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文
(湖北科技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湖北 咸宁 437100)
*收稿日期:2013-12-12
基金项目: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号 13FZZ001)阶段性成果
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加强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均等化,从政治的高度解决好民生问题,建设和谐社会。一个民生政治的新时代到来了。民生政治的实质,胡锦涛同志曾有明确的定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民生政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
民生政治,顾名思义,指涉的显然是民生问题与政治决策、政治行为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它表明的是一种实际生活趋势,就是现实中的民生问题具有政治化的趋向,也就是说,传统的事关普通百姓生活、生计等形而下的经济社会议题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已经逐步成为公共价值、公共决策的重要关注对象,开始进入公权力视野,成为执政党执政和政府行政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它实际表达的是这样一种政治理念和政治追求,即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引下,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看待民生问题,将民生问题视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要举措,视为加强党和政府执政合法性的必要举措来看待。因而,民生政治既不是一种已经完全发生的成熟政治模式,也不是一种毫无现实迹象的政治理想,相反,它兼具了理想与现实的双重特性,它已经处于发展之中,但具有极强的主观建构性,其进程受到主客观的复杂互动的深刻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论述资本主义社会和未来社会时曾经提过与工人或普通民众生活、权利等相关的问题,但严格来讲,缺乏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思想。即便如此,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论述仍是今天我们思考、认识民生问题的重要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人民的安康和幸福,一贯把民生工作作为执政兴国的重要任务。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并没有直接地提出与民生相关的言论,但毛泽东一再强调的“为人民服务”已经包含了民生思想的因素。事实上,毛泽东早在1934年于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就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1]。邓小平与民生有关的思想和言论主要集中在共同富裕和发展生产力等方面。通过改革开放,通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再带动全体劳动者共同富裕是邓小平一以贯之的思想。邓小平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他还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切政策的制定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陈云对民生问题也十分重视。他认为社会主义建设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搞国防建设,也是为了保障人民生活的改善。”[2]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浸透着以人为本原则和民生主义的关怀,其中认为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主张直接与民生思想有关。他指出:“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任何脱离群众、任何违反群众意愿和危害群众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3]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必须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创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和谐社会是目标,以人为本是原则,科学发展是手段,三者构成三位一体的思想战略体系。要建成和谐社会,就必须遵循以人为本,以民为本,通过科学发展的方式才能真正实现。这一思想战略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体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它的指引下,在继承前几代领导集体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治思想逐渐成形,并具有了以下内涵:
首先,民生思想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民生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又体现、遵循了“以人为本”这一时代进步趋向。胡锦涛指出,“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4]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古代民生思想这一人文传统是当代以人为本原则和民生思想的重要智力渊源。另一方面,以人为本既是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基本原理的体现,也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可见,民生问题的改善是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民生思想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中国共产党现时代提出的以人为本原则和民生新主张,是在批判继承古代民生思想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当代现实,赋予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含义。
其次,民生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说明我们国家当前的最大国情仍是发展不足,所以必须“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进民生事业,解决民生问题离不开生产力的大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的大成就。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样才能使人民既能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又能实现发展的成果为人民共享永远持续下去的目标。而这二者,都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涵,没有科学的发展作为持续动力,可能能一时改善民生,但不可能永久地提高民众幸福指数;没有科学发展,可能会提高某些方面的民生指数,但其标准必然是片面的、不健全的,因而也不能真正改善民生。
第三,民生政治思想以和谐社会思想为依托和目标。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发展民生、改善民生的目的。民生政治的最终目标是要社会和谐而不是维护统治。这是当代民生思想与传统民生思想的本质区别。也就是说,当代民生的原则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位,最高价值标准是构建人人建设、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而不仅是为了治国理政,或者说,治国理政仅是和谐社会的次目标。同时,改善民生,发展民生必须融入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总体工程,民生建设是一个单项工程,民生建设必须以和谐社会建设为依托,成为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获得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习近平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向全国各族人民郑重宣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总之,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始终将民生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政党使命联结在一起,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5]。党的民生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政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民生政治作为我党的新执政理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学界研讨的焦点问题,这无论是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对民生政治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民生政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存在的认识误区就必须予以澄清,这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新时期民生政治与我国古代民生思想的关系。民生思想是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早在《易经》和《尚书》等远古典籍中就有类似的记载。例如,《尚书·皋陶谟》中谈到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时,曾说过:“在知人,在安民”、“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尚书·大禹谟》中曾说过“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等词句。这些古代先哲们非常重视普通民众在治理国家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普通百姓的生活、生产与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兴亡的重要关系。儒家的基本主张是“仁者爱人”,一贯关心民众疾苦,重视民生问题,认为民生问题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重民、富民、顺民、爱民的主张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儒家强调民众对国家政权的重要作用,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在《论语·颜渊篇》中,孔子告诫统治者要将人民信任作为政权安定的最重要的选项,强调“民无信不立”。同时强调,“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因此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孟子发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议论。这就把安抚爱护人民,使民众安居乐业看作是善政的重要任务和标准。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往往出于统治阶级个人利益的考虑,意识到民生的重要性,即所谓“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努力安抚民心,顺应民意,提高自己为民服务的水平。中国古代的民生思想强调重民、爱民的主张,这在封建社会中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客观效果。但同时应注意,这种民生思想往往是从理政治国的角度出发来论述的,因而是以统治者为本位的,并不是真正以百姓为本位的。其中的“民”是指相对于“君”、皇权、统治者而言的普通百姓,安国理政、维护封建统治才是重民的最终目的。因而,这里的“民”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人”,民众的幸福往往被视为是恩赐的,即使有些微民权,也不是真正的人权,更谈不上民主,因为“君为民主”。同时,尽管我国古代思想家,像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孟子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老子主张“无为”,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但封建社会的本质特征是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而民生思想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用来缓和阶级矛盾的工具,或者是统治阶级为了谋取自身最大的利益,所以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古代民生无法在实践中落实,是一种根本无法实现的乌托邦式的政治观。
中国共产党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赋予民生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党提出的民生政治是在中国古代传统民生政治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它与历史上的民生思想有着本质区别,它不仅继承了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政治文化,对其糟粕也批判性的祛除。我国古代的民生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很大的历史作用,但是“民生”思想从来不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纵观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真正能够做到以民为本,把民众的利益放在政府治理的重要位置朝代屈指可数,大多都是鱼肉百姓,满足统治阶级自身的利益。这种民生思想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代表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有着本质的不同。
(二)民生政治与西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的区别。民生思想直接以普通民众为关注对象,这使得它与一切与人有关的思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西方文明体系中,与中国传统民生主张相近或相似的论述应该来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观。与中国古代相比,西方古代和中世纪对民生的直接关注并不多,更多是从政治哲学,如追求善、道义或公正、公平的角度出发,将抽象意义上的民众幸福或安康与国家或公权力联系在一起,直接涉及民众实际利益的相关论述较少。例如,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论述国家的目的时曾经指出国家的目的就是提供健康、安全这些现世生活的利益;阿奎那也指出国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公共福利;马基雅弗利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君主博得人民爱戴的重要性,要求统治者不与民争利,并保护人民的财产[6]。与中古时期多从抽象和政治哲学的角度出发强调人本不同的是,近代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中的政治思想家从反对神权政治的需要出发,试图通过复兴古希腊、罗马文明传统中的人文主义关怀,倡导以世俗的人为中心,阐述人权政治来演绎近代的资产阶级人本主义观。启蒙思想家从民族国家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角度,大力反对崇尚神权、神性,反对在世俗生活中以神为中心,而要求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性、张扬人性。资产阶级人本主义观强调公民作为个人的权利,提倡平等、自由、民主、人权等主张。但是,启蒙思想家论述以上主张时多是从整体的、抽象的个体权利角度出发,真正强调具体的特定领域的民生问题并不多见,即使有,也主要是指抽象的财产权利。例如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在论述国家的存在或政府起源及必要性时,都强调保护人民的权利是一个重要理由;罗尔斯的正义论也是从社会公正和保护权益的角度来看待的。美国的建国思想是近代社会契约论思想家们的现实翻版,强调人民结成契约组成政府,政府是用来保护、服务人民的生命权、自由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后来林肯进一步提出了“民有、民治、民享”的有名主张,其中民享与当代民生思想有直接的关联。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人本主义理论与民生主张也有着类似的相关关系。需要指出的是,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近代西方的人本主义,是同中世纪宗教神学文化的“以神为本”相对应的。宗教神学文化通过宣扬对上帝、神权的敬畏,束缚了人的发展,压抑了人性。
西方人本主义为了强调人的自然主义本性,从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出发,从所谓普遍的、不变的、抽象的人性出发,这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资产阶级通过一些冠冕堂皇的形式将其丑陋的、自私的思想表现出来,通过“自由、平等、博爱”等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念和人道主义理论宣称资产阶级社会是最理想、最公正、最美好的社会,实质上这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用来剥削压迫民众,为本阶级谋取私利、维护统治辩护的工具。资产阶级宣称自己是由民众选举上台的,代表着整个国家和民众,超越一切阶级和社会,其实不然,在西方的社会选举是有钱人玩的游戏,在选举中大量掺合着权钱交易、财色交易等肮脏卑鄙的手段,选举上台后积极地为自己人服务。因此,西方的人本主义只是资产阶级的狭隘利益与本性的反映,并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与要求。[8]
(一)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巩固政权。政治合法性是指政治统治的正当性、合理性,它以民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和支持程度为标志。政治合法性有利于巩固政权、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任何一个政党想获取政权、巩固政权必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任何一个政党都在不断地在合法性上谋求努力。法国学者让—马克·夸克则把政府满足民众需要作为一种政治责任,这一责任的履行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合法性。他指出:为了使共同体中的成员能够认为统治者的地位是具有合法性的,那么就需要政府明确地表现出它所具有的公共福祉的活力。当前中国最大的公共福祉就是加强民生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共产党把改善民生当成一个政治问题来抓,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切、最重要的住房、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放在重中之重,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服务型政府。毫无疑问,这些都会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让民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活得更有尊严,从而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拥戴,增强了执政合法性,巩固政权。
(二)有利于保障人的权益,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国家过度的关注经济发展,在民生问题上投入过少,造成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增长、高速度,造成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忽视了人的权益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为了追求“GDP”的高增长,为了个人的升迁,置地方经济发展规律和资源环境承受能力于不顾,只着力推进那些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的项目,而不愿意去做那些与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这些都极大地忽视了人的权益发展,有碍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民生政治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果,创造这一巨大成果的主要贡献者是广大人民群众,民生政治要求人民平等的分享这个开放的成果。民生政治强调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着重解决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住房、教育、看病、交通等领域公共服务,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坚持民生政治,就要求政府改变过去的以“GDP”论英雄,将民众的幸福指数、人与环境、自然关系都纳入到政府的绩效考核里,从而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民生政治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具体到政治中,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认知、信仰、价值和情感等政治文化,深藏在人们心中并潜移默化地支配人们的政治行为。执政文化是执政党行为的灵魂和基础,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和更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包含了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如“仁政”、“以德化人”、“包容”等文化因子,这些文化对促进我国政治的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起了巨大的作用。当然,传统文化中也存在“官本位”思想、“专制主义”、“封建保守”等消极因素,严重影响到了党的政治行为,导致一些党员干部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顾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盲目的追求“GDP”,追求政绩,不顾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盲目的上项目,造成了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浪费和污染。同时,在和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就业、住房、交通等问题投入过少,造成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党提出民生政治的执政理念,就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最终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和安康。同时,民生政治要求转变发展方式,既重效率更重公平,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我们只有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掌握了民生政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在现实中更好地贯彻落实,从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2]陈云.陈云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0.
[3]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72.
[4]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A].新华月报社编.时政文献辑览(2006年3月—2007年3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65.
[5]徐光春.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J].人民论坛·双周刊,2007,(6).
[6]胡俊修,朱子夏.中外政治文化中的民生关怀[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8]李慎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