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探索》主编 张 磊
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展现学术成果、传播学术思想、增强学术积累、推进学术创新、促进学术成果转化以及培养学术新人等诸多重要功能。今天仅就培养新人谈点个人看法。
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学术需要传承。培养学术新人绝不仅仅是教授、大学、教育的责任,学术期刊同样责无旁贷。二是期刊需要发展。近些年,一些期刊把目光盯向名家大家,期望借助名人效应较快地、较容易地、较有效地产生和扩大影响,即使排除“僧多粥少”以及许多名家不堪重负、稿债难偿或可能发生的“急就章”等因素,单从作者队伍建设和发展方面看就不可持续。三是新人需要舞台。年轻人思维敏捷,敢于突破,不乏锐气,不乏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新人,扶持新人,帮助有才华、有潜力的作者脱颖而出,乃刊物天职。
创刊于思想解放时期的《学习与探索》从诞生伊始就秉承“依靠中青年,扶持后来者”的理念,在努力争取学界名宿的同时,将办刊资源主动向学术新人倾斜。本刊也因之被中宣部理论局的领导同志誉为“中青年理论家的摇篮”,这也作为本刊的优良传统和一大特色始终予以践行。
第一,选稿件——沙里淘金。独具慧眼的前提是要有明确的编辑思想,知道自己要什么;同时还要摘掉“有色眼镜”——英雄不问出处。90年代中期,我们主办方王泽龙先生的一篇来稿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他还是荆州师院的一名青年教师,也不是博士。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好运:之前我责编的稿件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都是名家。
第二,交朋友——真心实意。一位自贡的青年教师,当时应该正在读研。在专业刊发表16篇文章后,用他的话说,大胆地给“探索”这本办得非常好的综合刊投稿,结果一发命中!之后这位作者,一路“破格”“担纲”、读博、获奖,成名成家了。《学习与探索》对中青年作者的培养一时传为佳话,引来更多学者的关注、尊敬和持续支持。
第三,找选题——按图索“骥”。十八大之后,我刊关注到建设海洋强国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经人介绍我们找到了中国海洋大学一位年轻的副教授白佳玉。她很早就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主持青年课题;针对北极问题已发表多篇论文;作为专家组重要成员,她为“雪龙号”科考船首次穿越俄罗斯北方海航道做论证、写报告,直接向外交部和国家海洋局极地办领导汇报工作;参加国际会议并做主题发言,受到复旦等高校邀请,加盟了北极研究团队。我们决定向她约稿。这两年刊发她两篇文章,反响很好,不仅为其成果转化并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有益建议奠定了基础,还进一步提升了小白老师的国际影响力。
在培养学术后来者方面,我们还做了一些事。自1986年起,即在封二刊登中青年作者的学术简历,目前已推介500 余位;1996年出版博士专号,为24位获得学位以及正在攻读博士的学子提供平台;近几年在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择优约稿、选稿,同等质量优先;哲学栏目专门组织了三期七○后学人稿件,其中包括一组青年女学者专题。我们一直坚持的是,在每年十几组专题讨论或笔谈中,一定有年轻学者的用心之作。
第一,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培养新人问题上,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谨慎对待有较大潜质的新人及其佳作,不仅为名人也要为新人“做好嫁衣”。同时还要克服畏难情绪,不怕费时费力;摒弃急功近利想法,不追求名人效应;更要掌握公平尺度,期刊不是慈善机构,只能以质取稿。
第二,把好内容质量关。新人作品有可能略显稚嫩,或片面偏激;或积累不足,难免粗糙。这时就特别需要编辑的辛勤、期刊的宽容。首要一条是帮助其把好政治关,坚持原则性,不破“高压线”。二要帮其把好学术关,在严格三审的同时,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必要时在编辑阶段也可适当请高手助力,好在有国家社科基金的支持;再有可以和作者本人深入探讨切磋,从第一读者视角找出问题。三要把好语言文字等其他各种关口。
第三,尽其可能提供版面。首先在策划专题、组织稿件时,要为年轻人预留一定比例,约请老中青相结合的作者共同参与学术研讨,并将这种形式的专题讨论或笔谈置于期刊的主打栏目或显要位置。其次是不定期专门安排青年板块,每年挑选一两个学科,最好以专题或笔谈形式;当然也可不囿于此限,成熟一组,发表一组。三是打破版面限定,在各个学科间统筹协调学界名宿和言轻后学的稿件,如果名家的稿件为应景之作,不妨将版面贡献于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