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英
(信阳市中心医院 MRI室,河南信阳464000)
MRI作为一种先进的检查方法,虽然费用较高,但由于诊断精确度高,可以获得患者身体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像,同时现有实验结果证明它对身体没有损害,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由于它的崭新性和专业性,患者对其了解甚少,对做MRI检查产生恐惧心理,认为自己一定得了重病或不治之症,才会做如此高级的检查,加上检查前的安全要求,容易让患者心理消极。MRI检查患者增强扫描时,要向静脉血管快速注射造影剂,需患者家属签订同意书,更易使患者心理压力增加,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烦躁、心慌、胸闷、濒死感,以上情况均可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延长扫描时间,增加患者并发症及过敏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心搏骤停。因此,护理人员检查前与患者良好的沟通,积极做好心理护理,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是减少患者恐惧症与并发症的关键。通过对该科MRI检查患者心理护理的总结分析,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信阳市中心医院自2013年3月~4月,行MRI检查患者870例。其中男510例,女360例。老年患者442例(70岁左右),中年患者320例(43岁左右);儿童及青少年108例(10岁左右)。采用飞利浦3.0T磁共振进行常规扫描738例和增强扫描132例。
心理护理
1.1 临床表现 患者对MRI检查的恐惧主要表现为:受检者不愿单独进入扫描室,要求家属或医护人员陪同;虽然有陪护,但受检者仍不由自主的抖动、心慌、出汗、有窒息感,需注射镇静剂方可完成检查。增强扫描时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呕吐、低血压、心动过速、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休克、心搏骤停等。
1.2 产生因素 疾病因素:患者身体不适加上心理障碍,觉得生活对自己不公平而消极、烦躁。设备因素:患者对MRI检查了解太少,MRI扫描仪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仓,受检者的身体紧靠磁场内,检查时间比较长(10-30 min),狭小的空间容易让患者产生“幽闭症”。静磁场的生物效应,使受检者出现眩晕、恶心、头痛和“磁光晕”现象。MRI检查过程中会产生65-95dB的噪声,可引起患者烦躁。[1]受检者在做增强扫描时需静脉注射造影剂-钆。特殊体质的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或减轻特殊恐惧,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提高患者适应能力;对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减少其负面情绪。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接诊MRI检查患者时,护士要面带微笑、亲切自然、这样可以鼓舞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要成为患者精神上的朋友,就必须拥有一颗对人的命运深切同情和关怀的心,比起高级的医疗设备,患者更需要高尚的情感。护理工作不仅是用双手操作治疗患者,同时也是用人格力量去影响患者。“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是广泛流传的护理经验和方法之一,在“七分护理”中,心理护理起主要作用。如果不注意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出言不逊,态度冷淡对患者无耐心,必然影响患者情绪,加重病情,亦败坏医务人员的声誉。[2]
3.2 提高患者认知度 向受检者介绍MRI检查设备的先进性及安全性。MRI具有独特的显像能力,其组织分辨率明显高于X线和CT,它能更好地显示常规X线和CT所不能显示的神经、血管、软组织、肌腱、韧带、半月板等,对脊髓信号的变化尤为敏感,故对疾病的定性、分期及显示病变范围优于其他影像检查方法[3]。更主要的是MRI对人体无放射性危害,它的三维立体成像,能对人体任意剖面进行直接成像,无骨密质对图像所造成的伪影,所以MRI是一种可靠和安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3.3 消除恐惧心理 为了克服受检前患者的恐惧心理,首先要给患者有力的心理支持,沟通是关键,护士应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恰当的语言方式给予支持、安慰。如受检者是儿童,要对其多鼓励,利用儿童注意力易被转移及喜欢表扬的特点,让父母陪同孩子或医护人员在一旁给他讲热爱生活的小故事及勇敢的小榜样,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4]。对老年患者,要以尊敬的态度与之交谈,回答询问要慢,解释耐心,消除患者顾虑。同时,向患者介绍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告诉患者检查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医护人员的密切关注下完成的,给患者以积极的暗示,缓解紧张,消除杂念,使其处于安静状态,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度。护士以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使患者感到被重视、受尊重,提高对医护人员的信赖,主动配合检查。在增强扫描前,须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清楚增强扫描的必要性和造影剂的安全性,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家族史。注射造影剂前向患者解释程序及将产生何种程度的疼痛,嘱患者放松,很好地配合检查。注射造影剂后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要头脑冷静,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秒必争,有条不紊,沉着果断地予以处理,不能机械地等医生来再按医嘱给药,这样重度过敏者就失去了抢救时机而造成患者死亡[5]。
3.4 提高患者适应能力 人患病后,平时的生活内容和角色意识被打乱。在社会上正常人要承担不同的角色,生病使人从生理到心理都减弱了这种能力,容易出现角色冲突,也会改变患者的个性、态度、动机等,使患者心情不佳、情绪不稳、被动依赖、过于敏感、焦虑恐惧、孤独自怜、对周围环境异常敏感[6]。护士必须运用人道主义的博爱和情感,去关切和了解患者,使患者得到安慰和消除疑虑,重新寻回价值观,同时还要学会传达感情,如检查前主动协助患者去除身上带有金属的衣服,摘掉首饰,取下活动假牙,并妥善保管。检查时给患者戴上耳塞,消除噪音,并为其盖好毛毯,以防受凉。让患者感受到被关爱,增强自信心,促进康复。[7]
4.1 心理护理干预后接受MRI检查的患者心理状态 870例患者,其中无法配合扫描的11例,注射镇静剂后完成扫描的9例。增强扫描132例,无过敏反应发生。恐惧发生率仅为1.3%,配合度为98.7%,过敏反应率为0。患者情绪稳定,心情轻松,安全顺利完成整个检查,摆脱心理障碍的困境,对生活充满信心,同时对MRI检查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可。
4.2 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评定:心理护理干预前绝大多数患者对MRI检查有恐惧;心理干预后只有极少数特异体质的患者无法配合检查,增强扫描时造影剂无过敏反应出现。
护理心理学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在于把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护理实践中,护理工作关注的不仅是病,更重要的是人,是生命本身。护理人员不仅具备操作技能,更要懂得护理心理知识,真正有尊重患者,珍惜生命的人道主义意识,在治疗过程中,不仅治身,还要治心[8]。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不是被动的处置与被处置的关系,而是把健康的主动权交给患者,唤醒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检查,战胜疾病的生命意识。培养患者自我心理调节,提高应激能力,对潜在的、远期的心理问题做出预防,使其保持身心健康。本案将行为疗法[9],认知理论和Orem自护理论[9]应用于心理护理实践,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更好地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护士必须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应用,不断拓展护理工作范畴,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
[1]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3-175.
[2]孔令智,赵树理.护理心理理论与实践[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1997:140-145.
[3]江 浩.骨与关节MRI[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周伟清,吕访贤.磁共振检查心理障碍84例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95-96.
[5]邓淑云.MRI增强扫描患者检查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36):3 389-3 389.
[6]白 莉.磁共振检查应用对比剂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疗,2012,31(13):151-153.
[7]王海兰.磁共振检查失败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措施[J].当代护士,2013,01(下旬):127-128.
[8]杨朝湘.三阶段心理护理在MRI扫描检查中的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8(5):334-335.
[9]李雯华,王宇中.医学心理学[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