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峥
摘 要:创业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创业路径的正确选择是创业成功的前提,科学选择与专业、能力相符,与兴趣、性格相关,适合自己的经济条件,满足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路径选择;科学抉择;专业匹配;兴趣驱动;合适规模;市场需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所谓创业教育就是通过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使其在未来社会生活中能善于把握各种机遇进行创业的教育活动。从根本上讲,创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国民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志;创业就是以开创性的思维、创造性的劳动建树事业。创业路径指的是创业的方向选择,即选择何种行业(或职业),采取何种手段或方法使自己的事业成功。
当前,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巨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繁荣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会马上产生创业需求,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创业教育,特别是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创业方向,能够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少走弯路,早日品尝到创业成功的快乐。根据高一第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第11课“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高一第二学期《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二单元“投身经济建设”,两个教学内容中活动探究“自主创业”的教学实践,根据本地经济社会的实际,结合我校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以及我校毕业生的创业活动跟踪调查和总结,笔者认识到,学生若想创业成功,首先要选择正确的创业路径,而要选择正确的创业路径,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科学抉择,与专业相结合,与能力相匹配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创造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市场,为人们的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家对自主创业大力支持,鼓励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相继出台,特别是对青年学生创业大力提倡,为他们的创业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但是,初出茅庐的中职学生毕竟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很容易在创业活动中步入误区,如果在创业中一味贪大求全,或者好高骛远,只会使学生在创业中更快地失败,打击他们创业的自信心,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提高他们在未来创业时的应对能力。青年学生在创业选择时,为了少走弯路,应科学抉择。
首先,创业应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近的领域。职中学生都学有一技之长,在选择创业的领域时应进入自己熟悉的领域。成功的商业人士都信奉“不熟不做”,初始创业者更应该选择自己相对熟悉的方向。本校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工商业活动比较发达,市场发育很充分,学生创业的选择范围比较广,选择的余地比较大,应该比较容易寻找到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近的创业领域。学生在学校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跟踪相关行业的动态,为毕业后选择创业做好专业知识储备。
其次,要先期调查创业领域的市场情况,正确评估创业领域的行业成长性。我校所在的中山市制造业发达,尤其是五金家电行业、日用化工行业、服装鞋帽行业更为繁荣,要引导学生选择好行业切入点,仔细分析与专业相关的行业的市场状况,学会细分市场,提倡做该行业的某一个部分或一个专业的分支,争取做细做精,避免做大做全,先做好一点再求发展。要选择成长性较好的朝阳产业,使自己的事业有一个长期发展的空间,避免出现刚出道几年,事业便夭折这种现象发生。
再次,要就自己的创业项目向专业人士或咨询公司咨询,论证项目的可行性。鼓励入行之前向该行业有经验的人请教,或直接进入该行业先期学习,积累经验后再行创业,甚至就自己的创业计划向专业咨询公司咨询,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最后,创业者还要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更重要,除了对自己进行清醒的自我评价之外,还要虚心向熟知自己能力的人如教师、家长请教,听取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评估,创业之前,量力而行。
二、深层发现,以兴趣为驱动,和性格相吻合
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的实质是以创新为核心的,即是以自己的事业为对象的创新活动。任何一个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从业者强烈的兴趣和坚韧的意志,创业路径的选择同样也和个人兴趣与性格密切相关。学生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创业领域,只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从业者才可能保持长久的创业热情,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在挫折面前百折不挠,最终才能创业成功。首先,要发现自己真正的创业兴趣,可以通过参观生产,走访市场,实习实践等方式,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学生在学校应积极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并将这种爱好与自己的专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自己的创业领域形成长久的兴趣驱动。此外,创业者的性格特点要和自己选择的创业领域相符合,这样才能相得益彰,更容易保证创业成功。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有十类人不具备自行创业的素质,他们分别是:患得患失的又容易自满的人,缺少职业意识的人,优越感过强的人,惟上是从的人,偷懒的人,片面的骄傲的人,僵化和死板的人,感情用事的人,“多嘴多舌”与固执己见的人,胆小怕事的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性格缺陷,引导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培养他们坚韧的毅力、合作的精神、竞争的意识,使学生具备创业必需的意志品质。
三、审慎判断、与家庭经济实力相适应
创业的风险性是很大的,学生创业时应小心谨慎。第一,要审慎选择创业的领域,对那些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的行业要回避;市场饱和、竞争激烈的行业要回避;了解不够、相对陌生的行业要回避。第二,使用资金要留有余地,创业需要一定的资金准备,珠三角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不少学生家庭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但富裕程度肯定是有差异的。原则上不能把全部家当投入创业,以免一旦失败便一蹶不振。要根据手中的资金选择可以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反对靠大量借贷进行创业。第三,要审慎控制创业规模,组织宜小不宜大。学生创业时应做一份详细的创业计划书,计算好创业所需的资金,切忌用到哪里算哪里,不要将“吃稀饭的钱”都用于扩大企业。学生可以凭借计划书寻找有资金实力的合作伙伴,或者类似风险投资的机构和个人,待创业有初步成果达到预期之后,再寻求商业银行贷款或商业投资公司,将企业做大做强。第四,在创业过程中要审慎使用资金,资金要扎扎实实地用在发展主业上,反对一切形式的投机主义。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创业成功。由于创业是高风险的活动,因此,原则上创业活动应以不影响家庭基本生活为前提,做到稳妥、积极地发展。
四、创新思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市场经济中,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初入市场的创业者不仅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且要创新思考,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市场需求。当前,市场竞争已十分充分,初入市场者无论是在技术、资金、管理各方面,都跟别人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进入哪些竞争充分的行业,是很难立足的。有人说,人和人的最大的差别在于理解事物与分析事物的角度,创业者必须有独到的视角,善于发现和感悟市场的空白地带,要具备敏锐的时代神经,迅速觉察时代的演变过程,审时度势,顺应市场需求,确立自已的创业切入点。首先,选择的行业要创新,俗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市场充分发育的今天,如果能发现三百六十一行,三百六十二行,创业便成功了一半,现在蓬勃发展的电商行业和快递行业,最初就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次,组织形式要创新。要组建精明强悍的创业团队,不必强求企业组织的健全,“船小好调头”,这样的组织能快速适应市场的迅捷万变;再次,服务模式要创新,这是一个崇尚服务的时代,不管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或是真正的服务行业,服务的好坏就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人们对传统的服务方式已见怪不怪,如果能创新服务,则能出奇制胜,容易创业成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准确把握事物要害的分析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形成自己独特的视野。
好的路径选择是成功创业的一半,只要指导正确,方法得当,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一定会得到快速的提高,他们未来的创业活动就容易成功。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沈越,张可君.经济政治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孙德林,黄林,黄小萍.创业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