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芹 赵龙 耿寒松 边辛丑 李克松 霍绪平
奥拉西坦可以使大脑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增加,作为一种认知增强剂,其药理作用包括对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一定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对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的作用以及其他与认知相关递质系统与胆碱能系统的相互作用;对长时程增强的诱导和维持作用;对脑代谢的改善以及对外周类固醇激素的影响等[1]。本文探讨奥拉西坦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北省荣军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2)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PANSS)表评定总分≥60分,阴性症状因子分≥35分;(3)排除严重躯体及脑器质性疾病、神发育迟滞、乙醇及药物滥用、药物过敏以及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均获得家属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入组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奥拉西坦合并利培酮)和对照组(利培酮治疗),每组48例。研究组,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36.1 ±1.8)岁;平均病程(5.1 ±1.9)年。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37.0±1.7)岁;平均病程(5.6±1.6)年。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者停药清洗2周,研究组给与奥拉西坦合并利培酮口服,对照组仅给与利培酮口服,利培酮初始剂量为1 mg/d,2周内逐渐加至3~6 mg/d,平均3.4 mg/d。奥拉西坦用量为2 400 mg/d,总疗程12周。
1.3 评价指标 于治疗前和12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以PANSS量表减分率评价疗效,减分率≥75%为痊愈,50% ~74%为显著进步,25% ~49%为进步,﹤25%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软件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0.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48,例(%)
2.2 2组PANSS评分比较 2组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和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0.01),阳性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阴性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PANSS评分比较n=48,分,±s
表2 2组PANSS评分比较n=48,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研究组治疗前 14±6 41±4 37±11 90±20治疗12周末 12±4 33±5#△ 30±7# 74±14#对照组治疗前 13±6 40±4 37±11 90±21治疗12周末 12±4 34±3# 32±9* 78±16#
2.3 2组PANSS各阴性症状因子评分比较 2组的情感迟钝、情感退缩、情感交流障碍和被动/淡漠社交退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3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情感迟钝、情感交流障碍、被动/淡漠社交退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4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PANSS各阴性症状分子评分比较n=48,分,±s
表3 2组PANSS各阴性症状分子评分比较n=48,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研究组治疗前 5.9 ±2.4 5.6 ±1.8 5.7 ±1.5 5.8 ±1.3 5.8 ±1.6 6.2 ±1.7 5.6 ±1.6治疗12 周末 3.8 ±1.6*# 4.1 ±1.3* 4.1 ±1.5*# 4.0 ±1.4*# 5.6 ±1.7 5.7 ±1.5 5.3 ±1.3对照组治疗前 5.8 ±1.5 5.6 ±1.7 5.5 ±1.6 5.7 ±1.4 5.7 ±1.6 6.1 ±1.3 5.4 ±1.2治疗12 周末 4.4 ±1.3* 4.5 ±1.6* 4.7 ±1.3* 4.6 ±1.4*5.3 ±1.3 5.7 ±1.7 5.1 ±1.2
2.4 2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有窦性心动过速4例,流涎4例,口干2例,研究组窦性心动过速2例,流涎5例,口干1例,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认知损害是由于大脑前额叶多巴胺功能不足所致[3],奥拉西坦可促进磷脂胆碱和磷酰乙醇胺的合成,促进脑代谢,通过血脑屏障对特异中枢神经通道有刺激作用,能升高额叶皮层、海马以及纹状体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五羟色胺的代谢产物 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3,4-二羟苯乙酰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5-羟吲哚乙酸(5-HIAA)的水平,延缓单胺递质的代谢[4]起到改善阴性症状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阴性症状因子、情感迟钝、情感交流障碍以及被动淡漠、社交退缩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奥拉西坦合并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优于单用利培酮,一些经典的药学实验及毒理实验表明,奥拉西坦是一种在一般药理学上无活性、实际无毒的化合物,无致突变和生殖毒性[5]。故此,在今后临床中可以尝试应用。
1 金磊,李博,叶雷.奥拉西坦的临床药理学研究.中国临床药学与治疗学,2011,16:354-360.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第3 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75-78.
3 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
4 Abe E,Murai S,Saito H,et al.Effects of nefiracetam,a novel pyrrolidone derivative,on brain monoamine metabolisms in mice.J Neural T ransm GenSect,1992,90:125-136.
5 张秋棉.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观察.河北医药,2011,33:2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