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需自身硬

2014-04-03 14:41王凡
四川党的建设 2014年3期
关键词:党性作风同志

王凡

作风是党的生命,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传统。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必须有优良作风作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把改进作风作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工作开局的重要切入点,专门作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在作风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努力实现作风根本性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优良作风就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作风。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要求全党同志坚持光荣传统、发扬优良作风,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是我们党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赢得了中国老百姓的支持,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感动上帝”,这个上帝就是中国人民。我们党成为执政党,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但历史的选择只能说明过去,只能在一个时期有效,不可能长久维持。因为历史总是不断向前发展,对这种历史的选择的人群在自然更替,老的一代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年轻的一代会成长起来。人民总是要根据他们的现实感受、内外比较、心理认同来选择执政党、来选择他们的利益代表。因此,历史的选择还必须有现实的重新选择。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得出的结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党得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很牢固,但如果作风问题解决不好,也有可能出现“霸王别姬”这样的时刻。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意识。人心向背事关重大,失去了民心,党就有危险。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关键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常言道,先禁己身而后人,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

2013年6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会议强调,中央政治局发挥领导作用的一项基本要求,就在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抓改进作风,必须从中央政治局抓起。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践说明,只要中央政治局的同志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就能上行下效、产生强大示范效应,全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就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

转变作风,显然我们缺的不是理论,不是文件、不是要求,缺的是令人信服的高层示范作用。毛泽东同志过去讲:世界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只要坚持中央带头、自上而下、层层示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我们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迈不过去的坎。

领导干部带头,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全面的而不是有选择的、一以贯之的而不是虎头蛇尾的。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首先就在于反对各种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根本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滋长,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大量出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在一些领导干部那里被淡忘了。这些行为不仅助长社会上的奢靡之气,而且会严重败坏党风和政风。

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批示,得到了全党全社会的积极响应。他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历朝历代,奢靡之风兴盛都不是好兆头,正所谓“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我们的财力是不断增加了,但决不能大手大脚糟蹋浪费。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党的作风问题,归根结底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而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党性决定立场,立场体现党性。共产党人的党性就是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我们判断一名共产党人党性强弱的根本标准,就是看他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还是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今天强调艰苦奋斗,决不是要求大家刻意过苦日子,而是强调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精神追求。只有我们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着感情、带着真情做好群众工作,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才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考验。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注重建立长效机制

一直以来,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未能走出“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习近平同志强调: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的十八大一结束,习近平同志就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他指出,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和变化,党内现有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等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立体式、全方位推进制度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下发了《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力争经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涵盖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主要领域、适应管党治党需要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使党内生活更加规范化、程序化,为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们在贯彻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方面有了比较系统的制度规定,大多行之有效、群众认可,要继续坚持。中央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有一些新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也会创造出一些新鲜经验,要把中央要求、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注重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的结合和配套,确保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同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作者系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主任、教授) (责编:贺贵成)

猜你喜欢
党性作风同志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OVER THE RAINBOW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