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古地名,指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贤孝又称“凉州劝善书”、“瞎弦”,是植根于河西民间的说唱曲艺。它以宣扬孝道为宗旨,以盲艺人口传心授为唯一的传承方式,在河西民间流传了千百年而不衰。它是河西历史与文化长河中最具原生态、生命力,保存最完整、影响最深厚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2006年5月20日,凉州贤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发〔2006〕18号)。
一、当前学界关于凉州贤孝渊源研究的现状
纵观当前学界关于凉州贤孝渊源的探讨,《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甘肃卷》(以下简称《集成》)中的观点,是研究者普遍引用的观点,摘录如下:
1.凉州贤孝形成的确切时间由于史料短缺难以确切推断。
2.凉州贤孝早期形成年代最迟可追溯到元末明初,或源头更早。
3.它是我国较早的说唱曲种之一。
4.凉州贤孝的曲目及内容比较复杂,主要取材于“二十四孝”、“三十六计”、“七十二案”的故事,也有从唐代变文、俗讲演变而来的说唱文学。①
其中,1.2.3观点说明凉州贤孝的历史之久远,现无法推断其产生的确切年代,大致形成于元末明初,或更早;观点4有两层意思,一指凉州贤孝的“曲目及内容取材”即“内容素材”来源;二指凉州贤孝的“内容素材”也源于唐代变文、俗讲演变而来的“某种说唱文学”。
在其他有关凉州贤孝研究的成果中,常常是避重就轻,忽略前三个观点,直接引用观点4之说,却又对“二十四孝”、“三十六计”、“七十二案”为何意避而不谈。
凉州贤孝是一种民间曲艺,研究者如果以“内容素材”来源概述其“渊源”是片面的。在凉州贤孝渊源问题的研究上,《集成》只是抛砖引玉,但此后的研究者却没有将尚未探明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导致凉州贤孝的渊源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二、凉州贤孝渊源研究现状的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导致学界在涉及到凉州贤孝渊源的某些问题时“避而不谈”、“避重就轻”或“经偏概全”的主要原因在于:
1.正如《集成》上所载的“史料短缺”。凉州贤孝是“盲人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既没有底本(曲本),也没有曲谱,研究难度较大。
2.研究者多为高等院校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教师、中国传统音乐在读硕士、极少数本土的贤孝爱好者,他们或缺乏对中国古代音乐史、说唱艺术发展史的了解,或缺乏俗文学的基础知识,在研究凉州贤孝时没有将其与俗文学、曲艺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展开综合性、比较式的研究。
3.田野调查不够深入,缺乏第一手资料,对传承者独到的见解重视不够。
4.尚不了解“河西宝卷是敦煌俗文学的分支,变文的嫡系子孙,是植根于河西民间的说唱曲艺。”②导致不知“某种说唱文学”究竟指什么。而这一点其实对研究凉州贤孝的渊源至关重要。
因此,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广泛收集史料,勇于探索、潜心研究才是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途径和方式。
三、与凉州贤孝渊源相关的问题探讨
(一)二十四孝
“敦煌遗书《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约刻于五代末北宋初,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二十四孝称谓。但在元代之前的各种孝传中或少于24个,或多于此数,显然尚未形成统一的‘二十四孝。”③“甘肃境内已清理发掘的数十座宋金时期的墓葬中,就有砖雕或彩绘的‘二十四孝人物故事,计30个。其中17个与郭居敬《二十四孝》中所列故事相同。”④“现在人们习惯上所称的‘二十四孝,是由元代郭居敬集自虞舜以来二十四个孝道人物行孝的感人故事,并为每个故事配了一首诗所撰的《二十四孝》。”⑤
凉州贤孝是“盲人艺术”,以盲艺人口传心授为唯一的传承方式,“循规蹈矩”是其传承特点。盲艺人说唱贤孝靠“死记硬背”,即他们所言“师傅怎么教,我们就怎么说”。笔者多次拜访了凉州贤孝的传承人冯兰芳,贤孝艺人张天茂、王月、王信文等数十位盲艺人,王月老人曾对笔者说:“师傅说过,以前的贤孝艺人,能把二十四个孝子行孝的故事唱全,现在基本没有人唱全了,也就能唱那么几个。”这个说法与张天茂、冯兰芳、王信文等艺人所述一致。
笔者对凉州贤孝的调查与研究,始于2009年,历时四年,期间搜集到凉州贤孝传统唱段共55个。其中,仍在传唱的故事有《郭巨埋儿》、《丁兰刻木》、《王祥卧冰》3个,它们在郭居敬《二十四孝》中有记载,故事内容也基本相同,其他故事没有传唱下来,这与艺人们所说是相符的。
上述史料证明,“二十四孝”原本是一个广义的称谓,泛指上古以来的孝行故事。现在人们对其习惯的称谓,特指郭居敬《二十四孝》中的24个孝行故事。《集成》所说“二十四孝”亦特指郭居敬编纂的《二十四孝》,由此可以说明,凉州贤孝的产生时间晚于郭居敬编纂《二十四孝》的时间。郭居敬为元代人,生活在约1279—1368年间,据此推算,凉州贤孝产生的时间大致在元末明初,或更晚。
(二)三十六计
关于“三十六计”,贤孝艺人王月曾说:“三十六计嘛,不知道贤孝中说了多少个‘计。也就是说,行孝之人用什么孝心孝敬老人,不孝之人找什么样的疤疤子(方言:借口)害人,就是‘计谋多的意思。”因一些凉州贤孝研究者在其书面语中经常用“三十六记”述之,《集成》所指“三十六计”,是代表“多”的意思。故笔者思考,还是因“记”与“计”为同音字,书写时将“三十六记”写成了“三十六计”呢?
在阅读古代音乐史的相关文献时笔者发现,诸如《白兔记》、《玉簪记》、《宝剑记》等,以“记”为后缀的作品有数十种(部),大多是杂剧、昆曲、南戏,这些作品被后世各种地方戏作为保留剧目,久演不衰。凉州贤孝也不例外,其中《白兔记》、《皮箱记》等6个唱段为传统经典唱段,至今仍在传唱。艺人们也说“贤孝中也唱《图财记》、《柳笆记》等故事,但没有36个。”笔者认为也不排除在凉州贤孝中曾经传唱着36个以“记”为后缀的剧目,但在传承的过程中大多数失传了。endprint
(三)七十二案
“由于贤孝的演唱自由多变,所以凡是可以讲出的故事都可以被艺人们编成贤孝来说唱,比如《包公案》中的七十二记,还有《西厢记》中的选段等等。”⑥这是笔者在有关凉州贤孝的研究成果中见到的对“七十二记(案)”的唯一说明。《包公案》实际上是一部有关包公故事的短篇小说集,共10卷100回,每一回写了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包公案》中的“七十二记”是如何统计的?我们不得而知。调查中王月老人说“七十二案嘛,在古代如果一个人不孝,做了坏事要吃官司。平常我们也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中、邻里邻居间有了矛盾,如果害了人家就得吃官司,一个官司就是一个案件。凉州贤孝中讲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多,各种官司也很多,但究竟有多少,我们也不知道,‘七十二这个数字仅是代表‘多的意思吧。”
“七十二案”之说,在既无据可查,又不知何意的情况下,艺人们的口述、独到见解不失为一种合理的解释,“七十二案”应指“故事情节复杂、多变”之意。
(四)凉州贤孝与敦煌变文的渊源
凉州贤孝内容的“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⑦教化功能,早在敦煌遗书《孝子传》、《咏孝经诗》、《古贤集》、《搜神记》、《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等各类孝子变文中已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敦煌遗书《父母恩重经》写本中有“郭巨至孝,天赐黄金”之句;《搜神记》有“天赐孝子之金。郭巨杀子存母食,遂赐黄金一釜。官不得夺,私不得取”之言;《孝子传》S.389?穴乙卷?雪序有“郭巨专行孝养心,时年饥险苦来侵,每被孩儿夺母命,生埋天感赐黄金”之辞。而敦煌遗书中95%以上为佛典和其他宗教文献,这些被称作为俗文学的唐、五代佛典和宗教文献写卷又是敦煌变文、俗讲的蓝本。郑振铎在其著作《中国俗文学史》中将曲艺文学称为“俗文学”,向达在其著作的《唐代俗讲考》中认为,“变文”原为“民间流行说唱体”,“民间说唱体”为流传在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的体裁,后被称为“民间曲艺”。“敦煌变文被发现后,中国曲艺史的断层始才弥合,古今脉络始才接通。或者可以说,它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曲艺音乐史上一个不可或缺、承前启后的‘中继站。”⑧
凉州贤孝是植根于河西民间的说唱曲艺,其“为贤行孝”、“悟俗化众”的教化功能与敦煌变文是一脉相承的,凉州贤孝是敦煌变文的“子孙”。
(五)凉州贤孝与河西宝卷的渊源
河西宝卷产生于元代,成熟于明初。它是敦煌俗文学的分支,变文的嫡系子孙,是植根于河西民间的说唱曲艺,我国曲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⑨
调查中王月老人说:“宝卷就是宝卷贤书,贤孝中的一些故事就是明眼人拿着宝卷贤书一段一段地念,让学贤孝的瞎子一遍一遍地听,听下了,记住了,就用贤孝调唱出来。我学贤孝时,师傅把三弦、贤孝调和故事教完后,再没教的了,就嘱咐我以后多听人家(指明眼人)念的宝卷贤书”。冯兰芳说:“我哥哥也是盲人,贤孝唱的好得很,他教我时,常说‘宝卷的词写得好,句句押韵,要编好贤孝故事就得多听宝卷。什么事儿都能编着唱,好听不好听关键要看能否把唱词编得像宝卷的唱词一样押韵,词儿编的押韵了,贤孝唱出来自然就好听了”。
凉州贤孝的唱词类型中的七字句和十字句与河西宝卷的韵文句式结构相同。河西宝卷韵文的句式特点为奇数句与奇数句押韵,偶数句与偶数句押韵。凉州贤孝唱词的押韵除与河西宝卷相似外,有时试图句句押韵。如:
凉州贤孝七字句:天流\日月\草留根,人流\子孙\树留茎。(选自《鹦哥盗桃》)
河西宝卷七字句:池塘\水满\今朝雨,雨落\庭前\昨夜风。今日\不知\明日事,人争\闲事\一场空。?穴选自《花灯宝卷》?雪
凉州贤孝十字句:你就说\家里人\盼你回还(方言念huang),老爹爹\想念你\眼己无光。(选自《柳笆记》)
河西宝卷十字句:父母叫\范其郎\放声大哭,娘望儿\儿叫娘\十分伤痛?穴方言念teng?雪。你到了\山海关\日夜受苦,丢掉了\圣贤书\功名难成。?穴选自《孟姜女哭长城宝卷》?雪
凉州贤孝曲目及内容与河西宝卷的卷名⑩和内容相符的比例也较高,有14个(部)之多,占25.5%。河西宝卷“惩恶扬善、伸张正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悟俗话众、教化人心”{11}的内容主旨与凉州贤孝一脉相承。河西宝卷《鹦哥宝卷》与凉州贤孝《鹦哥盗桃》的故事情节相同,都以“人若不将老人敬,不如鸟中小鹦哥”的道理,告诫世人要操守“不忘孝敬父母,常存感恩之心”的孝道。
综上所述,河西宝卷的“底本”是凉州贤孝“唱本”的来源,或称“范本”之一。
结 论
凉州贤孝与河西宝卷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都是受敦煌变文的影响;都生长在同一片土壤上,即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二者在曲目、内容等方面有诸多相同之处,教化功能一脉相承。凉州贤孝产生于元末明初,或更晚,河西宝卷产生于元代,成熟于明初,即凉州贤孝的产生晚于河西宝卷。这些事实证明:凉州贤孝是敦煌变文的“子孙”、河西宝卷的“分支”,是植根于河西的说唱曲艺,是我国曲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李耀先《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甘肃卷》,北京?押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年版,第635—636页。
②王文仁《河西宝卷学科属性之辩》,《黄钟》2011年第1期,第111页。
③④魏文斌、唐晓军、师彦灵《甘肃宋金墓“二十四孝”图与敦煌遗书〈孝子传〉》,《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
⑤叶涛《二十四孝初探》,《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28页。
⑥刘纳《古老的民间艺术——凉州贤孝》,《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2010年第1期,第94页。
⑦刘庆赟《凉州贤孝的调查与初步研究》,兰州?押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⑧席臻贯《敦煌变文与后世曲艺戏曲关系》,《中国音乐》1992年第3期,第29页。
⑨王文仁《河西宝卷学科属性之辩》,《黄钟》2011年第1期,第111—112页。
{10}王文仁《河西宝卷总目调查》,《丝绸之路》2012年第12期,第38—40页。
{11}张旭《山丹宝卷(上)》,兰州?押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349页。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河西曲艺研究(项目批准号:09EB09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西走廊口头说唱文学研究(编号:13BZW157)阶段性成果之一。
王文仁 河西学院音乐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刘晓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