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升
摘 要:如何落实创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研究的重大命题,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擦亮学校的品牌的捷径。创业意识,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起点和根本。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创业需要,诱发创业动机,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创业兴趣,树立创业理想,坚定创业信心,端正创业世界观,循序渐进、反复强化,才能使创业意识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
关键词:中职教育;班主任;创业启蒙
如何落实创业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能,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是现代教育研究的重大命题,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擦亮学校的品牌的捷径。心理学认为,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理念和创业世界观等心理成份。二十多年中职班主任工作及创业教育实践证明,创业意识,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起点和根本。作为中职班主任,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创业需要,诱发创业动机
需要是生理的要求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的反映,其基本特征在于它的动力性,需要是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创业需要及创业动机是创业意识的最基本的层面。只有强烈的、饥渴式的创业需要上升为创业动机,才会形成强烈的创业意识,从而形成为源源不断的创业动力。为了增强学生的创业需要,诱发创业动机,主要手段有:
(一)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明确创业意义
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社会现实,使学生明确就业与创业的区别,明确创业的积极意义,明确创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产生对创业做老板的饥渴式向往。应做好的社会调查主要有:第一,指导学生开展就业市场调查。鼓励学生提前参与各种层次的招聘会,了解就业岗位需求、工资福利待遇等信息,明确创业是个人生存的需要;第二,指导学生开展家庭收支调查,计算包括买房、结婚、培养孩子、瞻仰老人、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等未来家庭必要开支,以及旅游、休闲等额外开支,然后量出为入,做好家庭收支预算,思考打工能满足这些需求吗?从而明确创业是家庭生活的需要;第三,指导学生开展工薪阶层与企业老板收入差距调查,通过对比,产生“羡富”心理;第四,开展幸福感调查,引导学生归纳出明白幸福感与财富成正向关系的结论;第五,指导学生开展成就感调查,使学生明白,创业不只是为了金钱和财富,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社会威望,自塑辉煌的人生,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二)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激发创业向往
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进国有企业,或者依赖学校、亲戚等安排就业,找个铁饭碗或者说找份安稳的工作,在大部分人的思想中仍然根深蒂固。增强创业需要,诱发创业动机,必须做到“三破三立”:破安于现状的旧观念,立开拓进取的新观念;破对口就业的旧观念,立灵活多向的新观念;破患得患失的旧观念,立竞争冒险的新观念。鼓励学生摒弃安于现状的思想,培植追求个人发展、发挥最大潜能的心理,使创业需要发展为创业动机。教育学生“创业就是最好的就业”,鼓励学生“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要做生活的强者,自己必须创业”,创业可以不看老板的眼色,可以时间自由经济自由,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端正学生对金钱财富的认识,增强创业欲望
几千年以来,“重官轻商”等的消极封建文化长期禁锢着我国劳动人民创新创业,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社会“仇富”心理阴影依然挥之不去,加上某些媒体的推波助澜,甚至造成社会不安。湖南株州的某教师因为“读书是为了赚大钱,娶美女!”言论,舆论沸沸扬扬,最终被当地教育局开除,这个事例说明说真话多么不易,极左的思想是多么根深蒂固。端正学生思想认识,首先,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合理合法,赚钱越多,纳税就越多,对社会贡献就越大,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就越大。其次,鼓励学生对高端生活的追求,高端生活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对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示范性作用,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第三,激发学生对金钱和财富的强烈欲望,认识“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万万不能”“个人的财富同时也是社会财富”等名言的道理,从而促进强烈创业欲望的形成。
二、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创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整合发展的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倾向。创业兴趣是从事创业活动的积极情绪和态度取向,能够激发创业者的深厚感情和坚强意志。教育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创业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其智力潜能,对创业实践活动予以高度关注,进而热爱和追求,并由此走上创业实践之路。学生周围创业氛围越浓,创业兴趣就越强。营造创业氛围,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创业宣传力度和广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良好的创业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整体的、潜移默化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创业宣:首先,创新宣传阵地、宣传媒体,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手抄报、宣传专栏、专题讨论会等传统阵地,同时也采用网站、创业Q群、微博等新阵地,见缝插针地进行创业宣传。其次,不断充实和创新宣传内容,除宣传创业知识、创业意义外,重点宣传古今中外著名创业者成功创业的案例,尤其注重宣传本校“创业之星”的创业历程,弘扬创业精神,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历程、创业方法和创业规律,从而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兴趣、增强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欲望。第三,反复吟唱励志歌曲、口号,例如每天早读时间带领学生集体高喊“我要学习”“我要成功”“我要创业”“我要当老板”“事业要辉煌”“实现人生价值”等口号,播种创业意识,激发创业兴趣,坚定创业决心,培养创业精神,振奋创业激情,营造了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
(二)建立创业交流平台
作为中职学校教师,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缺乏创业实践,纸上谈兵,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们与高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合作,建立了“创业论坛”平台。定期组织一些成功创业人士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深层次交流,讲解创业的坚信历程,传授创业的经验,分享成功的喜悦,让中职生从成功者的创业历程中去感悟,从而激发创业兴趣与创业激情。
(三)指导学生参加创业实践
成功的创业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创业兴趣。只有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体验创业乐趣,收获创业实践成果,才能激发创业兴趣,形成自主创业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我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给学生加装“商机慧眼”,笔者实施“慧眼计划”,指导学生开展了商机调查竞赛活动,学生在市场商机调查中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和各种资源,发现了在特殊地点开士多店、开特产店、农产品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开办会计工商税务代理机构、开办装饰设计公司等200多个商机。在活动中,知识得到了运用,心智得到了磨练,商业敏锐力得到了提高,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创业兴趣油然而生。又如,与企业尤其是校友所办企业联系,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场所,争取勤工俭学岗位,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通过勤工俭学的形式了解企业的计划、创办、营销、管理,锻炼能力,激发兴趣。
三、树立创业理想,坚定创业信心
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使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创业理想是对创业活动未来奋斗目标持续不断的向往和追求。创业信心是指对创业活动必定成功的信念。树立创业理想,坚定创业信心,培养创业意识,首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欲望、自信、人脉、忍耐、眼界、谋略、资源等创业综合素质,强调学生要掌握一技之长,考取技能证书。其次,指导学生研读创业名人、创业偶像的传记,重点学习胡雪岩、比尔·盖茨等近代、现代工商业巨匠的创业史,让学生在心中树立起自己的创业偶像,发挥榜样的无穷力量。第三,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确定创业方向、创业目标,制定创业计划,培养学生做事的耐心和恒心。第四,发挥自己大批毕业生在工商、税务、金融、城管等各行各业任职的人脉资源优势,构建学生创业帮扶服务机制,千方百计为学生创业牵线搭桥,解难济困,做学生创业的坚强后盾。第五,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拼搏精神,“宁愿睡地板,也要做老板”“宁做生意赚一千,不愿打工领五千”,自信自强的创业者才有激情,有冲动,才能勇往直前赢得成功。
四、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创业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态度。而创业世界观是创业者经过努力,创业成功后思想和心理境界得到升华而形成新境界,是创业者的个性发展方向与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有机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逻辑系统。正确的创业世界观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而负面的创业世界观将导致为商不仁,危害社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创业成功者的世界观正确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于我们这些创业意识播种者的态度。播种正确的创业世界观种子,第一,要加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道德品质修养,防止将来思想上、行动上走错路,这是关键;第二,要加强法律教育和诚信教育,强化法律观念,为将来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打下基础;第三,培养学生“以义取利”和“以利济世”的儒商精神,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造福社会。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循序渐进,反复强化,才能使创业意识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培养创业意识,不能无的放矢,要选准对象,要克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浮躁心理。
参考文献:
[1]叶奕乾.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2]张小刚,徐佐省.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7(6).
[3]张志华.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分析[J].高教视窗,2007(7).
[4]燕亚明.适应时代潮流,激发职校生创业意识[J].考试周刊,2012(6).
责任编辑 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