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视角下顺丰速运创新商业模式的战略选择

2014-03-31 00:41王雪
经济师 2014年2期
关键词:速运顺丰价值链

●王雪

产业融合视角下顺丰速运创新商业模式的战略选择

●王雪

近年来,快递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表现为快递企业与其他产业的企业之间大量业务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快递产业壁垒的降低和产业边界的模糊。产业融合对价值链的创造性破坏作用要求快递企业采取必要的战略以重组价值链、创新商业模式。文章认为,为创新商业模式以适应“跨界”的产业融合形势,顺丰速运应采取相关多元化、差异化、联盟合作及技术领先战略。

产业融合 商业模式 顺丰速运 战略选择

一、引言

近年来,快递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象愈演愈烈。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企业纷纷“跨界”,自建速运体系,“菜鸟”网络让人们对智能物流充满无限遐想;网上银行及移动支付业务在快递业中的应用改变了快递企业与银行业及消费者的交易方式;快递企业与零售代理商、物业管理企业的合作及无人递送机器的使用改变了快递“最后一公里”派送方式;手机软件平台微信的应用正颠覆着快递服务传统的运营模式。种种迹象表明,快递业正在与其他产业进行着日益广泛深刻的交叉、渗透及融合。

产业融合是一种创造性破坏的产业动态发展过程。对于快递企业而言,产业融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产业之间融合将刺激新的快递服务产品的出现,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和收入来源,催生新的市场领域,甚至重组产业价值链,产业边界模糊之处正是商业模式创新之沃土。但另一方面,产业融合的出现也伴随着产业壁垒的降低和商业环境的改变,诸如来自电子商务业其他产业的企业也逐步加入到快递行业,使得原本只是上下游或合作关系的企业转变为直接竞争对手。

产业融合的创造性破坏作用通过价值链重组而影响企业的商业模式。熊彼特在1939年就曾指出,“价格和产出的竞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来自新商业、新技术、新供应源和新的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2010年在中国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商业模式中,富有成长性的模式多数都呈现出某种复合性和跨界性,“纯粹”的模式越来越少。在融合趋势愈发明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如何选择适合的发展战略以创新商业模式,就成为摆在我国快递企业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我国民营快递业的领头羊,顺丰速运的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战略对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

植草宜(2001)认为产业融合是这样一种现象:原本属于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由于技术创新而导致具有相互替代关系,而使两个产业或市场中的企业转为处在竞争关系中的一种现象。欧洲委员会“绿皮书”(1997)指出产业融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更是涉及到服务以及商业模式乃至整个社会运作的一个新方式。产业融合会加强产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原先有着固定化业务边界与市场边界的产业部门相互交叉与渗透,从而使部门之间原先非竞争关系转变为竞争关系,同时来自其他产业的企业会新加入进来,竞争自然会激化,这将导致大规模的企业倒闭与重组,塑造了新的市场结构,而新市场结构反映了价值链的一个实质性变化(植草益,2001;周振华,2003)。但产业融合也为企业扩大规模,扩展事业范围,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和管理技能等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植草益,2001;厉无畏,2002)。尹莉、臧旭恒(2009)从消费需求升级的视角的研究认为,消费需求驱动的产业融合使得企业必须从产品驱动型的经营方式转向一整套解决方案驱动型的商业模式。这样,企业如何融入一整套解决方案的价值链条中就变得尤为重要(许韶立,2012)。钟俊娟、王健(2012)指出,在产业融合的趋势下,物流企业为追求范围经济开始进行多元化经营,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快递企业等在原有业务基础上积极开展新业务。

迈克尔·拉帕(Rappa,2004)认为,“商业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商业模式规定了公司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指导其如何赚钱。”他进一步指出,商业模式明确了一个公司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来创造价值、在价值链中如何选取上游和下游伙伴中的位置以及与客户达成产生收益的安排类型。高闯,关鑫(2006)从价值链创新的理论视角对企业商业模式进行界定,认为企业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链的一个函数,并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基于价值链创新的企业价值活动及对这些价值活动所涉及的全体利益方进行优化整合以实现企业超额利润的有效的制度安排的集合。Sosna等(2010)认为,特定商业模式的持续性是不确定的,市场的变化(新的创新者、竞争者和规则出现时)能够使现存的商业模式过时或者缺乏盈利性。王惠芬等(2010)认为产业融合对企业原本的商业模式产生了创造性的破坏,在产业融合的大经济气候下,商业模式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如何来突出价值增益、如何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及如何获得协同效应。王艳、缪飞(2012)产业融合意味着旧的产业内的商业模式被打破,通过一系列的分拆整合,更高层次的产业融合式的商业模式诞生。但产业融合的商业模式创新并不是简单的拼凑、嫁接,而是产业间的资源、市场、技术和资本的互补、整合及提高。关于当前国内外对快递业的研究,主要的关注点体现在服务质量、网络形态、组织管理和政策法规方面,而对快递业发展模式的探讨不多(倪明、孙潜,2013)。

从以上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中可以看出,大量学者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研究企业商业模式的变化问题,但针对快递业的研究成果却寥寥无几,也鲜有文献对我国民营快递业的领军企业——顺丰速运如何在愈演愈烈的“跨界”形势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战略选择问题予以关注。本文尝试对这一全新的课题进行探索。

三、产业融合对商业模式的作用机制

产业融合产生于一个或多个价值链点并使原有的价值链被打破。随着产业融合的进行,以前各产业所特有的价值链中的核心阶段将会被挑选出来,重新组合成一条新的价值链(聂子龙、李浩,2003;于刃刚等,2006;王慧芬等,2010)。而企业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链的一个函数(高闯、关鑫,2006),是相对于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定位来构造的。产业融合催生的新的产业价值链必将对企业的商业模式产生影响。

产业融合对原有价值链的创造性破坏,营造了一种新的竞争环境,会促使企业改变行为方式,以求在新的产业价值链中占据有利地位。随着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程度的加深,企业将会对其价值链活动进行系列的重组、整合,则一种新的超越产业边界的整合和配置价值链资源的商业模式出现了。也即产业融合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移入了生产体系(王慧芬等,2010),蕴含着新的商业模式的诞生。

四、顺丰速运创新商业模式的战略选择

发生在快递领域的产业融合现象已越来越明显,其既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生融合,又与第三次产业内部的诸如电子商务、信息处理、金融等其他产业发生融合。这意味着作为我国民营快递业领头羊的顺丰速运必须选择适合的发展战略以创新商业模式,以求在已变化了的商业环境中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

1.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快递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要求顺丰速运的战略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企业和本产业,应从全产业链的视角,突破传统的只是实现文件或包裹的快速递送的商业模式,转向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相关多元化经营。

顺丰速运早期的产品定位是只做小件快递,不做重货,将目标客户锁定为写字楼的中高端客户。但在全球商业发展的新阶段,客户不仅有文件、小包裹,还有大宗货物,如果顺丰速运只提供一种服务,就不能很好地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要,自然就收窄了其利润来源。为了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也为了应对办工作业的信息化,单据、信函的无纸化及3D打印技术的冲击,顺丰速运速运应围绕着快递服务这一核心业务,向与其相关的其他业务领域拓展,如向物流和供应链范围延伸,提供重货、不规则货物等各种类型的货运服务,包括货物托运、国际贸易管理、清关代理、供应链的咨询及管理、金融服务及行业解决方案,“跨界”到网络零售业、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业等,以使赢利模式多样化。

2.差异化战略。上文提出的多元经营战略并不必然要求顺丰速运为争夺国内尤其是同城快递的低端包裹业务而与众多快递企业大打价格战。相反,笔者认为顺丰速运应继续推行高标准、高品质、高价格的差异化战略,继续提高快递服务产品的附加值和知识技术含量。如人们对食品、生鲜品、生物药品和冷冻品的潜在的巨大快递需求要求快递企业创建冷链配送体系,顺丰速运可在这一领域抢占先机;现在我国网民从国外网站采购欧美的化妆品、食品、电子产品等频率和数量都迅速增长,怎么让这些从海外采购进来的包裹能够以较为合理的价格顺利通关在国内配送,国际包裹的进口配送是市场给予顺丰速运的另一个机遇。

3.联盟合作战略。快递行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产生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如因“双十一”电商促销而产生的巨大的快递订单,但由于快递业弱自然垄断的属性,其强大的服务能力必须建立在庞大的网络设备和资金支持的基础之上。顺丰速运并不具备单独冲刺以满足“大消费时代”消费者井喷式的快递需求的能力,而是应与其他企业合作,以整合资源,扩张服务能力。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曾形象地把快递看作是电子商务的“一条腿”,“电子商务、快递、金融是铁三角,缺一不可”。实际上阿里巴巴2013年推出的“菜鸟”智能物流骨干网络平台就是电商、物流、金融等多家企业联盟合作的结果。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快递服务的便捷化和智能化。单是手机软件微信的应用,就可能会颠覆快递的运营模式。客户可能会要求快递企业建立公共微信平台,直接通过公共微信发件、查询、追踪快递状态;客户通过微信预约或变更投递时间。微信改变了快递企业与消费者的传统的接触方式和向其提供快递服务的方式。

4.技术领先战略。产业融合最早是基于技术融合基础上而产生的,尤弗亚(1997)认为融合就是“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本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企业若实现融合必须采取全新的技术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既是快递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又是其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快递业快速、准确投递的天然属性决定了技术在快递业的重要性。先进的技术能够有效地整合下单、收件、包装、仓储、运输、装卸、信息处理等主要活动,提高快件处理效率,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处理水平。联邦快递(FedEx)和德国敦豪(DHL)等国际快递巨头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应用系统应用于快递作业的每一个环节。联邦快递分秒必争的现代物流程序甚至吸引了大批前来参观的人。美国一家公司的国际无人机运输网络计划或将彻底颠覆快递业运营模式。顺丰速运应充分重视技术进步对于重构价值链和创新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积极投入到技术环境的变化之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商业模式的不断再造求得持续发展。

[1] 吴伯凡.“大消费时代”的“杂交模式”[J].21世纪商业评论,2011(1):2

[2]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24-27

[3] European Comm ission.Green Paper o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Med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tors,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ion towards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pproach, 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1997

[4]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46-52

[5] 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4):4-6

[6] 尹莉,臧旭恒.产业融合:基于消费需求升级的视角分析[J].东岳论丛,2009(9):40-45

[7] 许韶立,肖建勇.论产业融合的误区与演化过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73-77

[8] 钟俊娟,王健.基于产业融合的物流产业演化机理[J].中国流通经济,2012(11):36-42

[9] Michael Rappa.The Utility Business Model and the Future of Computing Services[J].IBM Systems Journal,March,2004,(1)

[10] 高闯,关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方式与演进机理──一种基于价值链创新的理论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83-90

[11] Sosna,M.Nelly R.Thevinyo-Rodriguez and Velamuri R.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hrough trial-and-error learning-The Naturhouse Case[J].Long Range Planning,43.(2010):83-407

[12] 王惠芬,赖旭辉,郑江波.产业融合机制下商业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137-139+129

[13] 王艳,缪飞.基于产业融合论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2):149-152

[14] 倪明,孙潜.快递业运营模式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9-54

[15] 聂子龙,李浩.产业融合中的企业战略思考[J].软科学,2003(2):80-83

[16] 于刃刚,李玉红,麻卫华,于大海.产业融合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7] 供应链管理联盟.微信可能会颠覆快递的运营模式[EB/OL]. http://www.scmunion.com/article-93-1.html,2012.5.21

[18] Yoffie,D.B.(1997).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U.S.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Press

(责编:若佳)

F270

A

1004-4914(2014)02-018-02

王雪,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广东广州 510006)

猜你喜欢
速运顺丰价值链
山西顺丰鼓励有技能的快递小哥返乡创业
顺丰速运的错位价格战
我校与顺丰速运华北分拨区共建物流实训基地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品牌意识成就今日顺丰
顺丰联手“三通一达”反水对抗阿里菜鸟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