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兴
课堂可因学生而精彩,也可因开放而丰富、因激情而生动、因自然而美丽、因宁静而致远。在教学中,精彩、生动的数学课堂更能体现教学的价值。因此,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从困惑中着手,培养创新思维
当前,学生在新课程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困惑,因此,教师对数学新课程也产生迷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对数学教学内容加工整合,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摒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例如教乘法分配率时,我让学生采用“分西瓜游戏”来理解运算,使学生感觉到犹如亲临其境,克服了运算的困惑感。指导学生思考:妈妈买了一个大西瓜,开个家庭尝瓜会,西瓜平均分配给爸爸、妈妈、小文,她应怎样分配?让每一个学生都尝试分西瓜,把“平均分”这个抽象的,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的问题,通过分西瓜方法的多样性、可吃可玩的具体的游戏活动中探索,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平均分配的规律。对于动作思维上的情绪,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用生活实践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接近学生生活的物质化,让学生在困惑中着手,在困惑中解放出来,也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创新思维。
二、从自身中出手,挖掘创新潜能
教师自身素质是一种可引起学生共鸣甚至震撼的可贵资源,是可以激发学生潜在能量的再造资源。因而教师要好好认知自身的素质,充分利用自身的长处为教学所用,要围绕所学新课程的内容,着意提高自己某些方面的素质,充分挖掘本身的潜能,使自己具备一些具有“杀伤力”的“绝活”,使学生入迷,甚至痴迷,从而使教师成为新教材中的活的、可升值的真正资源。如有一年我所教的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大多数学生觉得数学科枯燥,没有语文、英语课生动、有趣,课堂上怎么也提不起精神。然而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述我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圆周率”、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华罗庚的“黄金分割”等勤奋治学的感人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为祖国强盛发奋学习的决心。以及我在教学中常用自身的“绝活”感染学生,逐渐使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例如在教学《圆》知识时,我双腿分开,半蹲着,唰的一声,在大黑板上画下一个非常标准的圆(这是我多年练美术练出来的,课后学生们纷纷用圆规量,几乎分毫不差),学生们惊呆了。从此,学生们在课间都模仿着我画图的动作,并因对老师的敬佩而渐渐由喜欢数学,发展到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从质疑中放手,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课堂中发挥“两主”作用。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因而,教师应利用这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大胆主动和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形成一种自觉、主动的思维和行为去探索新知识。这种主动探索精神,正是形成创造力的最可贵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学生的自主性越强,创新能力就表现得越充分具体。在教学中,我认为小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段的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亲手进行摆、折、比、量等实际操作,通过实物、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为抽象的教学内容提高较充分的感性知识,降低思维难度,获得数学知识和能力。例如在教“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对学生说:“只要同学们说任何一个数字,我都能知道能被2或5整除。”学生处于强烈的好奇心,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字,力求难倒我,而我却能快速无误地判断出来时,于是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强烈的求知欲,纷纷问我:“老师,您为什么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由于都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因此学生都会非常主动、积极地思考。我因勢引导,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讨论,总结出规律,因为此时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有学生大胆主动提问:“能被3、7、9、11等整除的数是否也有其特征呢?”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爆发出来了。
责任编辑 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