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平主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经验

2014-04-02 04:59沈一平周郁鸿
黑龙江中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熟地骨髓瘤多发性

马 丽 沈一平 周郁鸿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310053)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起源于B 细胞系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以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异常浆细胞增多为主,并在骨髓内恶性增殖,引起骨质破坏和骨髓功能衰竭[1]。进展期的患者接受传统的化疗,中位生存期仅为6 个月,目前MM 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治愈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中医在治疗此病上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中药结合化疗,中药有持久的巩固作用,对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异常增高的患者采用化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可以增加化疗的敏感性,减少副反应。沈一平主任是浙江省血液科著名医师,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诊疗多发性骨髓瘤方面,运用中医辨证、个体化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沈一平主任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经验做一小结。

1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古籍中未有“骨髓瘤”一病名,但根据其发病的临床表现:骨痛、骨质破坏、贫血、肾功能不全等[3],可以把多发性骨髓瘤归属于中医的“骨痹”、“腰痛”、“肾浊”、“虚劳”等范畴。沈一平主任详细询问发病起因、情志变化及诊疗经过,指出七情内伤及外感六淫均可导致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然其发病的根本与患者自身的脏腑机能密切相关,病变脏腑以脾肾受累为主,该病以正虚为源,邪毒入侵为因。《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对此病发病机制的高度概括。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以肾虚为本,毒蕴血瘀为标,肾亏及瘀毒贯穿整个病程,疾病早期多以标实为主,后期可见虚实夹杂或虚象明显。邪毒耗损人体正气,化疗药多力猛攻,耗气伤阴,气阴两虚是许多患者后期的共同见证。

2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指导临床论治的准则,也是中医理论的精髓[4]。古云“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沈一平主任根据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通过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分以下三型论治:

2.1 瘀毒内结型

临床症见骨痛,刺痛难忍,夜间明显,面色晦暗,目圈发黑,伴或不伴发热,皮肤瘀斑瘀点,高粘滞血综合征等症状,舌紫暗无苔,脉紧涩。治则:祛瘀解毒。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川芎15g,香附12g,丹参12g,当归9g,熟地12g,牛膝12g,杜仲12g,前胡15g,大黄6g,甘草6g。释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正气受损,毒邪入侵体内,影响气血运行,出现血淤,瘀血阻滞,不通则痛,肾虚为本,不荣则痛。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可兼见血虚之象。方中川芎治疗全身上下诸痛之要药,配伍香附、当归、丹参行气活血补血药,气行则血行,瘀血自消,养血与活血同施,活血而无耗血之虑,熟地、杜仲、牛膝补肾填精益髓止痛,标本兼顾,前胡清热解毒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大黄祛毒逐瘀,甘草补益气血,调和诸药。若有血小板减少则慎用活血祛瘀药,酌情加用止血药。若热毒内盛,可合用清瘟败毒饮加减。

2.2 脾肾亏虚型

临床症见骨痛绵绵,面色晄白,食少纳呆、腹胀或腹泻,小便量少,下肢浮肿等症状,舌淡胖,苔白,脉濡缓。治则:健脾补肾。方药:健脾补肾汤加减。党参15g,黄芪15g,茯苓15g,白术12g,陈皮9g,姜半夏9g,山茱萸9g,熟地15g,紫河车15g,泽泻12g。释义:本病病变脏腑多与脾肾相关,肾精亏虚,不能充养骨髓,见骨痛绵绵、腰膝酸软。脾脏运化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出现面色晄白、食少纳呆、腹胀腹泻、浮肿等。方中党参、黄芪补益中焦之气,白术、陈皮入中焦燥湿健脾,姜半夏、山茱萸和胃止呕,熟地、紫河车补肾填精充髓,茯苓、泽泻二药共泻肾浊。此方意在培土制水,《素问》所谓:“肾主水,而制于脾土,故脾为肾之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是肾精化生之源,脾主运化功能正常,则肾气充足而精髓化生有源,骨骼强健,且脾胃为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有调节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

2.3 气阴两虚

临床症见腰膝酸软,头晕乏力,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心悸,纳呆,排便困难,舌淡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则:益气养阴。方药:生脉散加减。人参12g,麦冬12g,五味子12g,黄芪15g,山药20g,黄精15g,熟地15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鹿角胶5g,菟丝子9g,甘草9g。释义:疾病迁延不愈,又因化疗药物多燥热,耗气伤阴,久病及肾,肾阴不足,髓减骨弱,骨骼失养,故见腰膝酸痛。脑海、形体失充,则头晕乏力。脾阴不足,运化受累,则纳呆不思食。阴虚生热,则五心烦热。阴液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口燥咽干,下不能濡润大肠,致粪便干结,排便困难。心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动不安,而见心悸。气阴伤于内,出现气阴两虚舌脉之象。方中人参、麦冬、黄精益气养阴,五味子酸温生津,敛心气,安心神,黄芪、山药益气补中,防止寒凉药物伤及脾胃,熟地、女贞子、旱莲草补肾阴、充髓海,鹿角胶配伍菟丝子阳中求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此方气阴双补,气旺津充,阳生阴长。令气阴两复,诸症可平。

3 病案列举

首诊 周某,女,59 岁,主诉:反复腰背疼痛2年余。于2014年2月25日拟“腰背疼痛原因待查”收住入院。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示:HB75g/L;骨髓常规示:多发性骨髓瘤髓象,浆细胞占37.5%;血肌酐:80umol/L;血β-2 微量球蛋白:15890ug/L;免疫固定电泳示:κ 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轻链κ:54500mg/L;胸部CT 示:胸腰椎、肋骨、双侧肱骨上段、锁骨、肩胛骨、多发穿凿样改变。四诊摘要:神志清楚,精神可,面色萎黄,腰背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夜间加重,纳可,夜寐欠佳,小便量少,大便正常,舌暗红,舌底络脉紫暗,苔薄白,脉细涩。参考张之南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及分型[5],根据患者症状及检查结果,西医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κ 型Ⅲ期A)。中医诊断为痹症(瘀毒内结型)。治宜散瘀解毒益肾。拟方:川芎15g,当归9g,桃仁6g,红花6g,秦艽12g,地龙12g,羌活9g,前胡15g,半枝莲1g,半边莲12g,熟地12g,牛膝12g,夜交藤15g,甘草6g。7 剂,每日1 剂,水煎服,2 次/日。排除化疗禁忌症,予PD(硼替佐米1.75mg d1,d4,d8,d11+ 地塞米松30mg d1,d4,d8,d11)方案化疗。再诊:2014.3.12 患者化疗顺利,现诉腰背疼痛好转,出现腰膝酸软,神疲倦怠,乏力懒言,心悸,纳欲不馨,排便困难,舌淡少苔,脉细弱。中医诊断:痹症(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拟方:太子参20g,麦冬12g,五味子12g,枸杞9g,山药20g,当归9g,生熟地各12g,鹿角胶6g,菟丝子9g,白芍9g,柴胡6g,甘草6g。7 剂,水煎服,2 次/日。复诊:2014.3.20,复查血常规:HB100g/L;血β-2 微量球蛋白:288ug/l;尿轻链κ:23mg/L;骨髓常规:多发性骨髓瘤缓解象,浆细胞占5%。患者诉偶有腰酸,无疼痛,无四肢麻木,无头晕,纳眠可,二便无殊。疗效佳,前方去生地、白芍、柴胡,加丹参12g,7 剂,继续服用,门诊随访。

按:首诊患者正气尚强,用攻不可犹豫,杀得一分邪毒,即保得一分元气,攻癌即扶正。故予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止痛,秦艽、地龙、羌活宣痹通络止痛,前胡、半枝莲、半边莲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并联合化疗药物杀伤骨髓瘤细胞,配伍熟地、牛膝、夜交藤扶正,治疗以祛邪为主。再诊时患者化疗结束后,因化疗药力猛俊攻,祛邪同时,难免耗气伤阴,出现气阴耗损症状。予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乃生脉散之意,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生地配合白芍、枸杞、当归滋阴和阳,交通心肾,当归、丹皮疏肝逐瘀,黄芪、山药补气健脾,以鼓动脾胃之气,熟地、菟丝子补肾益精,少佐柴胡、白芍,以疏肝气,防木郁生火。患者复诊,病情缓解,去生地、白芍、柴胡性凉药物,加一味丹参防止瘀毒内结,延长化疗间期。

4 结语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治疗上仍无特异性有效的药物,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者效果显著[6]。正气亏虚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邪毒内侵是疾病不愈的根源。沈一平主任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过程中掌握病机,标本兼治,攻补兼施,注重整体观念,综合考虑瘤细胞与患者全身情况,灵活运用毒瘀齐攻、脾肾同治、气阴双补的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可有效地改善症状,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Kyle RA,RajkumarSV.Multiple myeloma.N EnglJ Med[J].2004,28;351(18):1860-1873.

[2] 郝牧,邱录贵.第54 届美国血液学年会研究热点报道—多发性骨髓瘤耐药[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04):374-376.

[3] 王吉耀,廖二元,黄从新,等.内科学[M].第2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25-831.

[4] 邓铁涛.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J].中医药通报,2005,4(01):1-4.

[5]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32-235.

[6] 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临床治疗[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猜你喜欢
熟地骨髓瘤多发性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人参-黄芪与熟地-山茱萸影响肾上腺皮质瘤细胞皮质酮生成的比较研究
《辨证录》熟地用药特点分析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基于导数差异光谱及PCA分析当归-熟地药对的近红外光谱指纹图谱
补肾益精话熟地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