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俊
(景德镇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新形势下,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个体是组织组成的最小单位,组织目标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组织成员的个人努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一个重要因子,在于保证党内每一位成员,即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也就必然要求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青年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我党的未来。高等学校是新党员发展的重要基地,大学生党员是党的新生力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从选拔“苗子”开始,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和教育管理,发挥好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是体现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一环,对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大学生党员除了在政治、思想等方面要符合《党章》规定之外,作为有着较高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水平的群体,大学生党员还应该在思辨能力、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和转换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要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时代的一些新技术、新技能、新手段高效率地为社会服务。
随着高校学生入党热情的日益高涨,大学生要求入党的人数不断增加。虽然大学生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有的高校党组织对发展学生党员把关不严,发展党员质量需要提高;一些高校对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不够系统规范,教育形式和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不少高校对学生党员管理服务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流动党员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个别学生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少数党员政治素养不高、组织纪律不强”①等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党员的作用发挥,影响了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必须切实加以解决。笔者在2013年11月曾经对江西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学院的党务工作者、大学生党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普通学生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对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学生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等问题的消积评价仍然占有不可忽视的比例: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普通大学生有44.1%,大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有25%,高校党务工作者有19.4%对“大学生入党动机”持消积评价。他们或认为大学入党“属‘跟风’行为”,或认为大学生入党“有一定的功利目的”;普通大学生有39.6%,大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有14.9%,高校党务工作者有13.4%对“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持消积评价。他们或认为“他们和普通人没区别”,或认为“他们其实并不优秀”。
只有10.9%的党务工作者、23.3%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认为学生党支部开展的活动“与专业学习有关”;只有22.4%的高校党务工作者认为大学生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在全部被调查对象中,有45.5%的人认为学生党支部展开的活动是“政治理论学习”;还有16.5%的普通大学生,13.3%的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认为学生党支部“基本不开展活动”。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党组织发挥作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与组织的活动形式、教育方式有一定关联。虽然调查数据显示出大学生党组织建设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以上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党组织工作中确实存在各种需要切实加强和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如何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如何通过党组织的培养使大学生党员成长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合格人才,已成为各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
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原则,结合调查中反映的目前大学生党员和党组织中存在的诸如组织活动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效果不佳、与大学生学业思想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按把好教育关、入口关、实践关、监督关、退出关的要求,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党组织在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和教育管理工作中可考虑以下几种模式:
1、教育模式——“结对诊断”式教育模式。大学生党组织如何有效地对其成员实施教育,又如何发挥其青年成员较多、与其他普通大学生思想沟通容易的特点,更好地对普通学生群众开展教育活动,关键在于教育的针对性。只有把准教育对象的思想脉搏开展工作,才能收到教育实效。
关于大学生党组织的内部教育,我们可以通过“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式的教育帮助,先找准思想上的“症结”,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得到不断的净化,最终朝着理想的方向成长。
我说,你误会了,不是我送你,而是这条内裤本来就是你的。楼下的老陈叫我转交给你,老陈说这是他在院子里捡到的。
关于大学生党组织如何对普通群众学生实施教育,结合江西师大政法学院以及景德镇学院青马学社的学生自我教育实践,笔者认为可以组织在理论学习上有一定基础的大学生党员以志愿者的形式在全校开展传播、宣传活动。比如,以寝室、班级、系别或社团为单位,让大学生党员或大学生党员团队对其他普通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引导。
2、管理模式——“明确身份”式管理模式。就是对进入组织发展程序的学生和已经加入党组织的学生的身份进行标注,让他们“配证”学习、“配证”生活。这种做法的作用,其一是提醒身份。让“配证”学生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时时处处以先锋模范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其二是将党的形象具体化。让党的形象具体到每个配有“标签”的学生身上,让普通群众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一面面流动的“党旗”,从而更坚决地维护党的领导。
根据学生不同培养考察阶段,分别创建党员寝室和入党积极分子寝室。同时,考察对象配戴胸牌,亮明身份,做出承诺,接受群众的监督。
这种管理模式既是对入党积极分子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考察,同时也是在塑造大学生党组织及其成员的先进性形象。以景德镇学院体育系“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携手共创文明寝室”活动为例,如图示:
图为景德镇学院体育系自行设计的考察对象“身份证”
3、服务模式——“对接”式服务模式。就是依托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让大学生党员将所学技术、技能以实习、实践、与社区结对子等方式,找准社会的需求点,结合大学生党员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设计实践服务项目,让大学生党员在实习专业技能特长的过程中,实现入党思想意识和政治素养的提升。以景德镇学院经管系党总支依托社区共建平台推动大学生入党实践教育为例:党总支结合该系学生党员的专业和个人兴趣特长,在社区开展以下服务:一是结合教育类学生党员专业特长,以社区小学为帮扶点对贫困儿童实施学习辅导;二是结合学生党员个人兴趣爱好,以社区活动室为帮扶点与社区老人开展书法、绘画、象棋、音乐等文体活动;三是结合该系心理学学生社团专业特长,以参加高考家庭为帮扶对象,开展考前心理咨询活动;四是结合该系法律专业学生党员专业特长,以协助法律调解员工作为推手,开展社区法制宣传和邻里、家庭矛盾调解工作。
当然这种服务还可以是专业性相对弱一些的,普遍能适用的公益性实践服务。如江西师大政法学院低年级学生党员开展的义务交警、义务接送孩子上放学等。
这些服务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党员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同时也可以扩大大学生党组织的活动覆盖面,优化组织设置,发挥组织优势,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4、评价模式——“立体”式评价模式。就是由学生党员本人、其所在的班级同学、辅导员、专业任课教师、学生社团或系级学生会、党支部等,从各自的视角对学生党员进行量化测评,并将这些测评以不同权重比例进行统计,最终形成该学生党员的年度考核评价成绩。其中,学生党员本人的测评标准为其本人年初制定的并经组织审阅通过的个人全面考核项目,班级同学、辅导员、专业任课教师、学生社团或系级学生会所考核的项目为该党员的品行操守(生活方面)、专业学习(专业知识)、能力锻炼(工作能力)等分类考核项目;测评权重比例可视本年度组织培养重点或其个人申请重点进行调整和倾斜;年度考评成绩必须与本人的成长、发展建立起联系,以保证考评的意义。
这种评价模式既可减少学生入党前后判若两人的现象,又可以借助更广泛的群众基础督促学生党员有计划、有目的地成长、成材,同时,还能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起党员和党组织的先进形象。
以上四种模式有的是基于实际的总结提炼,有的是新形势要求下对高校党务工作的设想,有的是借鉴于调研情况和相似相关工作的模式。当然,随着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升,对大学生党员培养考察和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究,还会有更多更贴近实际,更有效的途径,这是时代赋予每一位党务思政工作者的使命,也正是笔者的抛砖之愿。
注 释:
①引自:《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22号),2013年7月.
②毛鹏飞.江西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探索型项目:入党积极分子志愿服务制度,2012年11月.
[1]《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中央[2010]15 号),2010-8-13.
[2]《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22号),2013.
[3]黄勇.依托高校社区共建平台推动高校大学生入党实践教育的探索[J].中国外,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