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探索——以社区行业文化课程为例

2014-03-30 19:23:45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学法考核社区

胡 彬

(长沙民政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

1 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最初是基于国际援助的经验被社会学专家总结提升而成的一套社会学理论。该理论认为,通过激发被援助地的人们参与到援助项目全过程中,才能使得援助获得成功。后来教育教学中引进这一理论,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该教学法自20世纪末在西方大学教育广泛运用而逐渐引入中国。

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中强调教师的权威、单一知识输灌方式、只注重学习结果等特征,参与式教学更强调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注重学习的全过程。该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学习愿望、学习能力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师生在教学中的平等地位,教师创造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高度参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能力、作用和潜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且,该教学法注重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摒弃了“以知识为本”的教学理念,而渗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习、活动和实践中通过参与、体验、归纳、分享、反思、顿悟,学生自我内在自觉性和内在智慧发生、发展,并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构建新的知识,不断检验自己的习惯和偏见,接受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从运用新的认识指导实践。

社区行业文化课程通过对社区行业文化重大事件解读、案例分析、行业职业素质要求、职业道德等角度,引导学生了解行业文化、引发从业荣誉感,加强对行业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从而逐步认同行业文化。参与式教学在许多方面都与《社区行业文化》课程的教学有高度契合性。

2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根据教学实施过程,参与式教学可以划分为课前参与、课中参与、课后参与。

2.1 课前参与

课前参与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内容和课堂资料的准备。教师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准备中去,让他们搜集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资料,把这些内容融入教学中,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其提前学习和思考。社区行业文化课程中所用的案例、视频绝大多数来自学生。学生前往各社区中寻找可以体现行业文化的载体,通过图片、视频、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收入课堂;已完成课程的毕业生“通过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等形式将自己对行业文化的理解带回课堂。其次,教师将教学目标嵌入到情景化问题或案例,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准备,带着思考进入课堂。

2.2 课堂参与

参与式教学将课堂教学过程看待为一个师生互动的双向交流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不再是以“权威”、“讲述者”的角色从外部直接作用于学生,而是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运用各类教学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通过如小活动、角色扮演等各种参与形式获得经验与知识,并将自己通过参与构建的知识反馈给教师和其他同学,形成互动学习的过程。社区行业文化课程主要通过两种参与的形式来促成互动。第一种是由教师确定一个与行业文化有关的半开放性的选题,科学地分组、小组内分工、并以小组为团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研、搜集资料,再由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并在全班交流等环节构成。学生们共同合作学习,教师定期指导和协助。学生除了了解与选题有关的行业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同伴、教师和行业的交往,直接学习到了合作精神、感受到了行业的文化,而这些不易通过教师讲授直接获取。第二种是教师设计情景化的活动,学生分组参与,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念,通过交流和分享,不断发现自身之外的知识世界来重构自己的经验体系,促进提高行业文化认同。

2.3 课后参与

参与式教学关注个人成长多过关注知识学习本身,因此该教学法中的学习评价更注重发挥激励功能,通过多形式、多主体、分阶段的考核方式引导每个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学生和教师共同作为课程考核的主体进行考核评价;课程考核不单是通过试卷考试来考核学生知识获取的多少,而是采取分阶段、多种形式的过程考核方式;考核既考核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知识的情况,也要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等。社区行业文化课程摒弃了过去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将课程考核分阶段、分主体进行。分阶段:整个课程考核按照课程的四大块内容分四阶段考核;分主体:教师、学生组员、全体学生分成不同的主体,共同担任考核者。以小组主题展示情况为例,在每个小组主题展示后小组成员可就组员的参与情况和贡献进行打分,教师和其他组的成员可对该组同学的展示情况进行打分,教师、小组成员、全班同学三部分分数构成了该同学该阶段成绩。课程考核采取多阶段的方式,体现了参与式教学更注重未来发展,而不是对过去的评定;采取多元主体考核的方式,更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参与。

3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反思

3.1 参与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高

表面上看参与式教学中学生参与时间多了,教师讲授时间少了,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却高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合作者、协调者、沟通引导者、研究者等多种角色,需要能够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有较好的掌握,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组织开展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要求教师不但需要具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对学生行为进行适时的引导、控制。除此以外,参与式教学是师生间的相互合作以完成的教学过程,学生在与教师的合作、互动中学习知识、感受教师职业道德等,这同时还要求教师有严谨的学风和教风,能够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和引导。

3.2 参与式教学选课人数规模应适度

参与式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分析、活动等方式,比传统的授课用时长许多,并且分享和讨论应在和谐、活泼、信任的课堂氛围下开展,人数过多会影响教学氛围的营造以及学生的充分参与;同时不利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关注和对其成长、新经验的及时肯定,对教学质量也会带来影响。因此,开展参与式教学的课程选课人数不宜过多,一般是20 ~30 人。

3.3 参与式教学的课程选择

参与式教学着重互动、顿悟,课程设计相对宽松开放,不适用与一些强调知识记忆和逻辑推理的课程,比较适合实践性强或者倾向素质培养和认知建构的课程。

总之,参与式教学模式作为现代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上改变了过去教学活动单一、枯燥的弊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得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发展,做到了教学相长、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社会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性课程中引进该教学模式的经验有积极地推广作用。

[1]梁海华,谢巧庆.参与式教学法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2):146-147.

[2]姚建光.参与式教学:理论建构与实证样本[J].中国教育学刊,2011(1):54 -56.

[3]李 森,李 霞.论参与性教学的背景、内涵及实施[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72-77.

[4]唐 梅.参与式教学在MSW《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284-285.

[5]和秀涓.在参与中成长— —参与式方法在团体社会工作教学中的运用与反思[J].甘肃农业,2006(5):245.

[7]岳书苇.参与式教学法在《保险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04-106.

猜你喜欢
教学法考核社区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家庭年终考核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