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4-04-01 12:32
关键词:孔子汉语学院

吴 坚

(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510631)

孔子学院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质量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汉语教师不足成为制约各孔子学院办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孔子学院中的汉语教师队伍主要由中国国内外派,他们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即科班出身的师范类专业汉语教师或称为“正规军”和专业背景复杂的进行专业转换的“游击队”或志愿者。由于受到招生规模的限制,专业汉语教师数量有限,而且培养的周期较长,因而还需要大批“游击队”进行补充。目前,国家汉办每年派出去的汉语教师,为世界上1 000 多所孔子学院(课堂)带去了原汁原味的汉语教学,他们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外派的汉语教师也有短板,那就是对当地情况缺乏了解。虽然他们在出国之前进行了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培训,但文化、思维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性不是通过短期的培训就能够解决的。另外,根据目前的规定,外派教师的任期一般为1—3年不等,临时性、流动性很大等因素制约着孔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与中国外派的汉语教师相比较,海外本土汉语教师更加了解当地的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可避免外派汉语教师“水土不服”现象的出现,并能够更好、更快地打开工作局面,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因此,加快孔子学院的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迫在眉睫。

一、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的现状

目前,孔子学院的建设已经被纳入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针对孔子学院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紧缺的现实,很多国家围绕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做着自己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数量不断增加

据国家汉办数据,中国国内61 所高校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走“非营利”的普及汉语之路,负责提供标准的现代汉语教学资料,帮助培训当地汉语教师。有些孔子学院还承办海外汉语教师的资格认证和汉语水平考试等。截至2010年底,培训了80 个国家的海外本土汉语教师近10 万人次。①《全球学习汉语人数增长迅猛,师资问题需内外兼修》,人民网,2013-04-08,http://edu.qq.com/a/2013-04-08/000017.htm。但整体上看,目前本土教师的培养数量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例如泰国有12 所孔子学院和11 家孔子课堂。泰国汉语教学蓬勃发展,学习汉语人数达到80 万。今年,中国国家汉办向泰国选派了创纪录的1 682 名汉语教师志愿者,但仍不能满足泰国政府的需求。①《曼松德孔子学院成为曼谷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基地》,新华网,2013-07-15,http://www. chinanews. com/hwjy/2013-07-15/5040470.shtml。

(二)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内容不断丰富

随着孔子学院的发展,对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的内容也更加全面与丰富。在课程模块设置方面,孔子学院精心为学员们安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关课程,其中包括《快乐汉语》《跟我学汉语》《长城汉语》等教材的推介和使用,及如何制作汉语教学课件体验、撰写教案、优秀汉语教学课件展示等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探讨。在多维课程的设置方面,目前孔子学院教师培养内容基本兼顾了情意、知识和技能三大领域。培养内容涉及语言学、教育学、管理学、中华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等诸多领域。在实践性培养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上,把案例分析、课堂演练、现场考察、实践活动等都作为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的一个环节嵌入到培养目标当中。

(三)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

一是对孔子学院的本土教师进行培训。近年来,对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越来越多地倾向于赴华参加培训,这样既可以让他们亲自体验中国文化,又能提高其汉语水平。其中北京语言大学教师进修学院是教育部正式批准的中国第一个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机构。自1987年至今,已举办过200 多个各种类型的汉语教师培训班和研修班,有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 万多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和进修。目前,北京语言大学还在泰国、韩国、新加坡等汉语学习者人数众多的国家开办了分校,对于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培训已经成为该学院的常规工作内容。除了让本土教师来华参加培训外,还有派专家赴海外培训、进行远程教育培训等形式。

二是建立外国本土汉语教师合作培养项目。该项目是通过中外大学联合培养的方式,为国外汉语教学机构培养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的对象是国外大学中文专业的三、四年级的学生,在中国培养的周期一般为1—2年,培养的内容包括汉语本体知识、汉语教学法、中外语言对比等。培养的目标是能够熟悉地运用汉语交流,掌握一定的汉语教学方法,能胜任本国汉语教学工作。目前开展该项目的国家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具体的项目有菲律宾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项目(2 +2)、泰国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项目、印度尼西亚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项目(2 +2)、印度尼西亚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项目(3 +1)和越南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项目(2 +2)。②国家汉办:《外国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项目》,国家汉办网,2010- 06- 09,http://www. hanban. edu. cn/teachers/article/2010-06-09/content_140268.htm。

三是招收外国学生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立外国奖学金。2009年,孔子学院总部设立了“外国汉语教师奖学金”项目,这是中国第一次有计划、大规模地帮助外国培养本土汉语教师。2013年2月发布的《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指出:要加大孔子学院所在国本土师资培养力度,扩大“孔子学院奖学金”规模,招收更多各国青年来中国攻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大部分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接受孔子学院奖学金,经过近两年的学习,获得硕士学位以后,将回到各自的国家,为汉语传播和汉语教学做贡献。另外,孔子学院总部还设立了“外国本土汉语教师培养奖学金”项目,旨在支持各国培养本土汉语教师,满足各国对汉语教师的需求。资助的对象是那些毕业后有意愿担任汉语教师的汉语专业的非中国籍的本科四年级学生或硕士、博士研究生。受资助的对象要与所在学校签订协议,保证毕业后从事一定时间的汉语教学工作。

二、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汉语教师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但目前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土汉语教师培养体系目标欠清晰化

在各类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方案当中,虽然对培养的目标和培养的要求给予了说明,但这些并没有很好地细化到各门课程和教学环节当中。例如,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中有“培养具有熟悉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胜任本国汉语教学工作”等表述,但如何把这些目标细化到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中,仍需更加明晰化。正如艾利森所言:“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③丁煌:《政策执行》,载《中国行政管理》1991年第11 期。

(二)本土汉语教师培养体系结构有待合理化

目前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的平台主要有本土教师培训与进修、汉语本科教育、汉语研究生教育等多个层次,但整体来看,主要还是以各国本土教师参与培训为主,尤其是来中国参与培训为主,而以开展合作项目来培养本土汉语教师的方式所占的比例较小。目前参与项目合作的范围只有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四国,而对汉语需求增长比较快的西方国家,并没有建立起项目合作的关系。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贯彻也仍需完善。另外,培训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对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的质量也难以达到联合培养的高度,但如果将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定位于满足“量”的积累,而不注意“质”的提升,也就必然产生“质差”,难以真正满足社会对汉语教师的需求。从培训的内容上看,不管是来中国参加培训还是国家汉办派遣优秀师资到海外大学对海外汉语教师进行培训,一般培训主要有三个内容:教材、教学法、考试,缺失针对不同国家的中外文化差异或者跨文化因素在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的重视。

(三)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不均

培养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必须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但从目前的培养机制来看,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的比重相对较少。大部分汉语本科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前两年或一年都是学习理论知识,最后一年才进行系统实践并且做教育教学论文,并没有设置与教学相关的实践环节。而来中国参与培训与进修的班级,由于培训时间短,实践教学的学习也少之又少,往往是在培训快结束时,组织参观某些景点和文物。这使得学生所学理论难以直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也难以使所学知识更好地吸收、巩固和升华。

(四)资源整合不足

孔子学院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然而,目前孔子学院对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中,对资源的整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本土汉语师资来源欠多样化。目前海外本土汉语教师来源渠道有限,一般来自当地大学、中小学等教育机构,部分为当地生源的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也有少部分兼职教师为当地华人、华侨。参加孔子学院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大都来自海外各大学、孔子学院及中文学校等。很少有当地华人、华侨参加培训项目。使得很多有志于从事海外汉语教学者没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到汉语国际推广中来。二是出于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国内高校积极培养海外本土汉语教师,但在这一个问题上也应该具有国际视野,应该看到海外大学的中文系、汉语系等部门也是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的重要机构和重要力量。然而目前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培养则缺乏与这些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导致资源浪费,也增加了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的成本,影响培养的质量。

三、完善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的对策

立足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的紧迫性,以及孔子学院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未来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向推进。

(一)准确把握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的目标,提高培养的科学性

首先,孔子学院本土教师的培养应立足于汉语推广、传播中华文化的社会背景,以推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与发展为主旨,并将之贯穿于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过程的始终,让学员充分认识到其在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与此同时,在进一步提升本土汉语教师语言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对传播知识和传播能力的培养,强调本土汉语教师思维的开放性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其次,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脱离不了“本土”的特性,即在尊重共性的基础上,应注意各国本土化的需求和特征,在考虑各国文化差异、教师性格和行事特点等方面的前提下,根据理论成果和实地经验,对培养需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排序,明晰各国本土教师培养的具体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内容,提升整个培养过程的科学性。可在充分考虑本土汉语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和水平的基础上,侧重个性化发展的引导。使他们充分了解孔子学院宗旨和职能后,准确、快速地对个人进行定位。另外,在进一步提升本土汉语教师对工作适应的基础上,加强本土汉语教师长远发展潜能的培养。

(二)均衡培养结构,丰富培养层次

未来海外本土汉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应由以满足“量”的需求逐渐转向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首先,针对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匮乏的瓶颈,应继续打造多种培养平台,丰富培养层次。在继续推进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为代表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国内高校、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和其他相关教育机构资源,以宽口径、多类型的培养方式吸纳更多的海外本土汉语教师。例如,对本土汉语教师的选拔可以从世界各所高校的汉语学习者和来中国的留学生中选拨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兴趣浓厚并有志于从事汉语教学工作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放宽从事海外汉语教师的资格条件限制,将海外的中国语言文化专家或传统文化技能的民间艺人等中国文化传播人才纳入到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范围之内,以应对海外多样化的汉语文化需求。其次,在满足“量”的需求的基础上,处理好培养一般人才与高端人才之间的关系,加紧培养一批能够集教学、推广和管理于一身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本土汉语教师,尤其是不能放松和忽视高端精英人才的培养,毕竟他们拥有充分的话语权,能起到引领的作用。这表明未来应加大对来华留学生中的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力度,提升培养的质量,从而切实提升孔子学院的教学质量。最后,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发展与中国英语教学本土教师的情况不一样。中国有几千万人学习英语,但外教并不多,基本上都是具有中国国籍的英语教师在从事这项工作。在未来海外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取得所在国国籍或永久居留权的华人,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是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在培养海外本土教师时,要特别关注他们”①郭鹏:《关于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问题的思考》,载《国际汉语教育》2012年第1 期。。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缓解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紧缺的局面,又有助于优化和提升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队伍结构。

(三)延伸培养路径和方式,完善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机制

一是应以孔子学院为依托,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建立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管理制度,确保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有章可循。二是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的前提下,把握教育国际化的大好时机,向国外大学和教育机构输出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建立海外汉语培训中心等机构。三是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与当地教育资源的沟通与合作,创新符合各国情况的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模式。如与当地中资企业合作设立汉语培训班;与当地大学的汉学系、中文部等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四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共享平台。目前网络孔子学院已经开通了“汉语教师培训的学习系统”。未来可继续借助网络,搭建共享平台,提升培养的便捷性和灵活性,节约培养的经费和周期。一方面可以与世界上汉语学习者及爱好者、专家学者等分享经验、互动交流,同时通过增加即时性和互动性,将网络远程教师的优势发挥得更加充分;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进一步提供相应的语言文化传播资源,满足世界各国不同汉语教师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五是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创新实习方式。比如组织外国研究生参观园林建筑、博物馆,欣赏京剧,学习书法、绘画,体验地方民俗等,并组织他们经常与民众交流,体会中国社会问题的真髓。在具体操作方式上,可通过举办座谈会、设置网络论坛等形式。与此同时,搭建海外汉语教师实习平台,紧紧围绕学生国别化的特点,鼓励留学生回国参加汉语教学实习。

(四)整合多方资源,加强培养保障

一是国内外机构联动,实现信息共享。海外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社会需求如何?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语言服务?需要何种能力的教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能仅仅依靠经验,而应基于科学的数据分析。因此,要实现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的有效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对社会需求的准确把握需要国内培养机构、孔子学院以及驻外使馆和相关机构的有效合作与联动,将各国对中国语言文化需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科学调研并在有效整合后,指导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国家汉办应增加设立“外国汉语教师奖学金”项目的数量。除了来中国短期进修学习的海外本土汉语教师之外,越来越多的在中国攻读汉语相关专业学位的留学生也是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主要来源,应该向有志于从事汉语教学并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提供奖学金以助其来中国攻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满足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大量优秀的本土汉语教师,应相应地增加招收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名额,对有志于毕业后回到当地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考生适当放宽招生条件限制。三是建设培养智库。在搭建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交流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广泛地吸取和借鉴来自其他语种和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师资培养的成果,把本土化与全球化、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突破专业、民族、国家的限制。同时积极整合媒体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中国文化传播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孔子汉语学院
学汉语
初等教育学院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