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晴,郭红专
(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构建中国特色的图像话语系统即“中国图像”,是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化语境下实现“自我发声”的基础,也是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所在。
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艺术原有的领域之间、地区与地域之间、国家与国际之间等等的文化界限被消除。文化之间的交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流壁垒的消失而变得更加自由、方便,却也导致不发达国家的艺术附和与发达国家有逐渐趋同的倾向。所以分析中国当代艺术,必然要将其放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中,其产生、发展都离不开这一基本环境。
中国的“当代艺术”指受现代主义观念影响的各种新艺术现象状态的整体概括,在狭义范畴内理解更多的是指先锋艺术或者前卫艺术。 其在中国的衍生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酝酿, 80年代开始兴起,到90年代才逐步进入国际视野。70年代末的中国进入了后文革时代,中国艺术急于摆脱文革的阴影又不可避免的依赖于革命现实主义题材,直到1979年的“星星画展”,可以算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预热与起点。虽然其艺术形态仍残留写实主义的痕迹,但已经开始运用西方当代艺术语言表达对现实压抑的不满和对历史的反思。198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劳申伯格艺术展,影响了一批新潮艺术家带着“走向世界”的渴望,掀起了一场以艺术为名义的思想启蒙运动,被称为“85新潮美术”运动。也被看做中国当代艺术成形和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那时艺术家大多模仿西方当代的艺术式样,艺术语言,但彰显的是自由独立的精神意识和批评现实的精神,形成了“理性绘画”和“生命之流”两股潮流。80年代中后期当代艺术家们已经急于向社会大众及官方展示自己的当代艺术观念及作品,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的诞生成为一种必然。这次展览拉开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真正序幕,体现当代艺术与官方艺术的格格不入和对现实的反抗,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993年的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首次来中国挑选作品,而后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国际展览中亮相,越来越多地被收藏甚至追捧,中国当代艺术已半推半就的融入世界当代艺术之中。
通过梳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的脉络,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起既得益于全球化,而又受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牵制,中国的本土文化在全球化中慢慢失去自己的特性,而迷失自我,产生了诸多弊病而陷于发展困境。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讲究传统与传承,它不可能迅速与现代文明同步。艺术家以西方当代美术的价值标准来解构传统文化的规范,疏离和摒弃了中国原先的价值评判标准,但新的标准又没有形成,造成传统文化在“前卫”意识下被消耗、瓦解。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不仅没有被很好的吸收转化,反而形成冲突对立。中国当代艺术在艺术市场上“被选择”的状况和艺术身份的模糊,将中国当代艺术引入无根漂零的尴尬的境地,也正是其发展的困境。
中国当代艺术过分依赖西方艺术形态,甚至出现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背离乃至割裂的现象。“85新潮”以来,中国以水墨为代表的艺术传承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巨大冲击。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成独特的创作程式和较固定意识形态,章法和教育、传播体制,这些都成为前卫艺术反抗的目标。虽然他们并不全盘否定传统艺术,但是这种抗拒意识带有一定盲目性的冲击,使得中国文化价值体系在与西方艺术的冲突中被摒弃。中国艺术要立足于当代,夺回艺术话语权,势必要回归中国本土。如何吸收西方当代艺术、整合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立足点,成为艺术家们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当代艺术诞生以来,模仿是与西方当代艺术最直接的接触手段。中国的当代艺术,一直陷于西方元素的侵轧之下,西方的当代艺术理念、模式乃至表现手段都成为中国艺术家竞相仿效的对象,所以作品大多残留着达达主义、波普艺术和照相写实主义的烙印。模仿是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这种“自恋式的修正和拼凑” 的手段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根本原因还是中国当代艺术缺乏带有本土性或中国性的表达。构建一套立足于自身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的叙事方式,必然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但并不代表对西方现当代文化资源的排斥。其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外在的拼接,而是一种内化的整合。通过这种整合中国当代艺术将展现更加广阔的精神世界和更加丰富的精神体验,这也是中国艺术不断自我更新,呈现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代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形态,其结构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而调整形态。今天中国的当代文化艺术若想与其他文化平起平坐,就必须自主地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呈现方式,就是要有自己的“灵魂”即“中国图像”。 这里的“中国图像”不是当下被西方强势文化热捧的与中国文化思想和生活观点有较大的隔阂的艺术图像,而应是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基础之上,具备中国价值观、美术观、艺术形态和经验的“中国图像”,是艺术家对当代文化语境的独特体验和感受的集中表述,必须具备吸纳新的艺术形态开放的形式,又要有立足于中国艺术精神的高度整合性。
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了短暂的追逐西方语式的热潮后趋于冷静,从模仿到吸收西方当代艺术繁杂流派艺术表达之后,必须思考如何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交融中,寻求到将中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融合途径。很多艺术家已经开始不少有益的尝试。如以罗中立、宫立龙、王 沂东等为代表的的乡土语式。他们言说中国式的“方言土语”,将乡土性符号化成中国性。另一类艺术家通过“政治波普”的语式表达他们对20世纪中国社会的理解,他们利用中西政治话语的差异,以特色鲜明的政治符号和视觉意象来图绘红色中国,代表人物有王广义、张晓刚等。还有一些中国艺术家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直接运用其独特的视觉符号和文化资源。如中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杨飞云,将明清家具、青绿山水等中国视觉形象当作女性肖像的构图成份。以及以少数民族风情表现中国图像的艺术品,如陈丹青、艾轩等的藏族题材作品、何多苓等的凉山彝族风情绘画系列作品等,都是表达中国以文化主题及视觉意象创作作品。甚至有艺术家将中国的文字、剪纸、丝织品、火药等以装置艺术的形态展现出来。这些都是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技法的挖掘和传承。中国艺术家借助于乡土语式、政治语式和传统语式等表达形式,重新诠释本土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经验,找到了参与国际交流的艺术语库。中国艺术只有拥有自己民族文化为根基的艺术阐释形,进而拥有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中国图像”,才能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国际艺术交流。
中国当代艺术从兴起到之初的被压抑,到走出国门后的热烈追捧,直到到如今因繁荣市场活动而被主流意识形态关注,甚至进入百姓的生活视野。随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中国当代艺术日渐趋向主流化,在公众的生活中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话题。如学者孙振华所说,“中国当代艺术仅有文化的转型是不够的,中国当代艺术只有在强调公共性的基础上,完成社会学的转型,让它成为大多数人的艺术,才会真正有自己的未来。” 由于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一味的哗众取宠,出现了许多违背社会常理的所谓“艺术活动”和作品,甚至不顾道义操守,玩弄传统文化以博取眼球,引起了社会大众对当代艺术的误解与鄙视。要恢复当代艺术的形象,一方面必须在创作中恢复其基本的审美功能、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在艺术人才的培养中正确认识和看待当代艺术。随着国家对于当代艺术的重视和公众回归理性的认识。艺术院校应当承担起当代艺术的普及的重任。一些专业美术院校如中央美院、四川美院、天津美院都开设了当代艺术课程,甚至一些综合类大学也将当代艺术教学也纳入了教学体系,促进了大众对于当代艺术的认知。中国当代艺术的真正繁荣必须是在社会对当代艺术有良好的认识基础上的,否则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难以健康正常发展。
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的进程,催生了中国当代艺术。中国艺术在学习西方的当代艺术体系过程中,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和艰难的抉择。当代艺术家们越来越意识到,没有民族的、地域的文化根基和自身强有力的艺术体制的支撑,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艺坛中国当代艺术依然是无力而边缘化的。中国当代艺术要走出“西方”阴影笼罩下的困境,就要扎根中国文化艺术的土壤,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以中国国家体制和资本作为自身发展的强大后盾,摆脱对西方艺术的依附,构建起具有中国本土的文化身份、传统的精神与现代的艺术面貌的“中国图像”, 实现在自身传统文化基础上对当代文化语境独特体验的感受表达,实现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文化语境中的话语权,为促进中华文化艺术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名潞.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高名潞.另类现代另类方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3]孙振华.当代艺术与中国农民[J].读书,2002 ,( 9 ).
[4]黄宗权.全球化时代的艺术现状与反思[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5]唐渝波.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艺术教育[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