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超
(湖北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引言
案例教学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流传于欧洲和其它国家,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广泛运用于管理学、法学和其它学科。案例教学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出现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这也是案例教学广泛运用的理论缘由。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理论指导,又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理解、深化理论的含义,还要在理论指导下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才是案例教学的精髓。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表明,案例教学具有实践性、创新性、激励性、交互性。
1.理论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践教学性质
理论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具有实践教学的性质。第一,理论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具有实践的内涵。实践分为认识实践、模拟实践、应用实践、创新实践四种类型,案例教学通过对经济学本质的揭示、原理的掌握,通过典型的实际案例解剖经济现象,分析典型案例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揭示出经济现象所固有的本质,这些本质包括已有经济学原理所揭示的一般性规律和原有经济学原理所没有完全揭示的特有的经济规律,这一教学过程具有综合性,充分体现了认识实践、模拟实践、应用实践、创新实践内涵。第二,理论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具有实践教学的特点。实践教学具有开放性与综合性、独立性与自主性、体验性与创造性的特点。理论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通过师生的交往教学实现开放性与综合性;通过特有的信息加工过程实现独立性与自主性;通过认知结构的迁移实现体验性与创造性。第三,理论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具有实践教学的效果。理论经济学课程通过理论运于案例分析,实现了课堂内的实践;通过沟通起到了联系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创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是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一部分,置于全程实践教学体系过程的前端。第四,理论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是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
2.理论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理论经济学的教学是具有实践教学特征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是运用案例教学较多的课程之一,但是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传统教学观念陈旧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启发性、引导性和参与性较强的实践教学方式,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理论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案例教学还没有正式纳入教学环节,或者应用案例教学时出现很大偏差。一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延续了“一言堂”的角色,只是对知识模块进行解释性的讲解,学生延续了被动求知的惯性,只是一味地接受,没有主动思考和创新;二是对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不值得;三是只是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认为案例教学不是教学的根本性改革,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只是把案例作为解释理论的一种工具或例证,使教学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和作用。
(2)全程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
案例教学不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改革,它不是对理论的例证解释,也不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局部性运用,而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健全十分重要。目前理论经济学案例教学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全程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案例教学比较零碎,没有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二是案例教学不成体系,内在的逻辑联系缺失;三是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融合度不高,没能从整体上把握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单纯理论偏向性和单纯案例偏向性的“两张皮”问题。
(3)“双师”型师资缺乏
案例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案例教学对师资的要求更高,目前案例教学的“双师”型师资即既能讲授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缺乏。一是由于传统教育影响和案例教学在我国开展得较晚,大量教师都是偏重于理论教学的,鲜有涉足案例教学的,“双师”型人才缺乏;二是教师对案例教学认识不足,在从单纯的理论教学向“双师”型转变的过程中,过程较慢;三是教师从事实践经济活动不够,不能很好地从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高度来把握好案例教学的度,从而达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四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对案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应急性问题不能判断、合理引导和及时解决。
(4)教学案例不足且质量不高
案例质量是影响案例教学的关键,但目前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缺乏却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影响着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一是案例数量匮乏,不能满足案例教学需求,主要表现在案例搜集、整理、分析、选用上滞后,有的只是从各种公开媒体上得到的零碎案例,案例不成体系,也没有很好的案例教科书;二是案例缺乏针对性,我国目前的理论经济学案例更多地是移植于国外,反映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案例不多,不能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学生亲身经历的我国国情;三是案例更新度不高,比较陈旧,既不符合经济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不符合学生所处时代的亲身感受,不利于学生的接受;四是案例的结构不合理,有的只重视知识点案例,不重视综合性案例,有的只重视定性案例,不重视定量案例,有的只重视案例的发生,未重视案例的跟踪。
(5)强调结果忽视过程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片面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现象,认为案例教学重在结果质量,可以不顾过程质量,但实际上教学规律表明,教学结果是教学过程的自然结果,只有把握好教学过程,注重过程质量,才会有结果质量。在教学实践中忽视过程主要表现在:一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上做得不够,学生仍然是案例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者,学生主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成份偏少;二是案例教学时间把握不准确,多数时间被理论讲授所占用,案例教学未能充分展开;三是案例教学没有恰如其分地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导致案例教学过程质量不高;四是有效的案例教学过程考核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教学过程质量考核不准确。
3.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对理论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新要求
(1)创新观念,健全机制
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对理论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一个最重要的要求是创新观念,健全机制。创新观念主要是指改变过去受应试教育束缚的传统的满堂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创新观念主要创新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方式,体现在案例教学上,主要表现为:创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观念,通过实践教学超越纯理论教学的效果;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观念,建立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案例教学;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健全机制主要是健全与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相适应的案例教学机制,包括案例教学主体的多维互动机制、案例教学全程实践的体系匹配机制、案例教学内容的理例融合机制、案例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评价机制等。
(2)统筹规划,体例明细
全程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案例教学要统筹规划、体例明细。在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理念下,案例教学不再是单个章节、单个知识点的案例教学,而且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案例教学,主要体现在:第一个层次,按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来统筹案例教学,主要根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规划好案例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第二个层次,按教学计划来规划案例教学,根据课程的逻辑关系全程布局案例教学;第三个层次,根据具体课程内容来设计案例教学,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和重难点要求设计不同的成系统的案例教学。
(3)主动互动,全面创新
互动和创新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点,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对互动的主动性和创新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要具有主动性,从传统案例教学意义上的讨论过程的主动,要向前向后延伸,做到基于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和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的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即互动的主动性向延伸到系列案例体系规划的主动性、案例适应性选择的主动性、案例教学方式和要求考量的主动性,向后延伸到案例教学绩效评价的主动性、案例教学改进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要求有更多的创新,根据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在全程实践教学体系中,通过合理设计认知实践、模拟实践、应用实践、创新实践,全面造就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方法、创新行为,这是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对案例教学的要求,也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4)案例新颖,形成体系
案例新颖、形成体系,这是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对案例教学的又一要求。案例新颖,讲的是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更新案例库,并根据课程内容的革新及时调整案例体系,这是影响案例教学绩效的重要内容之一。案例要形成体系,一方面是按案例教学规律,在案例的选择和设计上不仅要知识点案例与综合性案例相结合、定性案例与定量案例相结合、国内案例与国外案例相结合,而且要结合全面创新的要求,在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同环节,规划和设计认识实践、模拟实践、应用实践、创新实践等不同层次实践教学的案例,并使这些案例形成符合全面创新要求的案例体系。
1.理论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模式比较
理论经济学案例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和教学方式而多种多样,主要有吸收型、学习型、展示型、综合型、实习型等,吸收型案例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的知识点,通过相应案例的选择和讨论,达到吸收巩固知识的作用;课前布置、课堂讨论、教师总结是其特点;学习型案例教学是教师把理论知识的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在一起,通过案例归纳出新的知识点,同步性、导出性是其特点;展示型案例教学是指根据案例内容,学生进行角色模拟,通过模拟的角色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身临其境”是其主要特点;综合型案例教学是指通过选择综合性强的案例,运用一门课程或者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来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各具特色的结论,开放型是其特点;见习性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讲授某一知识点时,安排学生到具体企业或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主要是深入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实战性是其主要特点。
综合来看,这些案例教学模式具有案例教学的共同特点,即实践、互动、激励、创新,但其具体目标和适应性却有差异性。吸收型案例教学模式主要在于对知识点的消化,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强,不利于互动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对刚刚接触案例教学的低年级学生比较适用。学习型案例教学模式主要在于案例对知识点的归纳,仍然没有摆脱学生对教师的过于依赖,学生的主动性仍然没有正常发挥,与吸收型案例教学模式相比,学习型案例教学模式给予了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但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展示型案例教学模式主要在于角色的模拟,这种案例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也具有激励和创新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案例教学方式,但对过程的掌控难度较大,容易出现角色表演喧宾夺主而忽视案例分析讨论的状况。见习性案例教学实践性最强,但操作起来对实习见习基地的要求较高、压力较大。
综上所述,这些案例教学模式各有千秋,但最终采取何种案例教学模式,还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学生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2.理论经济学实践性案例教学模式的选择
根据各种案例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对案例教学的新要求,贯穿认知实践、模拟实践、应用实践、创新实践内涵,理论经济学实践性案例教学应该选择因地制宜的案例教学模式。因地制宜的案例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要求,对不同学生、不同内容、同一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有选择性的案例教学模式。
针对学生可从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来划分。对于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案例教学模式,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如财管、会计、金融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可采用展示性案例教学模式和见习性教学模式;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可采取沙盘模拟案例教学;金融专业可采用模拟炒股案例教学;会计和财管理专业可采取手工做帐案例教学等,对于其它专业,如经济学专业,可采取吸收型案例教学模式和学习型案例教学模式,主要强调通过案例对知识点的巩固、通过案例析出理论要点和通过案例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年级不同,学生的知识储量是不一样的。低年级知识储量小、高年级知识储量大,针对这一特点,低年级可采用吸收型案例教学模式,高年级可采用综合性案例教学模式。
针对教学内容可从不同内容和重难点来划分。对于课程先行内容可采用吸收型、学习型案例教学模式,对于课程后续内容、扩展内容和单元总结性内容可采用展示型、综合型案例教学模式,对于操作性的内容可采用展示型、见习型教学案例模式。如《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和需求量理论,可采用吸收型、学习型案例教学模式来解释、分析什么是需求和需求量,但对于后续内容如弹性对需求量的影响时,则可采取展示型案例教学模式,或者到超市等具体单位见习,观察和理解在不同商品定价中对弹性原理的运用。在讲授完这一章节内容后,可采用综合型案例教学模式,一般可直接采用“丰收悖论”的案例或者选给一个近期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丰收悖论”案例。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可按先简洁后复杂、先要求性低后要求性高的原则,综合采用多种案例教学模式,以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3.理论经济学实践性案例教学过程的优化
(1)筹划优化
筹划是案例教学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体是教师,工作内容是为案例教学做准备,理念导入、要求符合、案例选择是筹划优化的主要内容。理念导入就是要将案例教学的本质和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导入理论经济学实践性案例教学模式,抓住实践、创新这一关键,把认识实践、模拟实践、应用实践、创新实践融进案例教学。要求符合就是指案例教学要做到“四个符合度”,即案例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与教学大纲相符合、与学生相符合、与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相符合。案例选择的优化除了按“四个符合度”来选择案例外,重要的是在保留经典案例下,实行案例的不断适实更新。通过筹划优化达到知识来源扩大、学习内容优化、实践性不断加强的目的。
(2)实施优化
实施优化是指案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的优化。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授课对象,有选择性地采用个体学习、小组讨论、课堂讨论、场景模拟等方法。个体学习要强调自我学习,通过自我学习、主动参与,独立地找出问题的关键和答案。小组讨论要强调相互交往,通过各抒己见的讨论,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并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个体学习和小组讨论离不开教师的参与,但课堂讨论则更要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学生发言和辩论、老师点评和总结,不仅可以得出解决问题的更加可靠的答案,而且通过解决问题步骤的实践获取除陈述性知识以外的程序性知识。场景模拟要强调身临其境的角色表演,把学生个体推向了面临社会环境的解决问题的不同岗位,更加强调对学生能力、沟通技巧、领导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总之。实施的优化就是要达到学习效果的改善。
(3)评价优化
对理论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评价,必须走出传统理论教学的评价方式,实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机制,从而实现评价的优化。改变传统的只评价学生最后考核成绩的做法,更要对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这要求评价的选点和内容要优化。评价的选点应该着重于准备、讨论、发言。准备工作主要评价学生对案例的学习和总结性文案的撰写,讨论过程主要评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主导程度和团队合作等,发言主要评价学生对解决问题步骤的把握、对关键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思路的完整性和解决问题的创新程度等。
参考文献:
[1]张家军,靳玉乐.认案例教学才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
[2]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3]郭俊辉,曹旭华,王富忠.案例教学效果的最优模型探索[J].高教工程教育研究,2008,(5).
[4]张元鹏,刘文忻.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S1).
[5]陈银娥,刘健.关于《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理论月刊,2009,(12).
[6]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中国大学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