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4-04-02 23:07
化学传感器 2014年1期
关键词:科技人员分析化学中科院

卷首语

万象更新又一春,春回大地马年来。在迎来2014年的时候,《化学传感器》也翻开了第34卷的新页次。已过而立之年的刊物在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爱护和支持下,不断进步。更希望在新一年中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化学和生物传感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在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

2013年年末,传来了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本刊副主编、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杨秀荣研究员当选中科院院士的喜讯。专业委员会和编委会的同事以及化学传感器领域的广大科技人员无不为此感到高兴,对杨秀荣院士表示热烈祝贺。也希望在杨秀荣院士和其他各位前辈学者的带领下,将我国化学传感器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推向一个自主创新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深入科研院所、企业、高新技术园区,调研考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情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化学传感器领域的科技人员也要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努力开展创新研究,取得更多更好的创新研究成果。可以预期,在各位作者和广大读者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化学传感器》第34卷必将出现新面貌,学术水准必将出现喜人的进一步提升。

在提高论文学术水平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及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得到更多的应用,充分发挥化学传感器简便易用和便于现场检测的特长,为逐步改善全球共同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和能源、食品安全危机以及在满足生物医学需求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来一直重视与企业界合作,共同开发自主创新的分析检测系统。早在2005年就承担了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电化学分析仪器及联用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此后,又于2010年7月开始了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便携式智能有害金属电化学分析仪”的研发。该项目于2013年7月在长春通过了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的专家验收。更值得称道的是,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长期重视电分析仪器开发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以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的现代分析技术工程实验室。确保有一支专门的队伍从工程视角出发进行基于先进技术的仪器开发,以满足社会及经济领域日益增长的新型检测仪器的需求。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推动实验室所探索的新型生物分子检测方法的成果转化,实现将“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生命分析化学原始性创新的研究中心、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以及学研产相结合的创新基地”的总体目标,南京大学与南京中山科技园共建成立了“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并于马年新春伊始的1月8日上午在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我们期待着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众多创新科研成果能在产业创新中心转化成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生物医学检测新型仪器装备。

我们也注意到,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及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王柯敏教授研究组的“纳米尺度和分子水平上生物信息获取的新原理与新方法”项目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之后。谭蔚泓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功能核酸分子识别与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荣获2013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方面作出相当努力,承担了国家科研装备研制重大项目,并将为我国分析仪器工业做出积极贡献作为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如何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新型仪器设备方面,2013年从海外传来的两位化学传感器领域美籍华裔学者的创新成果和经历值得我们借鉴。2013年11月中旬,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2013年度25项最佳发明,美国加州Second-Sight公司的华裔科学家周道民博士及其同事历经15年坚持不懈努力所研发的基于微电极阵列的人工电子眼(Bionic Eyes)名列其中,并在“改变世界”类别中位居榜首。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和发行量巨大的《大众科学》(Popular Science)等多家机构也将其列为2013年度最佳发明。此项发明为因视网膜病变而导致失明的盲人患者带来了复明的希望。2013年4月,在美国宇航局工作的华裔科学家李晶博士因其在基于纳米碳管的微电极阵列电子鼻于空间飞行器上的长期稳定应用以及分布于美国多个州的与智能手机相结合的远程气体检测网络系统而荣获美国宇航局2012年政府大奖。这两位华裔科学家的工作成果此前已在本刊和《电化学》以及第11届全国化学传感器会议上报道。二位专注于某一微型传感器阵列系统的试验和产业化开发十余年,终于取得举世公认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经历或许对国内同行如何进行以应用为导向的化学传感器创新研究开发有所启示。

作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的科技刊物,我们也将以更多的精力关注各类新型化学传感器的微型化和系统整合以及产业化方面的新进展,欢迎各位同行投寄相关稿件与广大读者共享和深入交流。

希望能陆续收到这方面的佳作,以期对基层实验室和现场应急监控等一线工作有所帮助。除了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科技人员及研究生的稿件之外,我们也希望收到更多来自企业科技人员的稿件和新仪器研制的报告。将本刊办成化学传感器领域各类科技人员共同钟爱的学术园地。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充满朝气的春天已经来临。新一卷刊物的面世必将带来新面貌和新气象。在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悉心爱护和支持下,《化学传感器》必将在进一步提高刊物学术水准和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猜你喜欢
科技人员分析化学中科院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北京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
制造业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
内蒙古将每年选派科技人员到边疆贫困地区服务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