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彦粤,王朝晖
(桂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广西 桂 林 5 41002)
葡萄具有适应能力强、栽培容易、早果丰产、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商品价值高的特点,因此在国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国内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国栽培葡萄面积66.5万hm2,产量达到1054万t,葡萄酒年产138.2万t,逐步形成一个高效益的种植产业[1]。广东作为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气候温暖,阳光充足,葡萄在广东地区生长期长,结果期早,冬季又不必下架埋土防寒,是种植葡萄的有利条件[2]。另外,葡萄的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既可鲜食,又能酿酒、制汁、制干、装罐等多种用途,在广东地区发展葡萄产业对丰富当地的水果品种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
虽然葡萄的种植业在我国具有很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在广东进行葡萄产业化种植始于1981年,以推广巨峰葡萄栽培为标志,到1987年全省葡萄种植面积达到866.7hm2[3],但之后一直没有较大的发展。目前主栽的品种还是巨峰,形成了北有韶关、南有江门的产业布局,近几年广西的农户在当地种植了一些夏黑葡萄,并形成了一定的栽培面积。其它的品种种植面积很少,还处于试验阶段。
虽然在广东省种植葡萄的时间长,但是栽培面积小,对葡萄栽培方式的改进以及良种的引进研究有限,缺乏适宜本地区种植的葡萄良种以及相应的栽培技术。因高温高湿的地区气候和自然环境因素,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一直又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造成使用农药多、生产成本高、果品质量低和经济价值不高的问题存在,因此广东的葡萄种植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广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葡萄生产的实际情况,认为广东省再搞生产园的经营模式,在国内已经没有竞争力。不仅现有栽培葡萄面积小没有形成规模效益,而且缺乏适宜当地的葡萄良种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撑,同时又要面临其他省份的激烈竞争,使得一些原有的葡萄种植户对经营果园失去了信心。
再搞生产园的经营模式的发展势头已经不在,不如迎合近几年新兴的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思路,改变葡萄园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发展葡萄园的观光休闲旅游产业。在国际上参观葡萄种植园是传统的旅游项目,每年可吸引大量的各地游客来参观、学习、渡假和休闲游玩。而且由于种植葡萄的经济价值较高,具有良好的景观特点,因此相对于其他农园来说更具有观光休闲的优势[4]。目前在国内这一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久负盛名的吐鲁番葡萄沟和上海市嘉定马陆镇的葡萄主题公园等,成功地改变了葡萄园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引进了观光休闲的商业化运作模式。
如今,随着国民经济不断的增长,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士对葡萄观光休闲产业引起关注,政府对于休闲产业的发展也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作者基于对广东省葡萄种植业的调查研究与区域实验情况分析,觉得发展葡萄观光休闲产业具有一定的产业化优势以及光明的发展前景。
广东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沿海省份。自1978年以来,广东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国内区域经济最发达、最具市场活力和投资潜力的地区之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3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163万亿元,人均GDP达到58678.28元,居民可支配收入33090元。经济繁荣收入增加的同时,城市里的一些弊病也暴露无遗,比如空气污染、噪声喧嚣、交通拥挤、视野狭窄、绿地减少等,给城市区民带来了各方面的压抑和压力。为了缓解这种状况,人们渴望享受片刻的与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田园生活,这就为周边地区的葡萄观光园提供了稳定的客源。另外,人们的节假日越来越多了,为其出行提供了多一选择的机会。
广西、云南、湖南和福建等邻近省份的葡萄主销广东,还有北方主产区的葡萄也大量销往广东。广东还是进口鲜食葡萄的集散地;广东也是葡萄酒的进口和主销省份,每年也有大量的进口葡萄酒在此分装销往全国各地,同时也有相当数量产品在当地消费;广东毗邻港澳,常住人口10594万人,因此广东是一个消费潜力巨大的市场。
公路四通八达,水网密布,水上交通也很方便,是水陆交通较发达的省份之一。目前省内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轻轨五种运输方式并存,这为人们的出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且省内市区之间的车程较短,均在1~2h,便于周边游客进行短途短期的休闲渡假活动。
广东旅游资源丰富。海岸线绵长,多温泉,地貌形体复杂;从鸦片战争起,历次革命斗争中的名人故居、重要遗址、陵园等不胜枚举;近来各开放城市的建设也成为旅游吸引力之一。例如名胜古迹有南雄始与县的远古的恐龙蛋化石,曲江县的十万年前“马坝人”遗址,文物古迹不胜枚举;历史文化名城有广州、佛山、潮州、梅州、雷州六座国家级地区城市,各有个的特色,各有个的精彩;大自然的风光有游肇庆七星岩,还有粤北的丹霞山、南海的西樵山、博罗的罗浮山和肇庆的鼎湖山这些广东的四大名山;人造景观,有深圳的“世界之窗”、广州的“世界大观”、“民俗文化村”等,可以领略到中国与世界各个民族多姿多采的风土人情;休闲度假有中山温泉、从化温泉、南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连绵数千千米的海岸线,也不乏出色的海滨浴场。这些都可以吸引大批的中外游客,如果将葡萄观光园融入旅游当中将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在广东省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生产园经营模式运行,但是也有部分生产园率先开启了葡萄园的观光采摘的项目,发现将传统的葡萄种植园改为葡萄观光休闲园对果品的销售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当地旅游业的开发也有所帮助。如今年从四会市、龙门县、阳山县和广州市郊区等种植场反馈的信息得知葡萄采摘价格40元/kg以上,比单是葡萄种植园批发销售价格高20多元/公斤。就连偏远地区—粤北与江西交界处—赣州大余县的葡萄园果品的销售价格也高达40元/kg。据葡萄园庄主说有些园子1个星期就销售完毕,不仅葡萄销售价格好,而且还引来了一批游客,对当地的旅游业开发也有促进作用。
在广东省内,相对于广东省主栽的柑橘、香蕉而言,葡萄的种植园还没有毁灭性的病虫害发生,所有的病虫害都是可防可控的。同时,因柑橘与香蕉的种植园当中存在的柑橘黄龙病和香蕉巴拿马病大面积发生,因此在新的产业布局当中,将会有大量的土地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最具经济活力的珠江三角洲又是传统的柑橘和香蕉的主产区,这将为发展葡萄休闲观光产业提供了大量土地资源。
将葡萄生产园的经营模式转变为葡萄园观光休闲旅游产业模式虽有许多的优势和好处,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目前广东省内的葡萄园大部分是露地栽培,避雨栽培的面积很少。配套的果实套袋、营养抗病技术和产季调节等新技术,还未引起果农的重视,要发展观光葡萄园,应先提倡这些新技术,从而减少农药的施用,保证果品质量,延长果园的采摘期。果实新鲜、口感优异、果品安全是果园采摘的销售根本保障。
葡萄避雨栽培技术是所有技术的核心,因其能形成相对干燥的小区域,改变真菌、细菌的生长环境,大大减少发病的概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是一种高效物理防治方法。目前我们运用自有的专利技术着重作了抗风结构的改进,就是把在非台风区的不抗风的避雨栽培篱架,针对广东地方的台风区,改造成为抗风篱架,经过几年的应用实验达到大家认可的目的。目前还继续改进了顶棚支撑骨架,由原来的竹片改为钢丝、钢管和钢条等等,大大提高了棚架抗风强度。
目前,广东省葡萄种植品种主要为巨峰葡萄,产期20多天,上市期集中,采摘期短;由于葡萄的成熟期集中,葡萄成熟采摘期内观光园内的游客人数剧增,不仅服务期短,而且服务的质量也难于保障。因为种植品种少,使得果园的采摘体验、观光游玩娱乐性大为消减。大粒、无核、色香味美、耐存储的新品种种植面积较小,未形成规模效应,远不能满足顾客需求,因此,在选择观光葡萄园葡萄的种植品种时,可适当考虑引种产季不同的品种,在时间分布上要有早、中、晚的品种搭配。品种差异化方面要形成果形有差异,颜色有不同的品种。目前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已经引进试验的11个品种进行重新定位,以延长果园的销售期,丰富游客的采摘品尝的观光体验。
提供方便的交通和场地服务。例如平整的道路、适量停车位等;提供干净卫生的餐饮设施,使消费者玩得开心,吃得放心,才能促使其游而忘返、再次惠顾。提供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游乐、服务活动项目,如结合山景或水景建立摄影景观长廊,设立藤下纳凉休息品尝区等;同时还可以兴建保鲜库、小型葡萄酒厂、汁厂等,让消费者亲自动手制作、储藏,体验酿酒、制汁的乐趣;还可以设立从书籍到挂件,从葡萄到葡萄酒等各式各样伴手礼展售区,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收集与葡萄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艺术品如诗歌、字画、图片等,以提升葡萄文化韵味和知识气息,给消费者一种看不尽、学不完的精神享受。应注意的是这些服务和设施要分期开发,才能稳步、有序地发展。同时要注重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采用多样的营销手段,为观光园带来更多的消费群体。
转变思路将传统的葡萄种植生产方式转化为葡萄旅游观光休闲方式,为广东省的葡萄种植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为当地的农民增加经济收入,但是目前在广东推广葡萄观光休闲产业还处于试验示范推广阶段,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会面临许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因此希望得到各方的支持与帮助,才能够获得成功。
[1]晁无疾.更新观念拼搏奋斗实现葡萄强国梦[A].第十九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8):1.
[2]邓振权.葡萄引种栽培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杂志,1992,(2):28-30.
[3]邓振权.广东引种葡萄主要病害发生及危害调查[J].广中国果树,1993,(4):34-35.
[4]范丽华,谢鸿根.借鉴台湾经验发展福建省观光葡萄休闲产业的若干思考[J].福建农业科技,201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