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红
摘 要:随着国家积极推动“科教兴国”战略,高校科技工作飞速发展,高校已成为国家科技工作的主力军,科研经费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资金保障,其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在立项环节、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125-0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财政的科技投入以年平均增长20%左右的速度大幅增长,加之国家积极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落实,为高校科技工作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高校科技工作已经在国家科技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高校已成为国家科技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科研任务,国家对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呈不断增长趋势,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各种渠道的科研经费收入与日俱增。在某种程度上,为科研经费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旧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科研经费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亟待加强的重要且紧迫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管理上的一些设想。
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重复立项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强调发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全力争取经费,把科研课题及经费作为聘任及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把科研课题同各项利益紧密挂钩,造成科研人员想方设法去争取科研经费的现象。科研人员用同一研究内容的课题改头换面多方申报。重复立项造成科研经费的重复投入,使用效益低下,导致国家科研资源的浪费,也给经费使用及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科研人员把同样研究方向的课题经费混合在一起,统筹使用,这样做势必会影响课题预算执行的刚性,也为今后能否顺利结题验收埋下了隐患。
(二)预算编制环节中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了解。国家对高校的科学研究投入的不断扩大,科研项目数量随之增加,经费的来源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各渠道经费的管理措施不尽相同,科研管理部门对相关制度的宣传不到位,导致科研人员不清楚经费管理制度,对相关财经制度缺乏必要的认识,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带有盲目性。
2.科研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淡薄。科研人员对编制经费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财务意识,更多的是关注课题能否申报成功及其经费的多少,忽略预算的重要性,认为预算的目的就是要钱,敷衍了事,对预算管理制度没有充分的了解;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多数科研人员对预算说明的文字描述部分重视程度也不够,叙述过于简单,甚至认为,测算依据越笼统模糊越好,想给自己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留有更大的调整空间,这种浑水摸鱼的心理引起的后果就是预算缺乏科学依据。预算的说明部分往往是预算评审专家重点审查并据以确定最终预算批复数的重要依据,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测算依据是否充分、详尽,与最终的经费批复额度有着重大的关系。现实工作中,也不乏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将预算编制工作直接交给其他人员代劳,认为反正也立项了,无论怎么预算钱也得给我,而其他人员根本就不清楚科研任务的具体情况,更不了解相关的经费管理制度,只是凭以往的经验按照此类科研经费的“预算模式”照猫画虎,而不是依据具体科研任务科学地安排经费使用的比例,从而导致预算安排合理性和准确性差。
3.没有细化预算。科研经费的预算主要包括整个科研课题所需投资的总预算,就是对课题经费需求量的预测、课题实施后各种支出的构成及其额度的预测,对于研究周期长的课题还包括分年度预算,即跨年度资金安排和使用的经费预算。在实际的预算编制过程中,科研人员没有对整个课题的实施进展和经费需要量做详细规划,也不清楚预算中的各支出科目的开支范围及其标准、怎么合理分配、控制比例是多少,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只是凭借个人经验对经费总额进行粗略的分摊,精细程度不高,对经费没有进行合理有效安排,缺少科学性;预算编制结构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到经费的支持度,导致预算评审专家对比例偏高的预算进行核减,而对比例偏低的预算专家是不可能主动给予调增的。这样既不利于课题经费的申请,也不利于课题实施过程中的预算执行,最终导致经费过剩或不足,科研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从而影响课题任务目标的实现。
(三)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1.科研人员对严格按预算合理使用经费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科研人员错误地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申请来的,学校计提了管理费,其余经费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理应归课题组,可以任意处置,在这一点上,横向科研经费表现得更加突出。加之科研课题实行课题负责人制,预算由负责人自己掌握,虽然做了预算,也形同虚设,只是申请经费的“例行公事”而已,并不将预算作为经费支出的依据,经费支出的审批权掌握在课题负责人手中,想怎么支出负责人“一支笔”。更有甚者,到财务部门咨询某笔支出是否可以在其课题经费中支出。因而出现了科研经费支出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2.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共管缺位。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相关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难以形成对预算执行的跟踪管理和约束的机制。管项目的不管经费,管经费的不了解项目。各部门只是站在自己部门的角度进行管理,科研管理部门注重立项,只负责经费的申报、审批,忽视了对经费使用及支出进度的掌握和监督;财务管理部门注重经费的收支核算,忽视了对课题预算的控制,只是单纯地审核原始凭证是否真实有效,是否符合财务规章制度。对经费支出缺乏实时的监督,相关管理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多数高校在科研项目管理上只是事后控制,往往在国家相关部门要求监督的时候才会介入,失去了事前、事中发现问题的良机,监督效果不明显,未能做到防患于未然,预算执行的管理处于真空地带。
3.突击花钱,前松后紧。预算执行过程中科研人员资金使用计划不当,管理部门又缺乏有效的监管,科研经费未按进度支出,往往到最后结题时还有大量的结余经费,因此经常会出现在预算执行后期突击花钱的现象。endprint
4.结余经费管理缺失。目前高校仍然普遍存在科研课题结题不结账的现象,2004年审计署对18所重点高校进行审计,结果显示:13所高校共有17397个科研课题未按规定结账,账面结余资金高达3.69亿元,仍分散滞留在已结课题上,结余少则几毛钱,多则好几万。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彼此缺乏沟通,科研部门不掌握已结题课题的结账情况,而财务部门也不掌握课题结题方面的信息,无法结账,结余经费大量闲置沉淀。另一方面由于管理部门对已结题课题经费的支出没有制度约束,成为课题组随意“消费”的主要来源,大量结余资金没有应用到科学研究中,造成科研资源的浪费。管理上的缺失,导致科研经费未能发挥其效益,更增加了经费管理成本。
二、问题存在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的难点
(一)科研人员的专业局限性影响着预算编制的质量
科研人员在所从事的科研领域虽然是专家,但涉及到科研经费管理所遇到的财务问题,往往力不从心,尤其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大额经费,要求非财务人员编制准确、可行的课题经费预算,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科学研究的复杂性、不确定性造成经费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有偏差
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的探索活动,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有些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事项在编制预算时不能完全预见,给经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带来一定的困难。预算执行过程中,随着对申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不断深化,初期预计的研究内容会发生变化,此时就必须对支出项目经费安排做出调整。
三、针对上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加强管理,制度要先行。根据国家相应的政策法规,按照不同来源科研经费的管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地制定科学、可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或办法,使经费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注重政策法规及管理制度的宣传,使科研人员树立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用经费的责任意识
高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都是学校收入的一部分,而不是科研人员的私有财产,都应当接受国家法规和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约束,不得随意使用。科研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思想观念上明确对科研经费管理的正确认识,进而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管理部门应注重科研经费相关政策及管理制度的宣传,建立科研管理队伍、课题负责人及课题成员的培训机制,使科研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及时掌握有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管理、使用科研经费。宣传手段也可以对经费申请及使用中的不正确行为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三)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共同协作,科学高效地编制经费预算
“十二五”期间,科研专项经费管理改革对预算调整范围作了明确规定,同时下放了部分预算调整的审批权限,并不是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前期预算编制的要求标准降低了,而是对项目前期预算编制间接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课题预算评审评估和课题经费安排的重要依据。课题负责人是编制预算的责任主体,首先,主观意识上要重视,必须了解并清楚相关管理制度;其次,在编制预算时要明确研究任务,紧密围绕研究目标、技术路线、研究周期、研究进度和实际需要等内容对各项经费进行测算,减少预算与实际的差异,提高预算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第三,科研部门、财务部门的共同参与,在科研经费预算阶段有财务人员参与预算编制,可以弥补科研人员财务知识的不足,财务人员根据项目立项或委托单位的要求,参照同类科研课题的实际支出,结合当前市场行情对各项明细支出进行测算,合理分配各项支出,核定费用比例,最后和科研部门进行反复论证,调整数据,形成编制结构合理的细化预算,这种方式使预算既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 又符合财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利于预算更为客观、合理、准确、科学,保证预算的可操作性,同时也节约预算编制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四)建立良好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体系
本文主要是从财务角度分析,建立业务层面在预算执行过程这一关键环节中的控制体系。
1.拨付经费环节控制:预算经费拨款时,按预算科目建账,从各明细科目预算额度上进行控制。财务部门在课题经费到位后单独建账,在会计账务处理系统中不是只按课题预算经费总额拨入,而是将财务核算科目与课题预算科目对应链接起来,设立二级明细科目,设立的依据来源于不同渠道课题的预算科目,输入每项课题预算相对应明细科目的金额,从各预算科目的额度上进行总体控制,避免仅从预算经费总额控制引起的各明细科目间经费被挤占的现象。从预算执行的源头把控可以有效地避免预算执行中的超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预算执行起到了监控的作用。
2.过程跟踪管理控制:建立科研经费的跟踪管理体系,各部门协调管理监督,明确科研、财务、审计等部门及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与监督中的职责与权限,各司其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切实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高校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对科研经费实施动态管理,利用网络搭建科研经费管理的平台,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中心,科技部门、审计部门,课题负责人预算执行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网络,实现信息数据共享。这样做便于各相关管理部门掌握预算执行动态,及时发现有悖于预算的行为,实现经费使用效益及管理监督能力的双重保证。
财务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经费的下拨及日常收支核算工作。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开支,开支范围必须与其预算相一致。审核原始凭证是否完整、真实、有效,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财务部门通过账务处理系统核算报销后数据传输到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中。
科研部门可通过网络平台系统定期浏览和检查所有在研课题的详细收支情况,重点监管预算执行情况,包括是否合理支出及执行进度质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课题项目实施检查和跟踪了解,发现问题,及时与财务、课题负责人沟通。endprint
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进行跟踪审计,及时向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发出审计建议书,督促他们保证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跟踪审计不同于以往的事后审计,它是根据课题时间跨度的长短进行的动态审计,可对科研课题实施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审计内容和重点,可采取日常审计和重点审计相结合的方法,要求课题组分季度或分半年度提供相应的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施跟踪审计,尤其对支出金额大或专家咨询费、劳务费、会议费等敏感性支出可随时跟踪,及时查阅相关会计凭证及支出依据材料。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督促其随时整改。
科研人员应对所承担课题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负主要责任,自觉接受监督和检查,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相关性、真实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承担相应责任。使科研经费的管理科学化、透明化、高效化。
3.预算调整环节控制:加强对预算调整环(下转第128页)(上接第126页)节的控制,保证预算调整依据充分、方案合理、程序合规。“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管理进行改革,科研专项经费管理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简化了预算的调整程序,改革后的预算调整在放宽调整范围的同时,简化了调整的审批权限,部分预算调整的审批权限下放给课题承担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应根据国家规定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严格规定预算调整程序。课题负责人在实施过程中确需调整预算,应向所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再上报承担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需阐述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以及对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程度,并提出预算的调整幅度。科研管理部门对预算调整的必要性进行研究、论证,确认是否批准。获批后由科研管理部门通知财务部门,在会计账务处理系统中对经审批的预算科目的额度进行修改。调整申请需在科研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备案。
4.内部评估、审计控制:定期评估、内部审计,建立内部评估审计制度,明确评估审计的内容包括科研课题的预算编制是否具体、规范;科研经费的账务是否按预算设置明细;经费使用是否符合预算的范围和标准;课题是否按进度执行预算;是否及时结题结账等。内部审计人员定期对课题进行检查,发现的问题,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5.财务验收控制:及时结账,加强结余经费管理,避免大量科研经费的沉淀浪费。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校内科研结余经费管理办法,明确结余经费的使用原则和使用范围,对结余经费的使用做出清晰的预算方案。结余经费可以由科研人员留用,深入研究与其课题紧密相关的内容;或者利用结余经费设立学校科研发展基金,支持和扶植自主创新课题,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发挥已有的学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构建新的科研平台。课题结题时,科研管理部门及时通知财务部门结题课题的相关信息,财务部门协助课题负责人核对经费收支结余情况,如实填制经费决算报表,凡与财务收支有关的数字,必须经财务部门审核确认,对不符合要求的报表材料不予盖章。课题通过验收后,财务部门依据管理办法及时通知课题负责人处理结余经费,避免长期挂账,并将处理情况反馈给科研部门。
高等院校的科研创新,对一个国家的科技生产力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科研经费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资金保障,规范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以促进高校科研事业的健康持续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双凤.对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管理视野,2012(10)
[2] 杨燕华.对高校科研经费效益审计的探讨.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3] 刘玉团.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五大核心观念的增强.管理科学,2010(20)
[4] 刘娟娟.地方性综合大学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4)
[5] 赵云云.高校科研经费风险防控管理研究.中国高校科技,2012(4)
[6] 刘海丽.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探析.会计之友,2012(9)
[7] 马志宏.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全过程跟踪审计.财会月刊,2012(10)
[8] 高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跟踪控制系统研究.内部控制,2012(1)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财务处 北京 100000)
(责编:贾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