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理,陈兆芬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如今的时代,黑格尔所声称的用概念思考的时代迹象悄然显现,意识形态的功能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思想领导权正在上升为执政党的第一领导权,意识形态话语权成为政权合法性的依据,进而左右着国家政权和民族的命运——甚至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文化安全也在竭力地进行价值观外交。与此相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再次被推到历史舞台的风口浪尖上,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抱有敌意的人高喊着意识形态终结论试图埋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或羞羞答答地以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化、将其纯学术化来达到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的目的——国内有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研究公然声称凡引用马克思著作的文章都将为人所不耻的论调便是其例证;另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面对党内局部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和外部西方意识形态的强势渗透,一再强调要牢固树立唯物史观和确立坚定的革命理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或赞成或反对的对立态度成为当今世界思想文化的角力点和聚焦点。总之,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意味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唯有恢复其原有的本真,人们才能不会被谬种流传所左右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误读误判。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虽然有些差别,但二者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如果说有一些不同,那么,前者主要是指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即那些同时既具有科学真理性又具有价值合理性的基本原理的部分,而后者则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甚至还包括其他马克思主义各种流派的有益思想。我们讲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理应是指意识形态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或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到责难最多。
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本性,因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为了解放无产阶级而诞生的,它与其他理论习惯于用普世性掩盖其阶级利己或阶级偏私性不同,它公开声明自己的阶级性,这种政治勇气源于无产阶级利益与人类发展的根本利益具有同向性。只有解放人类,才能解放自己,这表明无产阶级利益本身就具有大公性,大公即无私,无私便能真正坚持真理,而越是能够坚持真理,就越能实现无产阶级的利益,因此,“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第313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的表征,但它已经克服了过去意识形态的狭隘性,而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是集批判与辩护、摧毁与建构于一身的革命精神。需要纠偏的是,不应当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误解为唯我独尊的原教旨主义式的理论,它作为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从不排斥健康有益的其他意识形态理论,但它对反人民的、开历史倒车的意识形态同样表现出不妥协的斗争勇气。
纵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仍然被中国共产党珍视为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学术界,它仍然是遭到非议最多的,有人说它是无人的学说,有人说它是精神控制手段,有人说不出什么具体的反对理由,但就是本能地反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笔者认为,各种误解和由此产生的贬损性评价主要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误读,或者说是因为没有诠释清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魅力之源与魅力之所在。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革命的实践品质为基础的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自觉统一,抑或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自觉统一,这才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真正的魅力之源,同时也是其魅力之所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统一的美好字眼不应当被独断化,似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天然如此,我们认为,这种统一是在实践基础的自觉而艰难的过程。
当然,我们必须正视的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质疑并非无中生有,只是质疑主要不是依赖于对本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客观考辨,而是主要依据于教材化了的和宣传式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象化批判。教材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概括,要使其保持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原汁原味的哲学深邃性和语言优美性的完美统一自然是难以做到的。然而,最大的问题倒不在于此,而在于教材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未能真正恪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例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之集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本体论上的自然本体论的思维倾向特别明显,见物不见人,如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理解和时空观的定义等这样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带有明显的机械唯物主义的思维色彩,哲学视野的“世界”仍然停留在宇宙世界特别是自然界意义的世界,而不是基于实践视野下的“人类世界”。这样一来,所谓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也都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宿命,而不是人的智慧的展现和价值的实现。它们通篇都是在揭示所谓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充斥着客观规律性对人的能动性的外在强制性。这些客观规律中似乎没有关于对人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揭示。尤其令人遗憾的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又是重论断轻论证、重描述轻分析。只让人知其然的所谓真理决不是彻底的真理。教材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价值论上是重社会轻个体,将社会视为目的,个体只是集体从属性的工具或手段。马克思曾深刻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1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理论的力量主要表现在它为群众所信服和践行,而信服与践行的前提是理论自身的彻底性,理论的彻底性是理论的生命线和力量源泉。而无人的理论又怎能保持其彻底性和掌握人心?
人类的困惑不仅来自于对外部世界的迷茫,更来自于对自身的迷茫。马克思主义虽然不能简单归结为人学,然而,就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以科学人学观的建立为前提,以及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这层意义上说,研究人理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决不应当借口为避免陷入抽象人性论最终把人文精神这一马克思主义最亮丽的色彩也给抹掉了。
宣传式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最受人所诟病的。这类马克思主义主要不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应当说,这些理论成果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关于它们是最高层领导人个人的理论标新之说显然是对其形成过程的无知。令人遗憾的是,立足于解决当下中国战略问题而产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多以政治论断形式表达出来,为的是言简意赅和实现大众化的目的。为了不使这些论断陷入政治武断,就需要思想理论工作者和研究者的深度理论解读。然而,事实上,宣传者多是亦步亦趋地诠释性解读,在诠释中绝对不能出现高层文件里没有说过的新话语和新思想,即使有学理性的分析,也决不越雷池半步,这已成了不成文的政治纪律。现在,主流舆论媒体的受众在日益减少,以致有人评价党报党刊是“只看自己写的”或“只看写自己的”,其中的教训值得反思:同一个调头、同一种话语,同语反复的正确废话、空话以及那些无限拔高的高大全的道德宣传几乎都似不食人间烟火,自然无法吸引观众。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非常伟大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新见,往往就因为教条式的、味同嚼蜡的宣传与教化而丧失其本有的魅力。
教材式的和宣传式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所以出现“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的事与愿违的结果,以及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所以会误读、误解和误判,根子不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理解和武装,是用非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苦果。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的自觉统一,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自觉统一,这不是一个宗教式的戒律,也不是自我标榜的实存状态;它是理想的诉求,需要信奉者在实践中以开放的胸怀吸纳和创造,将这一理想诉求转化为现实。现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存在着一种固步自封和唯我独尊的心态,一个新的理论创新有时很明显是对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理想观念的积极借鉴,可是,一旦通过改造变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一部分后,居然又将那个被借鉴的思想流派定性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害的错误思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应当有这样的理论自觉与自信,一方面,理应具有如下的开阔胸襟:“凡不敌视我的就是我的盟友”;另一方面,从不害怕任何批判的声音,而且还善于在与其他意识形态的交锋、对话中彰显自己的魅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最先进和最文明的意识形态所理应具有的品质。
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质疑不仅来自于理论认识上,还更多地来自于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佐证从而避免了虚假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所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应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它的生命力最终取决于实践的落实,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品质的客观要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党和政府的许多具体的政策以及现实生活的状况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表达的理想目标存在着较大的甚至是很大的张力,特别是由于客观存在着的一些经济政治问题被一些舆论放大化后,导致人们将个别现象普遍化,以致在一些人眼里,现实生活在许多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否证,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便同样难免被归并到“虚假性”行列中。意识形态具有理想性,虽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时刻警醒自己的信奉者要保持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但毕竟二者的统一是复杂而艰难的。我们必须承认,理想与现实的张力始终存在,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或理想出现了什么偏差,而是现实的兑现率较低,理论与实际、理想与现实形成了某种紧张性关系。因此,要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魅力,根本的还是应当改革现实中那些背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不合理现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客观要求。
在一些人看来,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最多是具有科学理性的认识工具,不具有人文价值。更极端的看法则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人文精神对立起来。持有这种看法的人不能说一点根据都没有,因为,从历史上看,20世纪80年代围绕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争论,最后由于将其政治化而事实上导致由否定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演变成了避谈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凡谈论人道主义或人学就有被指为唯心论之虞,仿佛唯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才能避免陷入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自觉地对立起来,以科学代替人文,使马克思主义陷入科学主义化。
那个时代所造成的学术解读之不足仍然成为今天巨大的思想包袱,即使在高举思想解放口号已30多年的今天,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中依然难寻觅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学思想的重要创新性观点的概括。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的书写也是由人来完成的,科学地把握人是历史科学得以建立的前提性条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人学方面的革命性变革更是唯物史观这一全新的哲学得以确立的理论前提和重要的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宗旨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避而不谈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无疑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体系及其宗旨解读的片面性。这一片面的和遗漏性的解读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一,它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缺少直接的理论指导。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的对象是人,如果没有关于人的科学理论武装,如何去做最复杂的人的工作?又如何去引导人和提升人?目前思想工作和教育能力弱化的根子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缺乏导致了“本领恐慌”。其二,它导致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的泛滥。由于马克思主义人文思想的缺位,而人们又特别渴望获得人学知识,于是,各种人学思潮在社会上特别是高校里相当流行——尼采的超人哲学和弗洛伊德泛性论思想等曾一度成为时髦便是例证,抽象人性论特别是人性自私论思想在知识分子中占据很大的市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抽象人性论还为其他错误的社会思潮之泛滥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普世价值论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就是抽象人性论,即认为资本主义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是人性共同的和永恒的追求。其三,它使我们的人才培养畸形化、社会发展目标GDP导向化。中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重知识技能教育、轻人文精神培育,工具理性无限扩张、价值理性极度萎缩,高校似乎正在变成培养经济动物的大工厂,一些大学生变成了严重缺乏人文情怀和素养的经济动物。部分政府高举发展经济的大旗,以资本增长代替民生改进,为追求GDP损害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不能成为享用社会财富的主体。我们的教育实践和政府社会建设活动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因对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人文精神的忽视所致。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具有真正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无与伦比的崇高人文价值。有学者曾对此作了富有见地的概括:“真正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人本精神;真正关心群众疾苦、维护和实现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精神;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政治形式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人道主义精神;以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追求的自由精神,投身人类解放事业以实现生命的不朽价值的修身精神等等。”①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第10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文精神既继承了传统人文精神中关于人是目的这一理论精华,同时又有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巨大超越和发展。首先,它以人民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不再仅仅是出于对广大劳动人民的道德同情,给百姓以施舍恩赐,而是出于对人民群众的真正敬畏。相对人民群众力量而言,个人改变不了历史的趋势,个人只有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才能超越个体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它抛弃了传统人文精神中人的目的性与手段性的两极分离,主张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每个人在交易中只有对自己来说才是自我目的;每个人对他人来说只是手段;最后,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它作为交换的自然条件是预先存在的。”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357页,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个人只为别人而存在,别人也只为他而存在。”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36页。这些论述都鲜明地昭示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超越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只把自己视为目的而把别人视为手段的带有明显个人主义的人文思想。再次,它在本体论上克服了抽象人性论或人本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承认人文精神和人道情怀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协调人际关系和人性完善发展过程上,它能够起到巨大的动力作用。然而,这种作用是价值论意义上而非本体论或世界观意义上的,人性善恶的矛盾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由重视人文精神而走向抽象人性论,这正是以往人文主义者的遗憾宿命。最后,个人发展的根本路径是回归自然、回归社会。人的个性主要不是表现为差异性,个性的发展主要路径并不是要摆脱他人和社会,个性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丰富性和全面性,丰富全面的人性只有在自然和社会中才是可能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71,505,287,502页。
如果说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然具有科学精神,在这一点上似乎没有什么争议,也不需要进行重复的学理论证,然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来自外部的质疑与批判,而是来自于那些“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将其教条化。现在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决不是说它就是真理的化身或真理的标准,而是要求决不能把它神化,对它要有科学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即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立场)、根本观点(即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根本方法(即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具体观点的正误和时效应当历史地具体地分析,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和在实践中发展,体现其时代性;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将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有益思想吸纳进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体现其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又不是科学主义意义上的科学性,因为它内在地包含着人文精神,自觉地做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马思主义意识形态理应实现对人类以往意识形态的质的超越,它真正做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自觉统一。这不仅仅是美好的愿望,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彻底的实践精神和彻底的批判精神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自觉统一提供了保障。
彻底的实践精神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基本品格,进而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自觉统一提供坚实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这种彻底的实践精神基于以下几点:其一,人类社会的本原既不是纯粹的自然物态的自发生成,也不是所谓神秘力量的安排或神创物,实践才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本原,“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71,505,287,502页。。其二,基于实践生发的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的创造者不是少数英雄人物而是隐于历史背后的实践主体即人民群众,“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71,505,287,502页。。其三,既然历史必将合乎规律地永续发展,那么,任何进步的意识形态都必须以推动世界发展进步为己任,“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71,505,287,502页。。彻底的实践精神所必然揭示出来的人类社会的秘密不仅拨开了笼罩在历史天空上的意识形态迷雾,把被颠倒了的世界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其真实的面貌,而且还昭示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唯有确保其科学性的品质,才能有效地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唯有以谋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真正体现关爱人民的人文情怀,才能吸引和感召人民群众。
彻底的批判精神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自觉统一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彻底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执着的求真意识和无私的反省精神,表现为强烈的进步意识和深切的忧患意识。具体地说,这种彻底的批判精神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永恒的变化发展中把握人类世界。“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第270页。这就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实现奠定了世界观根据。其次,反对并消灭以剥削为基础的一切不合理的社会现状,“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7,7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在批判中唤醒民众,调动民众改造世界的热情。以上两个方面将理想与行动、最终目标与具体的实现过程辩证统一了起来。其三,为了维护真理和对人民根本利益负责,批判者自身应当具备无私无畏的高尚情怀。“如果我们的任务不是构想未来并使它适合于任何时候,我们便会更明确地知道,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就是说,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⑦批判精神决不是对他人是批判的态度,对自己却是非批判的态度,批判者心智的非至上性决定了彻底的批判必然包含着自我批判的反省意识。权力崇拜和个人迷信还客观存在的时代里,科学真理和人民的合理价值诉求还可能会遭遇权力的障碍,因此,彻底的批判精神又必然要包含着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体现出无私无畏为民请命的革命精神。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自觉统一,就绕不开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使命的考察,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它是来自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是指导实践、改变世界的理论”①田心铭:《略论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思想理论的基本特征,这并不是说其他理论在故意制造二者的对立,而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使命客观上要求理论与实践必须统一。马克思主义以解放无产阶级为宗旨,便公开亮明了其阶级性,它不再像其他理论那样披上普世的外衣行剥削阶级偏私之实——充其量包裹着些许对穷苦大众恩赐式的同情。这种解放决不是精神上的虚幻慰藉,它是实实在在地对不合理现实的彻底改造,这就需要武装无产阶级的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尤其是无产阶级并不是简单地代指一切贫穷的受苦受难的人们,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他们代表着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便内涵着客观规律性,或内涵着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那些代表着剥削阶级私利的理论虽然也有可能与历史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性,从而也具有合乎规律的成分和尊重规律的意愿,但对剥削阶级利益的维护是其根本宗旨,剥削阶级利益的狭隘性决定了它必然把对历史规律的尊重置于从属的地位。无产阶级利益与历史发展方向的一致性表明,无产阶级根本利益与人类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只有最终解放人类的解放,才能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这意味着作为无产阶级理论武装的马克思主义其阶级性具有最宽广的人文情怀和最博大的人道精神。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为一切受苦大众喊冤叫屈的道德呐喊,更不指望通过道德说教改变世界,这就使它的人道精神或人文精神超越了传统的道德空想主义、慈悲主义式的抽象人道主义或人文主义。
总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必然的和自觉的,二者始终保持着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这是其他思想理论所无法做到的,这也就是说,科学性、真理性与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的辩证地和自觉地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特有的属性或根本属性。这一属性也成为鉴别那些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和理论是否有资格归入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