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8)
【远程教育】
巴西的现代远程教育
冀鼎全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8)
本文在国际会议广泛交流的基础上,以巴西开放大学联盟为纲,以巴西国情为背景,简要系统地介绍了巴西现代远程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巴西开放大学联盟;现代远程教育;移动学习
2006年9月3日至6日,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第22届世界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由巴西远程教育协会承办。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28篇。作为国际远程教育最高学术研究的又一次盛会,此次大会得到了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的指导和支持,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派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和秦农教授作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的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作了专题发言。为此,国际远程教育协会秘书长瑞达·卢尔先生还特邀我与其会晤,详细了解了中国西部远程教育的发展走向和合作方式。这次大会围绕“提高在线,灵活学习和远程教育质量”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会开幕式上,巴西联邦共和国教育部部长费尔南多·罕达德为大会作了专题讲话,巴西远程教育协会主席弗雷德瑞克·里托教授,巴西中小企业支持服务中心主任鲁伊斯·巴波萨,巴西国家产业联盟主席卡罗斯·费雷拉,巴西远程教育大学中心卡洛斯·比超斯基,巴西皮塔高拉斯基金会克劳迪欧·卡斯特罗教授等先后到会讲话和作专题发言,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巴西的基本国情和现代远程教育。通过会议期间交流及参观学习,使人印象颇深,受益匪浅。
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使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巴西,人们对巴西的第一印象是当之无愧的“足球的国度”。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巴西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面积85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两亿零一百多万,均占南美洲的一半,在世界排名皆位居第五。巴西境内不同地域之间有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很大差异,发展极不平衡。巴西将近三分之二的人口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北部地区比较落后。巴西没有大片沙漠,没有常年冰雪覆盖的冻土带,大自然赋予巴西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广袤的天然牧场和丰富的地下宝藏。巴西的环境资源十分丰富,举世闻名的亚马逊河原始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亚马逊河流经巴西境内3165公里,流域和流量均居世界第一,水量占世界淡水总量的20%,亚马逊河流域适合植物生长。据环保专家估计,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约有三分之一来源于亚马逊河热带雨林。巴西森林面积占世界森林面积的十分之一,居世界第二位。
巴西经济总体实力居拉美之首,居西方世界第八位,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第十大经济体。是“金砖四国”之一,是处于南半球的发展中大国。巴西原子能科学的研究水平居拉美之冠,空间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巴西是世界第一咖啡生产和出口大国,蔗糖和柑橘的产量居世界之首,大豆生产和出口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也是铁矿出口额最大的国家之一。国际劳工组织专家预计,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到2030年巴西将会为全世界创造在乙醇生产方面1200万个就业机会。巴西有最先进的乙醇生产技术,又因其原料甘蔗生产量大,巴西占世界乙醇交易量的53%。巴西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大数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需要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急需依靠优秀人才提升建设国家的能力和经济实力。然而几乎所有的教育机构都难于满足的这一社会需求。
巴西教育分初等、中等、大学和成人教育。初等教育为义务教育,学制4年,小学分公立、私立两种。中等教育分基础和专业两个阶段,基础阶段为义务教育,学制4年。专业阶段分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学制3年,高等教育分公立、私立两种,公立学校是联邦政府办的。成人教育分扫盲和职业教育,巴西的文盲率很高。世界银行组织在2008年做了一项调查,主要衡量10—14岁拉丁美洲学生在基础教育方面的状况。共调查了19个国家,巴西排名第15位,有一个新指标称之为“受过教育的文盲”,针对巴西7—14岁的在校学生,结果显示87%的学生不会读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后,巴西15岁以上的文盲仍然高达3500万,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0.6%。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学生重读率超过了20%。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使用方面的调查显示,2004年巴西全部研究领域共授予博士学位8094位,单就国家博士学位数量排名为世界第十位,但按10万人中博士数的比例已掉到第27位。巴西共有2300个高等教育机构,其中300所是大学、包含教学和研究。其余称之为“大学中心”或者叫“学院”。所有大学中20%是公立的,不需要缴学费。其余80%是私立的,私立大学中10%是宗教性质的,其余90%是盈利性质的。著名的大学有圣保罗大学、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圣保罗天主教大学和巴西利亚大学等。在巴西,年轻人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比例也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其中20—25岁年龄段的只占12%,总计50万人左右。总体师资力量不足。巴西政府考虑到要建设大学新的校区以及培养师资力量的成本和时间,现代远程学习无疑是解决师资紧缺和办学场所不足问题的首选策略。
巴西的远程教育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初函授教育已开始兴起。1923年,巴西教育机构开始通过广播进行远程教学,电视教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巴西教育走过一段弯路,高等教育资金投入过度,发展过快,质量下降,基础教育发展严重滞后,远程教育也受到一定的制约。进入20世纪90年代,巴西政府重新调整了教育发展战略,加强了对基础教育的关注,逐渐加快了发展远程教育的步伐,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远程教学。巴西远程教育使用的传输系统包括:函授、电子邮件、电视、网络等。函授课程,即是在大学阶段仍然是最具代表性、使用人数最多和最主要的远程教育教学媒体,即71%使用函授课程学习,6%通过电子邮件学习,23%使用电视。此外,也使用录音、磁带、光盘、收音机等方式进行学习。更有采用远程会议、视频会议进行远程教育节目传送的。通过远程学习最多的课程是:管理(通常是商业管理和行政管理)、教学法(教师培训)和法律。
进入21世纪后,巴西经济快速发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陷于停滞,而巴西则表现出更加强劲的增长势头。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巴西整体教育水平的落后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越来越多的巴西劳动者对本国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卢拉担任总统之后,加强了对教育发展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联邦教育部对远程教育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态度,将远程教育和数字化学习与传统面授教育并行发展以达到完善教育。联邦教育部远程教育负责人安娜·纳西门托指出:远程教育项目是从根本上解决巴西教育资源分配失衡与提高劳动者文化、技能素质之间矛盾的最佳选择。为此,联邦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发展远程教育的新举措。
1.利用远程学习的方式,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2005年,巴西总统卢拉提出“一个孩子一台笔记本电脑”的计划,鼓励和促进青少年接受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各级政府也提供大量资金帮助偏远地区中小学校建设和更新基础设施。2008年联邦政府制订了各级各类学校基础设施发展计划,2010年初步实现了每所学校宽带上网的目标,并利用远程教育模式强化对基础教育教师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并在2007年基本普及了全国小学教师的大学学历。教师通过远程教学的方式为偏远地区的学校或学习中心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服务。巴西的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卫星实现的教师高等教育培训课程是培训的成功范例。这种卫星中继信息播放中心网络已遍布全国。
2.联邦政府协调,建立开放大学。
巴西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国家中最迟建立“开放大学”的国家。然而巴西开放大学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它是由巴西联邦政府教育部协调的各公立大学、各州和市政府组成的政府、学校协作网络联盟,向没有或缺乏教育资源的城市和地区提供高等教育学习和培训服务,利用各个城市政府出资建立的学习中心实施教学和培训。这些教学中心都配有图书馆和各种理科实验室,并为学员提供面对面的咨询和辅导。开放大学联盟中的各公立大学负责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的编写。截止2010年,巴西开放大学联盟已经拥有74个机构节点(类似大学分部)和728个学习中心,可提供550门课程。据巴西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有97万学生注册进行远程教育学习,目前远程教育注册学习者已达300多万。
3.运用电子技术优势,大力推广移动学习。
巴西利用本国电子技术和软件产业优势以及公众移动电话保有量高的条件大力发展移动教育。移动学习符合普适学习的理论,是移动与无线通讯技术的重要实践应用。2006年,巴西开放大学提出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的最新成果实践无线教学的新模式。学习者只需要一部入网手机或有无线接入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即可开始学习,真正实现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的学习。据统计,巴西手机的保有量已超过一亿多,推广移动学习的条件已经成熟。研究发现,在巴西使用移动学习方式的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比使用一般数字学习方式的学生人数提高了60%,期末考试成绩也比其他学生高17%。为了推广移动学习,公立高校和政府机构允许民众免费使用他们的无线宽带网,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将远程教育课程送到最需要的人那里。
巴西结合本国国情,充分挖掘社会潜力,相继开发了互动式虚拟教育网络、教育资源国际银行、硕士与博士论文库等一系列数字学习资源,劳动者可以登录数字图书馆等网络平台,获得他们想要的知识和技能。正如2006年4月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的《高校在线学习报告》称,开放教育资源的出现似乎给人们带来了能够获取世界范围内知识和信息的希望,使人们可以重新编排和重复利用信息资源,但现在还很难预测这一做法的效果如何。我们相信,巴西将会在传播开放教育理念、创新远程教育模式中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君宽]
2014-07-10
冀鼎全(1946—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教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咨询委员会委员,奥鹏研究院特聘专家。
G729(777)
A
1008-4649(2014)03-00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