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卫红 曾惠涛
[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干预对社区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调控及脂肪分布的影响。 方法 选择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运动干预方案,对照组则未进行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及皮下脂肪、腰臀围比值变化。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随访6个月时发现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皮下脂肪厚度显著薄于对照组(P<0.05),腰臀围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社区临界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的运动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强治疗疾病信心与热情,控制高压,调整脂肪分布。
[关键词]运动干预;社区;中老年;临界高血压;血压;脂肪分布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2-190-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群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由原先的为生活温饱而奔波转变为享受生活,但是运动量也随之减少,甚至几乎没有,伴随着不合理饮食以及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们出现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养生疾病[1]。社区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健康档案的建立和随访等是工作的重点,本研究主要探讨运动疗法对社区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调控及脂肪分布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社区确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3~73岁,平均(65.3±2.9)岁,临界高血压病程1~12个月,平均(3.1±0.2)个月;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3~73岁,平均(65.4±2.8)岁,临界高血压病程1 ~12个月,平均(3.2±0.3)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临界高血压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采用运动干预方案,包括慢跑步、骑自行车、快步走以及适合身体功能的爬楼梯、跳广场舞和简单的瑜伽操等方式,把握好运动的强度,并遵守循序渐进的方式,运动强度由小到大,运动时注意血压变化以及其他生命体征的稳定,保持最大心率达到平均心率的120%以上即可,贵在坚持,以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min或以身体适应为标准,每位患者根据自己的习惯爱好,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对照组则未进行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血压和心率变化及皮下脂肪、腰臀围比值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进行,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随访6个月时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随访6个月时发现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临界高血压也叫边缘型高血压,即成人收缩压在140~160mm Hg,舒张压在90~95mm Hg之间。此类患者往往高血压病程短,通过饮食、运动以及调整生活习惯等可以得到逆转,本研究主要探讨的运动干预即针对此类患者血压调控特点,制定循序渐进的运动方案,避免部分患者对运动干预的错误认识,纠正其认为的日常的饭后散步、晨起其菜市场买菜以及接送孙子孙女读书上学,甚至有些学者将静坐下棋、打牌和钓鱼等亦可达到运动锻炼的观点。正确的引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运动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针对每位患者的生活习惯与方式,建议患者选择爬楼梯、跳广场舞、快步走以及室内简单的瑜伽操等为主,并以循序渐进的运动方案,实施有规律的运动锻炼[2]。
在进行运动干预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每周定期要有医务人员入户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随访,其中重点是监督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运动坚持情况以及运动量,了解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更好的提高患者的运动治疗依从性,减少治疗并发症,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检出无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及无条件或不愿就医的高血压患者并进行干预治疗[3]。有研究称有效的运动锻炼,能显著消耗患者的皮下脂肪,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尤其是对于腰围和臀围有一定的消减作用,促使身体脂肪的重分部[4]。本组发现观察组干预后,随访6个月时发现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且心率慢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随访6个月时发现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显著薄于对照组,腰臀围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对于老年患者进行运动干预,我们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耐受性,保证患者的运动安全性及有效性,所以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中不可突然停止,要遵循运动程序,饥饿时或饭后1h内不应进行运动,建立良好的生物钟,保证每日充足,高质量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5]。而且运动锻炼不宜小不宜大,这是因为大运动量可以使血压波动过大和心率剧增,而较小运动量则可使末梢血管阻力降低,心脏每分钟输出量减少,使血压降低[6],所以必须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对于临界高血压患者,制订切实可行的运动锻炼计划,了解运动干预过程中血压波动情况[7],对于了解干预效果十分重要。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发病率高,危害大,可引起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8],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9]。因此,加强对中老年人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势在必行[10]。通过本组研究我们认为,对社区临界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的运动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强治疗疾病信心与热情,控制高压,调整脂肪分布。
[参考文献]
[1] 宋秀菊.谈运动对社区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1):62.
[2] 陈仙芳,洪凌,张智敏.农村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6):13-15.
[3] 刘春萍,王娟,张萱.北京东四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指导的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18(5):430-432.
[4] 王艳梅,高怡芳.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08,6(17):1507-1509.
[5] 潘美红.社区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行为干预[J].科技资讯,2013,21(3):217.
[6] 王萍.浅谈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3):373-374.
[7] 李尚秀.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30):5429.
[8] 孙泽艳.社区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9,8(9):9-10.
[9] 王苏中,吴永浩,于石成,等.社区高血压“合作管理”干预效果评估[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25-26.
[10] 李淑婷,孙梅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5):468.
(收稿日期: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