社交活动,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不仅需要教师信任他们,关爱他们,尊重他们,也需要构建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不是单纯的压制或者服从学生,也不是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它是一种建立在尊重、平等、关爱、信任基础之上的关系。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应以伙伴、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生活、学习,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为学生着想,从而让师生关系更和谐。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关爱、信任不仅会赢得学生的敬重,还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另外,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消除学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态也有重要影响,它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健康发展。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学校管理者应根据学生的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人格尊严,在正确对待学生、关爱学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营造更加和谐、民主、宽松、有动力、有活力的生活、学习空间。endprint
服务学生,就是管理人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社会需求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满足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应多对学生在心理辅导、学习、安全和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后顾之忧,从而更加安心地学习。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应多说鼓励的话语,少带讽刺的语言,多在学习中给予帮助。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应尊重不同学生的生活习惯与民族风俗,在生活上多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则需要从心理和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帮助;而对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则应给予更多的心理辅导,不断健全其人格,帮助其健康发展;对于品行不端正的学生,应对其进行教育,多一些行为上的辅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各种服务工作,能从根本上体现服务育人的理念,能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加强自我管理工作。在实际生活中,只要学生拥有创业意识、参与意识和能动性,都会希望在学习期间得到锻炼与成长。因此,学校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创设更加完善的空间,让学生主动进入各项管理工作中,进而感受到主体地位的影响。这种自我管理在高校管理中,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能动性、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等实践品质,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校内管理目标转换成自身发展的目标,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自律与责任意识。同时,它对提高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监督、自我认识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人格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优化教学环境,注重实践过程。优美的教学环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塑造人格也有重要的作用,能将强制性约束演变为自我约束。绿地、草坪、校园标志性景观等良好的校园环境,能熏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心智;有序、整洁的学习环境,会在无形中为学生带来压力,让品行不良的学生主动收敛行为,约束自我。因此,应注重环境建设,在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的过程中,充分展现环境育人的理念,让学生在进一步完善人格的同时,努力发展。
另外,实践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自我塑造、自我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实践过程,将实践锻炼和理论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如顶岗实习、课程实训、技能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在实践教学中主要抓好各个教育环节,进一步展现实践育人的科学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丰富多彩的演讲比赛、书法活动、报告会、图片展览中,开启学生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的素养,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博,任秉元.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伦理评价[J].科技信息,2010(2)
[2]石立宁,李晓雷,韩婧,等.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改革途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
[3]姜超.关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J].北方文学(下),2012(11)
[4]赵岳.浅析人力资源视角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管理学家,2011(12)
[5]刘博,焦娇.浅析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伦理问题的成因[J].现代经济信息,2012(8)
[6]满文通.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浅析[J].消费导刊,2012(5)
[7]张洪.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作者简介】向 凯(1975- ),男,广西南宁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处长,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责编 苏 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