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增氧制气总结

2014-04-03 00:39
化工设计通讯 2014年6期
关键词:水煤气增氧煤气

(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云南 宣威 655413)

2014年6月云天化国际化工公司云峰分公司新上1套3 000 m3/h制氧装置。采用VPSA变压吸附制氧,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筛选择吸附空气中的氮气,然后降低吸附塔压力以脱附吸附于分子筛中的氮气,从而实现吸附-脱附循环操作,连续制取纯度 90%~95%的氧气。

1 增氧工艺简介

VPSA制氧装置由鼓风机、真空泵、吸附系统、仪表控制、电气控制、仪表空气、氧气压缩共七部分组成。设计生产能力为3 000 m3/h的氧气(90%)。

1.1 进装置的的原料及指标

空气

相对湿度 74%

空气中碳氢化合物总量 ≤10×10-6

空气中含尘量 ≤20 mg/m3

循环水

压力 0.2~0.3 MPa(表),温度 ≤32 ℃

1.2 出装置的氧气指标

产量 3 000 m3/h,纯度 90%,输出压力 55 kPa(表)

1.3 动力消耗

氧气耗电定额为0.38 kW·h/m3

2 增氧后煤气发生炉的变化及工艺调整

2.1 增氧后煤气发生炉的变化

增氧后由原来的六台炉子供六机变为五台炉子供六机。

技改前都是采用自然空气,空气加入量是根据氨合成氢氮比的需要。氮气进入水煤气中,形成半水煤气。其中的氮气并没有完全靠上行制气加空气满足。一个循环制气时间135 s,有5.4 s吹净回收,可以弥补半水煤气中氮气的不足,减少上行制气加氮空气中氧与原料煤的氧化反应。此过程原意是将造气炉上下行阀间煤气回收入系统。虽然回收了煤气,但是,吹风气中大量的CO2也进入合成氨原料气中,影响了半水煤气质量。显然,增氧制气可减少吹净回收时间,甚至可以取消吹净(有待探讨),有利于制气。

本技改保持原生产上行制气加氮过程不变,尽量减少吹净回收时间,增加上行制气加氮量,在满足半水煤气氢氮比需要的基础上,上行制气入炉蒸汽中加入含氧90%的氧气,这样,碳与氧的反应量增加,提供更多蒸汽分解所需的热量,使蒸汽得以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提高蒸汽分解率,这是本技改的主要目的。

2.2 工艺调整

(1)空气总管增氧后,通过减少吹风时间,保持吹风负荷不变,调整蒸汽比例,控制炉况稳定。根据原料质量(灰熔点等)调整气化层温度,控制半水煤气的CO2量,提高有效气体含量。

(2)用加焦时间控制炭层在正常指标内,不得用增大加焦量来强行控制上行温度。(未改造的发生炉有效炭层1 600~1 800 mm,改造后的发生炉1 800~2 300 mm),上行温度不超过450 ℃。炉条机控制合理的渣层厚度,在指标范围内采用适度增加下吹时间或加大下吹蒸汽手轮调节上、下行温度。下行温度控制在150~300 ℃;若上行温度上升、下行温度下降到低于正常指标,适当增大炉条转速;若下行温度上升、上行温度正常,适当减小炉条机转速;若上、下行温度都高,并且超指标,适当减吹风负荷,相应增加上吹时间。当上行温度低、下行温度正常,下细灰多时,可增加吹风时间1~2 s,或者增加1~2 s下吹时间。当上行温度低、下行温度高时,适当增加吹风时间,减少炉条机转速。增氧后入炉空气中氧气浓度升高,控制难度增大,吹风时间调整必须稳定,吹风数调整超过1个数必须报告。

(3)在开始采用增氧间歇气化技术时,不需要改变原操作程序,仅在原上行制气时,增氧与原有加氮空气同步加入。为了确保安全,补充入炉的氧浓度应逐步提高,切忌大幅增加氧气。

① 上行加氮制气。初期在保留原自然空气加氮的同时逐步推进。熟悉操作后,开始运行时,加入制氧能力50%、含90%浓氧的空气,并注意控制三气(入炉蒸汽、加氮自然空气及90%浓氧空气)中氧浓度,此时半水煤气中H2和CO明显变化,应注意。初期稳定4个班以上,若没有异常,在1~2 d时间里,逐步以每小时10%的气量递增加入,直至单系统氧气全部加入,增氧量应结合控制系统加入,使各分阶段加氮空气中氧浓度自22.1%逐步过渡到24.2%,以增加炭层氧化反应的热量,提高进入气化层蒸汽的分解效率,增加H2和CO等有效气体产量,减少CO2的生成。当CO2含量逐步上升时,应减少入炉蒸汽流量或增加氧气补入量,使气化层氧化反应温度上升,控制CO2的还原反应。

② 吹净。此过程主要是制气结束后,将炉内残余的水煤气吹净回收到生产系统。为了尽量保证制气效率,采用增氧空气固定半水煤气中的氮气含量,发挥有效碳和蒸汽的效率,尽量采用小风量和短时间吹净。吹净也是吹风过程的前奏,炉温处于最低,可采用高浓度增氧空气,但要注意N2含量不超指标。这样可尽快帮助吹风恢复炉内炭层温度,给减少吹风时间创造条件。

3 增氧后应关注的指标

3.1 指标的变化

增氧后,通过比较固定碳、活性、灰融点不同的焦,发现固定碳高、活性好的原料烧得更好。同时要烧灰融点高的焦,即灰融点要在1 300 ℃以上的焦。

上吹阶段加入氧气,可以提高气化层的平均温度,气化层的平均温度实际上是水蒸气分解的温度,上吹阶段加入氧气可以提高蒸汽分解率,在提高制氢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煤气中的氢碳比(提高煤气质量)。同时可以缩短吹风时间,减少吹风量及带出物,吹风燃烧的焦炭也同时减少。但是,增加上吹阶段气化剂中的氧含量,也势必增加上行煤气中的CO和CO2的含量,煤气中过多的CO和CO2会对后续的脱硫、变换和脱碳工序产生严重的影响。

焦燃烧过程中,温度高的阶段为热力学控制,温度低的阶段为动力学控制。蒸气跟碳反应生成CO,要CO2降须提温度。增氧越多,CO2越多,吹风气减少,热量转到渣里,温度降得慢,CO2也多。蒸气分解率55%以上,气化层1 220 ℃,循环水温度变高。

3.2 调节措施

(1)稳定吹风负荷,入炉增氧空气氧气浓度控制在24%~26%,正常情况下不得擅自改变发生炉的吹风手轮阀开度,保证造气炉的稳定性和充分发挥增氧制气的效果。

(2)认真观察和分析氧气压力与增氧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合理设置氧气流量调节值

或增氧空气氧气含量调节值,以保证入炉增氧空气氧浓度的稳定。

(3)稳定入炉蒸汽压力。入炉蒸汽压力以原来空气制气的蒸汽压力为主,根据各炉炉况单炉调节;入炉蒸汽温度控制在170~200 ℃之间,严防蒸汽带水。

(4)稳定炭层和合理出灰。稳定炭层和正常出灰的目的是稳定气化层的位置,同时也是稳定造气炉的负荷,所以,必须按要求均匀出灰,炉条机加减幅度不能太大,出灰时间间隔均匀。下行管道集尘器每天白班清理一次。

4 对后续工序的影响

半水煤气中甲烷由0.1%涨到0.3%,惰性气体氩由0.1%涨到0.13%,合成塔压力由2.6 MPa增至2.8 MPa,合成回路甲烷原控制在6%,现在是7%~8%。若按原来的指标控制,会增加合成塔的压力,这就要加大塔后吹除气的量。

半水煤气中CO2的含量由8.1%涨到10%,这需要调整脱碳系统的负荷,才能稳定工艺。

5 总 结

气化厂增氧制气取得的成效是,使产气量加大,同样六机能停一台发生炉,吨氨焦耗下降10 kg,渣中残碳低,吹风气量减少,煤气发生炉的空气风机能停一台。总的来说,节约能源,提高压缩机单机能力。

猜你喜欢
水煤气增氧煤气
煤气爆炸
煤气发电机组DEH控制系统的优化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水煤气制备及使用企业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分析
半水煤气余热回收综合利用
半水煤气全组份气相色谱分析试验研究
富士特GS40高速增氧变频耕水机
关于发生炉煤气置换焦炉加热煤气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