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与策略性

2014-03-30 18:33徐洪波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准则会计人员

邢 梅,徐洪波

(1.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71;2.中央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北京 100081)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资本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产生,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世界资本市场的相互渗透,会计准则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各国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市场经济”这个无形的大手下我国的会计准则在保有中国特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减少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实现我国会计准则实质性趋同。

一、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历程

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需要建立体现“市场经济”的会计准则与之相适应。

1.会计准则建立起步阶段

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外国资本涌入中国,而当时我们的会计科目是按照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分别设置,与国外的会计核算有着巨大的差异,在此背景下财政部着手研究制订适合中外合资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财政部于1979年11月草拟了《关于中外合营工业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若干规定》,并于1985年正式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是我国第一部参照国际惯例建立的会计核算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当时中外合资企业会计核算的难题,迈向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第一步。

2.会计准则建立雏形阶段

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部以部长令的形式于1992年11月30日颁布了建国以来中国第一号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准则于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从“形式”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开始趋同。

3.会计准则改革不断深化,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阶段

2005年初,财政部做出了建立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并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决定,组建了一支由40多名会计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这支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中,分期拟定并印发《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和大批会计准则咨询专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这项准则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这项准则的颁布是我国会计准则发展的里程碑,这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走向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道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率部分理事和研究总监出席了发布会,对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趋同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新会计准则在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2008年财政部会计司对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得到了有效实施。2010年4月2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了我国下一步会计准则建设的方向:在现有已取得的成果之上,全力推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

二、我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必要性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包括欧盟、澳大利亚、南非等在内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推出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路线图,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日本等国也表态,加入到会计准则趋同的队伍中来,会计准则趋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是大势所趋。

1.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区域和全球资本市场的加速形成,大量的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我国加入WTO后,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可消除各国的差异而产生的障碍,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例如,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应对反倾销的关键是经济“市场化”问题,对于美国、欧盟等国家迟迟不承认我国“市场化”经济,会计准则趋同推进我国争取经济“市场化”工作,为应对国际反倾销提供证据,从而减少对外贸易过程中的损失,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开拓。

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会计准则确定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八个方面,分别是:相关性、可理解性、真实性、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和实质重于形式,这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相一致的,我国的会计准则趋同过程同时也是会计准则不断完善的过程,对会计核算进行了统一的规范,进而约束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例如,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这几十年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各种衍生金融工具随之产生,1990年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首次提出“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属性,2006年我国也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个概念,公允价值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动,可及时地对金融工具价值作准确的确认和计量,使会计信息更符合及时、真实的特征。

3.促进跨国公司提高管理水平

跨国公司需要有一套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有效的管理,但不同子公司所在国家不同,执行的会计准则不同,导致在成本、费用上核算差异较大,有些子公司在本国核算经营成果为亏损,但按照母公司核算标准进行核算结果却截然相反,致使投资者无法真实了解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会计准则趋同,可以加强跨国公司的管理,使跨国公司有一套高质量的财务信息,既有利于投资人进行投资,同时也可以增强跨国公司管理效率。

4.促进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加快发展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较晚,近30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8 000多家,注册会计师9.9万多人,非执业会员9.8万多人,会计准则趋同需要高水平的会计人员,给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也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

三、我国会计准则趋同的未来发展方向

2008年财政部王军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大会上阐述了中国应坚持的趋同原则,提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方向,是进步,应谋求多方共赢;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并非是完全等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彼此间互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需要一个过程和不懈的追求”。在我国会计准则趋同之后,全面开展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等效的相关工作,我国已与中国香港地区、欧盟签定会计准则等效的协议,根据2010年A+H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分析,上市公司的两套年度报表(A股报表采用中国会计准则编制,H股报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净利润差异率仅为0.33%,净资产差异率不到0.01%,我国会计准则已实现实质性趋同。

实务中,当我国的交易环境和事项与国际相类似时,我们可以积极地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而当会计实务与国际核算有差异时,我们也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采取恰当的核算方法。

1.立足中国国情,坚持持续趋同路线

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国的经济因素、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不同导致了会计准则的多样性,我国在完善会计准则体系过程中,在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也要立足中国国情,确保准则条文适应中国法规的行文风格、中国语言的表达习惯,考虑中国会计人员的理解问题的方式,坚持持续趋同路线。

2.逐渐消除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微小差异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除了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一项差异外,其他方面在实质上均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为了保持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及相关部门作出了积极努力,2012年财政部印发了《合营安排征求意见稿》《权益披露征求意见稿》,这两部意见稿旨在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提高财务报表列报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

3.寻求与国际会计组织的合作,增强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话语权

建立一套被世界各国认可的、具有权威的、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前提,但是这样一套会计准则的制定不应该被某一国家或某一利益团体所控制或决定,应该从公平出发,让世界各国参与到制定的过程中来,从而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增强经济实力,争取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努力做到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不断地协调与沟通,又尽可能地考虑到我国的自身利益,为我国的等效趋同实施带来更强的后盾支持。

4.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培养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准则趋同对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工作技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会计准则趋同能否得到有效执行最终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我们目前应该尽快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重视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目前的会计人员知识能够及时更新,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提高业务水平。

[1]庄景贤.浅谈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差异[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0,(9).

[2]付佳,孙红梅.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测定方法:回顾与评述[J].会计之友,2012,(26).

[3]罗映红.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之路[J].会计之友,2012,(4).

[4]韩梅.探讨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及发展方向[J].经济研究参考,2012,(40).

[5]魏雨婷.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2010,(10).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准则会计人员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学学准则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