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印居 唐 瑾 赵洪涛 朱进星 张 娜
一条条滴灌带在一望无际、整齐连片的条田上无限延伸,水、肥按照“首部”指令通过管网流进膜下滴灌带,均匀地输送到作物根部。条田中种植的棉花、小麦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管理人员只是坐在“首部”监控室计算机前,就控制着几百亩甚至上千亩条田农作物生长。7月,记者走访新疆时发现,这种水肥一体化滴灌模式正在替代大水漫灌,成为新疆农业灌溉的新主角。
“高效节水灌溉是新疆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提起近几年的田间农业高效节水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厅长覃新闻感触颇多,“目前新疆已成为全国膜下滴灌节水灌溉面积最大的省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快速发展,实现了‘节水、节肥、节本、节劳,高产、高效、高品质’,加快了新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上户沟乡底沟村,2012年全村1.86万亩土地全部安装了滴灌设施。村委会老主任周银国指着眼前大片条田,竖起了大拇指:“这片条田有1000亩,全部是自压灌溉,省工,省时,省力。闲下来的年轻人大都进了城,有的做买卖,有的跑运输,有的进厂打工。全村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不成问题。”
2013年,全国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其中新疆新增面积占到了320万亩。由于农业需水量巨大,新疆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地方经济总用水量590.1亿m3的95%,万元 GDP用水量高达792m3;单方水农业增加值仅为2.55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水成为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2008年,新疆遭遇30年一遇大旱,重旱区农作物大面积绝收。但当年建成的200万亩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田,则是一派丰收景象。“水利兴则新疆兴”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共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农牧水利处处长王永增在回顾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时,感慨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重要决策。自治区先后出台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农业节水建设发展规划、高效节水建设方案,确定了“每年完成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万亩以上,至2020年全自治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4300万亩以上”的目标。
新疆在制定并实施了高效节水财政直补和贴息财政扶持政策的同时,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2009年补助标准每亩100元,2010年提高到每亩200元,2012年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纳入自治区重点民生工程,再次提高到每亩300元。2013年,整合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按照南疆、北疆、东疆等不同地域的经济条件,分别落实每亩500元、400元、300元的补助标准。
每亩高效节水灌溉田建设投入超过1000元,扣除省级补助300元,还有700多元从哪里来?
在玛纳斯县,农业、林业、农机等涉农项目资金和县财政补助、农牧民自筹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并通过采取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等办法,鼓励、引导农民以及各类农业合作组织和企业开展建设。目前,该县共投入高效节水建设资金5.64亿元,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0.46万亩,而农民每亩只需投入200元甚至更少。
据统计,2008年以前,新疆地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只占总灌溉面积的5.9%。短短6年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增加到2470万亩,占地方总灌溉面积的35%。2009年至2013年,中央和自治区本级财政补助资金55亿元的投入,撬动起各地、各方面累计投入180多亿元节水建设资金。
在库尔勒市焉耆县五号渠乡下五号村,村委会主任冶存德指着11号机井自动化系统说:“这东西可控制2000亩番茄地,浇地就像按电视,省大劲了。还能每亩增产番茄2000公斤。”说着按下自动化灌溉系统的按钮。
“以前多为小块插花地,大型机械都进不去。实施了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去除原来的田埂,土地也连片成为上千亩甚至上万亩的大条田,耕地面积增加了7%,机械化率达到95%,农民几乎告别了传统的手工作业,农业产出显著增加。”五号渠乡副乡长张恒高兴地说。
在王永增看来,高效节水建设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种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向统一品种、统一农资、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分红的“六统一”模式。同时,带动了一些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组织的应时而生,有效解决了土地分散承包与土地集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的矛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
“我把几家外出经商邻居的500多亩土地集中起来种植棉花,统一装上滴灌设施,当年籽棉亩均产量就比其他村民高出几十公斤。政府鼓励我们成立乐源合作社,并优先安排资金开展高效节水建设。原来拉农户入社都不来,现在谁想来社里要评估评估。”玛纳斯县乐土驿镇周家庄村乐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张学礼津津乐道。
“以前种20亩地,全家年净收入只有两三万元,去年加入农业合作社,同样20亩地,净收入却翻了一倍多。”乐土驿镇下庄子村农民高玉军说。
据悉,乐源农业合作社入社会员共268户,管理周围4个村1.04万亩耕地,棉花从种植到采收全部机械化,可实现年利润100余万元。
尝到了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甜头的张学礼有了更大胆的想法:坐在办公室实时观察社内1万多亩土地作物的长势、土壤墒情,并实施遥控灌溉。
自治区水利厅农牧水利处高工张娜一直关注着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的发展。她说:“当前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理念正在由高效节水转向高效用水,进一步提高集约化程度,建立定时定量、定点精准控制灌溉的高效用水技术体系。”
随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快速转型和大规模应用,新疆地方高效节水灌溉作物已由单一的棉花,逐步向番茄、辣椒、打瓜、哈密瓜等大宗高效经济作物全覆盖。
在玛纳斯县县长苏建国看来,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为新疆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找到了“金钥匙”。
据统计资料显示,推行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后,新疆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2005年的0.43提高到了2013年的0.506,农业用水亩均减少灌溉水量100立方米以上,粮食作物亩均增产50公斤,棉花等经济作物亩均增收700元,设施农业亩均增收1500元。
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开展,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民”这种传统角色正在被重新定位:种田能手成为专业化农民。
据张学礼介绍,乐源农业合作社1万多亩耕地已破除田埂和毛渠,变成了12块大条田,并以条田为单元分别承包给了12名植棉技术高超、掌握滴灌设施维护等技术的技能型社员进行统一管理。这些被称为“条田长”的管理员,对棉花播种到采摘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合作社除每月发工资外,还将增加产值的10%作为技术管理提成。
阜康市上户沟乡东湾村农民张永庭站在自家的小轿车旁告诉记者,3年前,他以每亩300元的价格租赁了300亩地,种植洋葱、辣椒和西红柿,现在每年收入50多万元。像张永庭这样开着轿车去种田的农民,新疆已不是少数。
对更多选择离开土地的人而言,土地流转也是一种身份意义上的解放。玛纳斯县农业节水示范区内8700人实现了劳动力解放,从事二、三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工资性收入达到1.7亿元。示范区实现亩均增收300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据阜康市底沟村村委会主任周银国介绍,村里现已有95%的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还有一些农户就地返回土地务工,家家都买上了小汽车。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改变了农民传统思维方式,促进了农民分工协作,加速了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变市民,推动了城镇化发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步伐。”玛纳斯县县长苏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