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隐性课程内容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4-04-03 08:30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隐性受试者态度

孙 波

(大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体育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部分。其中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地理位置等体育物质、物理因素,大多是有形的、可见且相对静态的;精神文化因素则大多是无形、不可见且相对动态的,包括学校体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制度与非制度的体育文化以及教师的人格与教学方式等[1]。由于大学生对于体育隐性课程内容的感受和理解具有独特性,需要进行深入的纵向研究,故本研究采用更能够说明问题的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体育隐性课程内容中相关因素实施控制干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的锻炼态度,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1 实验目的

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探索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对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对象

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2名。其中体弱女大学生(体测成绩不及格)1名,体质普通男大学生(体测成绩介于60~75之间)1名。在本实验中两名实验者分别使用A、B代码,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受试者与代号对应关系

2.2 实验工具

2.2.1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系统

本实验所采用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系统硬件为丹东天康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限公司,型号为XTC—G型。数据采集软件为上海文仁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出品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综合软件。

2.2.2 锻炼态度量表

锻炼态度量表由毛荣建[2]针对青少年学生编制,该量表包括70个题目,共八个维度,分别为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主观标准。整个量表采用五分制评分标准,对每个问题的回答共有五种选择:完全不符合、不符合、说不清、符合、完全符合。根据问题是正向回答或是负向回答分别记分得1、2、3、4、5或是5、4、3、2、1分,然后,将每个维度各个题目的得分加在一起记分。行为态度8个条目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说明对进行锻炼的行动评价越高;目标态度12个条目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说明对锻炼的评价越高;行为认知7个条目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说明对锻炼导致某种结果的认知越正确;行为习惯10个条目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说明锻炼的自动化程度越高;行为意向8个条目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说明越愿意进行锻炼;情感体验10个条目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说明对锻炼的情绪体验越深刻、丰富;行为控制感8个条目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说明对锻炼的自主控制能力越强;主观标准7个条目得分相加,分数越高说明受到他人的影响越大。

锻炼态度量表中大多数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都在0.8或以上,行为态度分量表为0.83;目标态度分量表为0.87;行为习惯分量表为0.89;行为意向分量表为0.84;情感体验分量表为0.86;行为控制感分量表为0.80;只有主观标准分量表和行为认知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低于0.80(主观标准为0.64,行为认知为0.73),但也都在0.60以上。所以总体上锻炼态度量表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也证实了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3]。

表2 受试者A实验前体质健康测试成绩

表3 受试者A实验后体质健康测试成绩

2.3 实验内容

实验者参与普通的体育选项课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同时,研究者对被试进行体育隐性课程干预,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定期访谈和体育日志的形式跟踪研究。所选受试者与研究者具有良好的师生及朋友关系。

实验开始时,向学生详细阐明实验目的,同时让学生保证必须详细真实的记录体育周记,并会积极配合访谈。

访谈内容: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价值认同、对于体育知识的熟稳程度,对于学校体育运动开展和体育隐性课程建设的主观感受。实施运动计划的自我感受等,对于社会体育现象的了解和看法等。日志要求: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坚持每周一到两篇,详细真实,内容可以涉及校园体育运动的各个方面,要求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研究者对日志进行认真阅读并给出反馈意见[4]。

研究者根据受试者实际情况和个人兴趣,安排受试者加入校运动队或者校学生体育社团,承担一定的社团工作,在实验周期内可以免费享用学校健身房、各类体育场馆等运动条件,并尽可能满足受试者在锻炼方面的条件要求,在交流中对受试者的锻炼进行指导。在承办各级各类比赛时,安排受试者担任志愿者、裁判员以及筹备等工作。为受试者提供体育学院资料室书籍、报刊杂志以及影像资料。

实验时间为2013年4月至12月,共36周。在实验开始前,测定受试者的锻炼态度和体质健康水平指标,在实验结束时进行后测。对实验数据、访谈内容和日志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大学体育隐性课程对于大学生锻炼态度的影响作用及机制,获取学生对体育隐性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需求的实证资料。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对象A的结果与分析

3.1.1 体质测试结果分析

表4 受试者A实验前后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对比

从表4中可以看出,经过体育隐性课程和运动处方干预,受试者A的身体素质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提高幅度最大的为50(m)跑成绩,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也由48.1分增加到了67分。受试者A非常满意自己的体质改善,在交流中多次表示“坚持跑步给我带来了健康和快乐”。研究者认为,体质改善对于受试者A的锻炼态度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1.2 锻炼态度量表结果分析

从表5中可以看出,实验后受试者A的锻炼态度的各个维度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新时代,我军面临的战争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将愈加呈现出任务多样化、参与力量多元化的趋势,传统装备保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未来联合作战的需要。这就需要不断改进完善装备保障方法措施,加快装备保障方式的创新发展。按照“分区保障、就近保障”的原则,对装备保障体制进行体系化、模块化改进,使装备保障力量能够跨领域、跨层级、跨体系、跨部门地实施装备保障,确保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顺利进行。

其中“行为态度”维度得分增加了10分,这表明受试者A对于锻炼有了更加积极正向的评价,更加喜欢体育锻炼。

“行为认知”得分增加了13分,这表明受试者A对于锻炼所带来的效果的认知更加的正确。

“目标态度”维度得分增加了5分,这表明受试者A对于锻炼的趣味性和必要性有了更加肯定的评价。

“行为习惯”维度得分增加了6分,这表明受试者A的锻炼自觉性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增强。

“情感体验”维度得分增加了6分,这表明受试者A在锻炼中获得了更为丰富、深刻的情绪体验。

“行为控制感”维度得分增加了5分,这表明受试者A在锻炼过程中的自主控制能力获得了提高。

表5 受试者A实验前后态度量表得分对比

由于以上几个维度得分的增加,对于受试者A的行为意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行为意向维度得分增加了8分,表明其锻炼意愿获得了一定程度增强。由此可见,本实验的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受试者A的锻炼态度。“主观标准”维度得分减少了5分,这表明受试者A对于体育锻炼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有所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A在体育锻炼中的良好感受使其对于体育锻炼兴趣增加,态度更加认同,而不易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

3.2 研究对象B的结果与分析

3.2.1 体质测试结果分析

表6 受试者B实验前体质健康测试成绩

表7 受试者B实验后体质健康测试成绩

表8 受试者B实验前后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对比

3.2.2 锻炼态度量表结果分析

从表9中可以看出,实验后受试者B的锻炼态度的各个维度得分都获得了提升。

表9 受试者B实验前后态度量表得分对比

目标态度维度得分增加了14分,表明受试者B对于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作用的评价大幅提高。行为认知维度得分增加了10分,这表明受试者B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效果有了更为正确的评价。行为习惯维度得分增加了20分,这表明受试者B体育锻炼的自动化程度大为增强,正在逐步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情感体验维度得分增加了8分,这表明受试者B在体育锻炼中获得了更加深刻鲜明的情感体验。

行为控制感维度得分增加了12分,这表明受试者B对于体育锻炼的自主控制能力获得了大幅度提高,不太容易受到各种困难的影响。

4 结语

体育隐性课程内容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影响的个案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隐性课程内容的干预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受试者的身体素质、锻炼态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前后受试者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明显提高,锻炼态度量表得分提高显著,体育隐性课程内容对大学生的锻炼态度和身心健康具有深刻的影响。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毛荣健,张力为.青少年学生锻炼态度一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万力芳.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特征比较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4]王晖.体育课程内容对普通大学生锻炼态度的影响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猜你喜欢
隐性受试者态度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