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的传播特征及其发展策略探析*

2014-03-31 11:09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陈 权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收稿日期:2013-09-11

作为当前网络时代的新电影形式,微电影最显著的特征当然就是其“微”,它的制作时间较短,投资规模偏小,播出时间也不长。它有着短小精悍的电影式故事情节,但是,其必须借助于移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发布并传播开来,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视听娱乐新需求。近些年来,我国微电影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峰时期,各个专业性的视频网站比如说,优酷网、搜狐视频等都有着微电影式的视频栏目。微电影的形式也受到了公众的欢迎,充分说明了微电影有着鲜明的传播优势与远大的发展前景。

一、微电影相关概述

(一)概念界定

所谓微电影,顾名思义,就是指微型电影,又被称之为微影。它具体就是指通过各种新媒介平台进行播放,并在移动状态和短期休闲状态下进行观看的一种电影式视频短片,其虽然微小,一般来说时间不超过300秒,制作周期仅有一周或数周,投资规模仅有几千到几万元的鲜明特征,但是,它也具有完整的策划体系和系统制作系统,也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微电影所涉及的内容和主题往往都是幽默,时尚,公益或商业性的,可以独立出现,也可以以系统性的故事情节出现。它没有艺术性与商业性的限制。它具有门槛低,制作周期短,发行方式相对简单;互动性、开放性、娱乐性强;创作环境自由,表达机会更多等优势。

(二) 产生背景

微电影的初次尝试最早是在2001年,当时的美国八位顶级导演推出了具有鲜明个性与创新性的电影短片,而我国的微电影则最早是由香港导演伍仕贤推出的微电影。真正让微电影在大众中发生轰动效应的是2010年凯迪拉克推出的《一触即发》,从而使得微电影这种新媒介形式正式出现。我们可以说,微电影就是为当今新媒体量身定做的一种网络传播影片。它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属于网络短剧的一种变体。它的制作由业余逐步发展到专业,规模也日益扩大,流程也日益完善和正规化,从而使得微电影的制作变得愈发精致,其受关注的程度也日益提高,并依托着新媒体的丰厚土壤迅速发展开来。

二、微电影的传播特征

(一)制作者的原创性

微电影中有一种类型就是侧重于说出自己的故事,其主要想表达出故事的现实主义与艺术主义双重特征。这类微电影制作起来相对较为简单,投资数额较少,然而,其故事情节却是十分感人的,往往会通过情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这些微电影大部分都是制作组的原创性制作,具有非商业性质,它们充分展现了电影圈中草根的原创力量,还具有新媒体环境下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从而给电影制作者与普通演员之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平台,暗示了电影不再是专业艺术家们的专利,是对传统电影行业一次彻底的颠覆。在微电影中,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作为电影的主人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这种微电影的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效果都与传统形式的电影大不相同,几乎都是对传统电影的创新与颠覆。

(二)传播的广告性

微电影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商业广告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它们之间不止一次的发生了微妙的融合,从而表现出了异常独特的传播特征。这种微电影往往是制作者通过别人的故事来谈论自己的理想,它一般向着广告的方式演变与结合。这种微电影也会聘请明星人物参演,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具有鲜明的商业性质,有些甚至是为一些大公司或大企业量身定做的商业型微电影。因而,有人直接把这种类型的微电影称之为广告植入电影等。这些微电影仅仅是利用了微电影平台而播出的广告,从而帮助企业树立饱满的品牌形象,达到企业品牌的宣传效果。它的传播方式就像病毒一样,具有迅速蔓延的特征,是很多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重要手段与核心途径,可以博取观众的眼球,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达到尽可能高的效果。

(三) 传播主体广泛

微电影有着较为广泛的传播主体,它可以是广告式的传播主体,也可以是草根原创的非商业传播主体。无论是何种传播主体,它们都有着与传统电影形式迥然不同的传播效果,它可以凭借新媒体平台来达到微时代下的全民参与性,让微电影获得最多的参与者,是一般平民百姓都可以参与进来的一种电影形式,它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士和艺术家,而是可以让所有人参与进来的微电影模式,体现出了巨大的新媒体魅力。

(四)传播方式多样

微电影不像传统的电影那样,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拍摄,而是有着更为广泛的拍摄路径,比如说,微电影可以在网络、音乐等领域寻找拍摄的思路和题材,这种新颖的微电影拍摄方式也让其有着更为独特且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它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音乐平台甚至游戏平台进行传播,它把主导权交给了观众,可以让微电影充满了更多的娱乐气息。当然,这种微电影的传播方式也让微电影所承载的文化得到更为有效且广泛的传播,观众可以通过不同的新媒介比如说3G手机、平板电脑等传播终端来观看微电影。这种微电影的传播方式多样化,其传播方式仍然是较为自由和互动的,其有着低门槛、广泛参与性等鲜明特性,使得微电影把电影艺术原先的曲高和寡状态调到了现有的亲民状态,它可以让观众随时随地的观看微电影,极大的提高了微电影在新媒体中的认知度和参与性。

三、微电影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

(一)发展现状

1.定义不够清晰。 当前,关于微电影的概念界定还存在着不少争议性,其发展速度尤其迅速,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在人们当中传播开来,成为一种非常时尚的电影形式。但是,人们对这种新生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几乎把所有的网络电影都称之为微电影,也将时间不太长的电影称之为微电影。迄今为止,我们仍然没有关于微电影的明确界定,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这种模糊不清的定义显然对于微电影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让人们搞不懂微电影到底该以何种方式进行发展,哪种形式才是真正的微电影。

2. 创作主体的负面效应。 微电影已经突破了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而是由很多草根级别的人士积极参与进来,他们组成了微电影的创作主体。然而,他们在给微电影带来新奇创作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这就是说微电影由于草根的创作团队而缺乏必要的专业人士进行把关,也加大了国家相关部门对于电影内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难度,由此在微电影中就无法保证内容的健康性,有时甚至会出现违法的电影内容或主题,而这些只能依靠广大网民的个人自觉性与较高的职业素养来监督了,这显然对于微电影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3. 过度商业化倾向。 微电影中有一种类型就是倾向于广告式的微电影,其现在的发展态势正呈现出危险的过度商业化趋势。这将使得微电影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大众化基础。虽然说微电影也离不开视频网站和广告商等的积极参与,但是,他们的这种微电影模式显然是为了盈利而制作的,这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微电影的艺术品质。它在保留原创性的基础上,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但是,这种过度商业化的开发将使其无功利性的特性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即电影艺术特征不明显,广告过度化;监管制度未到位,劣质作品泛滥;公关介入过多,影响传播效果;广告的商业性与电影的艺术性的双重失衡。

(二) 发展策略

1.制作出个性化的微电影。 微电影的制作要想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与良性的发展态势,就需要针对目标群体进行制作目标的重新界定与实施,要有针对性的制作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微电影作品,要让微电影能够充分考虑到传播的媒介环境与推广的具体途径,考虑到不同受众的观看需求,对微电影进行分众化的制作,做到微电影作品不是盲目的制作,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制作,它将使得微电影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可,也可以在高度关注度下实现最佳的传播目标。

2. 重视选择具有创新性的题材。 微电影制作应该要考虑到广大观众的不同心理特征,要能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微电影创作题材或创意,要能够达到一种出奇制胜的微电影传播效果。那么,微电影制作就应该从创新性出发,选择一些具有奇特性质的创作题材,让观众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这将让微电影迅速传播成为可能。当然,这些微电影创作应该要在法律规范和社会伦理的框架下开展,注重内容结构的多元化特点,让整个电影的故事情节都围绕着主题展开,以内容为王道,还要注重深度、忽略长度,以创意打动人。

3.提高剧本的创作质量。 我们的微电影制作和发展时间更缺乏成熟的经验。我们必须结合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实际情况,严格要求制作出高质量的微电影作品。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微电影的剧本选择提出较高的要求。事实上,对于微电影来说,其剧本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微电影的生存与发展。那么,我们就要对微电影剧本选择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要适当的加大对于微电影剧本选择的投资力度,并对其剧本进行大量的宣传与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剧本。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把微电影作为商业运作模式来进行剧本选择,让微电影与广告有机融合在一起,释放出更大的商业能量。

四、结语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新媒体形态的不断涌现,我国微电影在网络平台下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我们必须把微电影的非盈利模式更好的发展前提下,也要适当的发展盈利性的微电影模式,让微电影在媒介话语权的掌控即受众自我认同的诉求,传播内容的浅表达即审美感性化的转变,电影的奇观效应即视觉文化的审美核心的传播特征下,获得更佳的发展前景,即以内容为王,创意制胜;平衡数量和质量,避免过度商业化;差异化经营,打造微电影品牌;丰富微电影类型,培养微电影人才;扩大传播效果,实现规模盈利。那个时候,我们将迎来全民微电影的美好时代。

参考文献:

[1]刘涛.微电影:一个概念的诞生[N].光明日报,2011-07-30.

[2]王长武.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与市场前景展望[J].中国电影市场,2011,(9):23~24.

[3]王君.浅析“微时代”环境下的电影广告—微电影广告浅析[J].中国电影市场,2012,(3):19.

[4]杨晓茹.网络电影艺术特征及传播价值分析[J].大舞台,2011,(2).

[5]郑晓君.微电影—“微”时代广告模式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6).

[6]赵萌,车亚鹏.“微电影”小容量,大任务[J].世界博览,2011,(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