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卓环
摘 要:数学运算能力的形成要经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并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数学运算能力;培养;途径
数学运算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但要使学生对数学运算易于理解并熟练掌握却不容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数学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公式都是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公式和法则,教学时要注重这些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提炼、理解;其次,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理解后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通过对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的总结复习,沟通联系,寻求共性,使学生能综合运用这些基础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要对学生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如提高心算、速算的能力,熟记一些重要的数据,掌握重要的恒等变型的基本公式及法则等。
(一)速算的技能和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性地穿插一些速算的方法。如:
(1)利用运算律作速算。
(2)利用乘法公式作速算。992=(100-1)2,
23×17=(20+3)(20-3)。
(3)有关5、25、125作乘或(除)数时的乘(除)运算能用凑整法。如:a×5=■×10,a÷5=■,a×25=■×100,a÷25=■,a×125=■×1000,a÷125=■。
(4)能用恒等变换公式(a+b)2进行末位数字为5的两位数的平方。如652=6×(6+1)×100+25=4225。
(二)通过练习掌握一些数据
1.自然数1-30的平方数。
2.自然数2、3、5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3.等腰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为30°、6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
4.正三角形的高、面积、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与边长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合理化运算的技巧
合理化运算的技巧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合理化运算是一种简捷的运算,它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还可以避免繁琐的计算,减少出现错误的可能。它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敏捷而深刻,使解题灵活而简捷,并富有创新精神。教师要经常在讲解例题时选用合理简捷的解法,也可进行一题多解,将简捷的方法与繁杂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比,促使学生体会到合理化运算的优点,激发他们寻求合理解题的愿望。运算的合理化技巧是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变化的。所以,教师要经常注意加强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开阔学生的思路,还要教会学生正确对待难与易,会化难为易,做题时争取而且善于力求简捷。
例1.当a=■时,求■a3-a2-2a+1的值。
分析:一般的,学生都知道先把a的分母有理化得,a=■+1代入求值。但运算麻烦,若注意到a表示式的特点,即a-1=■。并将所求式改写成(a-1)的表示式而后用■代之,那么运算就可以简便。
例2.已知xl、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m)x+1=0的两个根,试求(1+mx1+x12)(1+mx2+x22)的值。
分析:如果将所求式直接展开,利用韦达定理去解运算较繁。但如果联系根的定义可得:1+mx1+x12=2x1,1+mx2+x22=2x2。因此(1+mx1+x12)(1+mx2+x22)=4x1x2,再利用韦达定理求解较简单。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是提高运算能力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要经常教导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规范书写,仔细检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辅导学生认真作业。如此长期循循善诱,就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解题的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的形成要经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过程,所以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杨韬亮.中学数学教学法通论.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
[2]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广东省紫金县尔崧中学)
编辑 薄跃华
摘 要:数学运算能力的形成要经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并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数学运算能力;培养;途径
数学运算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但要使学生对数学运算易于理解并熟练掌握却不容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数学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公式都是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公式和法则,教学时要注重这些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提炼、理解;其次,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理解后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通过对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的总结复习,沟通联系,寻求共性,使学生能综合运用这些基础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要对学生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如提高心算、速算的能力,熟记一些重要的数据,掌握重要的恒等变型的基本公式及法则等。
(一)速算的技能和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性地穿插一些速算的方法。如:
(1)利用运算律作速算。
(2)利用乘法公式作速算。992=(100-1)2,
23×17=(20+3)(20-3)。
(3)有关5、25、125作乘或(除)数时的乘(除)运算能用凑整法。如:a×5=■×10,a÷5=■,a×25=■×100,a÷25=■,a×125=■×1000,a÷125=■。
(4)能用恒等变换公式(a+b)2进行末位数字为5的两位数的平方。如652=6×(6+1)×100+25=4225。
(二)通过练习掌握一些数据
1.自然数1-30的平方数。
2.自然数2、3、5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3.等腰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为30°、6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
4.正三角形的高、面积、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与边长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合理化运算的技巧
合理化运算的技巧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合理化运算是一种简捷的运算,它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还可以避免繁琐的计算,减少出现错误的可能。它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敏捷而深刻,使解题灵活而简捷,并富有创新精神。教师要经常在讲解例题时选用合理简捷的解法,也可进行一题多解,将简捷的方法与繁杂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比,促使学生体会到合理化运算的优点,激发他们寻求合理解题的愿望。运算的合理化技巧是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变化的。所以,教师要经常注意加强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开阔学生的思路,还要教会学生正确对待难与易,会化难为易,做题时争取而且善于力求简捷。
例1.当a=■时,求■a3-a2-2a+1的值。
分析:一般的,学生都知道先把a的分母有理化得,a=■+1代入求值。但运算麻烦,若注意到a表示式的特点,即a-1=■。并将所求式改写成(a-1)的表示式而后用■代之,那么运算就可以简便。
例2.已知xl、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m)x+1=0的两个根,试求(1+mx1+x12)(1+mx2+x22)的值。
分析:如果将所求式直接展开,利用韦达定理去解运算较繁。但如果联系根的定义可得:1+mx1+x12=2x1,1+mx2+x22=2x2。因此(1+mx1+x12)(1+mx2+x22)=4x1x2,再利用韦达定理求解较简单。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是提高运算能力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要经常教导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规范书写,仔细检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辅导学生认真作业。如此长期循循善诱,就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解题的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的形成要经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过程,所以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杨韬亮.中学数学教学法通论.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
[2]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广东省紫金县尔崧中学)
编辑 薄跃华
摘 要:数学运算能力的形成要经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并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数学运算能力;培养;途径
数学运算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但要使学生对数学运算易于理解并熟练掌握却不容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数学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公式都是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公式和法则,教学时要注重这些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提炼、理解;其次,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理解后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通过对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的总结复习,沟通联系,寻求共性,使学生能综合运用这些基础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要对学生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如提高心算、速算的能力,熟记一些重要的数据,掌握重要的恒等变型的基本公式及法则等。
(一)速算的技能和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性地穿插一些速算的方法。如:
(1)利用运算律作速算。
(2)利用乘法公式作速算。992=(100-1)2,
23×17=(20+3)(20-3)。
(3)有关5、25、125作乘或(除)数时的乘(除)运算能用凑整法。如:a×5=■×10,a÷5=■,a×25=■×100,a÷25=■,a×125=■×1000,a÷125=■。
(4)能用恒等变换公式(a+b)2进行末位数字为5的两位数的平方。如652=6×(6+1)×100+25=4225。
(二)通过练习掌握一些数据
1.自然数1-30的平方数。
2.自然数2、3、5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3.等腰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为30°、6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
4.正三角形的高、面积、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与边长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合理化运算的技巧
合理化运算的技巧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合理化运算是一种简捷的运算,它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还可以避免繁琐的计算,减少出现错误的可能。它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敏捷而深刻,使解题灵活而简捷,并富有创新精神。教师要经常在讲解例题时选用合理简捷的解法,也可进行一题多解,将简捷的方法与繁杂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比,促使学生体会到合理化运算的优点,激发他们寻求合理解题的愿望。运算的合理化技巧是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变化的。所以,教师要经常注意加强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开阔学生的思路,还要教会学生正确对待难与易,会化难为易,做题时争取而且善于力求简捷。
例1.当a=■时,求■a3-a2-2a+1的值。
分析:一般的,学生都知道先把a的分母有理化得,a=■+1代入求值。但运算麻烦,若注意到a表示式的特点,即a-1=■。并将所求式改写成(a-1)的表示式而后用■代之,那么运算就可以简便。
例2.已知xl、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m)x+1=0的两个根,试求(1+mx1+x12)(1+mx2+x22)的值。
分析:如果将所求式直接展开,利用韦达定理去解运算较繁。但如果联系根的定义可得:1+mx1+x12=2x1,1+mx2+x22=2x2。因此(1+mx1+x12)(1+mx2+x22)=4x1x2,再利用韦达定理求解较简单。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是提高运算能力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要经常教导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规范书写,仔细检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辅导学生认真作业。如此长期循循善诱,就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解题的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的形成要经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过程,所以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杨韬亮.中学数学教学法通论.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
[2]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广东省紫金县尔崧中学)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