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之旅

2014-04-01 05:28顾小粉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黄鹤楼孟浩然诗文

顾小粉

打开百度网,输入“文包诗”三个字,出现如下文字描述: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而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即“文”是由“诗”演化而来的。这类课文,有的是全诗照引,诗文共融;有的是凸现名句,写出场景,文章中包含诗句,故名“文包诗”。在这类课文中,文章(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同现,是融古今之美于一体的佳作。

细细揣摩,用心备课,我大胆尝试,在区级公开课上执教了第九册的《黄鹤楼送别》一课。课上我以鼓励学生大胆发现为主线,以诗文对照为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感染体会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领会到作者写作的别具匠心。

课后,我与学生谈话,有部分学生意犹未尽,说这节课就像一次发现之旅,学得很有意思。我就将些次公开课进行整理、总结,以“发现之旅”为题记录下来。

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现

(一)课间热身,精心设计

我以蔡琴演唱席慕容的诗歌《渡口》歌曲做背景,引导学生背诵大家熟悉的送别诗。在忧伤的旋律声中,学生的心已沉浸在离别的气氛中。当上课铃声响起,师生问好后,学生安静地坐下,用明亮的眼睛期待着教师说话时,教师言:“离别是一首歌,是一首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5课,一起读题‘黄鹤楼送别。”至此,一千三百年前的送别在现今课堂上演绎开始。歌曲的选择,歌词的安排以及教师语言的设计,都为即将上演的离别剧情渲染上恰到好处的色彩。

(二)认读词语,一举多得

第一课时预习反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更是补差的好时机。《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四字词语很多,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训练——“你能读好它们吗?”课件PPT上出现三排四字词语:

繁花似锦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誉满天下 脍炙人口 令人敬仰

依依惜别 按捺不住 永世不绝

我先安排一位后进生朗读,即时反馈正音,表扬他的点滴进步,再把话题一转:“聪明的孩子们,请说说你的发现,老师为什么要求他横排朗读呢?”学生沉默片刻,发现第一行是写景的词语,中间一行是用来赞颂孟浩然的,最后一行是表现朋友间情感的,学生为自己的发现而欢喜。这时我再次引导:“怎样读好这些词语呢?可以想象画面,投入自身的情感来朗读。”学生朗读词语的速度明显放慢,眼神变得有了深度,词语在他们眼里变得有了温度,有了色彩,更有了情感。

(三)题目设计,环环相扣

在朗读完四字词语后,我趁热打铁,请学生先用文中的四字词语填空。习题设计如下:

暮春三月,长江边( ),( ),李白在黄鹤楼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他们满怀( )之情,李白称赞孟浩然的诗篇( ),孟浩然说他们的友谊就像长江波涛一样( ),李白( )激动的心情,随即吟诵了( )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说说你的发现!”我依然用热情的话语在鼓励学生。“哦!”学生明白了其实这段话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真棒!老师要提出高难度的问题了,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内容吗?”

在学生的发言中,我指出自己的发现:根据课文题目扩展,就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适时进行学法的渗透,这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要求。

(四)联系旧知,步步攀登

小学生都喜欢探险,喜欢自主发现,所以我在课堂伊始就告诉学生这节课是一次发现之旅,我引用了本册中第四课孙友田的诗句“用明亮的眼睛……”学生一起喊道:“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我微笑着说:“还有新的发现呢!我们要去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我们要去发现自己原来是这样的出色!”学生情绪高涨,“文包诗”的学习就此拉开了序幕。

二、诗文对照,更多精彩发现

“文包诗”此类文章的教学,不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它要借文学诗,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习得某种方法,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美。

(一)诗文对照,找准对应

朗读利于培养语感,默读利于思考。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整体感知。接下来就是重中之重,对古诗的理解,对文中人物情感的把握。所以,这时候我选择了让学生“默读”。

“默读全文,找出文中与诗句对应的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来,再把相应的诗句写在它旁边。”学生默读并思考,我边巡视边进行适当点拨。

在集体交流讨论中,师生达成共识。我相机出示这样的PPT: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时教师可以加大火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诗文对照,练习朗读。让男女生合作朗读诗和文,比赛哪一方读出依依惜别之情。学生自己是演员又是评委,评论得像模像样。待热闹的集体朗读声停歇,请学生推荐一位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再次朗读。

(二)两次“比较”,感悟情感

保护学生的发现欲,让他们保持蓬勃的发现劲头,保证鲜活的良性刺激才是教师所要努力做到的。

诗文对照朗读后,我再次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第一和第四自然段进行第二次的“比较”发现。在点拨中,孩子发现了作者都是在进行景物描写。“想一下,作者这时候写景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根据先前的资料搜集预习,明白李白和孟浩然是忘年交,在一起游山玩水好多日。眼前依旧是春日美景,可朋友却要分别,以后只能是一个人孤单地度过。即使花再美、柳再青,也难抵挡对朋友汹涌的思念之情。才进入高年级的小学生悟出了作者是想借景来抒发诗人离别时的难分难舍之情。教师这时再补充古人“折柳赠别”的习俗,学生更是浸透在离别的情感氛围中。

(三)因材施教,激发“斗志”

学生普遍有逆反心理,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也可以轻轻地“按”着学生身上的这块“反骨”,因材施教,激发其“斗志”。

如文中有这么一句:

李白依然站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教师煽风点火,让学生读读这句话,问学生这句话中是不是有一个词用错了。“是呀,凝视是集中注意力地看,盯着一点看,怎能和‘远方搭配呢?”有学生这么提出疑问,他已乖乖地“钻入”我设下的“套”中了。我心中窃喜,再次“煽风”:长江历来是交通要道,来往船只可谓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怎么可以做到凝视一点呢?学生这时恍然大悟,原来李白这时候“凝视”的是朋友所坐的那只帆船,万千船只,他只牵挂、只追随,那唯独的一只,就是孟浩然乘坐的白帆,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的情深意重,悟出作者此时运用“凝视”不是错误,而是别有匠心。

(四)细细发现,懂得更多

仍是上面一句:“李白依然站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我带领学生精心评析,细细发现,哪怕是一个标点——省略号。我引导:“看着这个省略号,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一浪接着一浪,更感受到李白对孟浩然无尽的牵挂和殷殷的祝福。朋友啊,你要多保重啊!朋友啊……”

“诗仙李白有没有像我们这么絮絮叨叨呢?”学生被逗乐了。“李白心中的情感和我们是相同的,是激动的,他挥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再读文章的第一第四自然段,我引导:“这两段文笔相当优美,老师一一数字数,用了一百个字,可李白只用了多少个字?”“每行七个,四行,总共二十八个字。”“是啊,现代文是如此优美,古诗又是那么精美。我们更是佩服李白的功力,‘诗仙这一称号名副其实。再次朗读古诗,最喜欢哪个字眼?”学生再次品味古诗,带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进行赏析。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文质兼美,现代文与古诗文熠熠生辉,相得益彰。在课堂中,教师若以“诗文对照”这一丝线,带领学生进行开启发现之旅,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课堂上会有更大的惊喜等待着那些用心钻研教材,潜心培育孩子的为师者。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黄鹤楼孟浩然诗文
春晓
舟中晓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上赏名联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难忘黄鹤楼
春晓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曹操诗文中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