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晨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广谱哲学浅说》通俗化解读
袁晨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对大多数读者而言,广谱哲学确有诸多神秘感。《广谱哲学浅说》可以看成是破除这些神秘感的重要著作之一。张玉祥教授作为广谱哲学的创始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阐发,网联百科的叙述,引导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虽然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但本文只从该书的可读性上,从广谱哲学对百科千题的渗透力上去解读,这对于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可能更有吸引力。
广谱哲学;浅说;品味
张玉祥教授的专著《广谱哲学浅说》(以下简称《浅说》)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原因之一是张教授作为广谱哲学的创始人,亲自撰写通俗读物,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很多读者都认为,广谱哲学是高深莫测的,这不仅表现在它的公理化上,更难的是它的数学基础。而它的数学基础本身看似不难,无非是离散数学,但广谱哲学对它的哲学发掘的确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它把离散数学已经发展成了“结构型数学”[1]。这本书解开了广谱哲学的数学之谜。原因之二是《浅说》耗时5年才得以完成,足见“深入”之难,“浅出”不易。
《浅说》一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例如从哲学的角度解读,从数学的角度解读,从管理学的角度解读等。现只从该书的可读性上、广谱哲学对百科千题的渗透力上去解读。这对于大多数普通读者而言,可能更有吸引力。
要把一个抽象的道理(哲学或数学的原理可以看成是其中最抽象的道理)讲得有吸引力、有说服力,关键是要找到生动形象的切入点或切入口。这本身就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生动的形象,它可以体现在寓言、故事、案例、游戏、成语、诗歌等等之中;第二是该形象所蕴含的事理与要解说的抽象道理(哲理或数理)有相通性或一致性。否则,谈不上“切入”。《浅说》正是把这两个条件融为一体的典范。
例如,它为了说明哲学应有的“广谱性”(哲学道理最大的普遍性和最广的跨域性),在第一章开头就引用了《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译文)。
有个叫东郭子的人问庄子:“哲人们所说的道,在哪里存在?”庄子说:“到处都存在。”东郭子说:“你得指明了才行啊。”庄子说:“道在蚂蚁那里。”东郭子说:“怎么会这样渺小卑下呢?”庄子说:“道在稗子草里。”东郭子说:“怎么会更卑下呢?”庄子说:“道在砖头瓦块里。”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卑下了呢?”庄子说:“道在屎和尿里。”东郭子不理他了。
对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读了《庄子》的这段对话可能一头雾水,庄子到底想说什么?他心目中的“道”究竟是什么?但对于广谱哲学而言,由于它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所谓“第一哲学”,以区别于应用哲学)都应具有“广谱性”,即都是横跨自然、社会或思维的具有最高普适性的规律或法则。因此,它把庄子(或老子)所说的“道”,理解为万事万物通用的法则(“道”有道路、道理、法则的意思),即宇宙万物背后起支配作用的普遍道理,也就是一般事物的哲理。按照这种理解,既然“道”是万事万物背后的普遍法则,那么它就不会仅仅局限于、体现于某一特殊的具体事物(如蚂蚁、稗子草等),而是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这样,庄了的回答就容易理解了。在这个例子中,庄子解说“道”所提到的具体形象(蚂蚁、稗子草、砖瓦石块、屎和尿等)与广谱哲学所理解的哲理的含义是相通的和一致的,因此,才能准确地“切入”[2]P3。
再如,为了说明研究同构与同态两个概念的意义,《浅说》第18章以“从一根白骨破了一起命案”为题,引进了一个真实的案例:
几年前,某电视台播放了一个案件,大意是某村民在一池塘打鱼时从水中捞出一根较粗壮的白骨,该村民怀疑是人的大腿骨,于是报了案。县公安局立即派员侦办此案。他们首先抽干了池塘的水,结果打捞上来一具完整的人体骨架。经鉴定,这是一具女性骨架。最后经过颅骨复原,张贴告示,走访群众等大量工作,终于找到了杀害该女性的罪犯。
广谱哲学认为,在这个案例中,至少经过了两次结构的比较:一是确定这是一具人体骨架(人体骨架在结构上的相同性或相似性);二是确定这是一具女性骨架(女性骨架在结构上的相同性或相似性)。这就引出了结构比较的两种重要数学方法——同构(结构上的相同性)和同态(结构上的相似性)[2]P164。
在《浅说》中,上述这种以生动的形象作切入点的例子是随处可见的,这可以从下述标题看出来。如《第24章也谈“横看成岭侧成峰”——多叶客观性现象》、《第25章人的一生有几个台阶——广谱哲学的类变理论》《第26章孙悟空怎么看穿美女是妖精——广谱映像论一瞥》等。
深入浅出是《浅说》的另一鲜明特点。不过,正如该书作者所指出的,“深入”和“浅出”都不容易。“深入”是从“表”向“里”走,越走越深,即把问题步步引向深入。“浅出”是从“里”向“表”走,越走越浅显,从而能够说明各种显现的现象。例如,《浅说》为了统一地揭示量变质变现象的基本依据,先从剖析一句古语开始。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是讲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自存的,总可以把它们划归到某个类中去。其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它不仅是分类方法的依据,也是理解某一事物之所以具有某种性质的前提。在第二篇第13章中有一例子:当我们说“张三是好人”时,其实是把张三划归到“好人”那一类去了,即人群按一定价值取向(如“具有相同的品德”,其中“品德”需要一定的价值标准)可以分为“好人”类和“坏人”类,这才有“张三是好人”,“李四是坏人”的说法。这里给张三或李四定性的依据就是“好人”类和“坏人”类,在数学上是两个等价类。因此,我们可以引出如下两个性质(也可称为公理)。
性质1(类聚性):任何客观事物都处在某个等价类内。
性质2(类性质):任何客观事物的性质都是它所处等价类的共同性质。
在上述分析中,无论是从“物以类聚”的古语开始,还是从“张三是好人”的分析开始,最后都归结为事物总是以等价类方式存在,并且事物的性质总是该等价类内所有事物的公共性质,从而引出了相应的公理。这是个步步深入直到本质的过程[2]P258。相反,如何把这两个抽象的公理讲明白,《浅说》又做了如下的“浅出”。
第一个性质(类聚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是说,对于给定的某个客观事物,我们不必担心它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一定能在历史或现实中找到在某个方面与它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使得它们成为同类事物。另一方面是说,对于给定的客观事物,它不是处在甲等价类,就是处在乙等价类内,但一定处于“某个等价类”内。这是因为等价类不仅有大小之分,而且有观察角度不同,从而分类标准不同而导致的等价类不同。
第二个性质(类性质)是说,我们平常所说的事物的性质,并不是该事物自身独有的或特有的,而是它所在的等价类所有元素所共有的性质。这个观念刷新了日常生活中的朴素想法。很多人以为,事物的特点、特征、性质等是事物本身所特有的,例如说“张三长的很白”,“李四长的很黑”。这不是张三和李四所特有的吗?其实这和说“张三是好人”,“李四是坏人”一样,无非是把张三和李四归结到“白人类”和“黑人类”中去了,这里“白”和“黑”都是“类”的概念。
在上述阐述中,既用自然语言解说了上引两条性质的直观含义,又用诸多的例子予以说明,从而达到了“浅出”的目的[2]P259。
在《浅说》中,这种“由表及里”(深入),再“由里到表”(浅出)的阐述方法,贯穿到每一章节中。读者可以细细体会。
由于广谱哲学追求其概念、命题、模型、方法的“广谱性”(最高的普适性),因此,它能够和百科千题的相关问题接轨,广谱哲学显示了强大的渗透力和结合力。《浅说》一书从广谱哲学在数十种学科的应用上展示了它的独特魅力。限于篇幅,这里只列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数学领域,《浅说》广泛地涉猎了传统算术、代数、欧氏几何、非欧几何、拓扑学、微积分、运筹学、集合论、图论、近世代数、群论、数理逻辑等10余个学科。其中,广谱哲学把传统数学上的狭义极值分析发展为广义极值分析,并用来分析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中的“多极化”现象,企业竞争中的“山头林立”现象,区域规划中的不平衡现象等。它还把传统微积分中的求偏导方法发展为大系统广义偏导法,用来模拟、运筹复杂社会系统中“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等等管理策略和方法。特别在集合论、图论、近世代数、变换群论等领域,这样的从一般事物机理和哲理的角度对它们的概念和方法进行挖掘和推广是随处可见的,从而使这些数学概念和方法在分析一般事物系统(不限于有数量关系的系统)中获得了重要的意义。
第二,在系统科学领域,广谱哲学很早就指出了系统科学中存在的一个矛盾,它们的概念、原理、思想具有很高的普适性,但它们的数学模型有很强的限定性,即适用面太窄。例如,一般系统论(以贝塔朗菲为代表)讲系统的元素之间是动态相关的,这个思想具有普适性,但这个思想却用常微分方程组来表达。常微分方程组是一类极特殊的数学模型,它无法表达那些没有函数关系,甚至没有任何数量关系的动态相关现象[3]P119。广谱哲学吸取了系统科学中那些具有普适性的概念、原理和思想,同时为它们建立了具有足够普适性的数学模型和数学程序。一般说来,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系统分析方法等在广谱联络论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4]。不仅如此,我们在《浅说》中还看到了,像系统科学中自组织理论(如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等)的许多重要概念和原理,如稳定与失稳、渐变和突变、临界状态、可逆与不可逆等,均给出了足够普适的广义量化模型。
第三,在专题应用方面为了论证广谱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浅说》广泛地涉猎了传统数学、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科学学、管理学、人才学、创新学、文艺理论、心理学、伦理学、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政治学等数10种学科。同时在这些学科的很多专题上提出了许多新原理和新方法。例如,在科学学(关于各门科学遵循的一般规律的研究)上,它提出了科学是研究同类现象中不变性的观点,并把这一观点和变换群的结构联系起来;在创新学上,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多叶客观性原理和若干创新模式;在人才学上,它提出了成才的轨道跃迁理论;在心理学上,它为固执、顽固、偏执、自卑、自大等现象建立了可操作的模式;在伦理学上它为“真善美”提供了可观控的标准;在文艺理论上,它为艺术形象的塑造提出了组合模型;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它为“先富后富,共同富裕论”,“休养生息政策”等建立了广义量化的程序,等等。显然,就人文社会科学而言,这些新原理和新方法对上述学科走向规范化、模型化、数学化和程序化具有非常突出的意义。
广谱哲学从1996年正式提出以来,己经走过了18个春秋。由于它走的不是传统哲学的路子,即走的不是纯粹定性的、思辨的、反思的路子,而是“广义四化”(广义的公理化、模型化、数学化、程序化)的路子,这使它注定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和坎坷的路子,也使它蒙上了层层神秘的面纱。《浅说》一书以它通俗的、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和网联百科的结合力,为人们解读广谱哲学,揭开其神秘面纱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相信会获得相关学科专家读者的广泛关注和青睐!
[1] 张玉祥.结构型数学及其在广谱分析中的应用[J].河南科学,2009(5).
[2] 张玉祥.广谱哲学浅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 张玉祥.广谱哲学探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4] zhang Yuxiang. On the Broad-spectrum Analysis of General system Theory[J].Kybernets,2009(10).
(责任编辑:董红克)
Thebroad-spectrumphilosophyelementaryintroductionpopularization
YUAN Chen-yu
(College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NorthChinaUniversityofWaterResourcesandElectricPower,Zhengzhou450045,China)
Most readers would feel pretty curious about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 The book An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to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 is one of the books to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the mysteries. Professor Zhang Yuxiang, the founder of Broadspectrum Philosoph will guide readers into an entirely new world with vivid images, simple languages, and encyclopedic narration. Although different readers read this book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is article is to interpret the book from its readability and influences on other vast disciplines, and to make it more appeal to most readers.
Broadspectrum Philosophy; An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Interpretation
2014-10-21
袁晨瑜(1989—),女,河南巩义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B089
: A
: 1008—4444(2014)06—0046—03