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研究

2014-04-01 16:55边莉
经济师 2014年1期
关键词:宜居城市建设途径生态环境

边莉

摘 要: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理念能够与时俱进,紧跟科学技术前进的步伐,城市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成为社会广泛共识,城市应该以人为本科学地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起到样板作用,建设低碳清洁的产业体系,增加城市的森林覆盖率,让城市充满智慧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途径,也是提高城市活力和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宜居城市 生态环境 智慧 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011-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代西方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纺织、冶炼、煤炭等产业的出现,使得具有现代工业的城市诞生。以德国鲁尔区和法国洛林等资源型产业为代表的早期工业区,烟筒、浓烟、矿渣曾经是这些城市和地区的代表,被形象地誉为“黑乡”。我国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形象被概括为“傻大黑粗”。在很多的大城市,由于汽车数量增多,交通拥堵,马路成了停车场。城市人口膨胀,城市供水和能源紧张,城市的热岛效应、水、空气、土壤和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困扰着城市的发展。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指出城市应当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此观念迅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2005年北京在城市规划中,第一次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城市发展注入新元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产业结构不仅高效而且能够使城市洁净、人文社会环境良好成为城市建设考虑的主要方面。

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意义

(一)城市应该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样板

我国生态环境令人担忧,由于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20%,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0%,全国每年流失土壤大约50亿吨,流失的营养元素大约等于4千万吨化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量位于全国首位,每年有16亿吨泥沙流入黄河,泥沙造成河道、湖泊、水库淤积,威胁下游安全。肥沃的地表土流失,土地的肥力下降,耕地的亩产量就会下降,后果严重的将导致土壤沙漠化,这也是我国贫困地区形成的原因之一。而江、河、湖、海的水污染事件早已经屡见不鲜,城市排出的污水占很大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建设不仅要使自身现代漂亮而且也要使周边环境良好,城市有责任和义务在改善国家的生态环境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建设城市生态文明,使我国的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

(二)城市科学发展的要求

现在我国大约有5亿人生活在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将继续增加,城市成为战略减排的重点。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垃圾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形成垃圾围城的状况,垃圾堆占用了大量城市郊区土地,污染环境使城市变得丑陋不堪。我国煤炭等资源城市,空中漂浮着煤灰、废弃的矿山和矿渣、水和土壤的污染等已经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由于许多精密制造对空气和湿度及环境有苛刻的要求,高技术的精密制造业和精细化工无法在环境差的资源型城市生存。城市的基础设施滞后于经济发展,交通拥挤、水电、能源紧张等问题突出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优化,也使得城市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为应对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增长产生的突出问题,城市必须应用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使基础设施的利用达到最大化,让城市变得更加环保,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能降低相关成本。而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生态宜居城市将满足这些要求。

(三)以人为本的要求

绝大多数的人都希望生活在空气中细菌含量少,环境优美的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和工作,人的心情舒畅、身体健康,幸福指数随之增加,工作效率必然提高。出生的孩子也聪明、活泼可爱。反之,人住在垃圾堆或臭水沟旁,苍蝇和蚊虫乱飞,气味难闻,首先要得呼吸道疾病,降低身体免疫力,时间长了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身心疾病。从人的角度分析,宜居的环境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并转换成生产动力。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途径

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表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主要有以下四条途径:

(一)建设充满智慧的城市

生态宜居城市应该是充满智慧的城市,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有序的交通、在城市楼宇、水资源管理和电网等重要环节注入智慧元素,确保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1.城市智能电网。高效的电力系统对城市和大都会地区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应用再生能源水电、核电等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发电厂往往离城市电力消费区距离很远,智能电网能够减少长途输电的损耗,保障安全供电。为了使电力能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快速传递,静态电网有变成动态电网的必要。为了满足再生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电网还必须能够消除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满足分布式发电设备接入,电动汽车等充电系统的随时可以接入。

2.城市应有高效的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运输车辆尾气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由于交通工具的数量急剧增加,缓解交通拥堵和CO2减排是城市交通面对的最棘手问题。以城市地铁为代表的快速安全的公共交通系统成为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必须,快轨是穿行于城际之间的交通,可以与汽车和飞机竞争,电气交通快捷舒适,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现代航空运输的重要作用决定了飞机场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地位。随着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私车运行数量增加,智能交通管理的需求激增,路口安装全面交通控制设备,机场和闹市安装智能停车管理系统,能够提供更多交通信息,减少公路上的行驶车辆,达到减少车辆噪音,节省燃油的目的。邮政服务的快捷安全,拥有高效率的速递物流中心,是提供城市竞争力的必备条件;在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中,电动车将是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干净的电动交通系统是城市必不可少的配置。

3.绿色智能楼宇。全球40%的能耗来自于楼宇,楼宇节能潜力巨大。照明约占楼宇能耗的一半。使用节能灯照明系统,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和资金,而且还有效地保护了环境。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使用时间长而且能耗是原来的20%。办公室和房屋的升级改造,包括空调和取暖设备、太阳能应用、自然通风采光,建筑保温材料应用、消防和安全设备例如门禁、摄像头监控系统、现场应急处理系统等。通过这些措施,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将温馨安全。

4.智能水资源管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清洁的水是我们健康的基本条件,由于水污染严重和淡水资源减少,大城市供水紧张,因此只有通过污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以及饮用水的净化,才能保障城市供水安全。除了建有一定数量的污水处理厂之外,处理污水和污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还要使用先进技术,这样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净化城市环境。

5.绿色医院。由于新的科学技术在医疗行业的渗透,医院使用新材料和新设备给患者创造了舒适的就医环境。绿色医院是医疗保障、环境保护、效益的有效体现,广泛地应用先进的电脑检测设备、各种自动化节能设备,减少病人看病和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了医务工作者的风险,增加了医院经济效益。

(二)增加城市的森林覆盖率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只有森林覆盖率超过30%,地区才能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的环境同样依赖于城市的森林覆盖率,这和森林具有改善环境的功能密不可分。随着工矿企业的排污和使用的矿物燃料的增加,粉尘、废气等污染着空气,威胁着人类健康。树木叶片上细毛和分泌出的粘性物质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微尘,森林的树叶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换成氧气,还能吸收有害气体,提高空气洁净度。科学已经证明:树木能够分泌杀死细菌和病毒的物质。我国的中医药广泛应用植物治疗疾病。研究表明,有绿地的公园空气含菌数量远低于城市闹市区。森林能够杀死污水中的细菌,污水中的细菌随着流过林地的距离增加而减少,细菌数只有原来的10%以下。森林浓密的树枝和树叶能够吸收交通车辆产生的噪音,是天然的消声器。森林能够调节气候,在夏季树林通过吸收和反射太阳光,降低地面温度,冬天树枝增大摩擦力降低风速,达到保持温度和湿度的效果。树木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使林区同样湿气,湿润空气或者变成降水,森林是不需要建设资金的天然水库。森林的根系发达,能够抓紧泥土,防止水土被雨水冲走,保护耕地,拒绝荒漠化。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无论在城市和农村或其它地方,森林表现的自然景观都具有观赏价值。1991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森林与生命,强调森林与生命是密切联系的,森林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生存物质,提醒人们认识森林不仅能提供粮食、燃料,而且能够帮助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林业局于2007年3月公布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着重强调森林在改善城市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一是开发应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当今我国面临能源安全挑战和生态环境压力,为了保障我国资源和能源安全,城市应积极谋求使用核能、生物燃料、太阳能、煤层气等低碳新能源。积极地研发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矛盾。使用清洁的再生能源是各国的追求的目标,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加;二是从垃圾堆里挖掘财富。垃圾成堆却能变成资源,垃圾里的废旧家用电器、旧木材和废纸、旧轮胎、有色金属等废弃物资都可以通过垃圾分类而得到重新利用,并能够形成再制造产业群。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速发展垃圾回收利用产业,不仅可以保障我国能源和资源安全,而且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国民收入,达到减少垃圾、保护环境和耕地的作用;三是树立节约生产和节约消费的观念,即节能。城市的各类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负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如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应考虑无害和环保等环境因素,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尽可能地循环利用生产物资,从源头上治理污染;四是逐渐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改变经济增长与破坏环境并存的局面,建立起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清洁产业体系。通过以上途径,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生态宜居城市具有无穷魅力。

(四)强调公众参与

制定和实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和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有法可依,鼓励和引导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加大宣传力度并制定相关法律,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并认识到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性。政府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提高公众意识,将先进的发展理念深入到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具体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天津:中新生态城树低碳地产标杆[EB/OL].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10.

03.04

[2] 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278372.htm

[3] 森林[EB/OL].http://baike.baidu.com/

view/14402.htm

[4] 发展的城市[EB/OL].http://wl.siemens.com.cn/sustainable-city.html

[5] 金涌,(荷兰)Jakob de Swaan Arons.资源·能源·环境—社会循环经济科学工程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天津 300071)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宜居城市建设途径生态环境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Три самых благоустроенных города Китая
--Циндао,Куньмин и Санья
宜居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选择标准
关于老年宜居城市的调研报告
瑞士公布的宜居城市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