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红,刘静丽
(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人类自古以来一直生活在充满灾难和风险的环境中。饥荒、瘟疫、战乱连年,自然灾害频仍。进入工业化时期后,虽然人类防范各种灾难和传统风险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大大增强,但全球化的推展、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新风险伴随着传统风险的规避以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地涌现和再生产。近期困扰人类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及各种频发的风险事件,都足以说明当今的风险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引人注目,风险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风险格局下,作为缺乏社会生活阅历的当代在校大学生,必然会受到多种风险的侵扰。近期发生的铜陵大学生集体溺水事件,太湖游船事故,大学生失踪、自杀以及舍友投毒等事件,引起了社会和高校的广泛关注,也逐渐成为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安徽省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例,进行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以期对大学生风险意识的培育和增强大学生有效规避风险的能力做出些许贡献。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运用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小型座谈会等方法,以此了解大学生的风险意识、风险归责和风险规避策略等情况。问卷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到安徽3所高校(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大学)发放并当面回收问卷。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面对的风险及风险意识的自我评价情况;二是大学生风险归责情况;三是大学生所认同的风险规避策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67份,回收率为94.5%。在所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占44.6%,女生占55.4%;理工科占49.7%,文科占50.3%,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占53.2%,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占47.8%,并涵盖了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因为风险意识的主观性,随机从样本中抽取150位学生做访谈,以充分探知大学生风险意识现状。通过spss的统计分析,得出当代在校大学生的风险意识状况、风险归责及风险规避策略的特征。
风险社会的风险表象区别于传统社会的生老病死、灾荒饥饿而被称为“现代社会风险”,主要指在工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风险:一方面指现代社会产生的一些新的社会风险, 如失业、贫富差距造成的大量贫困、工伤和交通事故等;另一方面指由传统社会风险转化而来的社会风险,因为很多传统社会风险变得难以靠传统办法来规避,如居住、养老和疾病医治等。[1]大学生自身的风险意识现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生对自身风险意识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所面对的主要风险类型。
1.风险意识自我评价情况。
风险不仅是可能带来灾难的危险或可能性,同时也是人们由此形成的认识、意识和体会,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危害性、不确定性等特征。[2]风险意识(也叫风险感知、风险认知)的研究源于西方。在社会科学中,风险意识主要指人们对正在或可能影响他们的危险的判断和评价。[3]本文所指的大学生风险意识是指大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以及潜在的风险来源的识别程度以及对于风险规避能力的综合评价。通过对调查资料和访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的风险意识不强,对风险的处理能力较差。 有7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身处理风险的能力比较差,对身边的风险来源关注不够。
2.主要风险类型分析。
在风险社会中,由于科技发展的副作用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及生活中的焦虑,大学生目前所面对的风险既有传统的健康、恋爱交友风险类型也有因为社会变迁科技进步带来的求职就业、道德、信息安全等现代风险类型。
(1)健康安全风险。
健康安全风险意识是指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身心有可能面临的来自外在的与潜在的各种风险事件的认知与判断能力。[4]大学生在社会阅历日益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健康与安全的风险。调查表明: 5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有过上当受骗或意外伤害的经历。84%的被调查者认为网吧和游戏厅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较大,59%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有待提高,高达92%的大学生认为校外的餐馆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不敢轻易到校外就餐,希望加强饮食安全方面的监管。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身的健康安全高度重视,对食品、饮水安全有着强烈的诉求,但是又无力改变现状。
(2)兼职或就业风险。
调查显示有37%的被调查的大学生在寒暑假兼职中有上当受骗的经历。另外,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来源不可靠而导致受骗的约占12%。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外,调查中有74%的大学生是通过校园小广告﹑中介公司获得兼职就业信息的,这些兼职信息未经严格审核也是出现受骗现象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学生在兼职就业的过程中,要注意寻找可靠的信息途径。
(3)心理道德风险。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有的大学生呈现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致的趋势。调查表明:70.8%的大学生感觉各种压力比较大, 46.5%的大学生经常感到焦虑;在对待考试作弊这一项,有43.1%的大学生选择了“为了升学,可以理解”,有36.5%的大学生承认自己也做过弊。有75%的大学生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比较差。笔者认为这与当今不良社会风气及诚信道德缺失有很大关系。
(4)恋爱交友风险。
当代在校大学生正处于生理青春期,有各种情感需求。恋爱交友成为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因情感问题而引起的风险行为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调查表明:83.2%的大学生支持校园恋情。有37.7%的被调查者目前正在恋爱中,但是不确定会走上婚姻的殿堂。另外,因为交友不慎上当受骗的被调查者占到22%。当面对陌生来电或者陌生短信,39%的被调查者都会选择回复。关注大学生情感世界,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以及增强信息安全意识显得格外重要。
风险的具体化必然涉及到风险归责问题,即某种风险是谁造成的。[5]风险归责具有情境性与动态性,不同的人或群体具有不同的归责对象。大学生风险归责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不良社会风气是主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不良风气也在社会蔓延,渗透到各行各业。重利轻义的不良思想影响了经济领域,导致了不法商贩唯利是图,这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威胁民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还有社会文化领域的社会诚信缺失,民众的社会公德不断降低,如此种种,让身处高校的大学生们承受不良社会风气带来的各种风险。
2.大学生自身风险意识差。
在对造成大学生风险问题的责任主体调查中,大学生自身原因仅次于社会风气,排在责任主体的第二位。这一点在本次调查的其他问题上也有所体现,坦言自己出入过网吧、游戏厅、旅店这类风险事件高发场所的被调查大学生占到90%。超过50%的大学生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使自己的信息容易泄露给陌生人,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失。而在如何处理个人信息的问题上,有60%的样本群体不知道怎么处理。另外,高校的风险教育缺乏也是导致大学生风险意识淡薄的重要因素。
3.高校相关机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大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类型前四位分别为:健康安全风险、兼职与就业风险、心理道德风险和个人信息安全风险。而与之相对应的高校相关部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比如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很少有学生咨询。学校举办的相关活动由于宣传不到位,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也不高,因而起到的作用也不大。
大学生的风险规避策略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自身,同时也需要学校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从而形成多层次的风险规避体系。
1.大学生个体层面。作为风险的承担者,大学生认同的风险规避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除了开设必要的风险教育课程外,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提升大学生风险意识进行宣传教育。正如调查和访谈中有大学生建议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知识竞赛等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风险知识的宣传普及。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风险意识。
2.高校层面。一方面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已设立机构的职能,同时建立健全其他相关机构的设置。有效合理利用高校资源,通过相关活动的举办,丰富大学生的风险知识。另一方面,高校应多途径提升大学生面对风险的实际应对能力。可以举办有关风险教育的知识讲座,举办各种活动竞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此外高校需要充分调动任课教师及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风险观,从而提升大学生应对风险的能力。
3.政府与社会层面。不良社会风气是最主要的归责对象,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民生和文化领域的建设,也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不断提升广大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立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总之,当代在校大学生不仅要面临着来自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变迁的压力与挑战,也难以规避在人身健康安全、就业兼职、心理道德、交友恋爱等方面的风险。这些风险在当今全球化和世界风险社会的背景下具有突发性、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和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使其越来越难以预防和控制,并给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了各种威胁。因此,只有通过对大学生风险意识的培养和学校政策的有效落实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风险意识和大学生规避风险的能力。
[1]朱力.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社会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J].学海,2009(01).
[2]贝克.风险社会[M]. 何博闻,译. 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35.
[3]保罗·斯洛维奇.风险的感知[M]. 赵延东,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102.
[4]刘伟.试论大学生行为风险的积累与控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1(4).
[5]Douglas1966, Purity and Danger: An Analysis of Concepts of Pollution and Taboo. London: Rutledge and Keg and Paul. 1966, pp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