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4-04-03 23:59廖茗苾
关键词:儒学哲学思想

廖茗苾,陈 芳

“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

廖茗苾,陈 芳

2014年5月17-18日,由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和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 “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暨学会年会在深圳大学举行。与会学者来自全国各重点高校的哲学系和相关研究机构,共提交40余篇论文,并展开充分讨论,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现代反思、解读及重构

中国古代哲学以其博大精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学人。从现代的视角来挖掘古人智慧的现代价值,推动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已成为当今学界研究和工作的重点之一,而且这种做法本身也不断经受着考验和反思。

付洪泉认为,应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让孔子饱受诘难的话语,归入孔子行言时的具体情境去追溯窥探。此语并非孔子的“性别观”,更非针对女性,它实则揭示古代中国士大夫“君-臣”的政治处境与女性“夫-妻”的家庭处境共同的权力结构特征。

高予远反思了休谟“事实命题”与“价值命题”的二分,认为如果从“宇宙心”的视角出发,将人这个物种放入宇宙心的理性坐标体系,则可知“人者仁也”是其最高的“事实描述”,即是一个事实命题。

刘刚和郑小九分析了墨家的研究现状,指出用比较发生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虽有其理论意义,但只聚焦于儒道二家则失其全面。二位学者认为应在此方法论基础上对墨家理论进行专题研究,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墨家理论的兴起,深入说明其与诸子学说之间的联系,更能助于明晰中国哲学的特质。

任九光考察了对“小国寡民”与老子思想评价的转变的历史趋势,进而分析了“小国寡民”中蕴含的老子科技观、民生观及幸福观,并肯定了在现代化弊病的背景下,重新研究“小国寡民”所体现的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史怀刚以方东美易学哲学为视域,考察其生命哲学建构之成败得失,认为方氏以“时间”向度解读生生之理,以“生命”向度解读内圣外王,以生命本体论重塑中国哲学,代表了中国哲学在现代背景下寻求重建与发展的一种努力与尝试,为世界哲学提供了中国式思维进路。王俊龙则以数理逻辑解《说卦》,他首先用反证法证明了八卦不能用二进制布尔代数加以解释,其次提出八卦中蕴含着新的逻辑代数结构:太极代数,最后通过分析八卦的逻辑内涵及其对应的数的结构,揭示出《说卦》具有的数理逻辑内涵。

二、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家及其思想的梳理、分析

新儒家作为中国近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流派,其本身已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的热点,此次研讨会对新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研究不在少数。

顾红亮讨论了梁漱溟新儒学和罗素哲学之间的关系,指出梁漱溟从论证罗素哲学与儒学的一致性开始,到其吸纳罗素的冲动说、肯定人心三分法,至改造灵性说为理性说的思想发展历程,都体现了罗素哲学对其儒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景海峰以梁漱溟思想的变化发展为线索,展示出梁漱溟的思想融会东西方文化、往来儒佛之间的多元性和混杂性;肯定其为开创包容、开放、多元的现代性新儒学所做的贡献。薛子燕对比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梁漱溟的儒学学术化与康有为的儒学宗教化两条路向,认为二者对传统儒学价值观的新阐发和新追求,有相似的立场,又有明显的分歧,不仅呈现出儒学在此期间复杂的历史变迁过程,而且体现了文化儒学与政治儒学在20世纪之初的中国的理论渊源及形态演变。

王仁宇梳理了自孔子以来,儒学通过不断改变自身形态以适应时代需要的发展过程;结合近代中国的巨变及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从探索国家自由道路、变革中国思维方式、提高人类精神境界这三个方面论述冯友兰为儒家现代发展做出的贡献。许宁分析了冯友兰对“仇必和而解”的三个阶段的不同诠释,认为这三个阶段的诠释各有特色,既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也是冯友兰自身哲学思想逻辑演进的必然。刘长城重新回顾了20世纪40年代冯友兰与洪谦的学术争锋,认为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两位哲学家的个人意见之争,而是应看到这场争锋所代表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潮的交锋。他进而从冯友兰的哲学体系出发,反驳了维也纳学派对新理学哲学的诘难,肯定了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胡岩从时间角度考察唐君毅“境界说”的三重意蕴:作为哲学史的境界说关注过去,是对曾存在过的各种哲学体系的系统安排和统一解释;作为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境界说关注现在,是对人们当下处境的本体论说明;作为人生哲学的境界学说关注未来,希望为理想人格的实现提供道路。

王兴国分析了牟宗三对孔子的诠释,指出牟宗三在诠释中披露的中国文化对生命的注重与把握,是一种中国文化所特有的 “东方非实体主义”的道德、宗教与政治的把握。这种非实体主义思想在新时代的儒学复兴的潮流中,必然对未来的哲学,尤其是未来的中国哲学,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姚才刚围绕刘述先的“理一分殊”说,评析了其为反思、重构传统与现代关系所作的探索和贡献,认为刘述先通过对“理一分殊”的现代诠释,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除新儒家之外,此次研讨会也不乏针对非新儒家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家、学术流派的研究成果。

王向清深入地剖析了王闿运经世思想提出的内因和外因,厘定了其经世思想的升华过程、特色,并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立足研究现状,为学界进一步研究王闿运提出了十分具有启发性的建议。

宋志明从蔡元培超前的哲学学科意识、明确的哲学问题意识,以及奠基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三个方面,推崇其为现代中国首席哲学家,并认为须肯定蔡元培对中国现代哲学建设所作的贡献,借鉴其创新思维方式。

阮青阐述了梁启超对中国国民性的系统分析,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并探讨了其新民思想的目的、内容、根本方法以及历史地位。

李振刚从 “逻辑与辩证法”、“哲学的综合与创新”、“古今中西之辨”及“理性、民主与新启蒙”四个方面对张申府的哲学思想展开论述,并结合张岱年哲学思想,分析了“二张之学”的异同。梅良勇和李金鑫则阐述了张申府的大客观思想与具体相对论,认为二者大大丰富了其新唯物论的内容,也增强了其哲学理论的思辨性、穿透性和解释力,特别是其具体相对论视域下的民主理论,对中国现今社会的启发意义不可小觑。

胡治洪分析了洪谦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独特贡献,认为正是通过洪谦的引介,石里克及维也纳学派的理论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才得以有其不凡的影响,并由此引起冯友兰与熊十力的回应与批评。

柴文华总结了“学衡派”的两个思想主题:一是借鉴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批判西方近代文化;二是在现代情境下重铸和复归儒学。

三、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互动

陈鹏分列了西方思想史与中国传统思想史中对“德性”的定义,认为“道德性的”社会化品德才是指向目的“善”的、符合“德性”之指涉范围的;并提出要阐明现实的道德生活,尤其是社会大众的道德生活,德性社会学的视野是一个更科学的思想方法。

陈卫平以始于1978年的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大讨论中最具代表性的周扬和胡乔木的两篇文章为主要切入点,认为这场大讨论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重要环节,在当代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作为理论台阶与思想铺垫上的重大意义。

宁新昌从“实事求是与哲学的基本问题”、“实事求是与人的主体性”、“实事求是与工夫”三个方面,进一步挖掘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其本质上是本体、工夫、境界相统一的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会通。

施保国从哲学思想建设、政治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传承三个方面论证了岭南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积极功能;并指出对此功能主义价值取向的研究,必然会推动岭南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研究走向深入,彰显文化理性。

许全兴指出,“修养”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人类哲学思想和伦理思想的贡献,重视共产党员的“修养”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和优良传统;将儒家的“修身”转化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使自己“无产阶级化”,经受各种考验,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法宝。

张允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可能性:首先它适应了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其次,它适应了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需要;再次,它受益于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所具有的天然亲和力;最后即为中国传统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天然的文化土壤。

朱康有和苟君厉从马克思主义的休闲学说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劳事休闲与马克思主义休闲观的相通性,逐一阐述了传统劳事休闲的追求目标、实现途径以及自觉修养特征;并认为在现代工商社会中,恢复和回归传统心灵修养的境界,有助于现代人找回其精神家园。

四、中国哲学的当代境遇和未来发展

李维武结合近现代报刊在中国的兴起、发展、类型和思想倾向,论述了近现代报刊与20世纪中国哲学的联系,及其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影响。陈少明针对当代中国哲学依然热衷于形而上学的现状,借用威廉·詹姆士“观念的支票”的比拟,认为中国哲学可以以新观念的创造以及对经典观念的理解或阐明两个途径出发,将观念联系于经验生活,以保持哲学对生活意义的有效关照。

范鹏认为西北考古热与敦煌学不仅为藏经洞的发现赋予了深广的意义,也为中国现代哲学的研究提供了可供思考的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现代哲学研究应关注同时代重大的文化事件的必要性;二是中国现代哲学研究的领域拓展有助于消解“过分专业”导致研究中思想深化和意义阐发方面的局限性。

侯才以当代中国哲学的境遇、自我理解和任务为中心,认为在物欲主义和功利主义空前盛行的时代,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和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均要求哲学切实发挥“生存智慧”的功能,进一步关注人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自觉成为人类的理性与良心;惟有如此,哲学才能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引导个体和社会向着合理的目标前行。

杨翰卿从儒学(儒家传统)的性质作用、理论结构出发,结合对儒学现代命运和理论进展的分析,作了三点归纳:一是儒学为一种具有悠久理论生命和精神生命的以伦理道德为思想特质的观念体系;二是儒学的定位的改变并未削减、抹灭儒家的伦理精神和文化生命,仍需正视现代新儒家阐释儒家传统时的理论进展与问题缺憾;三是儒学生命力的充分展现需三方面加强:回应当代西方文化的青睐和挑战,回应各种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社会思潮,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契合融通。

这次会议是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的学术年会,围绕着相关议题,与会的50多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在资料、观点和研究方法等各方面都有新的开拓和发展。这些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将会促进中国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化,推动学科的不断进步。

【责任编辑:湜得】

2014-08-20

廖茗苾,深圳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现代哲学研究;陈芳,深圳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现代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儒学哲学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菱的哲学
儒学交流在路上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现代儒学的宪政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