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形态心理学的基本类别

2014-04-03 13:50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常人常识普通人

葛 鲁 嘉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常识形态心理学的基本类别

葛 鲁 嘉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常识心理学是指常人对心理行为的性质、构成、功能和根源的归类、假定、猜想、解释和干预。可以按照两个不同的尺度,把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类别。一个尺度是按照常识心理学的拥有者的分类标准,可以把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划分为个体的常识心理学与社会的常识心理学。一个尺度是按照常识心理学的存在性的分类标准,把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划分为生活的常识心理学与科学的常识心理学。这些不同种类的常识形态的心理学都具有特定的性质、特定的内涵和特定的功能。

常识心理学;个体的常识心理学;社会的常识心理学;生活的常识心理学;科学的常识心理学

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可以按照不同的尺度或标准进行区分或划分。因此,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就有着不同的类别。可以按照两个不同的尺度,把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类别。一个尺度是按照常识心理学的拥有者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划分为个体的常识心理学与社会的常识心理学。一个尺度是按照常识心理学的存在性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划分为生活的常识心理学与科学的常识心理学。这些不同种类的常识形态的心理学都具有特定的性质、内涵和功能。

一、常识心理学的存在

在心理学的视野中,在心理学的范围里,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常识心理学已经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探讨、考察和阐释。所谓的常识心理学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或各种不同的称呼,例如,民间心理学、民俗心理学、素朴心理学、大众心理学、民众心理学、群众心理学、百姓心理学、非科学心理学,等等。这一系列不同的名称无疑会涉及对常识心理学的界定。

如何界定常识心理学,是理解和解说常识心理学的开端或起点。常识心理学可以被界定为“民”的心理学,这也就是“民”众心理学、“民”间心理学、“民”俗心理学。常识心理学也可以被界定为“众”的心理学,这也就是大“众”的心理学、民“众”的心理学、群“众”的心理学。“民”和“众”都是常人,都是普通人,都是老百姓。

尽管所说的常识心理学、民间心理学、民俗心理学、素朴心理学、大众心理学、民众心理学、群众心理学、百姓心理学、非科学心理学,等等,都可以是指相同的内容,或者是对同一个内容的不同的指称或表述,但是这些不同的表述还是有着不同的含义,或者是有着细致的差别。例如,常识心理学所突出的是“常识”,而“常识”则通常是指共同的或普遍的理解。民间心理学所突出的是“民间”,而“民间”则通常是指普通人的生活空间或活动领域。民俗心理学所突出的是“民俗”,而“民俗”则通常是指在民间形成的心理行为的形态和规范。素朴心理学所突出的是“素朴”,而素朴则通常是指原始形态的和未经雕琢的直接内容。大众心理学所突出的是“大众”,而“大众”则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处在最底层的普通人。民众心理学所突出的是“民众”,而“民众”则是指生活世界中的芸芸众生。群众心理学所突出的是“群众”,而“群众”则是指社会生活中积聚起来的普通人。百姓心理学所突出的是“百姓”,而“百姓”则是指生活在匿名状态中的常人。非科学心理学所突出的是“非科学”,而“非科学”则是指没有科学尺度或学术标准制约的生活理解。

显然,不同的表述有着各种不同的含义或千差万别的内涵。但是,这些不同的或各异的表述却也可以寻求到共同的含义。常识心理学、民间心理学、民俗心理学、素朴心理学、大众心理学、民众心理学、群众心理学、百姓心理学、非科学心理学,等等,其实都是指称或表达一种或者是科学心理学之外的,或者是与学术心理学相对应的,或者是体现在常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的,为常人或普通人所创造、拥有、延续、运用的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人的心理行为的日常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常识心理学的概念界定至少关系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常识”的理解,一是关于“心理学”的理解。所谓的“常识”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关于特定对象的认识、理解和解说。常识与知识其实既有区别,也有着联系。常识更偏重于常人的经验的见解,而知识则更偏重于专家的学术的见解。常识是散见的,常常是自相矛盾的。知识却是系统的,是逻辑一致的。但是,常识和知识又都是关于对象的说明、解说和阐释。所谓的“心理学”也远远超越了实证科学的心理学所限定的心理学的范围。在实证科学的心理学的视野中,除了实证科学的心理学外,就不存在其他的心理学。或者说,其他的心理学都已经被实证科学的心理学所超越、所丢弃、所清除。然而,在文化、社会、传统和现实之中,只要是具备了相应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心理学探索,就应该可以将其称为“心理学”。常人的“心理学”和专家的“心理学”都具有特定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因此,就都应该可以称之为“心理学”。显然,这就扩展了心理学的边界,放大了心理学的视野,拓宽了心理学的道路,开放了心理学的门户。

二、常识心理学的分类

常识心理学是常人在日常生活之中,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积累,所形成和传递的有关人的心理行为的解说。这种常识的心理学涉及了人的心理行为的基本性质、内容构成、生活价值和演变方式,并且有着按照常识所进行的分类、设定、猜测、解说和影响。常识心理学可以是个体具有或拥有的,是个人的生活经验,是个体有关心理行为的理解和解说。常识心理学也可以是社会具有或拥有的,是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中所形成和传递的。这成为社会生活之中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普遍的理解和解说。那么,社会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之中就会接受或接纳社会文化之中所隐含的心理常识。因此,常识心理学就是常人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所形成的,也是常人通过日常生活交往所传递的。普通人就是通过常识心理学而达成有关自身心理行为和他人心理行为的理解和构筑,并形成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常识心理学可以成为隐含的背景,因此是模糊的、变动的。常识心理学也可以成为明确的知识,直接成为社会个体所依据的描述和说明自己和他人心理行为的日常知识。科学心理学时常会面临着常识心理学的挑战。[1]

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科学心理学家就认为科学心理学取代了常识心理学。[2]93常识心理学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并应该直接加以抛弃。然而,常识心理学却依旧存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实际影响着社会人的日常心理生活。因此,普通人的常识心理学就镶嵌在社会的日常生活之中。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和壮大并没有导致常识心理学的消失和灭亡。常识心理学反而是将科学心理学的科学知识转换成为了常识,并且能够以科学化的途径,持续影响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常识心理学所彰显的价值,也使得科学心理学必须将其当成重要的心理学资源,从而促进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和创新。

在西方心理学关于本土心理学的开始的或初期的探讨和阐述之中,就把本土心理学看成是在科学心理学范围之外的常识心理学。这所强调的就在于,常识心理学是在科学心理学的范围之外,是在本土社会文化的范围之内。那么,所谓的本土心理学就是由日常生活经验所汇集起来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本身就属于常识的范围。[3]3-7常识心理学既是普通人心灵活动的指南,也是普通人理解心灵的指南。[4]1-13

可以说,常识心理学并不是性质单一的存在。常识形态的心理学是多元化的,是多样化的,是多形态的,是多类别的。因此,常识心理学就具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或区分原则。或者说,常识心理学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或不同的尺度对其进行分类和归类。常识心理学也可以按照特定的方式或特定的依据划分成为不同的或特定的类别。那么,不同类别的常识心理学就具有不同的性质、内涵、存在方式、变化路径、具有的功能、发挥的影响。对常识心理学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类别的常识心理学来揭示、解释和理解常识心理学,就会更全面地、更系统地和更深入地说明常识心理学。

有研究是从心理学的话语方式和话语形态的视角考察了常识心理学。那么,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可以区分出理论话语、实证话语和常识话语三种不同的话语形态。但是,三种话语却并不是平等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实证话语和理论话语成为了中心话语方式,常识话语形态却严重边缘化。该研究主张,心理学实际上也可以是常识性的。心理学的常识性可以立足于是主体论的哲学,现象学就属于典型的代表。现象学所强调的是面向事物的本身。这里所指的事物并不是外部世界存在的物理客体,而是内部意识直接的呈现内容,这包括呈现于个体意识之中的心理现实,包括情感、愿望、意志、价值,等等。因而,所谓面向事物本身,不过就是面向意识现实。由此,关注的重心就从共证的客体转向了多变的主体,这也促使心理学的研究关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也就是从原来单纯关注心理学的科学性,转而去关注心理学的常识性。[5]

对常识心理学进行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尺度或标准。尽管常识心理学有其共同的性质和特征,但是对于不同类别的常识心理学,却可以有特定的或独特的性质和特征。如果按照拥有常识心理学的存在者的性质来划分,常识心理学可以区分为个体的常识心理学和社会的常识心理学。如果按照常识心理学的根源和性质来划分,常识心理学也可以区分为生活的常识心理学和科学的常识心理学。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分类尺度或分类标准。

按照常识心理学的拥有者的分类标准,个体与社会是一个基本的分类尺度。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人的存在的最基本的方式就是个体的存在。关键就在于,每一个人类的个体都具有独立的和完整的心理行为或心理生活。因此,每一个体都会具有自己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独特和系统的理解和解说。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人的存在的最为根本的方式就是社会的存在。关键就在于,社会群体或社会生活也是一个整体,也具有整体的特性,也拥有共同的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理解和解说。

按照常识心理学的存在性的分类标准,生活与科学是一个基本的分类尺度。从生活的角度来看,生活中自发产生和存在的常识形态的心理学是在原生态的境况之下存在的,是生活化的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解说。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通过科学普及的活动流传到日常生活之中的科学知识或科学常识,则是科学化的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理解和解说。

区分了个体的常识心理学与社会的常识心理学,会涉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常识形态的心理学既会以个体的方式存在,成为个体日常生活中独特的心理行为解说;也会以社会的方式存在,成为社会群体生活中共有的心理行为的解说。因此,有个体自有的常识心理学,也有群体特有的常识心理学,还有社会共有的常识心理学。

区分了生活的常识心理学与科学的常识心理学,则会涉及生活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常识心理学可以是来自于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建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或积淀。常识心理学也可以是来自于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的建构,是科学家的科学实验或科学研究的结果或成果。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建构和积累起来的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就是日常经验的常识心理学。科学家或心理学家在科学普及中传播和推广的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则是科学普及的常识心理学。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分类标准或分类尺度,所得出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分类结果或分类内容。当然了,个体的常识形态的心理学与社会的常识形态的心理学,生活的常识形态的心理学与科学的常识形态的心理学,使常识形态的心理学的存在是非常复杂的和多样的。研究者在涉及不同的常识形态的心理学时,就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系统地和细致地考察和探讨。进而,按照不同种类的常识形态的心理学来解说或阐释,也就能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域、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方式等,去全面和深入地揭示和解释常识形态的心理学。

显然,按照不同的标准或尺度进行分类和归类,常识心理学就会具有不同的类别。更进一步,不同类别的常识心理学也就具有不同的性质、内涵、存在方式、变化路径、实际的功能、发挥的影响。按照拥有常识心理学的存在者的性质来划分,常识心理学可以区分为个体的常识心理学和社会的常识心理学。按照常识心理学的根源和性质来划分,常识心理学也可以区分为生活的常识心理学和科学的常识心理学。

三、个体的常识心理学

每一个人既是生物意义上的个体,也是社会意义上的个体。这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是以个体化的方式在社会中生活。常识心理学首先就是个体所具有或所拥有的。社会个体在自己的生活中,会逐渐地获取和积累相应的生活经验。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就是关于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行为的经验。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日常认知的汇集、认知经验的积累,就会决定着个体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心理行为的理解和把握。个体的生活经验是在个体的生活中通过个体的心理体验获得的。

个体的常识心理学说明每一个人都是常识意义上的心理学家。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有自己的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概念、观念、理念、理论、学说、思想。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特别是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有关心理理论的研究,有关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所谓的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被认为是指一种能力,即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这包括对感知、意图、情绪、需要、愿望、信念等的认识,并由此来解释和预测人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心理学近些年来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步集中在了内隐人格理论方面。其所着重的是,考察儿童将某一心理特质或特性理解为系统的、持久的、稳定的心理倾向,以及不同个体的内隐人格理论的发展。心理理论的研究在较长时间的持续进程中,正在不断地细化和深化。这包括了从研究儿童早期的时段扩展到探讨生命的全程;从研究言语任务扩展到探讨非言语任务;从关注心理理论发展的个体差异扩展到着眼心理理论的文化间和种系间的差异。

原有的有关心理理论的研究多是围绕着儿童来进行的,目前则开始扩展到人的生命全程和终生的发展。原有的研究主要是运用言语任务,是围绕着语言任务设计的研究。近年来关于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的探讨则开始逐渐增多。这主要涉及对正常人与心理理论相关的脑区位置的研究和对脑损伤患者的研究。近年来,研究者也开始关注心理理论的个体差异与社会交往之间的潜在关系,这是从社会交往的角度,来探讨个体心理理论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过程。研究的范围涵盖了家庭背景、语言能力、假装游戏、同伴关系和执行功能等。不同文化环境的心理理论发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心理理论的跨文化研究强调社会文化经验在心理知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学习解释人类行为的方法。在生物种间差异上,非人的灵长类动物有没有心理理论,在多大程度上拥有心理理论,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6]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已成为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早期,研究相对集中在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年龄和阶段上;近期,研究的焦点则转移到了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和影响因素方面。这主要涉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模式、速度差异、质量差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在相关的研究中,有关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就存在着不同的理论模式。一是建构论。这种理论主张,儿童关于心理状态的理解和解说,实际上也是一个理论建构的过程。这类同于科学家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建构论的基本理论假设在于,儿童预先并不具备有关心理的知识。儿童是通过自己不断建构起来的心理理论,去理解和阐释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建构论认为,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建构出了儿童的心理知识或心理理论框架。这是质的变化。二是模仿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是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然后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扩展去理解他人的心理。这是指儿童可以把自己互换到他人的位置上,去体验和把握他人的心理活动或状态。三是模块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具有的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和基本的能力。从个体一出生,在其神经系统中就具有了心理理论的模块。因而,个体心理理论展现和发展,就是其内部生物机能逐渐激活和展开的过程。四是匹配论。按照这种理论,婴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是要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对等的地位。那么,在特定的心理活动情境中,儿童会逐渐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会不断意识到在这种特定的心理关系中,自己与他人在心理上是对等的。从而,把握到自己与他人心理活动所具有的相似性。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对等关系的理解才不断发展,从而逐渐获得了系统的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知识。[7]

个体的常识心理学是根源于个体的关于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行为的生活经验。这是在个体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之上逐渐建构起来的。因此,这就使得个体的常识心理学一开始具有的是个体化的、片段化的、体验式的和理解式的性质。每一个体都是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或心理经验基础之上的心理学家。他会在自主意识的基础之上,会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之上,会在生活意识的基础之上,形成和具有关于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行为的理解和解说。更进一步,每一正常的社会个体也都具有独立的和完整的心理意识,也都会形成独立和完整的关于心理行为的理解和解说。

四、社会的常识心理学

个体拥有的心理常识会通过社会互动在个体之间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会带来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共同的或共有的理解和说明。这就是社会的常识心理学。人都是社会的存在,人都在社会中生活。没有完全与世隔绝的个体,人都是不同的和多样的群体中的成员。人不仅是具有个性的人,而且人也是特定的社会角色,是特定的社会角色的扮演者。

那么,社会个体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获取的个体化的生活经验,包括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生活经验,就会以各种社会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沟通和交流不仅带来的是日常生活经验的分享,而且会使原本个体化的日常生活经验或心理经验提升成为社会化的经验。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社会化的经验就是社会群体成员共同拥有的,具有能够彼此互换和相互理解的形式和内容。这就是社会的常识心理学。个体的常识心理学具有个体化的性质,具有个体单一性的内容和形式,是仅可以由个体自己所理解和把握的心理常识。社会的常识心理学则具有社会化的性质,具有社会通用性的内容和形式,是可以由社会群体共同理解和把握的心理常识。

其实,所谓的“常识”心理学,“常识”的“常”的含义就不是个体化的,而是社会化的,是社会共有的含义。常识都是社会流通的,都是社会流行的,都是社会流变的。日常经验、日常生活经验,或者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日常生活经验,都会具有双向的含义。一方面是个体的生活经验的社会化,这是经验从个体化到社会化的转换。个体的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经验会流传到社会生活之中,被普通人所普遍接受或普遍采纳。一方面是社会的共有经验的个体化,这是经验从社会化到个体化的转换。社会的具有集体意义和价值的经验会进入个体的心理生活之中,成为社会个体的心理依据。这样的两个相对方向的变化或变换、转化或转换,则会使常识心理学真正成为个体和社会同时拥有的常识。

社会的常识心理学会在社会的日常语言中存身。在社会语言的大量的词汇和语句中,都内含着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描绘、描述、描摹。这构成了社会通行的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理解和解释。个体会随时把自己在生活中获取的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认识和理解、体验和经验等,汇集或汇总到社会常识之中。通过被其他社会个体的接收、接受、接纳,通过在不同社会个体之间的流动、流通、流行,而变成为社会共有的常识心理学。

社会的常识心理学也是社会心理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社会心理学也会在自己的研究内容中涉及社会流行的常识心理学。普通人会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接受、运用、传递、交换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解说和理解。社会个体会在社会生活、社会互动、社会关系中,形成和拥有共同的常识心理学。这种社会的常识心理学是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共有的理解和解说。

那么,从个体的常识心理学到社会的常识心理学就是常识心理学从个体化到社会化的转换历程。经历了这样的转换,常识心理学也就成为了真正的“常识”。当然了,个体化的常识心理学与社会化的常识心理学是常识心理学存在的两极。个体化的关于心理行为的理解如果脱离了社会化的关于心理行为的理解,就成为了无法交流和交换的孤立的内容。社会化的关于心理行为的理解如果脱离了个体化的关于心理行为的理解,就成为了十分空虚和空洞的内容。

社会的心理常识会隐身在社会通行的日常语言之中。因此,社会的日常语言实际上就包含着大量的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描述和说明的语汇和语义。社会个体在接受日常语言的过程中,就会接纳隐含在日常语言之中的心理常识。社会个体在通过日常语言的社会互动过程中就会掌握和运用其中的常识形态的心理学。社会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包括掌握和运用社会的心理常识,从而达成对于心理行为的日常的理解和解说。

五、生活的常识心理学

常识心理学的重要基础和根本来源就是人的日常生活或社会生活。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或社会生活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而形成了或接受了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理解和认识。所以,生活的常识心理学也可以称为素朴的心理学。这是常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个体化的生活经验的获得而具有的。常识心理学就是人的日常生活中的组成内容,就是人的社会生活中的必要内容。尽管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可以是来自于科学心理学知识的生活传播,但是这也必须是经过特定的生活转换,使之成为日常生活的特定的形态和存在的方式。

对于每一个社会个体来说,社会经验的获取、社会经验的多寡、社会经验的提取、社会经验的运用,决定了他的生活定位和生活方式。人的日常生活是经验定位的。有生活经验的人和没有生活经验的人,生活经验丰富与生活经验贫乏的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于生活的把握,对于生活的定向,都是有着根本的区别和不同的。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内容就是有关自己的和他人的心理行为的经验。社会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理解和解释、掌握和控制人的心理行为,这是与其所拥有的生活的常识心理学的丰富程度和有效程度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

常识心理学之所以也是一种特定形态的心理学,就因为常识心理学拥有常识意义上的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8]常人都是依赖经验来定向和引导自己的生活,也都是通过经验来理解和解说自己的生活。人的生活经验的凝聚和传递就成为了生活常识。这也就是所谓的经验常识,也可以称为生活常识。生活常识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指南。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指导其生活的并不是客观明晰的科学知识和道理,而仅是习以为常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常识决定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视野,导致其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能看到什么和看出多远。常识决定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态度,导致其在自己的生活中倾向什么和肯定什么。常识决定了一个普通人的行为习惯,导致其在自己的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和路径依赖。常识决定了一个普通人的目标定向,导致其在自己的生活中设计什么和构想什么。常识决定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程序,导致其沿用自己的生活秩序和生活步骤。常识也决定了一个普通人的心理生活,导致其遵守自己的心理规范和心理程序。

人的经验常识包括心理经验常识。所谓的心理经验常识是普通人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对他人的心理行为、对自己的心理行为与他人的心理行为的关系等的认识、说明、理解、阐释等。其实,每个人都是常识意义上的心理学家,都掌握常识意义上的心理学。例如,普通人会有自己的朴素的人格理论,他在自己的生活中去界定他人会是什么性格的人,会具备着什么样的人格品性、性格特点、行为动机、行为方式。常人所拥有的心理经验常识使其可以正常应对自己的社会生活或日常生活。常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心理经验常识去界定自己的生活,去解说自己的生活,去生成自己的生活。

可以说,在普通人的常识中就包含了特定的生活目标,也涉及了特定的生活样式,也显现了特定的生活含义,也展示了特定的生活前景。常识中也给出了特定的心理学、特定的人格理论、特定的行为判定、特定的心理归因。常识可以体现或隐身在普通人日常的生活语言中。那么,普通人就可以通过掌握日常语言来习得常识,包括习得心理常识。因为,日常语言中就含有大量和多样的有关人的心理行为的词汇、语汇、习语、俗语。这些日常的或生活的语词都具有着习惯化的或习俗化的特定内容含义,因而也就具有着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特定理解把握。这关系到人的知、情、意等所有的方面。有关人的认知的习语表达包括了“看法”“想法”“理解”“觉察”“明白”“糊涂”“盲目”等。有关人的情感的习语表达包括了“欢乐”“快乐”“喜欢”“难过”“难受”“厌恶”“感动”“激动”“高兴”“气愤”“生气”“懊恼”“害怕”“吓人”“恼怒”“难堪”等。有关人的意志的习语表达包括了“胆大”“胆小”“坚毅”“软弱”“脆弱”等。有关人的性格或人格的习语表达则包括了“大方”“小气”“精明”“糊涂”“仁义”“小人”“豪放”“谨慎”“冲动”“沉静”“乐观”“悲观”“随和”“气度”等。

常识设定、规范、指引、限定了人的心理生活。常人的心理生活的内容和意义就是来自于常识。常人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生活,或者说可以怎样生活。首先,常识给出或设定了常人日常生活的目标。普通人就是通过常识来确定自己的生活追求,来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常识解释和指引了常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是为了奔向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说,普通人重要的生活支撑就是自己的生活目标或生活目的。或者说,生活的目标就是普通人生活的核心。其次,常识赋予或生成了常人日常生活的意义。普通人是通过常识来确立生活的价值,来把握生活的内容,来设定生活的方式。可以说,常识为普通人提供了一整套生活意义,其中包括了世界、事物、生命、人生、生存、生活等的意义。再次,常识提供或给出了常人日常生活的技巧。普通人正是从常识之中获得应对生活的方式和方法。常人可以通过掌握日常技能和工具来习得应对生活的方式和方法。

六、科学的常识心理学

常识心理学还可以有另外一个来源,那就是来自于科学心理学的传播。科学心理学的研究累积了有关人的心理行为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可以通过科学普及的活动、科学普及的宣传,而转化为普通人的生活常识。当然,心理学通过科学普及传递给普通人,是把心理学的知识转变成为日常生活中常人所能够掌握的心理学常识。所以,科学的常识心理学严格说来不是常识心理学,而是心理学常识。心理学常识是常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掌握的科学心理学的知识,并把这些科学心理学知识转变成为了日常生活的常识和经验。这构成了普通人理解社会的心理生活和理解人类的心理行为的知识基础。

科学的常识心理学与生活的常识心理学的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前者是依据于科学的研究,后者则是依据于日常的经验。当然,把科学心理学的知识转化或转换成为日常生活的常识,这是需要一个基本的过程的。这个基本的过程就包括了怎么把科学语言转换成为日常语言,怎么把科学方法转换成为日常方法,怎么把科学技术转换成为日常技术。

常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是依据于常识来解释世界、说明社会、了解他人、理解自己。常识是常人的日常生活的指南。常人依据于自己所掌握的常识来进行生活的定向和心理的定位。因此,影响和形成常人的科学的常识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科学普及的一个基本的目标和重要的工作。

当然,科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科学方法与日常方法、科学技术与日常技术,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不同和区别。心理学的科学语言有着清晰的界定和基本的内涵,而日常语言则有着不同的歧义和模糊的意义。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有着基本的科学规范和严格的操作程序,而日常方法则是有着个体化的理解和运用方式。心理学的科学技术是有着特定的技术工具和技术操作的基本规程,而日常技术则注重的是具体的生活情境和直接的实用目的。

那么,对于心理学的科学普及工作来说,对于心理学的科普宣传最为重要的或最为核心的工作,就是怎么把科学心理学的语言转换成为常人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日常生活化的语言,怎么把科学心理学的方法转换成为常人可以掌握和运用的日常生活化的方法,怎么把科学心理学的工具转换成为常人可以实施和推行的技术。

因为常人有自己的日常的常识心理学,也即有立足于自己的心理生活经验之上的心理学思想、心理学语言、心理学方法和心理学技术,所以,最为重要的问题涉及科学的常识心理学怎样去合理地替代日常的常识心理学,也即替代日常的常识心理学的思想、语言、方法和技术,从而引导和建构普通人的合理的心理生活,提升其心理生活的质量。

其实,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中,在科学心理学的应用中,存在着去日常化的过程,也存在着重新日常化的过程。那么,所谓的去日常化,是指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要超越常识心理学,超越常人的日常生活。科学心理学提供的是合理化的和规范化的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知识。所谓的重新日常化,是指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还必须要回归常识心理学,回归常人的日常生活。科学心理学不是要凌驾于生活之上,也不是要摆脱生活,而是要以日常生活的方式来最终引导和改变生活。

科学的常识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科学普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要实现的结果。正是通过心理学的科学普及的工作和科学普及的宣传,使常人也会拥有科学心理学的知识,也会理解科学心理学的方法,也会接受科学心理学的技术。心理学的科学普及不是把常人转换成为科学心理学家,而是让常人具有心理学的科学常识。

因此,可以说,普通人的心理常识是会受到科学化的进程的影响,是会接受科学心理学的普及化的影响,是会在科学心理学的传播过程中逐渐科学化的,是会在普通人的日常心理生活中增进合理化的。这就给了普通人的心理常识一个更加合理的地位,一个更为重要的地位。普通人通过常识形态的心理学所得到的、所拥有的和所掌握的那些心理学的概念、术语、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工具、手段、技能,就会不断和逐渐地科学化、合理化、有序化、系统化、社会化。因此,普通人的心理常识也就理应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也就必须得到心理学研究的惠顾。

[1]Wilks K V.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Psychology and Common-sense Psychology[J]. Synthese,1991,(1).

[2]Joynson R B. Psychology and Common Sense[M].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4.

[3]Heelas P,Lock A. Indigenous Psychology[M].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1.

[4]Bogdan R J. Mind and Common Sense[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5]周宁,葛鲁嘉.常识话语形态的心理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6]李春雷.心理理论──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J].社会心理科学,2007,(1-2).

[7]陈英和,姚端维,郭向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

[8]葛鲁嘉.常识形态的心理学论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责任编辑:江 波]

葛鲁嘉(1956— ),男,辽宁沈阳人,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理论心理学研究。

B84-0

A

2095-7068(2014)03-0040-08

2014-06-24

猜你喜欢
常人常识普通人
普通人的梦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靠不住的常识
存在与时间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回归常识
读《一个普通人》有感
“常人化”,领导生活新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