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爱兰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系,安徽 桐城 231402)
安徽省中部偏西南的桐城,地理环境优越,“居深山之中,地方百余里,一面滨江,而群山环之,山连亘千余里”,[1]有山有水,农业、渔业发达,为古时重要经济枢纽,素有“七省通衢,南北要冲”“江淮第一城”之美誉。自唐代始,便不断涌现出名家文士。桐城文派的出现,更是让桐城闻名于世,被冠以“中国文都”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地方文化,活跃的农渔商运催生了火热的桐城歌谣。
地方民歌是一个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考究一个地区文化风俗的重要资料。《汉书·艺文志》记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也。”[2]桐城人心慧口巧,将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到民歌中,留下一大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桐城歌谣。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桐城歌,她的住居和交通民俗文化深厚,很值得研究。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纬度很广,既有属于温带的广大中纬度地区,也有南方属于热带的地区,各地区环境气候各异。居住环境不同,居住习俗也自不同,形成了我国地域特色各异的居住文化。
无论什么年代,一所房子的建成对于一个家庭都是一件大事。桐城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雨水丰沛,这一地区的传统房屋多座北朝南,且呈人字形以便于排水。木结构,多为穿斗式。木质结构的房屋对制房技艺要求极其严格,尤其是对木工的要求。同时为了取得好的兆头,各种建房仪式就格外隆重。桐城的建房表现出浓郁的民俗风情,姚兴泉道:“桐城好,新室喜初移。彻夜连喧百子爆,进门才唱五更鸡,步步上天梯。”[3]我们从桐城歌中,可以了解这一风俗。
建房分动土、上梁、进屋等程序,以上梁最为隆重。上梁,也即固定木头圆柱上最粗最结实的木头以搭建屋脊,形成木结构的主要框架。大梁的材质,大梁上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房屋的质量好坏,因此格外受人重视。除了找道士选吉日良辰,还要举行一系列仪式。仪式主要由手艺精湛的木匠师傅主持。
第一个步骤:请梁。在堂屋内设一个香案,“四四方方桌一张,下面摆着香火盏”。正梁置于堂中,“上面架的是正梁”,摆设主家设好的三牲等,由木匠唱请梁词。请梁词主要借助鲁班的传说为主家添好兆头,称赞主梁材质的不凡,“鲁班师傅打马而过,一见此木生得正好,一字弯弯,好做正梁。”[4]
第二个步骤:祭梁。木匠以米、茶叶抛洒于梁上,并以酒祭梁,“府上送我一只瓶,瓶里装着羊羔酒。此酒不是凡间酒,乃杜康所造,大仙所留。我把此酒祭正梁”。接着主家准备大红公鸡一只,木匠以斧头砍断鸡脖,以鸡血祭梁:“府上送我一只鸡,此鸡不是凡间鸡……引吭正值鲁班师傅上梁时,主梁归位,百子千孙万年富贵。”并唱祭梁歌。[5]
第三个步骤:上梁。最为关键的一步,由木匠、瓦匠师傅扛梁登上屋脊。“今日日吉时又良,主东接我上屋梁。”屋梁上披挂大红布,“五尺红,梁上挂。斧头红,系斧把,现在就把正梁上。”并唱上梁歌,所唱歌词多含吉利富贵的寓意:“梁口开得深又深,秤称银来斗量金;梁口开得浅又浅,荣华富贵万万年。”“东方一朵紫云起,西方一朵红云开,大吉大利时候来。”[4]
第四个步骤:赞梁。上梁仪式最后一个步骤。架上大梁,由木匠在登梯时唱赞词,也多吉语,“脚踩一档不为多,子子孙孙都做官。脚踩二档两朵金花,谁个不爱谁个不夸……”并于梁上抛洒米粑、喜糖等供所有参与仪式的亲朋好友分享,“说抛粮,就抛粮,我请主东进华堂,抛粮粑粑你先尝……其余的,赐给左领右舍,亲戚朋友,个个沾恩,共享其成。”[4]
由上可知,无论是请梁、祭梁,还是上梁、赞梁,所有的仪式和歌曲保持一致,演唱祭歌本身已经成为仪式的一部分。
戴名世曾说桐城:“与楚之蓟黄,豫之光固,以及江淮间诸州县,壤地相接,犬牙交错,虽山川阻深,而人民之所走集,皆为四达之衢。”[1]桐城多山水,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决定了该地的交通方式必须陆地和水地交通相结合。我国的交通方式主要是“以帆船为主要工具的古代水上运输业,以畜力车、人力车为主要工具的古代陆路运输业和以邮驿为主要方式的古代邮政遂信业。”[5]而这些常见交通工具在桐城历史上都可看见。
当然,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步行依然是最普遍的交通方式。日常生活,比如上山打柴,下地干活时,需要劳力们步行:“走下田来把秧排,前埂排到后埂来。”(《插秧薅草歌》)[4]“挑起柴担快步跑,跑上三趟才黑天。”(《换回稻米和油盐》)[5]走街串巷的小贩,大多需要步行:“桑树扁担软悠悠,挑着货担下苏州。”(《游过苏州去杭州》)[4]探望红颜的小伙,虽一往情深,却也囊中羞涩,也是用这种方式:“相认大姐在舒城,来来去去翻大岭。”(《劝姐嫁到我桐城》)[5]再如:
乖姐住在檀香崖,
高山高水又高排,
翻山越岭去找姐,
草窠走出大路来,
大路来,
一年多跑几双鞋。——(《乖姐住在檀香崖》)[4]
以每年穿破的鞋子来比喻情郎探望情姐的频率,可谓直接又幽默,让我们对小伙子的深情感动。从这些桐城歌中,我们可以看见当年桐城人民步丈天下的影子。
骑马乘车甚至坐轿是官员有钱人的享受,“打匹白马路茫茫,一步出在城门口,二步就在半路上。”(《菖蒲和艾的传说》)[4]一般人是无福消受的。穷人只能羡慕眼红,独自苦叹:“正月里来正月双,有钱媳妇回娘家,又有驴子又有马,又有糕饼和糖粑。”(《苦媳妇自叹》)[4]不过,大多数女子一生之中还是能在结婚的时候,舒舒服服光明正大地坐一次车马轿子:“车来车驻,马来马停。一把喜果,撒开轿门。”(《一把喜果撒轿门》)[4]
船也是桐城人的重要交通工具,尤其是居住在江湖边上的渔民,几乎都要与船打交道。“哥打渔来妹划桨,哥掌舵来妹划桨,菜子湖里无田地,一网鱼虾一网粮。”(《一网鱼虾一网粮》)[4]对于渔民而言,船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当然也就成了情歌中的寄托深情的引子:“姐想解闷郎唱歌,姐想撑船我下河。”(《由姐撑向哪条河》)[5]再如:
姐爱小郎在河东,
要想看郎把船撑,
水深浪大船无舵,
摇摇摆摆在河中,
在河中,
看郎不怕有险情——(《看郎不怕有险情》)[4]
为了看望心上人,几乎要冒着生命危险,桐城人对爱情的大胆泼辣在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并不是所有生活在水边的情人们都能通过船打破距离的障碍,也有一些地方没有船,便需要有桥梁的帮助。桥梁在我国出现较早,周代便已建造梁桥和浮桥。桐城多水,桥梁当然必不可少,为民修桥也就成了大善举,如相传为戴名世出资所修的南山桥便世代为人称颂,“南山桥,了了桥,代代百姓都知道,砚庄有个戴名世,他为百姓来修桥。”(《南山桥了了桥》)[4]据《康熙桐城县志》卷一山川类不完全记载,当时全县共有知名桥梁共四十余座。[6]可毕竟还是有地方没有桥梁,便有“我与情哥隔道河,杨柳发青望不着。”(《坡上相恋好快乐》)[4]141或桥梁受汛情影响被淹,于是桐城歌中对桥的期盼便唱了出来:
恋姐莫恋隔河娇,
水涨三尺淹了桥,
郎抱桥头哭桥尾,
姐抱桥尾哭桥腰,
二人哭断路一条。——《二人哭断路一条》[4]
深情的人儿连短短的几天汛期都等不得,虽显夸张,却更动人。从这些动人的歌曲中,我们感受到一方水土的风情,感受到一方文化的魅力。
桐城歌艺术价值极高,旋律优美,易于演唱表演,有唱有诵,形式多样。同时,它的文本又极具艺术性,它的比兴运用,它的五句头,它的押韵,让人们忍不住拍案激赏,明清时期大量桐城歌被辑录进入各种民歌集便是很好的佐证。然而,在桐城这方热土上孕育生长起来的桐城歌,不仅仅为我们提供如许,更重要的是她作为研究桐城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科研价值,为我们研究桐城文化打开了又一扇窗。
[1][清]戴名世.戴名世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2,48.
[2][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355.
[3]徐庶,叶濒.桐城民俗风情[M].合肥:黄山书社,2002:172.
[4]叶濒,张志鸿.桐城歌[M].合肥:黄山书社,2012:30-141.
[5]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49-137.
[6]康熙.桐城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