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达
摘 要:小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维意识的观点,并借助启发式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求异思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拓展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独特的思考能力及灵活多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小学生数学学习要求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分析,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平等、互助及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开启学生的思维护。实践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赞扬就会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活跃的思维。这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要创设情境发挥自身的才能,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建立自己的思维意识。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这时学生会积极思维、大胆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
二、善用启发式教学法,开启学生的思维
借感性知识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小学数学教学要学到概念、定理等知识,这些知识间的逻辑性与抽象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将这些感性知识具体化,从而实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对数学的探究能力增强,从而产生了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角”时,可以用一根线做演示,对折一根线,将其中一条线固定,对另一条线进行旋转,可以师生共同演示,这时学生也一块儿动手操作,再一起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到规律:一条射线以它的端点为中心点进行旋转,能够得到大小不同的许多角。
这样的课堂,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思维中,学生在动手操作、眼睛观察、动口讲述、动脑思维的过程中,学会了观察问题、总结问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学会通过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广阔的数学天地中,能够自主学习,做到乐思、善思、会思,让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小学教学典型课示例:小学数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许华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6).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武胜驿镇中心小学)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