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勇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大学生自我意识养成不仅仅是大学生完成其学业的重要基础,更是大学生通过大学完成其社会化的重要基础。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养成需要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在大学生自我意识养成过程中合理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自我意识。本文通过分析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与归因理论之间关系,为教育者培养大学生自我意识提供一些借鉴。
首先,从自我认识角度看。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认识,但此时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正处在一个超越和蜕变的阶段。即大学生虽然关注生理自我,但更关注社会自我。一个大学生会关注自己的身材、长相,会关注自身的运动技能等等,但是此时大学生关注生理自我的主要目的并不在生理自我本身,更重要的是大学生通过对生理自我的关注来发现和关注社会自我。
其次,从自我体验角度看,大学生的自我体验稳定性不足。这样的稳定性不足,既有年龄阶段特点,也有认识程度引发,更有大学环境影响。这种不稳定既体现在年级差异上,也体现在性别差异上,其中年级的差异相对较为明显。另外,在高年级的时候女学生的自我体验感比男生的自我体验感水平要弱一些。但是从最终结果看,大学生这种时高时低、时好时坏的自我体验在大学期间基本能实现平衡。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教育和引导。
最后,从自我控制角度看。总体来看,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这样的增强,一方面来自个体的成长,另一方面则来自社会,是个体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而进行的选择。但是,此时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是从总体水平上来说的,而实际上在某些行为上面,大学生的自我控制相比高中而言是减弱了。因为,我们很难判断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增强是不是一定来自于个体的内心体验。因此,教育者要着重从这一角度出发,把社会选择变成个体内心选择,确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首先,极端的自我意识。这种极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极端的自我中心。如前文所述,大学是自我意识发展最为强烈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大学生对自我的关注度是最高的,因而从狭义的自我角度出发进行认知和判断构成了部分大学生的认知和判断的第一出发点。从自我意识发展角度看,这并不是坏事。但是,如果过分强调自我角度,就会演变成自我中心。这种自我中心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失去自我。第二是自负或者自卑。自负其实是极端自我中心的一种延续和表现。因为从自我是认知和判断的第一出发点,所以这样的个体往往会形成对自身过高的认知和判断。自卑则是对自我的极度不满,对自我的低估,是对自我的负面认知和对自我的过度否定,是和自负相对应的另外一个极端。
其次,漂浮的自我位置。自我位置漂浮同样也存在两种比较常见的表现。第一是从众。从众是一种个体在认知和判断上缺乏自我,以多数人或者社会公众的认知和判断替代自我的认知和判断。从众既是一种盲目又是自卑的表现。第二是虚荣。虚荣是在自我意识上过分注重社会自我,想要获得正面心理体验的一种负面自我意识的表现。虚荣表面看是一种心理体验,但是这是一种没有正确自我认知,无法自我控制的心理体验。这样的心理体验注定会将自我意识的各个组成部分剥离,进而使得个体迷失自我。
再次,放纵的自我意识。放纵从自我意识角度看,是一种消极自我控制的表现,同时也是环境的急剧变化所引发的。在大学校园里的自我放纵一般表现为自我放弃、懒惰、逆反等。应该说,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控制自我行为、情绪,表现出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但是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不稳定的心理体验,使得自我放弃、懒惰、逆反等表现频繁的出现在大学生当中。这其中不乏故意为之行为。
虽然从归因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自我意识缺失这一问题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从归因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缺失做出更多的分析和说明,但综合考量,尽管涉及的原因众多,本文仅就最为常见的两类因素做出一些分析。
其一,从内因、外因与综合原因的角度看大学生自我意识缺失。
大学生自我意识缺失的内因在于现当代大学生基本没有主动了解自我,养成自我的意识。大学生没有形成独立的“我”这样的意识。这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上文提到的从众。消费、作弊、逃课、插队甚至恋爱等在大学校园里的种种从众现象,表面看起来好像是环境影响,其实真正的原因在学生自身。表面看从众是和周围人保持一致,有利于同学关系,相对容易形成社交圈子,但是从众恰恰是大学生自我意识薄弱表现,大学生当中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理解个性真正的含义是思想的独立、人格的独立,而非行为举止的怪异。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大学生自我意识缺失的外因则更多。首当其冲的就是家庭教育。四二一家庭结构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大学生,绝大多数人在家里都是中心。众星捧月的结果一方面是让孩子有了一种无法替代的优越感,从而走向自负,另外一方面则有些孩子则会因此而备受压力,从而在高压下失去自我。
大学生自我意识缺失把内外因综合起来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又在个体身上得到了体现,而个体出现的这些问题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问题的产生,甚至恶化。碰壁后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在归因时大学生不太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往往把责任推向社会,甚至会做出有害社会的行为。
其二,从稳定性归因与易变性归因看大学自我意识缺失。
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能力是稳定性因素。就大学生自我意识缺失而言,能力因素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如学习能力。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个体的差异性也很大。有的学生能够学好几门外语,而有的学生则一门外语都学不好。再比如说如自控能力。自控能力对自我意识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形成良好自我意识的基础。有些大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了解了自身的性格特点、缺点,自身具有的优势。可是往往就是不能控制自己,不能做到扬长避短,任由自己性格中缺点发展,任由自身优势流失。明知道对的不去做,明知道不对还在做。学生中沉迷与网络,上网成瘾的人多数属于这样的人。相反,如果一个大学生的个体能力很强,一般而言,其自我意识相对良好。个体综合能力的高低,严重影响着个体自我意识的水平的高低。
首先,重视具体性原因分析。在归因分析中,我们会将原因分为宽泛的原因和具体的原因。在个体自我意识养成的过程中,受到主观客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整体性,但是更多的是一种差异性、个性。因而,成功的归因就必须在宽泛原因的背景下重视具体原因,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大学生自我意识缺失是整体性的表现,但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缺失恐怕是各不相同的。归因理论从海德开始发展至今,理论越来越丰富,归因模式也越来复杂,就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众多的学者在其研究过程中发现很难用一种方式、一种模式来对行为者的行为原因做出分析,往往我们需要考虑更多更复杂的原因。重视具体性原因的分析,就基本的方法论而言,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老生常谈,说起来也十分的轻松,但是,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努力。
其次,注意协变原则。个体自我意识养成的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因素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和影响。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其他的因素的变化。参照归因协变理论,我们可以把影响个体自我意识养成的因素分为主体、客体和背景,这三者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促成良好自我意识养成的过程中,注重这三个因素,了解这三个因素,注意三者的协变分析。
最后,加强归因指导。正确的归因是良好自我意识养成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育者要加强对学生的归因指导。归因指导的方法各有不同,不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合适的就是好的,本文强调的归因指导,主要是指归因指导者也就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有个正确的归因指导的着力点,否则即使归因的方式方法是正确的,但是不一定对个体的自我意识养成有帮助。归因是对行为者的行为而言的,而高校的教育目标和初中高中不一样。如果说初高中的教育目标还是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要目标的话,成败归因的主要着力点可能就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但是高校不一样了。高等教育是一个个体的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中行为者的主要注意力也不在知识的掌握上了。如果此时,我们的高校教育工作者还是一味的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为归因的着力点出发点,进行归因指导,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因而,在高校的归因指导的着力点应随之改变。当然,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特点,在总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指导下,各个高校也有着兼顾自身特点的培养目标。因而,社会化行为和本校培养目标则成为了归因指导的着力点。
自我意识的养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找到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培养个体良好的自我意识,发挥教育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佳.用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透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1).
[2] 李冬霞.网络时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迷失与重塑[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2).
[3] 顾思佶.浅谈归因理论[J].教育教学, 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