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芬
(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意象一词其源头可追溯至《周易·系辞》,先秦哲学的“意”指人的思想,“象”指物的表像,语言则是连接“意”与“象”的纽带。[1]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是作者自我表达与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是诗人运用语言来表现事物、行为、感情、思想、观念、心理等的载体。意象作为诗歌成长与发展的生命元素,是诗歌不可缺少的生命物质之一;而诗歌的意象又以多样化的形态,使其具有了哲学与美学意义上永恒的生机与色彩。
无论中外,诗歌中的意象都是心与物的融合,是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都是用语言的形式通过与客观事物的交融来表达诗人的复杂感情。诗歌中的意象来自于诗人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受到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建立在生活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哲学观念、审美态度、文学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了中英诗歌中景物意象的差异。
中国吟咏自然景物的诗兴起较早,到唐宋进入繁荣发展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抒情诗人有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相比之下,英国的自然景物诗数量较少,而且较为集中地出现于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运动中,著名的抒情诗人有华兹华斯、雪菜、济慈等。中英抒情诗人都热爱自然,世间万物都能成为诗人们产生创作灵感的源泉,两国流传至今的咏物诗名篇佳作层出不穷。本研究以《英国抒情诗100首》[2]这本英国诗歌经典集录和《中国古诗词三百首》[3]为例,将月、海、花这三种意象分别加以比较。
(一)月 在我国,月亮是诗人们最为喜爱的意象之一。在中国诗人眼中,月亮最容易使他们触景生情。诗人们通过天空的一轮明月将内心的孤独、悲苦、思乡之情宣泄出来。诗人常借明月表达思乡之情,最出名的是李白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此外,月亮也是诗人表达孤苦之情的常用意象。张继的名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就表达了诗人科举未中的失意悲痛之情。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中国抒情诗歌中的月亮是诗人抒怀言志的一个载体,诗人们由月亮联想到宇宙万物的神秘、自然的永恒、家乡故土及人生多变等。而英国的诗歌有关月亮的意象并不多,英国文化中的月亮要简单淳朴一些,气氛也轻松愉快,而且诗人们多用拟人化的手法,如德拉·梅尔的《silver》“月儿穿一双银的鞋,慢慢地、静静地走进了夜”,描写了披上银装的月夜的田野。雪莱的名著《To The Moon》中月亮被想象成漫游于群星中的女神。此外,英国诗人也将月亮与爱情相联系,如华兹华斯《Strange Fits of Passion Have I Known》中,在夜晚皎洁的月光下,诗人每天总去情人的小屋,当我们登上那山坡,露西小屋上的西沉月亮正在一点点地降落”。
(二)海 在英国诗人的笔下,大海是其最常用的表达感情的意象。如梅斯菲尔德的《Sea-Fever》,诗人通过描写寂寞的大海中舵轮的倔强、海风的歌唱以及白帆的震颤,生动地刻画了大海的汹涌壮观,从而表达了对大海深深的眷恋。这类诗还有勃朗宁的《Meeting at Night》“梦中惊醒的浪花在蹦跳,像无数小小的光环闪耀”,丁尼生的《Crossing the Bar》“海深邃,洋空阔,潮来深海总须回头流”,坎宁安的《A Wet Sheet and a Flowing Sea》“湿淋淋的帆索,滚滚的海,飞快的风儿在追赶”等等。
《中国古诗词300首》中以大海为意象的诗歌相对较少。如曹操的《观沧海》,诗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用“水何澹澹”、“洪波涌起”生动地描写了大海的波澜壮阔,可见曹操作为一代霸主的气度和胸怀。而因为大海的凶险莫测,古人也以大海来表达迎难而上的意识和决心,最典型的是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面对重重困难,坚信终将乘风破浪,表达了勇于向前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另外,我国诗歌中也有不少关于海外仙山的名句,如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诗人们以假想的大海为意象,表达超然脱俗或消极厌世的情绪。
(三)花 纵览《英国抒情诗100首》,我们发现在英国诗人笔下,花也是他们钟爱的意象。如罗塞蒂的《Oh Roses for the Flush of Youth》,在这首诗中出现了玫瑰、月桂、常春藤、紫罗兰数种花。比较出名的还有华兹华斯的《The Daffodils》,诗人以黄水仙为题,把水仙随风而舞比喻成银河的繁星,而“这时我的心也充满欢欣,并随着那水仙舞个不停。”此外还有华兹华斯的《To the Daisy》等等。在以花为意象的诗中,玫瑰是英国诗人笔下的宠儿,而且这些诗歌大多是通过对花的描写来烘托情境,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对伟大爱情的歌颂等等。
相比之下,《中国古诗词300首》中有关“花”的意象与英国诗歌有着较大的不同,反映出了中英诗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中国诗人喜欢把物的某些属性和人的个性品格联系起来,如诗人们对菊花、梅花、荷花的偏爱,主要取它们的“品”,而非美。其中赞美梅花的诗句有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陆游的“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描写了梅花的迎风傲寒、不畏风雪,即使粉身碎骨也依然幽香如故。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是有关菊花的经典之作。菊花开放在深秋季节,不与百花争艳,反映出诗人超凡脱俗的隐逸思想。可见中国诗人眼中的“花”早已超出了其本身的意境,成为作者抒发情怀的一种心灵的寄托。
中英抒情诗作为同一种文学类别样式,在创作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默契,人类往往在自然万物之间融入自己的情绪,在与客观世界的交流中,抒发人类精神领域的复杂情感。因此,中英诗人在自然景物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共性,比如月、海、花都是中英抒情诗的常见意象。但是,由于哲学观念等方面的诸多不同,中英抒情诗在景物意象的使用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一)哲学观念的对立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存在于天地之间,是万物的一种。人在自然中体悟自身,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与中国内审的哲学观念相反,英国外放的哲学观强调以“我”为中心,通过笔下的自然来描写作者的心理状态。比如中英抒情诗对“花”意象的不同理解,英国诗歌对“花”多是通过写实性的描述来抒发诗人的感情,诗人的主观之意与客观的物象之间存在着距离,而中国的诗人以“花”自比,使其具有一种人格美,似乎把自身与花融为一体,以花的特征突显诗人的情怀。
中英在基督教文化和儒释道为底蕴的文化背景下对意象的理解有区别。西方中的“自然”受基督教思想和西方二元对立的认知思维方式的影响,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对立,人对自然的主宰。因此英国诗歌中的意象只是作为诗人表达心理状态的媒介,或是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而在中国哲学文化观念中,自然物象是具有人本意义的。中国诗歌中,自然景物和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应的血肉联系,人的心灵世界和意象的感性品质之间构成了一种互相映照、感应的关系。[4]
(二)地理环境的不同 中英诗歌意象的不同也与诗人生活环境的差异有关,可以从地理学的角度去理解。众所周知,英国是临海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海洋文明,所以英国诗歌中的大海意象要比中国的多,很多诗人都亲临大海甚至出过海。面对浩瀚无边、变幻莫测的大海,诗人们抒发向往自由、征服自然的愿望。与中国和平、安宁、和谐的农耕文明相比,西方社会的商业化、工业化程度较高,具有一种扩张性与崇尚力量的开拓精神,英国诗人有时把大海当成一个抗争和征服的对象,而非是情感的寄居体。
相比较而言,中国抒情诗歌中的江河意象比大海多,因为我国陆地面积大、幅员辽阔,加之古代海上交通不发达,很多诗人一生居于内陆,没有机会看到大海更没有出过海,即使写到大海意象也多是出于想象。而我国诗歌中的江河意象与内陆文化紧密联系,名句众多,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及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兰”等等。
(三)审美态度的区别 西方关注“美是什么”,对美的主体追问是偏重分析的逻辑思维,特别注重思维的认识作用。与西方“思辨型”的审美逻辑不同,中国“情感型”美学框架的核心是“审美何为”,是一种价值论、意义论上的追问,偏重于直觉的感悟。而这正是中英抒情诗审美态度的差异。中国美学强调主体的能动作用在审美过程中的决定性意义,诗人在体验自然物象时往往融入人的主观理解和自我体验。[5]因此,中国的抒情诗在审美心态上,往往进入“虚”的状态,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诗句。英国的抒情诗人对待自然是以我观物的态度,即使是华兹华斯,倾向于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重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如在《Strange Fits of Passion Have I Known》中,月亮只是作为诗人烘托场景的一个意象而已。
另外,民间传统也会影响中英诗人的审美态度。例如,受中秋节的影响中国诗歌中描写月亮的特别多,中国诗人咏月的传统也特别悠久。而华夏文明中的乡愁情结与英国也有着很大的差别,西方的乡情没有中国那么浓,他们更加注重未来,而非怀旧。中英诗人对“花”意象的不同选择正反映出两国诗人在各自传统影响下的不同审美情趣。
(四)文学传统的差异 中国“淡泊”的文学风格偏好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英国“崇高”的传统倾向于直露坦率。中国诗人注重通过意象来蕴含或折射出人文价值与人文精神等,比如通过月、花等意象,或表达思乡之情、孤独之悲、人生之短,或抒发洁身自爱、志存高远的高尚情操。而英国诗人往往直抒胸臆,比如在以花、月、海为意象的诗歌中也有对爱情的直接表达和歌颂。
中国抒情诗出于“诗言志”的传统,多从主观出发,借景抒情;西方抒情诗则以“摹写”擅长,再现自然景观,通过描述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情思。中国抒情诗往往和“隐逸”相联系,多为文人怀才不遇而“归园田居”之作,如陶渊明的《饮酒》。我国诗歌实际上多是别有机杼的抒情诗,纯粹的景物诗较少,而英国的抒情诗歌以单纯的景物描写居多。另外,英国抒情诗和浪漫主义运动相联系,随着城市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加重,诗歌也强调回归自然,以使心灵和情操得到净化,最广为流传的是华兹华斯的《The Solitary Reaper》。
总而言之,通过《英国抒情诗100首》和《中国古诗词300首》的对比研究,同样的景物意象呈现出了不同的表现形态和文化内涵。受中国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我国诗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诗歌创作也倾向人对景物的移情。而在基督教文化中人与自然不是平等关系,人与自然属于对立的两极,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不断认识自然并征服自然。相比较而言,中国诗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亲密和谐,其笔下的景物也更具人本内涵。另外,中国抒情诗歌中的景物意象体现情与景的交融,而英国诗歌则偏重心理直觉的描述。因此我国诗人追求在诗歌创作中达到自身与景物的完美融合,而英国诗人更多的是将景物当作一种引发情感的契机或表达思想的象征。
[1]杨正昕.中西方诗歌的意象层次分析[J].海外英语,2010(05):187-188.
[2]黄杲炘.英国抒情诗100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许渊冲.中国古诗词三百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刘 勇.中英咏花抒情诗比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4):86-87.
[5]包 丹.中外诗歌“月”意象审美内涵之比较[J].滨州学院学报,2007(0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