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芳
有人说:教学方案应当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一堂语文课的价值不仅在于教材内容本身,还更应该关注课堂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学生,关注教学环节中节外生枝的自主生成现象,为错综复杂的生成资源做“加减乘除”。
一、等一等,为看似错误的回答做“加法”
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认真倾听,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
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池塘》第二小节时,我这样引导:“小池塘就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它白天呀,晚上呀,都望着天上,日日夜夜,天上的景色都映在这只明亮的大眼睛里了。小朋友们,你从这只美丽的大眼睛里看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看到了白云,有的说看到了太阳、月牙、星星,还有一个学生站出来说:“我还看见了白鹅。”话刚说完,大家急喊:“错了错了,不是‘白鹅是‘白云。”学生的找茬让这位从不发言的学生不知所措起来,但我却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动态资源。我没有急于完成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而是温和地对这位学生说:“你为什么说小池塘看到白鹅了呢?”他迟疑了一会儿,说:“因为我觉得白云倒映在小池塘里可像白鹅啦!雪白雪白的。”听完他的解释,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其他学生也纷纷鼓掌。
原来,语文课堂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答案背后的智慧。因此,对待学生看似错误的回答,教师更要多一分耐心,多一点呵护,为学生的成长做“加法”。
二、比一比,给节外生枝的奇思妙想做“减法”
课堂教学中,信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就需要我们随时做出准确的判断,给在对话碰撞中产生的奇思妙想做“减法”,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新契机。
在教学《雨点》一课渐近尾声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放学后我想去看看小雨点。”这个节外生枝的奇思妙想引发了一连串的奇特创意。学生们有的说要画一画可爱的小雨点,有的说要把这首儿歌读给小雨点听,有的说要到花坛里去看一看雨点在干什么……于是,我让学生回家后观察雨点:看看这些调皮的小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会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奇妙的变化?我很庆幸我用“合理的减法”处理了课堂收尾的节外生枝。果然,第二天,极富想象力、充满童趣的话语从学生们快乐的小嘴里蹦了出来:雨点跳到屋顶上,在调皮地唱歌;雨点掉进草丛里,在和小草说话;雨点落到小朋友身上,在和小朋友捉迷藏……稍加润色,一首首富有童真、童趣的小诗也出炉了:雨点落进田野里,滋润了庄稼,雨点降在池塘里,唤醒了青蛙,雨点落到树梢上,染绿了柳芽,雨点落到果园里,点红了桃花……
三、换一换,为看似干扰学习的信息做“乘法”
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很多教师将这些偶发事件视之为课堂的最大干扰。如果我们换一种视角,把它当做资源加以利用,就能让这些课堂信息为语文教学做“乘法”。
一天下午,我的语文课刚上了一半,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安静上课的学生也骚动起来,眼睛不时瞟向窗外,思绪早就飞出了教室。于是,我顺水推舟,停下来与学生一起欣赏窗外的景象。学生们看到我也和他们一样“贪玩”,就放开胆子,走下座位,自由地观察雨中的小草、鲜花。在我的引导下,他们还兴致勃勃地唱起了歌。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着、笑着:“小雨真好啊!”“呀,柳树发芽了。”“桃花妹妹喝了水一定开花了。”“小草弟弟口渴了吧!”“小青蛙一定在荷叶上跳来跳去了。”“我想,小蜜蜂一定到树叶下躲雨了吧。”“小蝴蝶肯定在花下玩耍呢!”……一句句美妙的语言从他们嘴里蹦出来,这都是一场突然降临的小雨带来的妙处!
换一种角度就换一种风景。课堂中看似干扰教学的信息非但没有干扰学习,反而使学生欣喜万分,更重要的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说话力。
四、引一引,给看似无价值的提问做“除法”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并不会顺着教师的思路走,他们会旁逸斜出,南辕北辙。面对这些“歧路动态资源”,如果教师细心体会,艺术处理,课堂必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比如,支玉恒老师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最后一节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显然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这时,支老师却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们再读全文,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呢?学生们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
教师利用课堂中的“歧路动态资源”,“除”去了学生心中的疑问,辩出了文字缝隙里的含义,这样的引导使课堂教学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通道和美丽风景的旅行……所以,面对语文课堂的生成,我们不妨耐心等一等,用心比一比,换一份心情,多一份肯定,为有效语文教学做好“加减乘除”!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