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
(中国人民大学 佛 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北京100872)
东北地区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发展区域,尤其是北方的全真道,早在金元之际在华北地区创教不久,就传播到了东北地区,利州 (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康泰真,就是当时一位非常著名的全真道士,弟子多达数千人,元太宗甚至赐号 “全真体道至德真人”。明清时期全真道在东北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学者们只是关注到东北全真道派中的龙门派①,而实际上,东北地区的全真道也有华山派。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全真华山派的道士看作是完全出家的清居道,大连市旅顺口的长春庵最新发现的碑刻文献及其附近老爷庙的重建则改变了这种认识。通过田野考察和历史文献的对照分析,我们发现,由清初传入东北的全真华山派,早已形成了在家道的法脉传承,并一直流传至今。
全真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既保留了它早期出家修道的传统,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并传承久远的全真在家道传统。明清以来的全真在家道人,并非都是散居在民间、以做经忏为生的火居道,有些则是有着固定道场的在家道,较为知名的陕西榆林佳县白云观、甘肃平凉崆峒山和陕西宝鸡蟠龙山,均属于有固定道场的全真在家道。本文所谈的东北全真华山派在家道,较以上几种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是国内外道教史学者们一直忽视的一支重要的全真在家道派。它在清朝康熙年间山东文登地区就初步形成,后来随着 “闯关东”的大潮又流播到大连地区,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今不绝,近来甚至有复兴之势,对于当今和今后全真道教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颇值得道教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闯关东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山东等地民众迁徙山海关外的辽宁和东北其他地区的大型移民浪潮。清顺治十年 (1653)朝廷为开发辽南颁布 《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 “定例招至百人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和免纳赋税等一系列移民优惠政策,鲁、苏、皖、闽等地贫民和灾民纷纷应招到了辽南,而临近的山东登州府更是其中的主力,况且早先辽东的不少旧居民寄居登州海岛,此时也纷纷迁回故土。毫无疑问,大连和东北各地的道教也多半是随着这一波一波的闯关东移民潮而从山东等地区传来。在大连地区,全真道最早从山东传来,可能始于清代康熙年间全真华山派道士丛和林和他所带领的几位道徒从山东的文登来到旅顺口弘道。
有学者说:“清代前期辽东地区设县的顺序与移民进入的方向有关,即移民由东到西,由北到南。虽然山东移民从胶东渡海比绕道山海关要便捷得多,但是政府指令由山海关官员造册报送,分地安置,迫使出关移民不得不从山海关出。相对而言,胶东海路则无人问津了。”②但是,我们如果考察一下康熙雍正时期山东全真道华山派向旅顺口区的传播,就不难发现这个观点站不住脚,因为当时包括文登华山派道士丛和林及其徒众和同行在内的不少山东人就是从胶东经过海路而来到关外的。
据2011年5月30日在旅顺口区长春庵村发现的 《始建长春庵恩师丛道墓志》记载,康熙四十年 (1701),山东蒙山白云岩华山道派的清居道士丛和林 (丛道),率领徒侄王德元、丛德鞠、张德贵和王德修等,从山东文登渡海来到旅顺口的三涧铺,初期托足于当地的一家真武庙,后来接收了附近的一处佛教的观音草庵,继而建泰山老母殿,逐渐发展为长春庵。该墓志说:“吾丛和林乃文登县人氏,幼入玄门,及长即立必创修,由是有余,于康熙四十年乙酉来至三涧铺,托足真武庙,只身白手,第务庄农,于万卜居,于此肇始,锡嘉名曰长春庵。”由于他率众弟子 “廉处事名,待人无慢,静养庵中,毫无俗虑”,颇得信众及当地民众的尊敬和爱戴③。立碑时间为雍正二年 (1724)的四月,且题名 “始建长春庵”,也就是说,丛和林 (道)于康熙四十年 (1701)渡海来此,在真武庙呆了二十多年后,才到附近的三涧铺 (堡)接收破败的观音草庵,并建设长春庵。从碑文来看,将佛教的观音草庵改建为道教的长春庵,最具标志性的就是他创建太 (泰)山老母殿。但是,直到四年后,泰山老母殿才正式建成,这就是雍正六年 (1728) 《长春庵新建泰山殿碑记》的缘起④。
从以上两碑文来看,雍正二年 (1724)四月,不是丛和林 (道)接收观音草庵的时间,而应是其羽化的时间,且此时丛和林 (道)已经开始建设泰山老母殿,只是未及完成就羽化了。所以《始建长春庵恩师丛道墓志》说: “虽圣事未完,而率其功德兼隆,可谓无愧于玄门者矣”。这也说明丛和林 (道)在此之前已接收了观音草庵,但时间并不长,如果他早已来了,泰山老母殿肯定就建成了。而 “徒侄”张德贵等之所以撰写并立此墓志铭,一方面是对恩师仙逝的纪念,另一方面也是最直接地确立和宣扬恩师创始长春庵的历史贡献,以昭示后人。
《长春庵新建泰山殿碑记》的碑文记载:“黄冠羽士丛和林者,航海而来,居于此地,相度形势,近接云山之缥缈,远朝渤海之汪洋,不禁慨然曰,似此藏风聚气,安可无圣宫乎?”于是带领张德贵、丛德鞠等,“鸠工庇材,创建圣母大殿,俾万年香火于斯肇焉。”这不仅说明丛和林、张德贵、丛德鞠等人不是绕道山海关后由北而南,而是直接从胶东航海到达旅顺口 (金州)的,也充分说明丛和林等从胶东航海而来,并不是像当时的绝大多数闯关东的山东流民一样只是为了生存,或是躲避战乱或灾荒,而主要是为了将山东的全真华山派道脉传播于关外大地,况且当时从山东而来的许多移民本身就是道教信徒,不乏丛和林的在家弟子。
之所以说丛和林于康熙末年率众弟子冒险从山东航海来到旅顺口,主要是为了弘传全真华山派道教文化,原因就在于丛和林和他所带来的众弟子,大都是华山派出家修行的清居道士,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很低,所以 《始建长春庵恩师丛道墓志》说丛和林在托足真武庙之时,“只身白手,第务庄农”,即使是接收观音草庵之后和建设泰山老母殿的过程中,他仍然 “静养庵中,毫无俗虑”,率众弟子 “治常厨地,一月常厨牛十,只道今,不得分”,过着自食其力的简朴生活。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率众徒从胶东渡海来东北弘道的丛和林,到底传承自哪个道派?
华山派传承的宗谱是:至一无上道,崇教演全真,冲和德正本,仁义礼智信,嘉祥宗泰宇,万里复元亨……丛和林如果是华山派的和字辈,其师当是冲字辈。谁是其师?收藏于大连瓦房店龙华宫的 《全真华山派宗谱》,是华山派第十六代玄裔宗贤子赵仁来于光绪初年从山东蒙山白云岩带归东北的。写在四页黄裱纸上的这个 《全真华山派宗谱》,除了抄有华山派百字诀,还明确记载了历代祖师传承的谱系:第一代,栖云子盘山至谨王真人;第二代,明真子志元一可论真人;第三代,守志无欲李真人 (至元间与论真人弟郭至空自汴徙东平);第四代,承恩上达史真人;第五代,道生周真人;第六代,崇无张真人;第七代,教化李真人;第八代,清真子演浩张真人 (居蒙山白云岩);第九代,全仝乔炼师;第十代,真法刘炼师;第十一代,冲和王炼师 (俗名瑾,文登人氏);第十二代,和臣周炼师;第十三代,集阳子德志,何炼师 (济南人氏);第十四代,和光子正嵩吕炼师;第十五代,玄清子本裕朱炼师 (字清心,郯城人)。赵仁来就是师承朱本裕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和字辈的师父是王冲和,他传承于张演浩在山东蒙山白云岩所弘扬的华山派,张演浩是白云岩华山派的第一代开山祖师,王冲和是白云岩的第四代祖师。那么丛和林的师父是否就是王冲和呢?目前我们虽然没有找到直接证据说明王冲和就是丛和林的师父,但是,要说明丛和林师承于王冲和这一点并不太难。
首先,王冲和是文登人氏,俗名王瑾,现存于王瑾直系家族后人的大连旅顺口区王家村的王嘉恩、王嘉庆兄弟处的 《王氏宗谱》及其家族传说,王冲和到白云岩出家学道后,其出家前的儿子王潒留在家乡照顾母亲张氏,成家生子后,又从其父王冲和学道,道名王和潒。王和潒从蒙山回到文登弘道,同时照顾母亲张氏。王冲和后来也回来文登弘道。而丛和林正是文登人氏⑤,他完全有可能师从王冲和学道。
按照全真道的传统,如王重阳 《重阳立教十五论》中所说,一旦入道,都是要求抛妻弃子而出家修行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全真道士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神仙和祖师们的宗教仪式和行为来获得自身的合法性的。有些人甚至为此作出了备受诋毁的举动。例如,已婚的丈夫残酷地抛弃自己的妻儿。大多数全真道士都是在十几、二十几岁就出家入道,而且很多都是在逃婚的情况下入道的。不过,其中也有些人并非像史传作家所讲的那样能够自觉遵守儒家的纲纪伦常。他们在成为家长之后,竟然抛弃自己的妻儿,加入全真教,而这种行为却被看作是虔心投入修行事业的表征。其中最有代表性当属王嚞。他在遇到神仙以后就抛弃了自己的家业。更为显著的是马钰。当王嚞遇到他,并以诗文的形式明确要求他抛弃夫妻生活以后,马钰就与自己的妻子孙不二断绝了来往。”⑥而事实上,王瑾出家进入华山派全真道,虽然与妻子和儿子别离了,但是,他并不同于早期的全真道祖师们完全舍弃妻儿而不管,而是自觉地照顾到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要求,甚至充分利用儒家伦理所重视的血脉传承关系,促使唯一的儿子也能够跟从他加入华山派全真道,并使其王家的子孙后代都能够像儒家传宗接代那样地传承华山派的道脉。在维护儒家血脉传承伦理和全真教华山派道脉传承之间寻求一种两全齐美的办法,造就了王冲和后人将华山派出家清修改变成在家弘道的新形式。
其次,从大连丛氏宗亲会所编修的 《丛氏谱志·大连卷》序及相关内容来看,丛氏是文登的旺族,有 “天下丛氏宗文登,大连丛氏胶东来”之说。与此相对的,是王氏也是文登的旺族,据文登的王氏家谱介绍,仅文登一地,就有二百多个村庄的王姓,因此文登有 “无王不成庄”的说法。这也就是说,同是文登的丛和林师从王冲和学道是完全有可能的。况且,从 《王氏宗谱》得知,王冲和出家前已有一子,名王潒,道名王和潒。王和潒有四个儿子,长子王得桂,娶丛氏。这也就是说,文登王氏与丛氏家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第三,现存于蒙山白云岩的光绪二十四年《白云岩创修宗派谱序》碑刻,为华山派正宗第十六代嗣裔、北京白云观第二十代方丈、清末著名道人高仁峒所撰,详细记载了自张演浩开山至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白云岩道人辈分和人数计410人,前后共历十五代为:演、全、真、冲、和、德、正、本、仁、义、礼、智、信、嘉、祥。“冲”字辈有马硕、陈□、程□、王和、□斗、□河、李□、杨伟、唐合等9人, “和”字辈有潘云、吕演、郝桂、王在、周臣、彭祥、李亮、张常、王德、陈旺等10人。显然,“冲”字辈有王和,即王冲和,而 “和”字辈没有丛林 (丛和林)。这说明丛和林并不是到白云岩出家学道,而只可能在文登出家学道。而当时王冲和是在白云岩出家学道的 “冲”字辈代表人物,回到家乡文登弘道自然是当地颇为著名的清居道士。丛和林在文登师从王冲和出家学道,是很自然的事情。
第四,根据笔者走访仍居住在旅顺口大王家村的王瑾后人王嘉庆说,他们家族一直流传说,他们之所以能从文登渡海来旅顺口,就是丛和林受师父之托带来的。我们虽然不能确定 《始建长春庵恩师丛道墓志》中所出现的王德元和王德修就是王瑾家族的后人,但这至少能说明丛和林与文登的王氏家族有着密切的关系。丛和林师从王冲和是完全可能的。
《始建长春庵恩师丛道墓志》显示,当时追随丛和林到观音草庵建设长春庵的,主要是王德元、丛德鞠、张德贵和王德修等四人,而且这四人自称是丛和林的 “徒侄”。徒侄一词,无非有四种理解:一是指同门师兄弟的徒弟,二是指同门师兄弟俗家兄弟的儿子,三是指自己师父的子女或师父兄弟的儿子,四是指自己俗家的兄弟的儿子。那么这四人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长春庵新建泰山殿碑记》中张德贵、丛德鞠自称 “其徒”,即是丛和林的徒弟,他们两位显然不是丛和林同门师兄弟的儿子。但是,后三种关系的可能性都存在。丛德鞠与丛和林同族,完全有可能是丛和林同族甚至是同俗家的侄子。而张德贵如何可能是丛和林的 “徒侄”呢?据上面提到的 《王氏家谱》记载,王瑾出家修道前的太太是张氏。这也就是说,如果丛和林师从于王冲和,而俗家师母张氏家族的后人 (孙辈)跟着丛和林学道是完全有可能的。况且,远离家乡文登,结伙从胶东航海闯关东,他们之间绝非一般的师徒关系。更何况大连王氏家族一直流传着丛和林带领师侄来老铁山(旅顺口)的传说,恰成一个佐证。
据 《王氏家谱》,跟随丛和林闯关东的王冲和的俗家孙子辈有四人,即王得 (通德,下同)桂、王得梅、王得林和王得彬。四兄弟除了得彬英年早逝,得桂娶丛氏,得梅娶邹氏,得林也成家,不是出家道士。而 《始建长春庵恩师丛道墓志》中出现的王德元、王德修,都是跟随丛和林出家修道的清居道士。但,即便如此,王德元和王德修也完全可能是王冲和世俗家族中有较密切关系的后人。这也就是说,跟随丛和林闯关东而来到旅顺口的王氏徒侄,至少有以上六人。从这里我们也不难想见,丛和林与文登王氏家族之间的特殊关系了。
丛和林接收观音草庵并改建成长春庵,就是想开辟一处出家道人 “静养庵中,毫无俗虑”的清居道场。作为远离家乡的山东人和出家道士,泰山信仰自然是他们最重视的。《长春庵新建泰山殿碑记》曰:“尝观五岳之雄,泰岳其一焉,圣母之宫殿,亘古于斯者也。不谓关以东金州邑之西南,有长春庵者也,虽僻处海隅,而山实秀美,洵为一方之巨观也。”况且,丛和林的师父王冲和出家学道的蒙山白云岩,除了明代前期所修建的万寿宫、承天宫、九龙宫,万历年间在承天宫西北约二里许还修建了泰山行宫,内祀泰山女神碧霞元君。因此,在关外留居之地兴建泰山行宫,不仅能够满足其思乡之情,也能够适应传承蒙山白云岩华山派道教传统的需要。
从 《始建长春庵恩师丛道墓志》来看,追随丛和林渡海来到关外出家学道的早期弟子,主要是张德贵、丛德鞠、王德元和王德修四人。该志正文中只出现了张德贵一人之名,谓 “信徒张德贵,徒恩同父子,岂能不勒碑刻铭,以昭示当今奕世哉”。这说明张德贵是四人中的大师兄。四年后的 《长春庵新建泰山殿碑记》明确署上:“住持道人张德贵、丛德鞠”,说明张德贵和丛德鞠是继丛和林之后长春庵的第二代主持道人,而王德元、王德修二人,或仍在长春庵中,或已离开长春庵。
据新近出版的 《土城子村志》介绍,丛和林将长春庵传给了张德贵和丛德鞠,而张德贵和丛德鞠又传给了刘正文和孙正安。“清雍正初年,张姓先祖张世贤由山东荣成县迁至三涧堡洪家村定居,自其子张有祯始,又迁至长春庵。张有祯对道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刘正文、孙正安之后,他便成了长春庵的掌门人,道名张本玉 (本字辈),并将 ‘清居道’改为 ‘火居道’。”⑦刘、孙二氏事迹,现无可考。但他们同为继承张德贵和丛德鞠的清居道士,似无可疑。张世贤于雍正初年迁来三涧堡,较丛和林来此地晚了二十余年。据同志另一处记载 “张氏先祖张有祯因是投奔其在庙里悟道的舅舅而来的”,可知在早期的丛和林及其四个徒弟当中,只有丛氏二人和王氏二人有可能是张有祯的舅舅,而王氏二人在丛和林羽化之后不久,或仍在庵中清修,或已离开长春庵。王氏即使仍在长春庵中,其地位并不显要。而按照常理,王氏二人若是张有祯的舅舅,就很难在张德贵和丛德鞠传给刘正文、孙正安之后,接手长春庵掌门人之职。况且长春庵自丛和林创始之后,就确立为清居道场,前三代都是出家的清居道士,如何会让一个在家的学道之人接手长春庵之事?同时,也没有材料显示张有祯与张德贵有什么亲戚关系,也就是说,张有祯来到长春庵,完全可能是因与丛氏二人的特殊关系所致。从上述王氏、丛氏和张氏三大家族的关系来看,作为丛氏外甥的张有祯,在长春庵学道过程中能够充分获得大家的认可和信任,是在情理之中的。
《土城子村志》还记录了长春庵末代张氏道人的口述:“自丛道 (和林)开始,历经三代道人之后,张有祯便成了长春庵的掌门人,道名张本玉,并将清居道改为火居道 (有家室、子女),靠庙产、外出念经、庙会香火和信士们的捐赠维持生活。”⑧当然,张本玉在执掌长春庵之前的学道修道过程中,未必已经有了家室,但自他主持长春庵之后将长春庵变成火居道场这一事实来看,至少他在长春庵修道过程中并不像其他清居道士那样 “静养庵中,毫无俗虑”。这一特征不可能不反映在他的日常言行当中。而他能够取得长春庵上下的信任并最终成为长春庵的掌门人,不能不归因于他与长春庵两代丛氏之间所具有的特殊的家族关系。
张本玉接掌长春庵之后,将清居道场改为火居道场,并将长春庵的道脉一直传承了下来。自丛和林将长春庵传给张德贵和丛德鞠,再经张德贵和丛德鞠而传给刘正文和孙正安,长春庵一直维系着华山派清修的传统,道场主要靠庙产、庙会香火和信徒捐赠来维护日常生活,基本上不到社会上去做经忏活动。到了张本玉接掌长春庵之后,由于要维系在家亲属的生活需要,外出念经和应付社会上各种生老病死之需要的法事活动就成为道场的主要工作,他们 “以十人左右为一帮,过着与常人一样的生活,赶上初一、十五或法事、庙会的日子,他们便穿上道袍,上庙里念经,张罗朝拜、香客等一应事务。有钱人家死了人,有请道士念经的,他们便穿上道袍,结帮去超度亡灵,称为 ‘出和’。水师营四月十八庙会,他们每每被奉为上宾,穿上红色的道袍,奏乐念经。平日里便轮班为庙里开门、关门,负责防火、防盗,做一些洒扫门庭、栽花种草等杂事,庙里无事,使回家种地。”⑨
据长春庵唯一健在的末代张道人所说,张姓火居道后来发展为河南岸帮和河北岸帮两个主要帮派,共同主持和维护道场,他们家属于河北岸帮。到了20世纪初叶,河南岸帮的道士为了独占庙产、庙地,想把河北岸帮逐出长春庵,他们告到官府,赢得了官司,却输了道德,遭到社会的唾弃,不久便家道破落,长春庵又重新由河北岸帮道士主持。新中国成立之后, “长春庵断了香火,庙宇做了集体的仓库,道士帮也散了摊子,个别人成了阴阳先生,多数人变成了地道的农民或外出谋生。”⑩所幸的是,长春庵经过数十年的风雨之后,其残存的泰山老母殿等在1985年被大连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旅顺口区文管部门还筹资进行了维修保护。2013年王智广、王嘉庆等大连地区的华山派传人重新接掌长春庵,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修缮、保护和重建的工作,承载着胶东人民闯关东和山东华山派道教弘传关外三百年历史传统的长春庵,历尽沧桑,终于迎来了新的春天。
与丛和林同时从山东登州来旅顺口的,还有王冲和俗家时的孙子即王和潒之子王得桂、王得梅和王得林三兄弟。在已有的丛和林碑文资料中,看不到此三兄弟的信息。但是,现住在旅顺口铁山镇的王冲和十一世孙王嘉恩、王嘉庆兄弟都说他们家族一直流传得桂、得梅和得林三兄弟是受先祖王冲和与王和潒之托而来到旅顺口的。到山东沂蒙山华山派祖庭白云岩出家修道的辽南复县人赵云来,于光绪初年回到辽南元台 (今普兰店市元台镇)弘道,带回来一个信息,即白云岩第四代祖师王冲和的后人曾随丛和林来到了离元台不远的旅顺口。这一信息经赵云来的徒子王义精、徒孙张礼矩和徒曾孙王智广等一直流传至今。
不过,也有另一种在旅顺口铁山镇王家村三兄弟后人中流传的说法:康熙年间,山东连年旱灾、虫灾,民不聊生,许多人背井离乡到关东求生。鲁北王各庄有三兄弟和一对兄妹渡过渤海湾来到旅顺口,等他们走到老铁山文家屯时已经很饿了,就到附近的邹姓人家想讨点吃的。邹家原以为他们是来骚扰的土匪,得知是从山东来谋生路的,就帮他们做了饭吃,还劝他们留下,因为再往北不仅寒冷,土匪也很多。三兄弟就留了下来,而那对兄妹继续往北,最后到了辽宁昌图。留在老铁山的三兄弟在邹家人的帮助下,各占一处开荒种地,并保护邹家不受土匪侵扰。他们秋后获得丰收,并得到邹家的赞许,邹家便将一女儿嫁给了老二王得梅成了家。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到了乾隆初期,三兄弟各自都富裕起来了,儿孙满堂,他们便想念起父母和祖父母来,便决定回山东老家,将父母和祖父母的骨灰全部背了过来,重新安葬。这是王家村人王贤卫根据“文革”前经常看到的一部祖传家书 《中医和本》所记载内容的回忆。原书在 “文革”中被当作四旧给烧毁了。
上面所提到的王嘉恩家族的传说和赵云来师徒的传说都是突出王氏三兄弟是随丛和林等一起来旅顺口的说法,主要强调的是王氏家族从山东到旅顺的迁移与华山派王冲和、丛和林师徒之间的关系。不管是丛和林带领王冲和的三个俗家孙辈渡海来旅顺,还是丛和林所创建的长春庵后来由王冲和出家前的妻子张氏后人所继承,都反映出王氏三兄弟与山东沂蒙山白云岩华山派第四代祖师王冲和之间的重要联系。
王家村人的传说,更像是王氏闯关东的先人留给后人的一个艰苦创业的励志故事。事实上,据上述王贤卫的回忆材料,王家村祖传的家书《中医和本》,并没有正式印刷并在王氏家族中流通,而只是家族宗长保存的内部手抄本,而且也不是早期来旅顺的王氏三兄弟及其子女所编撰,“估计”是这三兄弟的第三代 “仁”字辈的 “某位根据上几辈的传说而成书”。更为重要的是,王家村的王氏三兄弟后人在 “义”字辈之后不再依照华山派的范字传承,而是另开起 “仁义守中德、立贤延庆长”的范字传承。王贤卫就是属于这一范字传承的 “贤”字辈。而真正一直传承王氏三兄弟父祖辈的华山派范字传承的王嘉恩、王嘉庆兄弟一系,并不住在王家村,而是王家村附近的南牙村,王氏家族历代看护的老爷庙也就在南牙村。况且,2013年已经七十二岁的王嘉恩及其胞弟五十六岁的王嘉庆从未听说过或见过王氏祖传家书 《中和医本》,而他们的父亲王信有和负责看管王氏家族老爷庙的道士伯父王信政先后于1988年和1989年过世,生前也从来没有向他们提起过这本祖传家书。这说明这本祖传家书只是在脱离了全真道华山派的王氏后人中保存和流传。而编撰王氏家族家书 《中和医本》的 “仁”字辈虽然还承继着先祖华山派的范字,但是,他的第六代后人王贤卫的回忆材料,也只是这部祖传家书在三十年前给自己留下的点滴印象,只是故事的大致情节容易被唤醒而已。
当然,以上的三种传说虽然都不是直接的历史记载,但既然是传说,有些出入就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这几种传说关于丛和林和三兄弟到达旅顺口的时间却是惊人的一致,即都在康熙四十年(1701)左右。这显然不是偶然的巧合。
上文提到跟随丛和林到长春庵的有两位王姓道人,即王德元和王德修。他们与王家三兄弟是王姓同辈。王家三兄弟的范字之所以是 “得”而不是 “德”,正如旅顺口区 《王家村志》的编纂者王惠莲所说,王兄弟毕竟不是跟随丛和林出家修道的清居道士,他们的后人到了 “义”字辈之后,没有看护道观的都将原来自王冲和以来所依的华山派范字:“冲和德正本、仁义礼智信、嘉祥宗泰宇”等,改为 “冲和得正本、仁义守中德、立贤延庆长”等,即为避免与 “守中德”的 “德”字相冲突,就将 “冲和德正本”的 “德”改为“得”。这也就是说,当初来到老铁山的王氏三兄弟的范字,是他们的后人,即他们的第四代为前代人所改的,并在后来续修的家谱中统一改成“得”,而实际上他们的真实范字是 “德”。这反映出三兄弟当初渡海闯关东,还是继承他们祖父及父辈以来的华山派道脉的。而实际上,1949年前铁山辖区的真武庙、老爷庙,都是由王姓族人担任看庙人的,王得 (德)梅的第七世孙王信政,就是老爷庙的看庙人。2013年积极兴复长春庵的王嘉庆,正是王德梅的第八世孙。王嘉庆和他的兄长王嘉恩于2011年在旅顺口铁山镇柏岚子村的山上择地重建了 “文革”期间被毁掉的老爷庙。
2013年在柏岚子村重建的老爷庙有碑记云:“大连市旅顺口区铁山镇南牙户嘴村有关帝老爷庙,始建于明代中期,建制雄伟,威灵东北,护佑一方。王氏家族,祖籍山东,先人华山派道士,祭守老爷庙至今已历十一代。近代以来,庙宇倾颓,一度只存断瓦残垣,然王氏守护供养之心不曾稍有退转,王氏后人王嘉恩续庙上香火三十余载,守护神位,其弟王嘉庆仰关帝之忠义,慕武圣之仁德,感家族之千古一念,遂集所创永嘉实业之宏大善财,发心宏愿复建老爷庙。大连旅顺口区有周王庙,建于明代中期,供奉真武大帝主神,护佑万民,此庙同为王氏家族历代护守供奉,不想近代庙宇倾颓,供奉凋零,神为所憾。今感王氏十一代传人王嘉恩、王嘉庆,发心宏愿,复建老爷庙。建庙初期,出以瑞感祥兆,敏而有悟,慎终追远,把祖先供奉的老爷庙、周王庙合而为一,恭请真武大帝入老爷庙主殿,至诚供奉,使其完璧。”碑记中的文字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即从王得 (德)梅至王嘉恩、王嘉庆这一支一直是在看护老爷庙。也就是说,这一支历代都是在家的华山派道士。从王嘉庆收藏的 《王氏家谱》来看,王得 (德)梅之子是王正培,正培之子是本在,本在有四子,即仁福、仁星、仁高、仁照,仁福有二子,即义斌、义魁,义斌有三子,即运礼、财礼、学礼。运礼有子智远,学礼有子智来、智财、智瑞和智绪,智远有子信政和信有,智来有子信富、信忠和信昇,智财有子信义,智瑞有子信儒、信实等,信有有子嘉恩、嘉庆、嘉宝,信昇有子嘉麟。这也就是说正是王得 (德)梅的这一支,并没有在 “义”字辈之后改变原有的华山派范字,而是将华山派范字作为家族辈分的范字传承至今。
据王嘉庆说,他们家族看护老爷庙的,一般都是长房,长房因故不能看庙,就由二房看庙。长房的下辈如果无人看庙,或因故不能看庙,就由二房下辈的长房看庙,以此类推。王得 (德)梅这支看老爷庙的,都在老爷庙附近筑屋而居,以便就近照看庙堂神像和开展法事活动。到了他的大伯王信政,赶上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老爷庙在 “文革”中被毁,王信政在临终时将王嘉庆叫到床前,希望王嘉庆今后有机会能够恢复祖传的老爷庙。这便是王嘉庆在近三十年企业成功之后重修老爷庙和长春庵的主要原因。
真武庙原是丛和林来旅顺口时的落脚和弘道之处,二十年后他迁往几公里外的长春庵。从长春庵和真武庙、老爷庙的地理位置来看,三者之间虽然相隔不过几公里,但真武庙和老爷庙是在一个四周无山的平坦地带,周边聚居着农耕王氏三兄弟的后人 (王家村人)和其他各族;而长春庵三面环山,一面临溪河,虽与真武庙同在三涧铺 (堡),却是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绝的 “藏风聚气”之地。这里既没有远离真武庙和广大道教信众,从而 “廉处事名,待人无慢”,又能 “静养庵中,毫无俗虑”而潜心修道。长春庵的前身是出家尼众清修道场观音草庵,丛和林垂暮之年在观音草庵尼众圆寂之后无人接手之时,带领几位追随自己的出家弟子从真武庙来到长春庵,显然是他早已想要找到的一处清修和终老之地。果不出其所愿,他来到观音草庵修建长春庵后不久就仙逝了,并安葬在长春庵附近的山坡上。历史也验证了丛和林当年的选择:他的师父师兄弟们的墓地和真武庙、老爷庙等在 “文革”中都没有逃脱毁灭之灾,而长春庵和他及追随他的丛德鞠、张德贵的墓地和墓碑等,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同时也就保存了丛和林和王氏三兄弟们从山东渡海来东北弘传华山派道教文化的历史。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全真道的认识,习惯于将全真道士统统看作是完全的出家人,而将有家庭的所有道教信徒称之为火居道或正一道。事实上,正一道只是以江南三山 (龙虎山、茅山和阁皂山)符箓派为代表的在家道,其中无道场的在家正一派道士,才被称为火居道。而将全真道的在家弟子 (包括住持道场的在家道士)统称为火居道,既混淆了与正一道的区别,也忽视了全真道教团在历史上的多样性。从长春庵的碑刻文献和旅顺口老爷庙历代看庙人王氏家族的口传历史来看,源自山东沂蒙山的全真华山派,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形成了一支在家道传统,随着 “闯关东”的大潮传播到辽南的旅顺口地区,并一直延续到今天。传承于山东蒙山白云岩的华山派随着清代闯关东大潮从山东而流播于辽南旅顺口地区,最终形成在当地社会中有相当影响的华山在家道,并传承至今,从而为东北全真华山派的道教历史传承和发展增添了一种毋庸忽视的新特点。
王氏家族一系从出家清居道士转变成在家火居道士,主要是王冲和在俗时的独子王潒在齐鲁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之下为了照顾父亲到蒙山白云岩出家所留下的母亲张氏并延续张家的香火和道脉所造成的,后来为闯关东的王冲和的三个孙辈所继承,并在旅顺口的老爷庙中一直传承了下来。而传承王冲和华山派出家道传统的丛和林到了旅顺口后一直坚持出家道清居生活方式,并将这一华山派出家道清居传统延续到长春庵的第三代。只是到了第四代张本玉那里,长春庵才由清居道改为在家道。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但也不能不与邻近的同一华山派渊源的王氏家族的在家道传承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况且,华山派祖庭沂蒙山白云岩的第四代祖师是丛和林的师父王冲和,而历代住持老爷庙的王氏家族都是王冲和的嫡传后人。在传统中国社会 “无后为大”的儒家文化影响之下,在世俗人、甚至当地道教信众的心目中,王氏家族传承的华山派在家道生活方式或许才是真正的华山派正统。更何况,华山派作为全真教的一系,王重阳创立全真教时就是以儒家的 《孝经》作为与 《道德经》和 《般若心经》并列的全真道士的三大必修经典的。
清代康雍时期从山东文登传入辽南旅顺口的全真道华山派同属于山东蒙山华山派祖庭白云岩一系,并在传入辽南旅顺口之前就已经在王冲和俗家独子王和潒那里形成了在家火居道,因此当出家清居道丛和林等与在家火居道王氏三兄弟相携闯关东到旅顺口的初期,华山派的出家清居道和在家火居道是同时并存的和相互影响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种的社会需要,最终使得在旅顺口地区华山派两个主要道场即老爷庙和长春庵,都成为在家火居道场,并一直延续至今。无论是形成于清代初期山东文登并传播到辽南的全真华山派在家道,还是华山派出家清居道流播到旅顺口之后逐渐转变成在家火居道,都不是华山派初期传道的本来面貌,而是全真华山派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及家族延续的现实需要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道脉传承方式。华山派的这一演变虽然充满着偶然的个别因素,但也反映出一种历史的必然,即当超出华山派出家清居道正统的在家火居道一旦形成并历久弥新之后,这本身就反映出华山派的在家火居道传统具有了其不可否认的历史合理性和社会合法性。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出家清居道与在家火居道并存的局面可能使全真华山派更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注释
①尹志华:《清初全真道初探》,见赵卫东主编《全真道研究》第一辑,济南:齐鲁书社,2011年。
②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第六卷(清民国时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78页。
③王德元、丛德鞠、张德贵、王德修:《始建长春庵恩师丛道墓志》,雍正二年四月,见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土城子村志》编纂委员会编:《土城子村志》,大连:大连出版社2012年,第293页。
④王有异:《长春庵新建泰山殿碑记》,雍正六年四月。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土城子村志》编纂委员会编:《土城子村志》,第291页。
⑤雍正六年(1728)撰写《长春庵新建泰山殿碑记》的王有异,时任“防御□□、佐领加一级沈□□□、哈□□□加三级□”,就是登州文登县人,见该碑记。此时丛和林已逝四年。王世俊《长春庵》一文,记录了仍健在的长春庵张姓末代道人的采访,明确提到“山东文登人丛和林”,见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土城子村志》编纂委员会编:《土城子村志》,第285页。
⑥高万桑、康豹:《全真教研究的新视域:宗教认同的形成》,张广保编、宗学立译:《多重视野下的西方全真教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3年,第29-30页。
⑦⑧⑨⑩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土城子村志》编纂委员会编《土城子村志》,第342页,第285页,第2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